摘要: 駱山大龍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據說,明代萬歷年間,當地進士楊培庵避雨廟中,遇到一條受懲罰的小白龍。楊培庵心生憐憫,代其向執法的張天師求情,還將小白龍帶回了駱山村,讓其[閱讀全文:]
摘要: (天寧寺梵fàn唄bài唱誦)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138,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源流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武帝時期,其唱誦韻味保留著1500余年前的齊梁遺風。梁[閱讀全文:]
摘要: 吟誦調(常州吟誦)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0137,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常州吟誦屬“吳吟”,是用常州方言吟誦古典詩詞文章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流布于常武地區。吟誦藝術屬“[閱讀全文:]
摘要: 海門山歌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94,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主要流傳于海門地區以及啟東和通州部分地區,與江南吳歌一脈相承,是吳歌延伸蘇北的一個分支。海門位于長江口北側,由江[閱讀全文:]
摘要: 高郵民歌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75,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具有蘇北里下河水鄉文化的特征,甜美親切、質樸歡快、情味十足。它源于七千年前的龍虬莊。隨著高郵水運陸驛的發達而發展[閱讀全文:]
摘要: 邵伯鑼鼓小牌子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44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傳統音樂類項目。邵伯鑼鼓小牌子將絲竹樂與打擊樂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連綴而成的套頭曲。它吸取了道教音樂、“[閱讀全文:]
摘要: 楚州十番鑼鼓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Ⅱ-44,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代表性項目。楚州十番鑼鼓,亦稱“武昆”,是一種傳統吹打樂,由清代道光年間,楚州(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閱讀全文:]
摘要: 靖江寶卷是國家級項目編號Ⅰ-13,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亦稱靖江講經,自成系統,分為“圣卷”“草卷”和“科儀卷”。“圣卷”是靖江最富特色的寶卷,都是神佛故事,貫穿因果報[閱讀全文:]
摘要: 蘇州甪(lù)直水鄉婦女服飾,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俗類項目。主要分布在蘇州古城東郊圍繞陽澄湖、澄湖及吳淞江的水鄉地區,尤以勝浦、甪直兩鎮最為典型。歷史悠久,始于何時不詳,至今仍有保[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