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交誼舞,又稱“舞廳舞”(Ballroom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舞會舞”(Party Dancing)、“國標舞”和“交際舞”。[閱讀全文]
摘要: 弗拉門戈(Flamenco folk songs)是西班牙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融合了舞蹈、歌唱、器樂,起源于15世紀傳統吉普賽人生活的地方,流行于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和地域特色。同時[閱讀全文]
摘要: 太空步(Moonwalk)得名于其視覺效果,仿佛舞者在無重力環境中行走。是一種通過向后滑步模仿在月球或太空中行走的獨特舞蹈動作。邁克爾·杰克遜在1983年的電視特別節目《Motown 25: Yeste[閱讀全文]
摘要: 肚皮舞(阿拉伯語:Dance East or Dance 3356 Me)又稱東方舞蹈(Raks Sharqi)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舞[閱讀全文]
摘要: “社會搖”源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涌入中國并在各類歌舞廳風靡十余年的蹦迪(Disco Dancing)文化,因受到眾多社會青年的追捧,故名為“社會搖”。由于“社會搖”是在美拍上走紅,故而在國外被稱為“M[閱讀全文]
摘要: 排簫,古代也叫排簫“簫”籟”比竹”鳳簫”是一種邊緣發聲的樂器,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制管吹奏樂器。排簫是用同一種材料和幾根長短不一的音管,按照長短和形狀有秩序地排列在一起。清脆悠揚,穿透[閱讀全文]
摘要: 豎笛的英文名Recorder意思是"長管七孔吹管樂器,帶有吹口",這種樂器是莎士比亞和彌爾頓所知道的(“與多利亞風格的長笛和溫柔的Recorders完美呼應”,成為易于音樂初學者演奏的樂器。[閱讀全文]
摘要: 手風琴(Accordion)"小型、帶鍵、風箱式的吹奏樂器",源自類似于古法語?acorder?"一致,和諧"的動詞,源自于通俗拉丁語?accordare(比較意大利語?accordare?"[閱讀全文]
摘要: 大提琴是由古低音中提琴(Viola de gamba)演變而來的,自16世紀以來即流行于世。現如今大提琴的含義在意大利語當中,是“小的維奧爾琴”的意思。viol琴是一種弓弦樂器的總稱,而viola de[閱讀全文]
摘要: 洞簫簡稱蕭,又叫、通簫,一種古老的樂器,通常用竹子制成,呈長管狀,漢代稱之為通簫“笛”它通過吹氣和用手指覆蓋或打開孔來產生不同音高的聲學效果。洞簫音域寬廣,通常包括兩個以上的八度,音色安靜、秀雅,但音量[閱讀全文]
摘要: 尺八的名稱來自于它的尺寸,最早的尺八管長度是一尺八寸,吹口為外切半月形,正面開四個按孔,背面開一個按孔,所以就直接命名為尺八了。[閱讀全文]
摘要: "薩克斯"是一種現代金屬樂器,通過簧口吹奏(最初是為了在軍樂隊中作為單簧管的更響亮的替代品)是以安托萬·約瑟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Adolphe" Sax,又稱阿道夫·薩克[閱讀全文]
摘要: 腰鼓,古時稱“細腰鼓”因鼓的細腰而得名,后被稱為“花鼓”杖鼓”拍鼓”魏鼓”或“風震第二鼓”等等,它 這就像是在你的肩膀上系了一條腰帶、束在腰間、雙錘打擊樂器也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腰鼓是一種橢圓形的雙面鼓[閱讀全文]
摘要: 艾捷克(維吾爾語:?????)他們是維吾爾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其他地方、烏茲別克人和其他民族流行的傳統弓弦樂器。在清朝,它被稱為 quot惠 quot“哈爾扎克”艾捷克根據形制、地理分[閱讀全文]
摘要: 雷琴,又稱“雷胡”大雷”山東鄆城藝術家王典禹(1899-1964)20世紀20年代末,在降胡的基礎上進行改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弓弦樂器。雷琴主要由琴頭、弦軸、琴桿、琴筒、琴碼、琴弦、弓等構件,兩根弦[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