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華嚴寺是山西大同的一座遼代寺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下寺坡街459號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寺廟、遼金時期保存完好的佛寺建筑群。華嚴寺建于遼中熙七年(公元1038年)以佛教經典《華嚴經》命名,既有遼國皇家祠堂的性質[閱讀全文]
摘要: 鐵拐李和呂冬賓有一次從長白山天池一起回來時,走到一半,他們突然看到腳下有一座奇怪的山,像雪一樣,上面有一塊平坦光滑的巨石。兩位神仙突然感覺棋性大發,于是將巨石畫成棋盤,將石頭畫成棋子,經過幾十輪的戰斗,[閱讀全文]
摘要: 《智能的啟蒙:通用人工智能與意識機器》劉志毅/張少霆著,由中譯出版社出版,本書旨在探索智能的深層含義,并通過歷史的緯度分析人工智能思想的演變,從古典AI到現代神經網絡的革命。更為重要的是,本書也從前瞻的[閱讀全文]
摘要: 哥薩克(Cossacks,烏克蘭語:Козаки?,羅馬化:Kozaky;俄語:Казаки,羅馬化:Kazaki)是起源于東歐大草原的游牧社群,主要聚居于第聶伯河、頓河、烏拉爾河及捷列克河等東歐河流流[閱讀全文]
摘要: 瑪雅人(Maya nationality)它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個家族,也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大約公元前2500年,瑪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薩爾瓦多和[閱讀全文]
摘要: 維京人,也被稱為北歐海盜、諾曼人或維金人。"維京"一詞由"Vi"和"King"兩部分組成,"Vi"是violent(暴力)的縮寫,"King"是killing(殺裁)的縮寫。[閱讀全文]
摘要: 紅水河的發源地“溫水”來說,它位于樂業縣的雅長鄉位于南盤江和北盤江的交匯處,這里從古代就生活著大量的壯族,今馬山至天峨等縣逐漸被中原府州、地方或地方政府所管轄,河流名稱才得以漢化。在道光九年發行的《慶遠[閱讀全文]
摘要: 嵊泗原名“乘四”,即一乘四馬,島嶼眾多的列島的意思。清同治九年(1870年),英國人在花鳥島上建造燈塔,因島上兩峰對峙形似馬鞍,故稱崇明縣外海諸島為馬鞍群島,包括嵊山、泗礁、小洋及其附近的島嶼,其中北界[閱讀全文]
摘要: 朱家尖(English name Zhujiajian Island)古稱“馬秦山”,別名“項岸山”位于中國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島東南洋面,經緯度范圍為北緯29° 50′29°57′,東經122° 50′1[閱讀全文]
摘要: 六橫島在元代以前稱為黃公山,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載“黃公山,在縣東南四百里”。因全島有從東南到西北走向的6條嶺橫島嶼,其形如蛇,而當地百姓稱蛇為“橫”,故得名“六橫”。[閱讀全文]
摘要: ?“湄洲”意為近湄之洲,自唐朝起就有“湄洲”這個名字,因有“水中之湄、海中之洲”而得名。“湄洲”是莆田的島嶼名,全稱湄洲嶼,也稱湄洲島,簡稱則為湄島或湄嶼,島、嶼稱呼實相通。[閱讀全文]
摘要: 北海銀灘風景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被譽為“南方北戴河、東方夏威夷”天下第一灘”。北海銀灘位于北海半島東南部,距市中心約8公里。海灘狹長開闊,長24公里,總面積38平方公[閱讀全文]
摘要: 高黎貢山主體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當地的傈僳語中意為“曲過”,即“獨龍雪山”。又作“高麗共”,系景頗族地名。“高黎”今譯作“高日”,為景頗族的一個姓,“貢”是“山”的意思,高黎貢原意為“景頗族高[閱讀全文]
摘要: 怒江,藏語叫那曲,意思是“黑色的河流”中國西南最大的河流之一,西藏自治區第二大河流,屬于中國、怒江是泰國和緬甸共有的—薩爾溫江的上游。位于西藏東部、在云南省西部,發源于唐古拉山脈吉格格拜峰南麓安多縣的江[閱讀全文]
摘要: 美濟島上有兩個方便漁船進出的航道,所以最初中國漁民稱美濟島為雙門環礁、雙沙環礁。1935年,中華民國為美濟島起名為南惡礁。1947年,改名為美濟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該島嶼正式命名為美濟礁。[閱讀全文]
摘要: 九頂山又叫九峰山,因山有九峰而得名。古人認為此山即岷山,又名汶山。民國時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仍稱“氓山南下之正支也,一稱氓山,又稱汶山。”因此處有大禹用九鼎鎮壓了惡龍的傳說又被稱為“九鼎山”。[閱讀全文]
摘要: 錢塘江(英文名:Qiantangjiang ),古稱“浙江”,又稱“之江”羅剎江”浙水”曲江”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河流之一,西起黃山,東至靈江流域,南至仙霞山,北至苕溪水系。錢塘江全長6[閱讀全文]
摘要: 多瑙河是一條古歐洲河流的名字,來源于原始印歐語單詞dānu-,意思是“河流”,并源于詞根dā-,意思為是“流動”。在目前已知最早的伊朗語言中,dānu-的意思是“河流、小溪”。在凱爾特語中,單詞dānu[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