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建設建筑    景觀景點    河流山脈   

九頂山

九頂山位于中國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紅白鎮、阿壩州茂縣石鼓鄉、南新鎮因九座山峰相連而得名。所以有大禹用九鼎壓龍的傳說,所以叫“九鼎山”九頂山位于岷山山系龍門山中段與成都平原北部的連接地帶,海拔約4989米,總面積616.4平方千米。

九頂山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景區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紀等九個地質年代的沉積物都是山地、峽谷、山峰為主。這里有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包括紅豆杉、珙桐、杜鵑等國家、包括大熊貓在內,有27種珍稀樹木受到省級保護、金絲猴、云豹等82種國家保護動物

九頂山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地方、自然景點輔以人文景觀。其中,自然風光是盤龍神壇、夾皮溝瀑布群、杜鵑林等,人文景觀被稱為“天下第一名觀”燕仙觀和姜堰紀念碑等。

2000年9月,九頂山被納入“岷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名單之中。2013年6月,九頂山入選四川省地方林業自然保護區名錄。2018年12月,九頂山民歌被評為四川省第五批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目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文化背景

九頂山是羌族的總神山大約3700年前,中國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古蜀第三玉符家族,從青藏高原越過龍門山,遷徙到岷山山系,建立了“魚鳧古國”九頂山成了他們的獵場之一。

歷史事件

早在《漢書·地理志》年的漢代班固,就有九頂山的資料記載。《蜀王本紀》記載,在杜后期 貞觀年間,景仁挖了雷宇山的別靈(今九頂山)溢洪道初步創造了都江堰寶江口引水工程。《華陽國志》《蜀中名勝記》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洛水從九頂山向什邡傾瀉而下、廣漢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當時蜀縣縣令李丙鋼剛剛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經過一年的考察,最終決定在什邡高井關修建濼口堰。

1908年,英國園藝家e. H.威爾遜爬九頂山,從綿竹縣到圖們,再到達茂州。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九頂山位于四川省德陽市西北山區西北與寶鼎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連,西南和北部與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中國東北和四川千佛山、寶鼎溝省級自然保護區東鄰什邡市、綿竹市以國有林和集體林為界。位于龍門山中段和岷山南段,是大熊貓岷山南麓種群(B種群)項目的核心分布區和連接樞紐涉及5個鄉鎮和11個行政村。經緯度范圍是東經103° 45°’104°15’北緯31°23’31°42’之間,受保護的區域是616.4平方千米。

氣候

九頂山自然保護區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達到10度.6攝氏度,年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85度,無霜期110-170天。

九頂山的氣候從東坡到西坡明顯不同。東坡夏秋兩季主要受太平洋東南季風和印度洋西南季風交叉影響,地處迎風坡,地形降水豐富,秋季多雨,降水強度小但持續時間長。西坡位于背風坡,降雨量不如東坡。在海拔1000米和1450米處,年平均降雨量分別為1630.2毫米和1745毫米.6毫米和1500毫米-2900米的山中間雨水比較多。

地貌

九頂山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四川盆地西北緣它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龍門山中南部,是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質構造復雜,發育良好,基底之上發育的蓋層完整,具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大約10年前,寒武紀等9個地質時代的沉積物在山里暴露出來-12億年前的花崗巖。

九頂山九頂山

九頂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坡位于秦嶺帶狀構造帶、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華夏系)和馬爾康 在強烈褶皺和斷層的影響下,該區形成了復雜多變的山峰、峽谷、深山等地貌,九頂山推覆構造著名,有典型的背斜、向斜、斷裂地質特征。

九頂山主要巖性為古生代片巖、板巖、千枚巖和中生代紅砂巖頁巖等。九頂山地區最高海拔4989米,相對高差約4000米,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九頂山的山脊在東北方向—它呈西南走向,東北起于摩天嶺,西南至南天門,直線距離約25公里,高峰在4500米以上。南天門之后,山脈的走向發生了變化一條山脈向東南彎曲,穿過紅照壁到海拔4570米的常年峰,再向東到達亮卡;另一支繼續向南,進入彭縣境內,即雷宇山。

水文

九頂山因其特殊的地質結構而又高又深、溝壑縱橫,河流密布,水資源豐富,是沱江水系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區內地下水主要為中低山巖溶水,裂隙溶洞中有豐富的水,是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之一。境內還有石亭江、綿遠河、有白水河等十余條河流。其中,石婷河發源于九頂山南麓,全長117公里,流經綿竹、什邡市,山區長63公里,平均流量1060米每秒,最大流量3850米每秒。綿遠河發源于九頂山東麓,全長181公里,流經綿竹市山區山區長102公里,平均流量820米每秒,最大流量3840米每秒。

土壤

九頂山的土壤類型隨海拔高度而變化、地形坡度、水文和植被類型的變化,山地黃壤分布在海拔1600米;海拔1600—2300米有山地腐殖質黃壤;海拔2300—2850米有 個山地棕壤;海拔2600—山地暗棕壤分布在3500米;海拔3300—亞高山草甸土分布在3500米的陽坡上;海拔3500—高山草甸土分布在4000米;海拔4000米,有高山流灘的沙漠土壤。

植物

九頂山地區沒有受到第四紀冰川的侵襲,因此保存了較為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的植被覆蓋率為92%有高等植物175科665屬1790種,木本植物104科193屬480多種,包括紅豆杉、珙桐、杜鵑等國家、省重點保護珍稀樹種27種。這個地區的植物區系起源古老,是白堊紀、第三紀重要屬種豐富,有中國特有植物17屬18種,如杉木、獨葉草、八角蓮等。九頂山在自然分布上屬于四川盆地山區常綠櫟類針葉林區,植被垂直分布帶譜明顯。海拔700—1600米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主要樹種為紅豆杉、南方紅豆杉、楠木等。海拔1600—2000米是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混交林帶,主要樹種為珙桐、槭樹、川桂等。海拔2000—2700米為針闊混交林帶,主要植被為珙桐、七裂槭、鵝耳櫪等。海拔2700—3600米處有一條亞高山針葉林帶,以冷杉和箭竹灌木為主;海拔3600—高山灌叢草甸廣泛分布于4300米,主要植物為火絨草、垂頭菊、魁薊等。4300米以上是高山巖灘,以雪蓮為主。

動物

九頂山風景名勝區共有動物300余種,隸屬于5綱30目87科,其中,國家級動物300余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2種,大熊貓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金絲猴、云豹等8種,其中獼猴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黑熊、小熊貓等3種。該地區動物分布明顯,海拔700-1800米范圍內有野豬、黑熊、豪豬等野生動物,海拔1800-3600米范圍內有大熊貓、小熊貓、野生動物,比如金絲猴,主要是海拔3600米以上的季節性回歸動物,比如陽光下的錦雞。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九頂山景區主要分為南區和北區,南區從南到北依次為二道坪、黑龍池、白龍池、黑龍溝瀑布、雞爪棚觀景臺,北區從南到北依次是楠木溝、盤龍神潭、夾皮溝瀑布群、九頂山大熊貓棲息地、嚴仙觀、江堰碑等景點。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二道坪

二道坪位于九頂山景區最南端,與竹坪相連,地勢平坦,海拔僅2600多米。平地的草地碧綠,點綴著野花,溪水蜿蜒有人曾經建造龍王廟來供奉它。因為周圍的樹,一些樹共存樹長在樹上,不同的葉子掛在一根樹枝上,這種情況很少見。其中,二道溝瀑布也坐落于此。

二道溝梯瀑群

二道溝梯級瀑布位于平水河二道溝中段和尾段之間,是沿不同高度的溪流、坡度不一的陡岸傾落,分布在二道溝彩池之間。有五個梯形瀑布,它們的氣勢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水流下斜坡溝形成斜坡瀑布,有的水流下斜坡,有的水流下池底。

黑白龍池

九頂山千年積雪融化的水遍布景區,靜湖叫潭,以黑白龍潭聞名。白龍池長300米,寬180米,位于海拔3240米的樹草甸中池水的入口和出口只有幾米遠水池四周的藻類咸而白,故名白龍池。與白龍池相呼應的是海拔3800米的黑龍潭位于山谷中,水面面積約27000平方米池水清涼深藍,深不可測,故名黑龍潭。水池四周是草甸和灌木,經常有在冬天,大約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冰。水池周圍還可以看到成群的牦牛和綿羊。

黑龍溝瀑布

黑龍溝瀑布位于九頂山,深度2000多米“v”在曲折的峽谷深處,隨著山勢的驟然變陡,原本四處流淌的潺潺溪流匯集在一起,瀑布從140多米的懸崖上咆哮而出,落在凸出的巖石上,沖刷著一塊巨大的巨石,像一顆心這是“洗心石”同時,懸崖下還有一個數十米長的水幕洞穴。

雞爪棚觀景臺

雞爪棚觀景臺位于黑龍池北部,海拔3988米的雞公山下山上經常云霧繚繞,山下的草地適合滑草。雞爪棚是景區中轉地之一,海拔約3600米它坐落在一根凸出的橫梁上,背靠雞公山,因雄雞向前舉起的爪子而得名。上面是高山草甸,下面是高山灌木。從雞爪棚看,群山重疊,在這里可以完整地欣賞到石碉樓、太子墳、神仙路等景色。

盤龍神潭

盤龍神灘位于橫河北支流尾100米范圍內。白云石主要是由地表水向下沖刷形成的、灰巖、粉砂巖等形成的珠狀深潭。池塘沿著山谷防線延伸池水清澈透明,深淺大小不等最深處可達2米,池塘水面面積5—10平米之間不等,這里有靈活的褶皺和地質構造,觀賞價值很高。

夾皮溝瀑布群

夾皮溝瀑布群是指沿山谷兩側和谷底分布的四個瀑布,有的是季節性瀑布,有的是常年性瀑布。在雨季,到處的瀑布都充滿了水。在旱季,季節性瀑布水流量很少,常年性瀑布水流量很小。沿著山谷兩邊落下的瀑布是10度—20米之間,瀑布的寬度不一,最寬的可達3米以上,最窄的不到0.5米,多為簾狀絲狀,因山谷地勢不平,溪水沿山谷陡坡滑下形成流動瀑布,水勢湍急,瀑聲震耳。瀑布高差在10—25米,瀑布寬度不超過0.5米。

大熊貓棲息地

九頂山大熊貓棲息地分為什邡市九頂山大熊貓棲息地和綿竹大熊貓棲息地。什邡市九頂山大熊貓棲息地是國家大熊貓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約300平方公里。這是一個自然和生態觀光的地方、休閑度假和旅游與國際地理歷史、野生動物的科學研究是以它為中心的旅游景點。里面有幾十只野生大熊貓。

綿竹大熊貓棲息地位于綿竹九頂山自然保護區,這里既是大熊貓交配走廊,也是大熊貓棲息地2001年和2013年在四川省第三次開展、在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中,發現有大熊貓 綿竹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活。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包括“國寶”和“活化石”被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嚴仙觀

嚴仙觀又名“君平莊”位于綿竹市武都鎮,是西漢道教創始人之一閆俊平的住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早期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其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觀中有山門廳、靈霄殿、豆撈堂等七堂。觀前后有池水、山,還有拉屋池、通仙井、有許多景點,如五丹池,池畔的樹木郁郁蔥蔥。

江堰碑

姜堰碑又稱漢元碑,位于旌陽區徐鎮,用于記載東漢漢陵五年(176年)綿竹縣令帶領官員修復河道,控制綿江堰水。碑高約1.6米,寬0.7米,碑文400多字,是文獻瑰寶。此碑史料價值極高,曾被《天下碑錄》《秦漢篆文考》《隸釋》《蜀碑記補》010等文獻收錄。

時令景觀 編輯本段

云海

海拔3000米以上,九頂山和區內其他山都能看到云海。每年6月中旬,在九頂山山頂,可以看到山上的云霧與高山花卉交織在一起,別具一格。云海的形成是由于四川盆地氣候低洼潮濕,陽光蒸發使水汽上升匯聚成云。

杜鵑林

杜鵑林覆蓋了九頂山高山草甸生長線以下的區域,分布在2500個景點—中高海拔地區3500米。每年5—9月白色、粉紅色、黃色和其他顏色的杜鵑花從山腰到山頂依次盛開。一帶環繞,分布廣泛,超過20平方公里。杜鵑花有近40種,多為山角,花呈粉紅色、粉色和白色相間,層層疊疊盛開,開花前后可持續4個月、生物學家大衛先生稱之為“上帝的后花園”

轉山會、羌歷年、觀音廟會

當地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是轉山會(又稱“祭山會”和羌歷年(又稱“年節”整個活動儀式分別在春季和秋季舉行,由“許”巫師)主持,山節是全村的一種祭祀活動,全村人帶酒、肉和包子去參加聚會,由“許”主持祭祀,祈求神靈和山神保佑全村。羌族的新年是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慶祝活動符合民間習俗羌族過年,也是要拜山神村神的。每年的農歷2月、6月、9月19日,九頂山景區居民將舉行1—3天的觀音廟會。農閑時,流行去寺廟或神山燒香拜佛。

九頂山太子嶺滑雪場

九頂山太子嶺滑雪場位于阿壩茂縣九頂山景區,距成都160多公里,2020年12月正式開業。雪原海拔2750米。雪原有三條主要道路,總長480米,最小坡度為6度.7%,最高8.3%中間道路2條,總長300米,坡度分別為15°.6%和23.3%高級路3條,總長2700米,平均坡度17°.7%37.8%,最大坡度58%有11種滑雪道、戲雪道總長3.88千米。1條4座滑雪索道,11條滑雪魔毯,開放面積約15萬平方米。開放的滑雪道海拔落差238米,寬度30米—90米,每天能接待的游客總數為1.它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專業滑雪場。

其他看點 編輯本段

大熊貓國家科普宣傳教育中心

大熊貓國家公園科普宣傳教育中心位于清平鎮,植被覆蓋率達87.5% 個負氧離子達到每立方厘米16000個。教育中心主要分為兩層,大熊貓國家公園內有自然棲息地體驗空間、植物棲息地休息空間、昆蟲棲息地體驗空間奇幻森林探險等物種體驗空間、互動數字影院。

展區內有信息查詢觸摸屏、礦產標本、植物標本、低山區珍稀動物的仿制標本。還有就是線上線下聯動體驗,動作種類繁多、植物科普知識的獲取渠道。

三股水

三條溪流坐落在海拔3260米的九頂山懸崖上三個巖洞相距不到半米,兩邊出水口略低三股水流噴涌而出,水白如銀與深褐色的巖石相映生輝。雨季時,三股水流變成十多股水流,從懸崖上噴涌而出,景色奇特。

楠木溝

楠木溝因溝兩邊生長著茂密的楠木而得名。溝內有洗心、長壽等12眼泉甘甜爽口。溝內分布著數十處瀑布,如龍潭瀑布、一線天瀑布、水簾洞瀑布等,瀑布有很多種類型,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一瀉千里。

湖泊

九頂山景區有很多湖泊,包括小南海、云湖、黑白龍池等。小南海位于楠木構造,面積約3000平方米,水深2米。胡云湖面積18平方公里,水深1.5-2米。白龍池、黑龍潭位于茂縣安鄉,海拔分別為3150米和3800米水位常年不變,面積約2平方公里據說池中有白龍黑龍,有水來來往往。

歷史古跡 編輯本段

九頂山曾是明代劉天官所立、山里還保留著訓練士兵的地方、溜馬槽、歡樂谷供觀光娛樂的棋盤石和吳韻廟、吉祥寺等寺廟。

吳韻寺原名吳韻寺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的吳韻西端,海拔1508米因山高林茂,終年云霧籠罩而得名。明清時期,以吳韻寺為主體,山下建有三座寺廟,即上思、中寺、司夏,一山四廟連成一個整體。寺廟的風格和寺內佛像既有西藏密宗的特點,又有漢代示佛的特點它們的藝術造詣很高,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還有千手觀音堂、方丈殿、接引殿。

吉祥寺位于武都鎮白云山,有東漢被俘將軍馬武的衣冠冢。大廳是天王 山上的禮堂、地藏殿、觀音殿等建筑。寺廟里香火不斷藏經樓里有12部從唐代保存下來的貝葉經,觀音堂里有一尊千年觀音像。觀音像由樟木雕刻而成,已有1800年的歷史。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

1999年1月6日,重點是保護大熊貓及其生物多樣性“四川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美國政府。主要在綿竹市、保護德陽市什邡市等637平方公里林區的珍稀野生動植物。

2000年,茂縣開始開發九頂山旅游。三年后,九頂山被列為四川省第七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2011年,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中的棉茅路項目開工建設,項目需建設在九頂山自然保護區。

2012年8月,四川省人民 美國政府將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的總面積調整為616.4平方千米。

2016年,綿竹九頂山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被列入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工作計劃。

2019年6月10日,由四川省林業規劃院設計“什邡市九頂山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利用設施項目—科普宣傳教育中心”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位于德陽什邡市紅白鎮,是全省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利用設施之一。

2020年12月13日,位于茂縣九頂山(九鼎山)太子嶺滑雪場正式開業。

保護

20082013年納入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工程“5.12”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范圍主要是恢復大熊貓棲息地的植被,重建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2930萬元,建設5個保護站和1個管理站、恢復100平方公里大熊貓棲息地,建設7萬平方米苗木種植基地。恢復了受損的大熊貓棲息地植被,重建了結構穩定性、具有良好生態效益的森林生態系統有效降低了地震對九頂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保護九頂山自然保護區,2016年,綿竹委托四川省林業勘測設計院對自然保護區范圍和探礦權采礦權進行了重疊核查,鎖定了28個完全或部分重疊的采礦權(118個采礦井口),探礦權18個(探礦井口39個)次年,什邡市通過清理整頓探礦權采礦權,關閉了保護區內的所有礦山,以保存山體和地形的原貌。并通過科學的土壤培育和植被補植,恢復生態環境。

2020年1月,為避免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擴散,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什邡市森林公安等部門聯合對九頂山景區野生動物進行調查。4月,九頂山被列入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名單。9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通過無人機、移動終端等技術評估九頂山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

2021年3月,成都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綿陽、根據九頂山35個野生大熊貓種群,阿壩四個管理分局及其管護站建立了九頂山大熊貓種群保護聯盟。年底,德陽開展綠化德陽戰役,加強自然保護區保護,關閉九頂山礦產資源。為了提高景區巡查效率,九頂山下轄的大熊貓園首次使用5G技術對園區進行巡查。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2005年,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保護區周邊社區開展環境教育項目。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九頂山自然保護區遭受嚴重打擊,基礎設施和大熊貓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2016年7月31日,李和另一名乘客從九頂山山頂返回途中,不慎墜入100多米深的山谷,失蹤。兩天后,救援人員找到了李 懸崖下的尸體。

2017年11月,考古人員從茂縣翻越九頂山進入綿竹,在古道上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跡。

相關榮譽 編輯本段

2000年9月,九頂山被國家有關部門掛牌“岷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名單之中。

2001年,九頂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2009年11月,九頂山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全國十佳“非著名”山峰之一。

2013年6月,九頂山入選四川省地方林業自然保護區名錄。

2018年12月,九頂山韓強民歌被評為四川省第五批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九頂山因其良好的生態條件,于2021年被評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錢塘江    下一篇 美濟島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