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傳說
鏡花緣傳說是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項目編號JS-04-Ⅰ-0040,屬于民間文學。《鏡花緣》的傳說是古典名著《鏡花緣》成書前后在民間流傳的有關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文化活動及與作者相關的系列故事。特別是百花仙子傳說、陰陽鏡傳說、葛藤粉傳說以及李汝珍的生活故事傳說更為廣大人民所津津樂道。

歷史溯源 編輯本段
自清朝乾嘉(公元1736-1820)年間以來,其傳說已從海州舊轄區海、贛、沭、灌為中心外延,直到徐、淮、鹽相鄰地區,現已波及全國及世界各地。海州古為東夷之地,史稱東海名郡。遠在四、五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是古史中所指的以鳥名官、以鳥為圖騰的“少昊之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一帶最早經歷的是東夷文化與齊魯文化的浸淫,當然還有早期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然而歲月悠悠,經過千年積淀,這一切為海州的地域文化涂上了一層色彩斑斕的底色。
隨著兩淮鹽業的興盛,淮揚文化與齊魯文化又在這片土上形成了新一輪的碰撞與融合。就是在這樣的文化空間里,產生了特色獨具、異彩紛呈的海州文化,也誕生了曠世名著——《鏡花緣》。《鏡花緣》面世后,一時洛陽紙貴、傾銷朝野、同時也留下了一系列《鏡花緣》相關的傳說。
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的古典名著《鏡花緣》是我國民間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中可以感知勞動人民非凡的文學藝術創造才能。而與小說 《鏡花緣》的作者,所寫的故事及相關的民俗風物密切聯系,每一個傳說故事都是當時當地人民生活與心態的反蚋,奇特的構思、美妙的想象、深刻的諷喻、大膽的夸張、真切的情感、幽默的意趣、睿智的哲理、樸實的語言等等藝術之光隨處可見,濃郁的地方鄉土氣息更是撲面而來。歷經兩百余年,經久不衰,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廣大人民所津津樂道。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