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文化百科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是于2004年12月6日開館,該館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坐落在風光綺麗的濠河之畔,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珠算協會共同興建,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專題博物館,2007年12月底由國務院辦公廳批準冠名
博物館占地30畝,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館藏珠算文物史料10,000余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專題博物館。
博物主體建筑新穎獨特、錯落有致,分博古鑒今館(展廳),開心啟智園(少兒珠心算學校)和濱河風情區(qū)(景觀)三部分,集展示、研究、教學、交流、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環(huán)城而繞的濠河,被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中國珠算博物館成為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南通珠算博物館由珠算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和少兒珠心算培訓基地等三部分組成,集展示、研究、教學、交流和旅游等功能于一體。
目錄

相關文物 編輯本段

館藏史料典籍4000余冊,其中不少為珠算發(fā)展史上的孤本、善本,館內藏有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狀各異。
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1562件/套。

館舍功能 編輯本段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展示、教育的平臺——當你拾階而上步入展廳時,精美的展品、古樸的色調、濃郁的文化氛圍,讓你在時空的嬗變中,在歷史與未來的交融中,感受珠算的悠久歷程與深厚的底蘊,了解珠算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驚嘆算盤精品的美輪美奐,看到珠算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偉大貢獻。館內設有珠算史廳、算盤精品廳和紫檀算盤廳。珠算史廳通過精美的展品、古樸的色調,展現了中國珠算的悠久歷程與深厚底蘊;算盤精品廳內陳列著大小、形狀、質地各異的古今算盤,讓觀眾感受到中國算盤精品的美輪美奐與算盤文化的博大精深;紫檀算盤廳內造型古樸、結構獨特的巨型紫檀算盤,集算盤制作和紫檀工藝于一身,無不向世人彰顯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與輝煌。
學習、科研的基地——與展廳毗連的南通少兒珠心算學校,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有可容納二百人的競賽廳,這里又是中國珠算協會少兒珠心算培訓基地。
旅游、休閑的場所——在館區(qū)內,你可以漫步“河畔步道”,欣賞濠河兩岸的旖旎風光;也可以歇足“印月潭”,享受雨后垂釣的休閑之樂;更可以小坐“心怡榭”,一品香茗,感悟人生之真諦。
2008年10月底,國家旅游局發(fā)文批準中國珠算博物館晉升為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qū),為南通環(huán)濠河風景區(qū)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一)史海攬要廳-----從珠算的萌芽、形成、發(fā)展、成熟、普及五個階段展示了中國珠算的發(fā)展歷程,讓觀眾在時空的嬗變中,感受中國珠算的悠久歷程與深厚底蘊。
(二)專題選萃廳
1、通商惠工展區(qū):展示了珠算在促進經濟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2、涉海渡洋展區(qū):再現了中國珠算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過程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3、繼往開來展區(qū):表現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珠算事業(yè)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珠算協會的建立推動了珠算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4、薪傳火繼展區(qū):對中國珠算教育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三)算盤精品廳-----薈萃了古今中外各種算盤精品,讓大家感受到珠算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紫檀算盤廳-----造型古樸、結構獨特的巨型紫檀算盤,集算盤制作和紫檀工藝于一身,無不向世人彰顯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與輝煌。

珠算來由 編輯本段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但它究竟起源于何時,由于珠算史料其缺乏,珠算史家們說法不一。根據已有珠算史料,綜合各家之言,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一、萌于商周。珠算是以珠做計數元件,用一定方式排列,用以表示數字,然后根據五升十進制原理進行計算。我國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完備的10進制記數系統。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用來計算的圓珠便是西周時期的陶丸。因此珠算的萌芽,可遠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
二、始于秦漢。最早出現“珠算”一詞的,是東漢徐岳所著《數術記遺》。書中一共記載了我國漢代以前的十四種算法及算具,即積算、太一、兩儀、三才、五行、八卦、九宮、運籌、了知、成數、把頭、龜算、珠算、計算。其是對“珠算”方法的記載原文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這種“珠算”被稱為“游泳算板”,它與現在所使用的算盤有所不同,但其計算原理已是五升十進制,所以可視為現代算盤的前身。
子玉算盤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三、成于唐宋。現今所使用的這種算盤何時開始出現呢?根據現有史料推斷,至遲在宋代已出現現在所使用的這種算盤。
史料一:巨鹿算珠。宋徽宗大觀二年,即1108年,河北巨鹿縣故城因黃河泛濫而被湮沒。1921年7月,前北平國立歷史博物館派員前往巨鹿三明寺故址發(fā)掘,獲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木桌、碗箸、盆、石硯、圍棋子、算盤子等到二百多件,其中掘得算盤珠一顆,此珠木質,扁圓形,與如今通用的算盤珠大小相仿,只稍扁,這顆算珠現由北京歷史博物館收藏。
史料二: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著名作品。這幅畫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東京汴京城內人民的生活、生產、商業(yè)貿易以及集鎮(zhèn)、農村的真實面貌。在接近全圖的最后部分,也即畫卷的最左端有一家稱作“趙太丞家”的藥鋪的柜臺上放著一架算盤。
《清明上河圖》雖出于宋代,但這幅畫中所表現的算盤,必然是在這張畫完成相當長的年代以前,早就出現了的東西。北宋之前五十三年是戰(zhàn)亂頻繁的五代十國,在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還談得上什么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呢?因此可以推斷《清明上河圖》中的算盤顯然是在唐末以前便已經出現了。

珠算故事 編輯本段

毛澤東巧用算盤諺語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1958年4月19日,毛澤東主席在廣州“小島”召見衛(wèi)生部副部長朱鏈。在談話中,朱鏈說:“在中醫(yī)工作方面過去是定盤珠,現在基本不同了,是算盤珠了。”朱鏈的話說得很有趣,毛主席好奇了:“什么是定盤珠、算盤珠?”朱鏈說:“定盤珠是你撥它也不動,算盤珠是不撥不動,一撥就動。衛(wèi)生部的工作很繁重,但有些工作顯得很被動。”毛主席笑了,他用右手比劃著算盤的樣子說:“對了,衛(wèi)生部工作有些被動,他們連除四害也信心不足……算盤珠不撥不動,一撥就動。很好,我們大家都來撥。”
周恩來不把算盤丟掉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1972年10月14日下午5時30分至9時10分,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會見了美籍中國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和夫人。在交談中,周總理向李博士問到美國計算機情況時,李博士首先回答了有關問話,之后又提到:“我們中國的祖先,很早就創(chuàng)造了最好的計算機,就是到現在還在全國通用的算盤。”周總理對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關同志說出了珠算界奉為經典的名言:“要告訴下邊,不要把算盤丟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險。”他的關于“不要把算盤丟掉”的指示,從此成為激勵和鼓舞中國珠算界積極開拓和發(fā)展珠算事業(yè)的巨大動力。
陳云興致勃勃打算盤
<a href=江澤民關心珠算教育" data_ue_src="http://27142293.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2KGWpwYooPOVqwIw3AE4kwE.jpg" style="vertical-align: top; outline: 0p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font: inherit; word-break: break-all; box-sizing: border-box; display: block; max-kd: 204px; max-height: 272px; min-kd: 96px; min-height: 96px;" />
江澤民關心珠算教育
1976年11月的一天上午十時左右,陳云同志來杭州玉泉公園參觀展覽,當他走到玉泉魚池旁的大廳時,看到一位會計正在打算盤算賬,他走過去和藹地要求會計讓他來試試。陳云同志坐下來,興致勃勃地撥動算珠,的的嗒嗒地打起算盤來,指法嫻熟。新華社記者岳湖同志抓住機會,拍攝到一張珍貴的照片。他笑盈盈地打算盤的照片,不但生動地表明了他對算盤的肯定和珍愛,而且深刻地表明他對發(fā)展珠算寄予殷切的期望。1982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同志見此照片,一時詩興大發(fā),揮筆作詩一首:“唯實是求,珠起還落,加減乘除,反復對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老謀深算,國之所倚。”詩句既是對陳云同志為國理財業(yè)績的贊譽,同時也是對我國珠算工作者的勉勵和鼓舞,尤其是“唯實是求”四字警句,更為一切財務工作者的座右銘。
江澤民關心珠算教育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1992年1月,江澤民同志在江蘇常州視察劉國鈞職教中心時,對該校的珠算教育給予了特別關注。那天,江總書記來到該校第一財會模擬室,當聽到該校8901班40名學生珠算技能全部達到普通一級以上水平,并有一名達能手級時,江澤民同志笑瞇瞇地問桂永貴老師:“我問你一個問題,大算盤和這種小算盤比,哪一種打得快呢?”桂永貴回答:“小算盤快。”江總書記又問學生,學生也回答:“小算盤快”。江總書記拿過張乃蓉同學的算盤,彎下腰,一邊撥打算盤,一邊提問題:“我們男同志手指粗,不靈活,打這種小算盤能打得快嗎?”男生朱澄宇同學站起來回答:“我是運算自如的。”江總書記又問:“計算加減法是電子計算器快呢還是算盤快?”張乃蓉回答道:“還是算盤快!”江總書記聽了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上二下五珠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我國傳統算盤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采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1”。依此每一檔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夠了,為什么我國傳統算盤是上二下五珠呢?
原因之一我國古代計算重量時采用的是“16兩制”即一斤等于十六兩。我們現在常說某兩個人半斤八兩,這是指他們彼此一樣,不相上下,但是半斤是半斤,八兩是八兩,怎么會相等呢?
原來,我國古代重量單位制中規(guī)定一斤等于十六兩,所以半斤就等于八兩了。
上二下五珠,每一檔可計算到“15”,這樣“滿16”就向前一檔進一,所以我國傳統的上二下五珠算盤是為適應十六進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是古代乘法采用“留頭乘”,上一珠不夠用,必須要上二珠,到目前止一些老財會人員受了長期習慣影響,仍喜愛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盤,但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盤。

大事記錄 編輯本段

中國珠算博物館2016年大事紀要
1、2016年1月11-13日,我館組織珠心算實驗學校開展珠心算能力水平測試。我館科教部人員赴海門市如皋市啟東市及崇川區(qū),共11所學校,組織近6000名珠心算學生參加了珠算、心算項目的能力水平測試。
2、2016年1月13日,鎮(zhèn)江市珠心算協會來我館交流。
3、2016年1月,我館通過公開招聘,新招聘一名講解員。
4、2016年2月17日,我館工作人員赴四川成都,與珠算收藏家陳履蘭,開展了關于珠算文化和珠心算教育的交流與探討。
5、2016年3月23-25日,襄陽市珠心算協會來我館進行珠心算專題交流。
6、2016年4月8日,神墨珠心算教育考察團來我館交流。
7、2016年4月14日,北京珠算協會珠心算考察團來我館交流。
8、2016年4月24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我館聯合舉辦的“運籌千秋——中國珠算文化海外巡展”預展在北京奧加美術館舉行。
中國珠算博物館
中國珠算博物館
9、2016年5月5日,張建主任赴淮安市洪澤縣參加淮安市珠心算教學研討 活動,并作珠心算教學講座。南通市開發(fā)區(qū)小海小學潘徐俐老師送教到淮安,獲得了當地老師的好評。
10、2016年5月14日,張嘏月主任赴淮安參加江蘇省博物館日研討活動。
11、2016年5月21日,張建主任帶隊,我市珠心算選手赴南京參加江蘇省隊選拔世界珠心算比賽選手。我市四名選手入選江蘇省隊,擬于2016年7月下旬赴香港參加世珠聯珠心算比賽。
12、2016年6月2日,海門市中等專業(yè)學校舉行了珠算等級鑒定考試。我館代表南通市珠算協會派員組織了此次考試。
13、6月7日至8日,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中國珠算博物館主辦,南通市北城小學承辦的“南通市小學珠心算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在北城小學舉行,全市各縣(市)、區(qū)的數學教研員及一線珠心算教師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瑪納斯    下一篇 洪山戲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唐海县| 辉县市| 新晃| 时尚| 通渭县| 连州市| 永寿县| 奉化市| 仙游县| 三原县| 兖州市| 尚义县| 盐边县| 肥东县| 韶关市| 凤阳县| 抚宁县| 黎川县| 深泽县| 青川县| 轮台县| 来安县| 胶州市| 米易县| 廉江市| 金塔县| 南雄市| 高邮市| 阳春市| 新乡县| 大新县| 阿巴嘎旗| 察哈| 南充市| 方正县| 怀安县| 留坝县| 额济纳旗| 化州市|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