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斯
2009年9月28日,瑪納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歷史淵源 編輯本段
演唱瑪納斯
瑪納斯在16世紀已開始流傳,千百年來,一直以口耳承傳。民間歌手在史詩的創作與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瑪納斯的普查工作始于20世紀60年代,普查中發現了許多演唱瑪納斯的歌手,記錄了各種瑪納斯的異文。
文化特征 編輯本段
演唱瑪納斯
藝術特征 編輯本段
演唱者
瑪納斯全詩八部各自獨立成篇,又相互銜接,全詩結構完整、故事曲折、內容豐富,尤以第一部最為精彩,篇幅最長,占到整部詩文的四分之一。
瑪納斯在語言上,瑪納斯的民族特色十分鮮明,常以高山、湖泊、急流、狂風、雄鷹、猛虎來象征英雄人物;它是格律詩,幾乎囊括了柯爾克孜族所有的民間韻文體裁,如神話傳說、習俗歌和諺語等。
瑪納斯不僅具有歷史的真實性,而且具有戲劇的矛盾性,還結合了民間詩歌的說、誦、唱的特點,做到了歷史脈絡清晰可信,戲劇沖突尖銳復雜,語言流暢,韻律和諧,便于演唱。
瑪納斯人物鮮明,情節曲折,在全詩人物畫廊中,瑪納斯是充滿原始激情與新鮮活力的英雄形象,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詩文語言優美,比喻生動,精練諺語隨處可見,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瑪納斯從頭至尾全部采用韻文的形式,每個詩行7-8個音節,非常完整。在韻律方面,瑪納斯的押韻形式十分豐富,有頭韻、腰韻、腳韻以及節奏韻等,其中,押頭韻的詩段較多。由于音節完整,每個詩段都押腳韻,因此這部史詩節奏感極強,富于音樂性,便于歌手詠唱,給人以和諧美的享受。歌手演唱瑪納斯時,伴有各種曲調,有的高亢豪放,好像萬馬奔騰的戰歌;有的沉穩緩慢,好像行云流水般的抒情詩。這些曲調保存了古代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的特點,是研究柯爾克孜族音樂重要的原始材料。
歷史傳承 編輯本段
在千百年來的口耳相傳過程中,柯爾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將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遺產融入瑪納斯中,瑪納斯篇幅浩大,規模宏偉,但新中國成立以前并無文字記載,只是靠“瑪納斯奇”(人們對演唱瑪納斯的民間歌手的稱謂)口傳心記,世代相傳。
瑪納斯研究者們認為史詩瑪納斯的傳承有兩個傳統:傳授與夢授,研究者大都傾向于傳授說,認為瑪納斯奇經過家傳和師承兩種傳授方式,從前輩歌手那里傳承而來。居素甫。瑪瑪依出生于一個典型的民間文藝之家,父親是個牧民,酷愛史詩瑪納斯,母親和姐姐都是當地的民歌手,哥哥巴勒拜是柯爾克孜民族民間文學的搜集家,他最大的功績是把阿合奇縣史詩演唱大師居素甫。阿洪和額不拉音演唱的瑪納斯記錄下來,并對其進行藝術加工,使之成為完整的八部瑪納斯唱本。哥哥巴勒拜把此本交給了比他小26歲的弟弟居素甫。瑪瑪依。居素甫。瑪瑪依從8歲開始就在哥哥的指教下學唱瑪納斯,僅用了8年時間,到了16歲就已經能將他哥哥記錄、整理的史詩八部20多萬行的內容熟記于心并進行演唱了。然而,瑪納斯奇們卻往往堅持強調自己有過夢授的經歷。居素甫。瑪瑪依的夢授經歷很有代表性。第一次夢授經歷:小時候與幾個牧民在氈房里睡覺,夢見一一個騎白馬的人,教他唱瑪納斯,醒來便會唱了。第二次夢授經歷:8歲時夢見瑪納斯、巴卡依、阿勒曼別特等人,這些英雄告訴他,40歲以前不要唱瑪納斯,40歲以后一定會成大瑪納斯奇。第三次夢授經歷:13歲時,一天早晨,在父母身邊睡著,夢見瑪納斯、巴卡依、阿勒曼別特、楚瓦克、阿吉巴依五位騎馬的勇士。此后,他看一遍瑪納斯的手抄本便記住了。(《史詩〈瑪納斯〉與靈魂信仰》,馬昌儀,載于《首都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第24~31頁)這種夢授的觀點帶有神秘的色彩,瑪納斯在夢中顯靈,親自挑選歌手,把傳唱史詩的使命交付給瑪納斯奇,這正說明了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民族的化身,是柯爾克孜族的民族之魂,在柯爾克孜族的人民心中是神,是一種民族精神,體現了民族凝聚力。這種夢授文化反映出柯爾克孜族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和使民族凝聚力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一種期望。
演唱傳統 編輯本段
柯爾克孜族是一個游牧民族,歷史上曾經生活在特克斯河流域。他們不分男女老幼,不論春夏秋冬,勞動之余,總要聚集在一起彈唱民族史詩——瑪納斯。
演唱方式 編輯本段
傳承人演唱
瑪納斯采用韻文形式,瑪納斯其從頭唱到尾,沒有述說的部分。演唱的曲調優美,節奏鏗鏘,韻律和諧。
在唱到高潮或遇到較長的詩段時,往往一口氣將它唱完,如珠落玉盤,這是瑪納斯其爐火純青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感情色彩的充分體現。
國際影響 編輯本段
瑪納斯與藏族史詩格薩爾、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并稱我國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1995年定為“國際瑪納斯年”。
2009年9月28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而登上了世界文學的最高舞臺。
重要活動 編輯本段
1995年,在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舉辦的瑪納斯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吉爾吉斯斯坦副總理代表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為居素甫·瑪瑪依頒發了金質獎章。
1984年到1995年,中國完成了居素甫·瑪瑪依唱本(柯爾克孜文)的全套史詩《瑪納斯》的出版工作。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首個最完整的印刷版本,徹底實現了從口頭傳唱文學到文字印刷出版的轉變。
傳承保護 編輯本段
傳承價值
瑪納斯塑造了瑪納斯的光輝形象,寄托著柯爾克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被視為柯爾克孜的民族魂。瑪納斯被視為柯爾克孜的民族魂,凝聚著柯爾克孜民族的精神力量。它從古老的柯爾克孜史詩與豐厚的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吸取營養,包容了柯爾克孜古老的神話、傳說、習俗歌、民間敘事詩與民間諺語,集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之大成,是柯爾克孜民族民間文化的百科全書,具有文學、歷史、語言、民俗等多學科的價值。
傳承現狀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瑪納斯的傳承面臨危機,一些重要的史詩歌手相繼去世,在世的著名歌手也已年過古稀,史詩傳承形勢嚴峻。因此,對瑪納斯的搶救、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傳承人物
傳承人:居素甫·瑪瑪依
沙爾塔洪·卡德爾,男,柯爾克孜族,1941年生,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9歲起學唱史詩瑪納斯,經常參加民眾舉行的喜慶宴會或祭祀儀式,并在聚會上演唱瑪納斯。他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民間文學素材,演唱充滿了獨特的民間文學風格。
保護措施
20世紀50年代初,新疆各級政府就開始了有計劃地采集和記錄瑪納斯的工作,20世紀60年代,瑪納斯整理出了兩部約20000行,譯成漢文、維吾爾文發表。
自20世紀60年代起,研究者記錄、整理、出版了著名的瑪納斯傳承人居素甫瑪瑪依演唱的8部瑪納斯(3萬行,共18冊)柯爾克孜文本,已有英、俄、漢、土、日、哈薩克等多種譯文。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