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江”原稱作“仙祥”,這一名稱由苗語“Dlib Jangl”音譯而來,意為苗族“Dlib”氏族居住的田壩,后于清代漢文獻寫做“雞講”,民國時改為了“西江”,并沿用至今。而西江苗寨現存有1000余棟苗族[閱讀全文:]
摘要: 羅田天堂寨在隋朝以前稱靈山。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領袖徐壽輝,陳友諒曾在此占山為王,聚寨屯兵,自封為“天完皇帝”,因山頂有一天然大塘,泉水清澈,全年不斷。義軍稱之為天塘,所建山寨為天塘寨,后諧音取吉利名“[閱讀全文:]
摘要: 嵊泗原名“乘四”,即一乘四馬,島嶼眾多的列島的意思。清同治九年(1870年),英國人在花鳥島上建造燈塔,因島上兩峰對峙形似馬鞍,故稱崇明縣外海諸島為馬鞍群島,包括嵊山、泗礁、小洋及其附近的島嶼,其中北界[閱讀全文:]
摘要: 六橫島在元代以前稱為黃公山,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載“黃公山,在縣東南四百里”。因全島有從東南到西北走向的6條嶺橫島嶼,其形如蛇,而當地百姓稱蛇為“橫”,故得名“六橫”。[閱讀全文:]
摘要: ?“湄洲”意為近湄之洲,自唐朝起就有“湄洲”這個名字,因有“水中之湄、海中之洲”而得名。“湄洲”是莆田的島嶼名,全稱湄洲嶼,也稱湄洲島,簡稱則為湄島或湄嶼,島、嶼稱呼實相通。[閱讀全文:]
摘要: 北海銀灘風景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被譽為“南方北戴河、東方夏威夷”天下第一灘”。北海銀灘位于北海半島東南部,距市中心約8公里。海灘狹長開闊,長24公里,總面積38平方公[閱讀全文:]
摘要: 怒江,藏語叫那曲,意思是“黑色的河流”中國西南最大的河流之一,西藏自治區第二大河流,屬于中國、怒江是泰國和緬甸共有的—薩爾溫江的上游。位于西藏東部、在云南省西部,發源于唐古拉山脈吉格格拜峰南麓安多縣的江[閱讀全文:]
摘要: 開化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陳曲鎮的遺跡山腰上,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廟。創建于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高平市十四大寺廟中排名第一。寺廟坐北朝南,進院落,占地2970平方米。現存[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