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冬至既有自然內涵,也有人文內涵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祭祖節日。[閱讀全文:]
摘要: 春分(英文名:spring equinox),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第四個節氣春季是農事的重要季節。每年公歷3月19日至22日(大約在農歷二月十五左右)當太陽到達[閱讀全文:]
摘要: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志著夏季最后一個月的正式開始。每年公歷7月6日—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微暑。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在立夏前后,天氣已經開始變熱,但還沒有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小[閱讀全文:]
摘要: 除夕就是新年和新年除夕是農歷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民間習俗稱這一天為 quot新年和新年平安夜 quot、除夕、除夜、臘月三十(如“臘月”墮胎的話,需要提前到29歲)新年和新年除夕是中國漢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閱讀全文:]
摘要: 上巳節,又稱“三月三”重三”元巳”女兒節”或“清明節前后的農歷三月初四為春浴日,魏晉以后,為了方便和統一,春浴日被固定在農歷三月初三這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民間節日。上巳節的習俗起源于周朝,興盛于唐代,衰[閱讀全文:]
摘要: 臘八節是每年農歷的十二月(十二月)初八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等。在中國古代,“臘”這是一種儀式在商朝,每年都要舉行春季慶典、夏、秋、冬天做四大祭祀,祭拜祖先和天地之神在秦漢時期,農歷十二月初八被定[閱讀全文:]
摘要: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十月朔”燒衣節”,俗稱“秋祭”或“鬼頭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有清明節、中秋節也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日“鬼節”相傳寒衣節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200[閱讀全文:]
摘要: 小年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也叫謝棗、祭灶節等小年的主要活動“祭灶”通常在晚上,所以它也被稱為“小年夜”在不同地區,小年的具體日期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很多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小年是中國[閱讀全文:]
摘要: 寒食節(Cold food festival)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在冬季至日后持續105或106天,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關于寒食節起源的主[閱讀全文:]
摘要: 哈薩克馬皮滑雪板的制作工藝是哈薩克牧民制作——馬皮滑雪板的傳統工藝,冬季常用。哈薩克馬皮單板滑雪技藝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斯蘭貝克·沙合什。哈薩克族Mapi滑雪歷史悠久,其單板滑雪[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