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蛭石(vermiculite)它是一種含鎂的鋁硅酸鹽次生變質礦物,具有層狀結構,看起來像云母,通常由黑色和白色組成(金)云母是由熱液蝕變或風化形成的。蛭石的詞源來自拉丁語中的蠕蟲(蛭)一旦燃燒,蛭石就會[閱讀全文]
摘要: 珍珠巖(英文名稱:Perlite)它是由酸性玻璃質火山噴發巖冷卻后形成的天然玻璃質巖石,因其珍珠狀裂隙結構而得名。珍珠巖礦石呈黃色和白色、肉紅、暗綠、灰、褐棕、黑色和灰色是同一種顏色,帶有灰色-淺灰為主[閱讀全文]
摘要: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長江邊上,始建于三國時吳黃武二年(223年)它于1985年重建。黃鶴樓的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造的,孫權意識到了這一點“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到了唐代,其軍事性[閱讀全文]
摘要: 王偉,男,全國工商聯教育商會技能培訓部主任,全國工商聯教育商會人生教育工程項目辦公室主任。曾任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副會長。人物成就王偉長期致力于人生學的研究推廣。什么是人[閱讀全文]
摘要: 塔爾寺(英語:Kumben Monatery, Tibetan:袞本賢巴林)位于中國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與西藏甘丹相連、哲蚌、色拉、甘南扎什倫布寺與[閱讀全文]
摘要: 南普陀寺(英文:Nanputuo muban)福建廈門的唐代佛寺位于廈門島南部的五老峰下。南普陀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廟也是廈門八景之一。南普陀寺建于唐末,原名泗洲[閱讀全文]
摘要: 玄關是建筑的專用名詞,起源于中國原指佛教的入口,現指大殿外門,指客廳與大門之間的緩沖地帶,又稱斗室、過廳、門廳。中國傳統的門廊位于室外,形式固定而單一它建在庭院中,用于分隔庭院的大門和大門,這對塑造建筑[閱讀全文]
摘要: 南京夫子廟的全稱是“大成智圣石現文宣王廟”文廟,是南京的重要標志它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簡稱文廟,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的宮媛街,與吉林文廟齊名、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并稱“中國四大文廟[閱讀全文]
摘要: 白宮( White Houe),又稱總統府、白屋,是“總統公園”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的一部分歸國家公園管理局所有。白宮是由愛爾蘭建筑師詹姆斯建造的·霍本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閱讀全文]
摘要: 函谷關是一個地名,因為在很多朝代都存在過,而且不在同一個地方,所以前面加了秦、漢、魏國和其他朝代區分開來。函谷關始建于周代,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以北12公里處的紅農澗河入海口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關隘[閱讀全文]
摘要: 文殊院又名孔林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始建于隋朝大業年間,建筑面積20多萬平方米是成都市5A級景區,屬于歷史文化景區。文殊院始建于隋朝(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該寺由慈渡海月禪師[閱讀全文]
摘要: 靜安寺是中國著名佛教寺院,也是集佛教、民俗于一體的人文景觀,位于中國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創建于三國時期吳國赤烏十年(公元247年),后經歷代修整,至唐代稱永泰禪寺,至北宋時期,方稱靜安寺。靜安寺的[閱讀全文]
摘要: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區西南瑯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所著《醉翁亭記》而聞名,被譽為“天下第一亭”。醉翁亭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為“中國四大名亭”。醉翁亭構[閱讀全文]
摘要: 花園洋房(Garden villa ),別名花園式住宅、西式洋房、小洋樓是一種介于別墅和普通公寓之間的住宅產品花園別墅起源于英國和中國上海,也是西方文明生活方式和中國文化交織的產物自19世紀[閱讀全文]
摘要: 圣家族大教堂(La agrada Família),名為圣家族贖罪大教堂(templo expiatorio de la [閱讀全文]
摘要: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郊區慈木市市北泉山它占地約330平方米,有兩層樓,可容納100多人。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Tadao Ando)對自然、光線、空間和宗教的探索與表達。建筑師在教堂的一面墻上刻了一個十字形的[閱讀全文]
摘要: 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 ),別名大本鐘(Big book)位于倫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北端,毗鄰泰晤士河,是世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倫敦[閱讀全文]
摘要: 梁慶順,男,漢族,河南省光山縣涼亭鄉人,著名國學專家、易學泰斗。現任北京華夏五千年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美國東方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影響力人物數據庫名人百科國學行業首席顧問,決策中國智庫聯盟副理事長。人物[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