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其他文化   

北京大學標志

北大校徽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917年8月7日魯迅設計的第一稿,并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目前的版本在2007年進一步豐富、修訂和標準化。北大的標志形似瓦片,有篆刻的韻味,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標志中間部分用陰書寫,體現了包容、飽滿、深刻的內涵;外環簡潔明了,呈現出寬廣、開放、常新的姿態。同時,北大確定了特定色值的紅色為標準色,命名為“北大紅”。

北大校徽被視為現代標志史上的經典之作,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目錄

發展歷史 編輯本段

史靜大學堂創建于1898年,1912年5月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時,學校還沒有校徽校標。因為蔡元培和魯迅是老朋友,又知道魯迅有深厚的美學造詣和藝術涵養,所以委托魯迅為國立北京大學設計校徽。1917年,魯迅應蔡元培校長之邀,為北京大學設計校徽。同年8月7日,魯迅完成了北京大學校徽的設計。北京大學的校徽以簡單的圖像配以兩個漢字“北京大學”,具有莊重而意味深長的視覺效果。

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已在校內外廣泛使用,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趨于規范化。1930年全國北大畢業校友記錄,封面印有北大標志,內頁印有北大標志。1931年的北大二十年級同學錄,1935年出版的國立北京大學調查,1936年出版的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同學錄,印的校旗圖案也印著北大的校徽圖案。

魯迅將北大的logo送給蔡元培后,一直被北大采用到1949年,后因歷史原因長期廢棄,80年代又得到重用。

80年代,北大進一步設計了魯迅先生設計的標志。北大的老師們在logo的外圈增加了帶有英文校名和建校日期的裝飾環,北大的logo出現了藍、紅、黃等不同的顏色,以及略有不同的格式。

2006年5月,北京大學啟動了“視覺形象建設工程”。本著“尊重歷史、尊重傳統”的原則和“便于識別、傳播、制作”的設計原則,對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標志進行梳理,確定魯迅先生設計的校徽是北京大學校徽的核心元素,并進行了豐富、修改和規范。

2007年4月22日,北京大學標志管理辦公室成立。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學視覺識別系統管理手冊》正式發布,這標志著北大歷史上第一次系統化、規范化地建立了校徽系統。同時表明北大標志已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北大享有商標專用權。北京大學進一步豐富、修改和規范了魯迅先生設計的校徽圖案,確定了具有特定色值的紅色為標準色,命名為“北大紅”。

在北大的歷史上,校徽的設計和顏色都有過變化,比如增加了英文校名,將文字顏色從黑色改為紅色。但魯迅設計的篆書“北京大學”的設計從未改變,始終處于徽章的核心位置。

設計元素 編輯本段

圖案符號:北京大學的校徽是中國傳統的瓷磚形象,簡潔的輪廓給人一種現代感。“北京大學”兩個篆體上下排列。上半部的“北”字是兩個背靠背站著的人影,下半部的“大”字是一個站在前面的人影,就像一個人背著兩個人,構成了“三個人湊成一群”的形象。徽章以中國印的格式構圖,筆畫圓潤,線條流暢,透著濃濃的書卷氣和文人氣息。同時,“北大”二字還有“脊梁”的象征意義。魯迅用“北大”二字做了一個形象脊梁,希望北大畢業生成為民族民主進步的脊梁。根據北大章程,北大的校徽為雙圓形,會徽中央的“北大”二字由三個圖形組成,上下排列,左右對稱;外環上方是大寫的“北京大學”,下方是“1898”字樣。此外,北京大學的校徽是長方形的,上面有毛澤東的題詞“北京大學”。

設計構思:北大校徽被視為現代標志史上的經典之作,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正是五四前夕知識分子對人的價值、尊嚴、人格和創造精神的肯定。他懷著改造舊社會的熱切期望設計了北京大學的校徽。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這個會徽中看到五四運動前夕的時代潮流,它已經成為那個偉大時代的注腳。

校徽意義:北大校徽的含義有三種解釋:一是“三人湊熱鬧”,二是“民族脊梁”,三是“師生關系”。“三人湊成一群”說的是校徽上的“北大”二字,上下排列。上半部的“北”字是兩個背靠背站著的人影,下半部的“大”字是一個站在前面的人形,就像一個人背著兩個人,構成了“三個人湊成一群”的形象。

“民族脊梁”論認為,魯迅用“北大”二字做形象脊梁,希望北大學生成為民族復興的脊梁。電視劇《覺醒的年代》里,北大的同事拿到魯迅的設計,很激動,也很贊,就是持這種觀點。

《師生關系》說校徽由篆書“北京大學”組成,“大”字可以作為老師的象征,彎著腿,掙扎著卻堅定地支撐著肩上的兩個學生。

藝術來源 編輯本段

北京大學校徽中的篆書“北京大學”由三個大字組成。會徽形似瓦片,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魯迅先生設計的國立北京大學校徽風格特征的形成,與他收集古代碑刻、編纂漢畫像、研究六朝造像和墓志、碑刻臨摹、碑刻拓片的收藏和研究,乃至晚年對木刻藝術的熱衷,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國立北京大學校徽的誕生,靈感來源于魯迅對古跡、書籍、碑帖的臨摹和對古代古跡、漢代畫像、秦漢瓷磚裝飾文字的研究。

使用原則 編輯本段

使用說明:《北京大學視覺識別系統管理辦法》對北京大學標識的使用進行了規范:

北京大學標志北京大學標志

第十一條北京大學的標識與校名結合使用時,有三種規范的方式:標識與中文校名結合、標識與英文校名結合、標識與中英文校名結合。每種方式都有其對應的橫向和縱向結構,不允許其他組合。

第十二條北京大學的標識與各醫院(系、所、中心)、機關職能部門、直屬單位名稱組合使用時,有三種規范方式:標識與中文名稱組合使用、標識與英文名稱組合使用、標識與中英文名稱組合使用。每種方式都有其對應的橫向和縱向結構,不允許其他組合方式。

第二十條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直接投資的企業及其下屬企業,以及與北大有資產關系的企業,不得使用北大標志和校名。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北京大學名稱時,應當遵守《北京大學關于規范“企業冠名權”的規定》(教發〔2004〕25號)。

第二十二條:任何人出于商業目的使用北京大學大學的名稱或標志,應向辦公室申請許可使用北京大學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在未取得使用許可前,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生產、制作和銷售印有北京大學名稱或標志的商品。

社會評價 編輯本段

北大的校徽被劉半農戲曲稱為“哭臉會徽”。時任嶺南師范學院校長的羅海鷗在《北大報》上撰文解讀北大校徽,稱“校徽是大學精神的象征,是大學文化的象征。一流的大學應該有一流的校徽。在我見過的中外大學的校徽中,我最欣賞北大的校徽。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獨立學院    下一篇 默讀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