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洲島
分界洲島位于中國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香水灣牛嶺旅游開發區東海岸水域它位于海南島東南部,距三亞約60公里,距海口約180公里,面積約為0.4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76米,平均水深6米。分界洲原名為“分界嶺”馬鞍嶺”后來因地處萬寧市與陵水縣交界處而得名“分界洲”。
分界洲島是海南最早開發的無人島,與岸邊最近距離約為1.2海里,乘船約15分鐘。分界洲島的主要景點包括分界島石碑、月光古堡、愛情海岸、海心亭等景觀。同時,分界洲島還具有獨特的潛水條件,被國際專業潛水組織認為是“海南最適合潛水的島嶼”之一。
分界洲島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開始營業。2013年1月,分界洲島景區被中國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成為中國第一個海島型國家AAAAA級景區。2022年10月,分界洲島景區授牌“2022年海南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分界洲島位于海南省陵水縣香水灣牛嶺旅游開發區東部沿海水域,位于陵水縣和萬寧市交界處、海口——三亞東線高速公路牛嶺路出口,四面環海,北望日月灣,西望香水灣,南臨南海,西北臨牛嶺河口離岸邊最近的距離約2公里;距陵水縣城約20公里,距三亞市約60公里,距海口市約180公里,距東部高速公路牛嶺隧道約14公里.8千米。它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10° 11′33″~110°12′1″北緯18° 32′27″~18°34′55″它恰好是海南島南北氣候的分界線。
氣候
分界洲島位于海南島氣候區劃的特殊位置,處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和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上島的北部是熱帶海洋性氣候,而南部是亞熱帶氣候。南方地區的季風氣候特點是干濕季節分明;而在北方,海洋性氣候明顯,空氣濕度大,雨量充沛。南方的氣溫比北方高2度-3℃,陽光明媚。分界洲島的年平均氣溫約為24度.8℃;每月都有降水,雨量充沛,雨季漫長;年平均風速約為2.2米/秒,一般10月、11月平均風速最大,約為2.4米/秒,最大風速一般出現在冬季季風期和熱帶氣旋影響期間;盛行風向以偏南風和偏北風為主,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冬季以偏北風為主。
地貌
分界洲島是一個近海基巖殘積島,分為南部、北部有兩座低峰,北峰最高海拔約100.9米,南峰最高海拔約為96.1米,四周是巖石海岸,由山峰和丘陵連接,斜坡陡峭,地面上有大片浮石、露頭,因此,被巖石海岸地形包圍的巖石丘陵是其主要地貌特征。此外,分界洲島東側山上有兩個山谷,西側有海灘。
水文
分界洲島附近海域全年以混合浪為主,頻率為78%其中以涌浪為主的混合浪出現頻率最高,達到64次.4%其次是風浪,頻率為21.4%全年純暴漲的頻率很小,只有0.6%39月風浪頻率相對較高,102月以涌浪為主的混合浪頻率相對較高。此外,邊界大陸所在海域的潮汐屬于不規則全日潮,半個月內大約7天每天有一次高潮和低潮,其余日子每天有兩次高潮和低潮。同時,分界洲島周邊海域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水質優良,海水未受污染。
生物植被 編輯本段
植被
分界洲島植被覆蓋率高,保護性好,植被結構簡單植被類型主要包括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灌叢、有三種類型的草地,草地分布在邊界島中部的頂部,以及熱帶半落葉季雨林、這兩種灌木在島上呈環狀分布。在分界洲島的三種自然植被類型中,熱帶半落葉季雨林主要包括蘭花、翻白葉樹、假蘋婆、海南的豆樹群和厚皮樹、毛果扁擔桿、榕樹群落約674萬平方米,約占全島土地的18.09%灌木主要包括楸樹、銀柴、傘序臭黃荊、芙蓉花群落與黑嘴桃花、露兜簕、濱木患、海桐群落共約1642萬平方米,約占全島用地的445.07%草類主要包括斑點草、白茅群落和五節芒、茅草群落總面積約297萬平方米,約占7.97%
植物
分界洲島上有維管束植物254種,隸屬于77科214屬。其中蕨類植物3科2屬2種4種,裸子植物72科209屬248種,其中雙子葉植物58科193種,單子葉植物14科51屬55種。同時,分界洲島分布的植物種類以熱帶為主,常見的熱帶科為夾竹桃科、棕櫚科、椴樹科、錦葵科、白花菜科、無患子科、莎草科等;有許多種類的科包括茜草科、馬鞭草科、蕓香科、蝶形花科、大戟科、含羞草科、旋花科、禾本科等。此外,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海南蘇鐵已移植到分界洲島、黃花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海南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海南龍血樹等國家和省級保護野生植物,以及芭蕉等外來物種。
動物
分界洲島周圍海水清澈湛藍,能見度可達30米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尤其是大型底棲生物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蜻蜓、海膽、海參、海百合、海星、海葵等,此外還有海蛇、海龜等爬行動物和10多種海魚,包括世界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鯨鯊。分界洲島上有蛇、野豬等野生動物,以及松鼠、貓等外來動物外,島上還人工飼養了大量野生海洋生物。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分界洲島旅游資源豐富,有“北沙灘”南沙灘”防浪堤”歡喜亭”約風亭”海心亭”八角亭”分界洲島石碑”福龜灘”海豚灣”判筆”月光古堡”最囧人體墻”決斷谷”珊瑚館”海撈瓷館”眾多具有海島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沙灘
分界洲島西部有一個長約550米的海灘,以西北側防波堤為界,可分為北海灘和南海灘。其中北灘寬約50米,基本處于穩定狀態,已進行人工整治、清理完垃圾后,這里將是海水浴場水上自行車等海上娛樂項目劃分的地方。北灘坡度平緩,灘面寬闊,沙質白軟,以中粗砂為主、它由細沙組成,中間夾有珊瑚碎屑海灘下的水質優良,透明度高我們進行了一次海灘散步、沙灘燒烤、沙灘音樂和海濱浴場等休閑活動。南海灘的寬度只有10至30米,夏季海灘由南向北移動,冬季由北向南移動其分布區域隨季節變化,不夠穩定為了保護海灘資源,防止海灘季節性移動,建造了防波堤和沙障進行保護和恢復。
防浪堤
防波堤是分界洲島的一個獨特景點它位于分界洲島的海灘上,一直延伸到大海它看起來像是長在海面上,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那里參觀和拍照,許多新人選擇在防波堤拍攝婚紗照。
歡喜亭
浣溪閣位于分界洲島最高的山頂,面朝大海,完全用進口實木建造,建筑風格簡約。
約風亭
在分界洲島上的岳峰閣,游客不僅可以品茶、喝完咖啡后,你可以站在懸崖上,面對南海,感受海風的吹拂,聆聽海浪拍打懸崖的聲音。
福龜灘
在分界洲島的傅貴海灘上有一些石雕巨龜這些巨龜曾經是海灘上的巖石。分界洲島景區的設計師就地取材,采用就地取材的石材進行鑿刻。傅貴海灘上的石龜再現了海龜爬上海灘產卵的場景、孵化、破殼甚至海龜之間交配。
海豚灣
分界洲島海洋文化中心“海豚灣”它是一座大型天然水生野生海洋動物博物館,位于海洋文化中心入口處是國內唯一一家在自然水域馴養海洋動物的海洋動物博物館,也是國內首個集水面觀光和潛水體驗為一體的海洋動物觀光項目。海豚灣”這里根據動物種類劃分為多個游客觀察互動區,并分別飼養鯨鯊、海龜、海獅、海豚和熱帶魚等海洋生物。在“海豚灣”整個地區的水與大海相連,因此游客不僅可以給海獅、海豚、鯨鯊、海龜喂養和觀看海豚、海獅表演,你還可以潛入大海,與這些海洋動物和許多熱帶魚零距離互動。
月光古堡
月光古堡”它是分界洲島景區打造的婚禮場地它的形狀像一個半開放的正方形它位于分界洲東北角,依山傍海而建,坐落在懸崖峭壁上整個建筑群俯瞰一圈,具有歐洲和羅馬的建筑風格。整個城堡占地約590平方米,由舞臺區和景區組成舞臺區面積約370平方米,主要包括圓形廣場和向外延伸的階梯式觀眾區觀眾可同時容納約300人“月光古堡”有時島上會舉行一場小型交響音樂會。
決斷谷
決策谷是邊界島上兩座小峰之間的峽谷,被認為是邊界島“分界”象征性地說,南北方氣候不同,南方干濕季明顯,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北部雨量充沛,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因此,有時在分界洲島的決策谷,可以看到晴天和綿綿細雨的景象。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
2002年3月,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與陵水黎族自治縣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簽訂了《分界洲島休閑渡假項目合作合同書》號協議,明確了該島開發的合作內容、合作形式、投資規模和建設步驟等,合作期限為30年(2002年3月1日至2032年2月)
自2002年5月以來,海南分界洲島風景區投資3000多萬元,利用島上400多畝土地,在最大限度保護原有植被的基礎上建設分界洲島生態旅游項目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旅游收入近億元它是當地政府的重要納稅企業。
2004年4月,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初步建設,并在分界洲島景區迎來了第一批游客。2006年上半年,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停業半年多,并于當年7月底重新向游客開放。2008年,分界洲島風景區成為陵水第二個國家AAAA風景區。截至2011年底,海南分界洲島已投資6840萬元對軟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其中502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1620萬元用于購買大型豪華船舶,100萬元用于購買10輛豪華旅游大巴。
2013年1月,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分界洲島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成為中國第一個AAAAA級海島型旅游景區。分界洲島景區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環島海域使用相關的一些配套工程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也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號辦理了海域使用證,包括島內輪渡出口碼頭、旅游交通碼頭、鋪設島上供水供電管道、觀賞養殖區、潛水、浴場、漁業和其他用海項目的海域使用權。
2016年,由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府組織,受陵水黎族自治縣海洋與漁業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研究院委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號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了陵水分界洲島保護利用規劃,以促進分界洲島的合理開發利用,加強分界洲島資源環境保護,規范分界洲島利用秩序,做到科學合理、合理、該計劃將在10年內繼續保護和利用邊界大陸的島嶼(20162025),規劃范圍為分界洲島及其周邊海域,面積約為0.5平方千米。
2018年,為方便游客購票,分界洲島景區在售票處、微信在商業積分等場所已經全面普及、支付寶支付,增加6臺自動售票機游客可以用手機現場購票,也可以用身份證取票春節黃金周期間,游客使用手機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方式成為主流,有效解決了游客排隊購票的現象。
2021年分界洲島景區《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年前后“打造旅游信用應用場景和創建旅游信用景區”基于t旅游信用示范景區,成立了旅游信用示范景區專項領導小組,制定了規范流程,加強了景區安全管理、計量商品的控制、監督管理明碼標價,提高投訴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保護
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開發建設分界洲島的過程中,始終遵循“保護自然生態,開發與保護并重”原則,在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做好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海島、植被、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保護方法和具體措施包括:島上房屋建筑基本采用架空混凝土或鋼架結構,無需大規模基礎開挖同時,在完工后,將在地基處重新種植牽牛花等植物,以積極修復一些受損植被;鋪設景觀道路的石階時,對于高大的樹木來說非常重要、裸露的巖石應繞開或用石板切割,以盡量減少對植被和島體的破壞,并與島嶼景觀融為一體;島上部分海景房設有多級凈化池,可將游客產生的少量污水糞便經三級凈化處理后排放但對于沒有凈化灌溉的建筑物,產生的污水和糞便由專門的管網收集運輸到島北側的污水處理池,達標后排放到大海。
島上道路兩旁和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有垃圾桶,不同區域還設置了垃圾收集打包站打包后運回岸邊集中處理,有效減少了游客上島造成的垃圾污染,保護了海島環境。此外,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還制定了相關規定,設置明顯的告示和標語,保護海岸線附近的原生植被,禁止工作人員和游客破壞島上的植被和海灘,并大量補種椰子樹、九重葛和香蕉樹等觀賞樹木美化和綠化了島嶼環境。
為了保護海灘和海岸線,在島的西側修建了防浪擋沙堤,極大地保護了島嶼海灘,形成了寬闊潔白平坦的海灘,有利于島嶼的資源開發同時,通過修建防波堤,一片水域的交換條件良好、相對穩定的海域有利于分界洲島周邊海域珊瑚礁的生長和恢復島西側防波堤區域的珊瑚礁資源恢復迅速,在以前沒有珊瑚礁生長的區域發現了珊瑚生長,部分區域的珊瑚覆蓋率高達30%至40%說明經過開發和保護,分界洲島周邊海域水質環境良好,珊瑚資源得到較好保護。同時,陵水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還積極配合陵水縣海洋與漁業局加強環島水域監管,搞環島炸魚、炸礁、毒魚等非法捕撈活動被趕走,也有效保護了周邊海域的珊瑚和漁業資源。
2020年前后,為響應政府 的號召下,分界洲島開始大力推行禁塑令,并隨著2020年《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的公布和實施,正式禁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改用可降解環保產品,并對其進行抵制“白色污染”政府的實際行動保護了分界洲島的生態環境。
2023年1月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財政廳、省文旅廳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海洋旅游業用海要素保障和服務管理的若干意見》,由資源要素整體保障、海域使用活動的規范和安全管理、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為抓手。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2005年12月18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分界洲島海域發生一起重大海難事故,船上有12名游客、兩名工作人員乘坐的快艇在前往分界洲島景區途中傾覆,14人全部墜海,3名游客遇難、一人失蹤,兩人受輕傷。
2011年4月16日,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杰夫在結束金磚國家會議和2011年博鰲亞洲論壇后訪問了分界洲島海域。
2013年1月,分界洲島景區被中國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成為中國第一個海島型國家AAAAA級景區。
2020年8月9日上午,其中99只在海南省陵水縣分界洲島放生,經處理并安裝后回收“電子身份證”其中,29只海龜被江蘇司法機關在辦案中移送救助、經過專家治療和野外訓練后,它們被釋放,而其他70只海龜被海南當局沒收、救助的。
2022年10月,分界洲島景區成功獲評“2022年海南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