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大昭寺

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位于拉薩老城中心的八廓街它由松贊干布建造,占地25100平方米它是吐蕃時期西藏最輝煌的名勝之一。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昭寺建于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它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創造了西藏平川式寺廟市政條例。大昭寺的建筑特色是西藏的融合、漢、印度有三種建筑風格主體建筑采用以白色為主色調的藏式建筑風格,莊嚴而神秘。附屬大廳和佛寺采用中國建筑風格,紅色、黃色是主色調,華麗優雅。整個建筑群也混合了木質結構、石結構和磚結構等不同材料顯示出獨特的建筑風格。大昭寺是用尼泊爾人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8年前的雕像建造的。1409年,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人贊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并在寺廟舉行了一次大法會,后來更名為大昭寺。

大昭寺中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悉達多喬達摩,據說是文成公主從唐朝帶來的,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此外,大昭寺還收藏了許多唐卡、壁畫、佛經和文物是藏傳佛教文化的瑰寶。大昭寺每年都舉行重大活動,如趙傳法會和元宵節。趙傳法會持續15天,元宵節持續7天在此期間,將點亮10,000盞酥油燈為佛像祈福,并紀念文成公主的歷史事件進入西藏。

大昭寺是西藏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文化歷史瑰寶它是所有教派共享的神圣寺廟,也是西藏政教合一后的政府機構所在地。此外,大昭寺仍然是“噶廈”政府機構所在地,1995年十一世班禪轉世金瓶抽簽儀式在這里舉行。1961年,大昭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30日,大昭寺和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號。

目錄

寺廟布局 編輯本段

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四面環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這種地形有利于抵御寒冷的北風和炎熱的南風,使寺廟內的溫度適宜,氣候穩定。大昭寺位于地勢平坦土質穩定的地方。周邊山體和土層經過長期風化侵蝕,形成相對穩定的巖石層和土層,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小。

大昭寺的布局與漢代佛教寺廟的布局不同,其大雄寶殿坐東朝西。正殿有四層樓高,兩側是附屬大廳布局和結構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宇宙的理想模型。寺內主要的佛教寺廟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杰姆殿、藏王殿等寺廟里有各種木雕、壁畫。從大昭寺的金頂可以看到大昭寺廣場布達拉宮在右邊的遠山上,附近的柳樹是“公主柳”相傳是文成公主種植的。

從大昭寺的正門進入,有一個庭院,這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庭院“格西”藏傳佛教的高級學位,相當于博士學位)的產生地。庭院東側有幾排酥油燈,白天總是亮著的。這里每個家庭的人都負責添加酥油。

酥油燈后面是大昭寺的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筑是從正門開始的;外院是后來修建、擴建后,正殿建于1400多年前。由于信徒們多年的摩擦,門口的石頭地面光亮如鏡。主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邊是紅教創始人蓮花生他原本是印度佛教徒,在8世紀進入西藏他入藏后,密宗佛教開始在藏區出現右邊是未來的佛主殿周圍有380個轉經筒。

大雄寶殿通道入口右側有一幅關于大昭寺故事的壁畫,主要集中在7世紀初布達拉宮的樣貌和當年填湖修建大昭寺的場景。從左到右順時針轉動第一個小大廳,這是宗喀巴和他的八個弟子的住所。我達賴喇嘛和我班禪喇嘛是八大弟子之一。黃教六大寺院中,甘丹寺是宗喀巴親自修建的哲蚌寺、色拉、扎什倫布寺是由其弟子建造的。

在西墻和北墻的拐角處矗立著一座白塔,據說它是在大昭寺建造之前從沃堂湖中出現的。在南側的第一個小廳里,有八所大學“東方透明玻璃世界的創始人”一藥師佛。在小禮堂旁邊,有一尊手放在耳朵上的白教創始人之一米拉里巴的雕像。小殿內置三世佛。轉身第二個大廳就是觀音堂。當地人非常虔誠地供養佛像在寺廟里,他們經常遇到一些用金粉畫觀音菩薩臉的當地家庭。在這座寺廟的右邊是松贊干布和統治者尊、文成公主塑像。

從正門進入大昭寺后,順時針進入一個寬闊的露天庭院,這里曾是規模宏大的拉薩祈禱會“默朗欽莫”的場所。當時,來自拉薩三大寺院的數萬名僧人聚集在這里,祈求眾生幸福和社會安定,同時舉行了一場辯論、驅鬼、歡迎參加彌勒等活動。默朗欽莫”從1409年開始,宗喀巴大師召集了各種寺院來紀念釋迦牟尼的功績用神化的方法打敗了六個異教徒、藏歷正月,各教派僧人在大昭寺舉行祈福儀式。庭院四周的柱廊壁和走廊壁上的壁畫被稱為千佛廊,因為它們充滿了數千尊佛像大昭寺的壁畫有4400多平方米。

沿千佛廊繞“覺康”佛殿轉一圈“囊廓”方為圓滿。拉薩主要的轉經活動以大昭寺釋迦牟尼佛為中心,除了“內圈”大昭寺的外圍是“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熱鬧的商業街-八角街;圍繞大昭寺、藥王山、布達拉宮、小昭寺為“外圈”,即“林廓”,已經逛了大半個拉薩城。

建筑特點 編輯本段

大昭寺的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藏族風格,布局嚴謹而富有節奏感。寺廟由多個殿堂、修道院和廣場呈正方形,南北長200多米,東西寬140多米。大昭寺以土木結構為主,堅固耐用。大昭寺的結構采用了望塔和雕梁的形式,不僅具有獨特的美感,而且體現了藏族建筑的特點和風格。大昭寺非常豐富多彩,有外墻和內墻、檐部屋頂、美麗門窗裝飾 。外墻一般為白色,重要建筑一般為紅色,紅色象征著高貴。門口的窗欞周圍一般有一個黑色的梯形框架,從上部選擇雙椽或三椽,并涂上棕色、藍色、綠色等顏色,繪有云紋花卉。

大昭寺大昭寺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是“主殿”位于寺廟的中心,最高三層的建筑采用逐層遞減的方式“托木結構”形式上,屋頂覆蓋著琉璃瓦,看起來莊嚴而神秘。附屬建筑包括修道院、倉庫、廚房等這些建筑分布在正殿周圍,形成一個緊湊的建筑群。大昭寺內有許多佛教寺廟,供奉著各種佛像和壁畫,其中最著名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和《文成公主入藏圖》。

大昭寺的建筑風格融合了藏漢元素,古樸典雅。寺廟的墻壁由石頭和夯土制成,堅固耐用;屋頂覆蓋著琉璃瓦,充滿光澤;門窗采用中式格子窗和雕花門板,精致細致。大昭寺的建筑色彩以黃色為主,高貴神秘。寺廟的墻壁和屋頂涂上了深黃色,而門窗則涂上了深紅色,這與黃色的主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外,寺廟中的佛像和壁畫也采用了鮮艷的顏色,使整個寺廟更加活潑。大昭寺的空間設計充分考慮了宗教儀式和朝拜者的需求。寺內空間開闊明亮,供奉各種佛像和壁畫;大廳由走廊連接,方便游客參觀和朝拜;廣場為游客聚集和交流提供了寬敞的空間。此外,大昭寺還承擔著傳承和弘揚藏傳佛教文化的使命,是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

主要建筑 編輯本段

經堂大殿

大昭寺大昭寺的主殿是寺內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中的祖廟。大廳有四層,有三英尺多高大廳的屋頂是用琉璃瓦鋪成的,大約有一英尺高“十三天”上翹的角落覆蓋著黃銅風鈴。大殿主體結構采用漢代結構風格,有梁有柱、飛檐等都采用了傳統的藏式風格。靈堂正殿香繚繞,燭光閃耀。整個大廳都繪有壁畫,正殿入口處也有畫像“羊載泥土填湖”寺廟建筑的歷史壁畫,其中供奉著唐代文成公主的雕像。經堂大雄寶殿的青銅佛像造型精美。在佛像前,一盞酥油燈一直亮著燈里的黃油由產自藏北5000米以上高山地區的純凈無污染的黃油精制而成。

釋迦牟尼佛殿

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殿位于寺廟的二層,是整個寺廟的核心。寺廟里有一尊12歲的喬達摩菩薩雕像,是文成公主從內地帶到西藏的,被稱為“覺臥佛”,高度為1.5米,用銅鑄造,表面鍍金,是典型的佛教雕像。這尊佛像在藏傳佛教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信眾朝拜的重要對象。除了喬達摩悉達多之外,大昭寺釋迦牟尼大殿中還有許多泥塑這些雕像也是吐蕃的早期作品,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些造像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是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

宗喀巴大師殿 

宗喀巴”在西藏,指的是青海省湟中縣宗卡的人宗喀巴大師是青海湟中人,是格魯派的先驅。格魯派是目前西藏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之一因為他們在修法時戴著黃色的帽子,所以也被稱為格魯派“黃教”宗喀巴大雄寶殿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紀念館中心的主雕像是宗喀巴,其他八尊是他的八個弟子最著名的兩個弟子,柯朱杰和賈草杰,分別位于宗喀巴雕像的左右兩側。

松贊干布殿

大昭寺松贊干布殿是位于大昭寺大雄寶殿東側的大殿,是為紀念松贊干布而專門修建的。寺廟里坐著松贊干布和他的兩位妻子文成公主、尺尊公主雕像和七尊圣雄雕像。在松贊干布的雕像前,一個裝有青稞酒的銀壺被獻給了松贊干布。
大昭寺內的彌勒佛殿是寺內最大的佛殿之一,殿內供奉著一尊精美的彌勒佛像。在彌勒佛的左右兩側,分別有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在這兩尊菩薩的旁邊,還有一尊度母像。在寺廟的墻上,有四個憤怒的保護者。在佛寺的左下角,你可以看到一只石羊根據傳說,這只羊是一只背上裝滿泥土的神羊。過去,在大法研究會一年一度的召喚中,彌勒佛像被抬著沿著八廓街掉頭行進,給拉薩帶來了和平與安寧。廟門右側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多文王,象征智慧和財富;左邊是守護人民的財神詹巴拉財富和幸福。在祭壇上,有一尊賈瓦布米喇嘛的雕像,他曾經在拉薩修建了一座大壩,以保護拉薩免受洪水的襲擊,并成為人們的守護神。

度母殿

度母寺是供奉度母的佛寺。大廳中央的巨型佛像是塔拉的雕像,這是她身后玻璃柜中的主要化身'二十一度母'像。壁龕右側有六尊佛像,前三尊被稱為'師君三尊'一組佛像,即堪布的無聲保護、蓮花花生規大師和法王赤松德贊。另外三尊是'師徒三尊'宗喀巴大師和他的兩位弟子柯朱杰和賈草杰。

八大弟子殿

大昭寺的八弟子堂是為了紀念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而建造的大廳中央的主雕像是宗喀巴,其他八尊是他的八個弟子最著名的兩個弟子,柯朱杰和賈草杰,分別位于宗喀巴雕像的左右兩側。

觀音菩薩殿

大昭寺觀音菩薩殿位于大昭寺大殿右側,是一座莊嚴肅穆的佛堂,殿內供奉著精美的佛像。這座佛寺的主要雕像是騎在獅子上的小觀音菩薩,位于佛寺的左側。此外,佛寺中還有五尊不同的觀音菩薩化身,均以精湛的技藝雕刻而成。在佛寺和通往樓上的樓梯之間的墻上,有一根獨特的柱子,頂部有一個洞。據說在這個洞穴的特殊位置,人們可以聽到大昭寺湖底鴨子拍打翅膀的聲音。

班旦拉姆殿

(格魯派的護法神)
班丹拉姆大殿是大昭寺的重要大殿,供奉著藏傳佛教中的班丹拉姆女神。班丹拉姆也被稱為“四臂觀音”是藏傳佛教中最重要的女性保護神之一。班丹拉姆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一個有四只手臂的美麗女子,每只手臂上都佩戴著不同的珠寶。她戴著珠寶王冠,穿著華麗的衣服,坐在蓮花座上。祭壇上有兩個她的雕像,一個是和平與安寧的,另一個是猙獰和可怕的,通常用布覆蓋。

神羊熱姆杰姆殿

趙四的綿羊神廟是位于大昭寺大殿西側的一座寺廟主雕像是騎著山羊的財神Jeremjem。在神羊廟入口左側的角落里,你可以看到一只雕刻的小山羊據說這是一只神羊,是它帶領羊群填湖建廟。

藏王殿

大昭寺藏王殿位于大昭寺大雄寶殿正中它是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而建造的進入西藏大殿中央是藏族國王松贊干布、左邊是西藏國王赤松德贊、右邊是藏族國王赤熱巴的毛巾,后世稱之為他們“祖孫三法王”

唐蕃會盟碑

唐孟慧紀念碑位于大昭寺前的小廣場上,可以俯瞰大昭寺全貌。廣場上的兩塊石碑四周有圍墻,南面的石碑很有名“唐蕃會盟碑”這座高三米多、寬近四米、該石碑厚約35米,建于唐長慶三年(823)由藏、它用中文和漢語雕刻,記錄了公元九世紀唐朝和吐蕃之間的關系“不侵犯,不侵犯”,“永遠尊重兄弟情誼”的理念。為表達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誠意,普池德祖在大昭寺前立此石碑石碑上的文字樸實而真誠雖然有些字已經風化了,但大部分仍然清晰可見。石碑旁邊有一棵柳樹,據說是文成公主種的它叫做“公主柳”唐蕃會盟碑”也被稱為“甥舅會盟碑”這是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與唐高宗女兒聯姻的結果后人把未來的唐朝皇帝稱為我的叔叔是很自然的。

神變塔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將戒指拋向空中,并根據戒指掉落的地方確定了大昭寺的遺址。這枚戒指落入沃堂湖,一座神奇的白塔從湖中升起,表明找到了合適的寺廟遺址。13世紀,薩迦派的潘迪塔根據白塔的幻象建造了一座白塔后來,塔被摧毀,主體建筑被重建以取代薩迦的潘迪塔建造的白塔。

八藥師佛殿

大昭寺八藥師佛殿位于大昭寺大雄寶殿東側在主樓的小廳里,供奉著八位被尊為藥神的藥劑師據說在這個大廳里朝拜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

無量光佛殿

大昭寺無限光佛殿是位于大昭寺大雄寶殿北側的一座寺廟兩個憤怒的保護者守衛著佛殿的入口左邊是藍色的瓦茲加巴,是馬國王的紅色形象之一頭明。佛寺內,主佛兩側各有兩尊憤怒的小法神,墻壁兩側各有四尊搖曳的佛像這座佛寺有時被稱為'業障之殿'

蓮花生佛堂

大昭寺蓮花生佛寺是位于大昭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一座寺廟樓梯下的角落里供奉著兩尊蓮花花生像,右邊是西藏國王赤禪德贊的雕像。蓮花生佛堂又稱“長壽佛堂”,是專門紀念無量壽佛的(阿彌陀佛)而建的殿堂。無量壽佛是藏傳佛教密宗中掌管長壽的佛,又名“長壽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如來”大寶法身”

大昭寺金頂

大昭寺金頂位于西藏拉薩大昭寺主殿頂部它有四層樓高大昭寺的屋頂覆蓋著獨特的金色穹頂,整個建筑雕刻精美。金鼎 祥林嫂又稱臥鹿法輪,是藏傳佛教的標志性符號。相傳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 菩提伽耶的開悟(也就是野鹿苑)他第一次宣揚佛教,并開始轉向法輪功。

寺藏文物 編輯本段

大昭寺作為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藏傳佛教寺院,自建成以來保存了大量珍貴的佛教文物和歷史文獻。這些文物和文獻數量眾多,其中包括300多尊佛像、2600多平方米的墻書和大量古籍檔案、匾額、碑刻、唐卡、供器、樂器等。大昭寺里有許多佛像,包括悉達多喬達摩、藥師佛像、觀音菩薩像等。
大昭寺最尊貴的文物是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的“釋迦牟尼佛的輝煌雕像”這座金銅佛像高20米.5厘米,7世紀制造,已有1300年的歷史。它具有典型的笈多馬圖拉式藝術風格,是西藏佛教藝術起步階段的代表作,也是大昭寺的佛像。大昭寺也有碑刻收藏“大明永樂年施”六字青銅鎏金佛像,這些佛像是永樂皇帝賜給西藏的禮物。大昭寺內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包括佛像畫、故事畫、裝飾畫等。最著名的壁畫是“文成公主入藏圖”這幅壁畫描繪了文成公主嫁給吐蕃國王松贊干布的歷史事件。
大昭寺有許多珍貴的唐卡,其中最著名的是“綠度母唐卡”這是一幅明代唐卡,用金線繡成,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大昭寺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塑,包括木雕、石雕、銅雕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彌勒佛像”這是一件明代的青銅雕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外,大昭寺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古籍和歷史文獻,其中包括大量的佛教經典、歷史記載、碑刻和賬本等。
公元823年,吐蕃贊普赤熱巴毛巾和前往昌都安為修文、拉薩等地將聯合起來樹立紀念碑“唐蕃會盟碑”,此碑又稱“長慶會盟碑”或“甥舅會盟碑”該碑文用藏文和漢文鐫刻,記錄了唐蕃的封號美國聯賽的參與者、姓名。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的東南側“瑪吉阿米”餐廳旁邊有一棵叫 quot柳樹和柳樹quot“公主柳”據傳說,這棵柳樹是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這棵柳樹位于“唐蕃會盟碑”旁。在“唐蕃會盟碑”和“公主柳”在它們之間還有一座拉薩痘紀念碑,建于清乾隆59年(1794)這座痤瘡紀念碑是用來紀念當時西藏地方政府為解決人民 疾病問題。此外,大昭寺內還有4400多平方米的吐蕃和達賴五世壁畫,繪有唐朝的求婚圖、公主進藏、大昭寺的修建等豐富的內容和歷史。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列為布達拉宮擴建工程《世界遺產名錄》,使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同時,羅布林卡也于2001年在《世界遺產名錄》中上市。
2009年8月3日,大昭寺啟動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投資1817萬元。該項目主要為覺康大雄寶殿、釋迦牟尼殿、千佛廊、內曲廊和附屬建筑得到了維護和保護,包括整改、替換歪閃、變形、破損的木構件,更換蟲蛀的木構件,并對新更換的木構件進行防腐、防蛀處理,重建屋頂和屋頂部分,更換腐爛的挑檐等。在維修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傳統方法,以保持原有的視覺效果。該工程于2010年10月29日通過初步驗收,2011年6月8日在文廟舉行竣工儀式。
2012年6月,大昭寺啟動壁畫維修工程,這是大昭寺內外所有壁畫首次大規模維修,維修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中國遺產研究院對大昭寺壁畫進行了調查,詳細了解了大昭寺的內部情況、外面每幅壁畫的損壞情況,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修復計劃。囊廓”轉經道內、外面的壁畫是提前修復的。這些壁畫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由于年代久遠,壁畫多處受損,如表面剝落、裂縫、空鼓、滲水等,還會受到吸煙等影響。修復時,用布蓋住壁畫,以防止其進一步損壞。
2020年5月,大昭寺整體加固、消防、電力升級改造和文物保護工程近期相繼實施。安防、消防工程正在安全有序進行,電力升級改造工程也將于近期實施整體工程力爭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附件列表


1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臥龍崗    下一篇 思南公館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原平市| 南昌县| 英吉沙县| 吉隆县| 蒲江县| 江川县| 绵阳市| 南昌县| 新绛县| 广平县| 张家界市| 望江县| 盐津县| 宝清县| 桂林市| 门源| 内江市| 敦化市| 赣州市| 蒙山县| 凤阳县| 和硕县| 新密市| 嘉峪关市| 依兰县| 尉犁县| 南开区| 体育| 平顶山市| 紫金县| 合水县| 洪湖市| 乐业县| 肥东县| 嘉峪关市| 英吉沙县| 儋州市| 深州市| 定日县|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