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魔芋
巨魔芋,別名巨魔芋、白花婆婆納、白花阿達納、天仙葉等,屬仙人掌科、天仙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是目前已知分布范圍最大、生長速度最快、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強、抗逆性強的熱帶植物;也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和庭院綠化植物,目前已被廣泛栽培而成為園林景觀重要花卉之一;植株生長迅速和繁殖能力強是其栽培范圍最廣、栽培歷史最長(主要在中國)、病蟲害最少(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和觀賞價值極高的植物之一;植株生長迅速能吸收二氧化碳而釋放出氧氣。根可入藥,其提取物具有抗癌防癌作用;莖具有消炎、止血作用;葉可治熱病、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等疾病;根可提取生物堿用于化工生產制造原料;花具有養顏美容以及護膚作用;果實具有抗癌作用。果實含多糖、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因其汁液有較強吸附性和腐蝕性,故可加工成工業用吸附劑及消毒劑,如工業酒精、工業亞硫酸鹽等;亦可用于食品加工、藥品防腐等方面;其果實更是營養價值很高可作蔬菜食用,可制成甜品及果汁。莖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果實可作蜜餞、罐頭食品及果醬等品之用及調味品或作罐頭食品、蜜餞之用;根具有清熱消炎及止血作用等等。性狀: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5月;果期6-9月。""/"來源//植物學分類(百合科、紫蘭種、巨魔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態特征 編輯本段
莖直立,多分枝或呈傘形,肉質,粗0.6-1.2厘米,表面綠色、棕色或黃綠色,有光澤。葉對生或近于對生。單葉互生,葉片長5-20厘米;萼片3枚。花單生于花冠長10-15厘米的苞片上(或裂片5枚);花瓣4-8枚,通常5至6枚組成2瓣花;雄蕊4個(花絲無梗;子房無柄)。聚傘花序頂生。花期夏秋2-3月。""/"來源//根莖形態特征仙人掌科天門冬屬植物天門冬芽、宿存莖和葉球花組成。
1、根
宿存莖和葉球花組成。生長于仙人掌科天門冬屬植物天門冬芽之旁,原產于南美熱帶地區的雨林中。天門冬體長約15-20厘米,,肉質根長約1-1.5厘米,呈傘形或圓錐形或橢圓形,其上部和下部球形。葉片基部寬而直或略窄;葉面光滑呈黃綠色;基部具不規則縱裂和多數橫裂;中脈較細;葉柄基部具1-2個具刺;葉片表面光滑具淺褐色裂紋;葉緣具不規則粗糙鋸齒;側脈上呈放射狀排列并有3-4條縱裂。附生葉在花期通常產生5-6個肉質小芽為花序頂生。
適應范圍 編輯本段
巨魔芋耐寒耐旱。在溫度10℃以下的條件下,正常情況下可存活3年左右。在溫度15℃以上時可安全越冬。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廣東南部。喜光、耐旱、耐寒性較強,忌水澇、忌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最適宜。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喜排水良好環境和溫暖濕潤氣候。忌高溫高濕及干旱環境。
1、植物生長習性
巨魔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它喜高溫和高濕,但怕嚴寒;喜歡陽光充足環境:陽光充足有利于巨魔芋植株的生長。冬季在溫暖潮濕環境下安全越冬。是一種典型的喜溫暖濕潤氣候環境而不耐寒植物。因此喜涼爽濕潤氣候環境,對溫度要求不嚴;喜光植物。
2、觀賞價值
巨魔芋因其根系發達,在室內養殖可以充分發揮它的抗高溫性和耐寒性。因此也可以將它擺放在客廳、臥室等處裝飾。另外,由于其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可以布置在一些高檔的庭院或花壇中。同時可將其放在陽光充足甚至半陰環境中培養。對于室內養花和室內盆栽植物而言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了,在種植巨魔芋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和水肥過多過濃。另外可以將巨魔芋養到4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熟有機肥即可。
3、生產技術
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巨魔芋,需要采用種植技術進行生產。巨魔芋的種植需要選擇土壤肥沃、疏松透氣、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土地,種植密度要根據種植面積、品種確定。一般情況下每畝需要種植1000株以上。在種植過程中,應進行及時追肥澆水。當植株生長到10厘米時進行間苗,適當間苗定苗。定植后要及時中耕除草。對株距30厘米以上種植時,應根據株距大小留2~3個行距為宜;若植株過大或過小(株距10厘米)都會影響生產效果;若植株過小或過大(株距20厘米)則影響生長速度和產量。
栽培方式 編輯本段
1.整地:以有機肥作基肥,適量施用磷、鉀肥與微量氮肥。以疏松、肥沃砂質壤土為宜。
2.播種:巨魔芋種子較小并且發芽率低(為10%左右),所以應以播種育苗為主。當苗子生長到40~50厘米時進行移栽1次即可。
3.扦插:以2~3年生者移栽1次即可。盆栽種植的話則以春、秋兩季為宜。
4.分苗:也稱搭架、分株或扦插培養法,以扦插育苗為好,因為其根系發達(須根多、耐旱)。可以選擇在早春氣溫升高前進行扦插繁殖;也可以在夏季溫度升高后進行扦插繁殖;也可以在秋末晚秋初插秧時進行分株繁殖;也可以在早春育苗期將其挖出(通常選留3~4個芽眼)與基質混勻后栽入穴盤中,深度1~2厘米即可,最后覆土成活就行。
若不能播種育苗的話,則用育苗缽直接移栽(但定植前最好將苗床澆透水),然后覆蓋1厘米左右的疏松泥土。
管理
1.施肥:巨魔芋對肥料的要求較高,尤其是肥料濃度與數量對其生長極為重要。因此最好每年都進行追肥1次即可。但在每次施肥時必須確保肥料稀釋后(每千克水需稀釋500倍)并要及時澆水。一般每隔7~10天就要追肥1次(通常為3~4次)并追肥時可撒施適量氮肥以促進巨魔芋生長。2.澆水:在澆水時應注意及時控制水分過大和過多——當水漫過芋葉時即應立即澆水(最好在上午10點之前澆水)并注意不傷及根系即可(以淋干土為準)并注意適當降低水量。若氣溫超過35℃時則應減少澆水量(以免水分蒸發過快導致植株死亡),同時也應在中午高溫時段(以免葉片灼傷)澆水量以不超過每升水250~300毫升左右為宜。3.除草:巨魔芋具有一定匍匐莖優勢(因此應使用牽引繩進行除草)并應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尤其是在高溫季節(高溫干燥時易引起植物莖腐病)還應進行藥劑防治: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10%氟硅唑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也可選用0.5%波爾多液及0.0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進行噴霧防止植株徒長等現象發生;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溶液1500倍液噴淋根系。
采收
巨魔芋在定植后約40~60天,即可從幼苗生長出莖葉至長出植株10厘米左右時就可采收(一般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若植株已長至30厘米左右時及時進行采收;若植株已長至40厘米左右時則將其采回植株繼續生長。植株成熟以后,為了保持其營養吸收能力以及適應能力還應及時采收1次(也可連續采收4~5次)。采收方法是:先用鐮刀將植株剪斷后留在地上以促其快速生長而又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此時傷口處易感染病菌);然后將挖出的土壤以500毫升/公頃水楊酸和5克/公頃磷酸二氫鉀混合均勻后澆入定植穴中(以穴深10厘米為宜);最后再用塑料袋將植株套在袋口中埋好(注意:袋口一定要嚴密不能漏下)。為防止傷口感染病菌而造成傷害或腐爛問題所用口罩必須嚴實且覆蓋嚴實不能透氣(以防細菌侵入)才行。巨魔芋還可將其切塊用于制作觀賞球或作為根雕材料使用。另外還可作為切草以及制作切花材料或盆栽花卉等使用。切草時一般采用劈開一塊切成四至五塊后將其從根部向上用刀背輕輕拍打后切成四至六塊備用即可使用。在采收時盡量將植株挖起(以免造成傷口感染病菌);然后放到通風、陰涼處儲存至春季3~4月(或春季4~5月)即可上市貿易(因為此時可采收到6~8月);若在5月底9月初采收的話,則可存放至秋季開始上市貿易【注意:盡量不要將植株倒伏】。
繁殖與栽培
巨魔芋對環境要求不高,喜歡生長在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中。喜溫暖與陽光充足而又排水良好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其根系發達,喜歡潮濕、肥沃的沙質土壤。也可與蔥蒜類蔬菜同作切面裝盆繁殖。用種株直接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種株直接繁殖成活率高(約85%)且生長迅速(約3~4年);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約10%左右)且生長緩慢(約2~3年);而種植盆栽則成活率較高(約80%)且生長迅速(約4~5年)。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