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蠟像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位于英國倫敦馬里波恩路( Maryborn Road)1835年由蠟像雕塑家杜莎夫人蠟像館創建,隸屬于英國梅林娛樂集團。博物館由三層和一個地下室組成,分為四個展覽層。博物館里有許多世界名人和皇室成員的蠟像、各國政要、影視、歌壇、體育明星等。
1802年,杜莎夫人蠟像館成立了一個“蠟像大篷車隊”他游歷英國,開始制作英國皇室名人和當地名人的蠟像。1835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英國倫敦的貝克街(Baker Street Market)建立了第一個固定的杜莎夫人蠟像館。1884年,杜莎夫人蠟像館 孫子們把蠟像館搬到了馬里波恩路的舊址。博物館的一個重要展區是恐怖室,里面有法國大革命的受害者以及新創作的各種殺手和罪犯的圖像。1972年,第二家杜莎夫人蠟像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后又在紐約、上海、在香港和拉斯維加斯設立分公司。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世界著名的以人為本的文化旅游品牌它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店都選在當地最繁華的街區或旅游景點到2021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全球擁有23家分店。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建立背景
杜莎夫人蠟像館,她的真名是安娜·瑪麗·格勞舒茲(Anna Maria Gro Scholz)1761年出生于法國斯特拉斯堡。6歲時,她陪伴母親和雇主菲利普·柯提斯(Philip Curtius)前往巴黎。菲利普·柯蒂斯不僅是醫學家,還是制作蠟像的大師。瑪麗在她的指導下學會了制作蠟像。1777年,16歲的瑪麗獨立制作了第一個蠟像———偉大的法國作家伏爾泰。1780年,她受雇于一個法國王室,成為一名藝術教師,1787年,她制作了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的蠟像。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后,由于與法國王室關系密切,瑪麗和母親被關押在巴黎的拉福斯監獄。獲釋后,她被迫為被處決的貴族制作死亡面具。在這個過程中,她創造了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羅伯斯庇爾,大革命的領袖、革命人物馬拉等數百個蠟像。
1794年,菲利普·柯蒂斯去世了,把所有的蠟像和財產都留給了瑪麗。后來,她嫁給了一個名叫弗朗索瓦的男人·杜莎(法國 圖紹德)工程師,成為杜莎夫人蠟像館(地址Madame Tussaud)
1802年,杜莎夫人蠟像館成立了一個“蠟像大篷車隊”參觀英國時,幾節車廂里裝滿了法國大革命時期人物的蠟像。其間恰逢拿破侖戰爭,于是杜莎夫人蠟像館留在英國辦蠟像展,開始制作英國皇室名流和當地名流的蠟像。杜莎夫人蠟像館有一個密室,里面陳列著歷史上犯過罪的罪犯這是倫敦館的前身恐怖屋。然后她走遍了英國,總是在路上巡回演出。
建立第一個蠟像館
1835年,74歲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在英國倫敦貝克街,結束了她勞累的一生(Baker Street Market)建立了第一個固定的杜莎夫人蠟像館。1842年,81歲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制作了自己的蠟像,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個蠟像,被放置在蠟像館的門口。1884年,杜莎夫人蠟像館 孫子們把蠟像館搬到了馬里波恩路的舊址。到了20世紀,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定位發生了變化,不再承擔新聞頻道的功能,轉而記錄大眾名人。1925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許多蠟像,但由于模具得以保存,許多更古老的蠟制品得以重現。1928年修復完成后,增加了一家電影院和一家餐館。1940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二戰期間遭到德國炸彈襲擊,摧毀了352個頭部模具和電影院。工作人員搶救了一些蠟像,包括希特勒和威廉的蠟像。
開設分館
1972年,第二家杜莎夫人蠟像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幕。此外,還建造了額外的場景來重現17世紀荷蘭的黃金時代,還放入了那個時代輝煌人物的蠟像。
2000年,第二家美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在紐約開館,同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香港開館。蠟像館分為功夫巨星、好萊塢巨星、亞洲巨星、文化界名人、體壇巨星、樂壇巨星、皇室成員、幾個展示世界領導人和卡通人物的展廳。
2006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中國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分店博物館里展出的蠟像包括國際影星成龍、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已故影星奧黛麗·赫本和英國明星大衛·貝克漢姆和其他國際名人。這也是世界上第六個蠟像館。
2007年,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母公司杜莎夫人蠟像館集團被美國私募公司黑石以10億英鎊收購(19億美元)現金收購,并入旗下梅林娛樂(梅林 娛樂)
方位布局 編輯本段
場館設計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一棟白色的三層建筑,地下室有四個展廳展廳內每個蠟像后面都有相應的背景,方便游客拍照在整體設計上,采用了代入場景設計。例如,與莎士比亞一起回顧經典,體驗成為威廉王子的新娘,或者挑戰愛因斯坦和楊振寧。
館內布局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有8個展區和4個體驗區。杜莎夫人蠟像館在1842年制作的蠟像現在擺放在蠟像館門口,一樓是1966年開放的展廳。二樓大廳有各國政要、現代英國君主和皇室成員。三樓有戲劇場面、三個展覽項目溫室和英雄。頂層是蠟像工作室。
陳列展覽 編輯本段
恐怖屋(Room Room )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主要景點之一是恐怖屋,里面有杜莎夫人蠟像館搜尋被斬首的貴族的場景受害者中的人頭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尸體,并為他們制作了死亡面具,還有各種刑具模型和英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殺人犯蠟像,包括東倫敦黑幫克萊雙胞胎和連環殺手約翰·克里斯蒂、約翰·黑格、丹尼斯·尼爾森和開膛手杰克。其中,恐怖法庭是由一些真實的罪行改編成嚴重的罪行、特寫暴力和謀殺的細節,包括犯罪現場的真實文物。進入這個地區的建議年齡是16歲以上。
音樂人展廳(music)
音樂家展廳里有美國創作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賽勒斯賽勒斯)和碧昂絲(Beyoncé),蕾哈娜(Rihanna)英國歌手艾德·希蘭(作者Ed Sheeran)弗雷迪·默丘里(Freddy Mercury)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shop)2019年,A姐,阿里安娜·格蘭德(阿麗亞娜 大)杜莎夫人蠟像進入倫敦館、Dua Lipa、英國婦女與健康協會s樂隊混合甜心(小 Mix)大衛·鮑伊(David Bowie)等名人蠟像。
頒獎晚會展廳(Reward square)
2014年,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推出“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蠟像。還有贊達亞(Zendaya)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ulie)貝克漢姆夫婦(Beckham)湯姆·哈迪(Tom Hadi)布拉德·皮特(Brad Pete)道恩·強森(Dwain Johnson)等人的蠟像。2021年5月,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推出了哈里王子和梅根·馬克爾的蠟像是主角的新臺詞“頒獎晚會”區域。
漫威英雄大廳
2010年,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增加了一些電影角色,比如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鋼鐵俠(Iron people)蜘蛛俠(Spider people)和金剛狼等。然后是 讓隊長大吃一驚(Captain Surprise)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美國美國)尼克·弗瑞(Nick Anger)黑豹(Black Panther)等蠟像。
星球大戰展廳(Star Wars戰爭戰爭)
2015年,杜莎夫人蠟像館與迪士尼和盧卡斯影業合作,推出了互動的星球大戰展廳,占據了兩層樓,展示了16個來自《星球大戰》原著和前傳三部曲的角色復制品,包括盧克·天行者(skywalker)黑武士達斯·維達(Darth Vader)尤達(Yoda)等。11個寬敞的布景再現了電影,包括千年隼飛船的甲板、赫特人賈巴(Jabba)正殿和韓被炭凍住了·索羅(韓 Solo)還有《星球大戰》里的達斯維德·維達(Darth Vader)揭露他就是盧克·天行者(skywalker)他父親的場景 的童年等,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電影中的英雄,還可以欣賞一些喜歡的電影瞬間、在特別重現的場景中扮演角色并與電影角色自拍。
電影展廳(Film)
展廳有一個電影史上的經典人物,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系列、The protagonist of 《饑餓游戲》 series Katnis Everdeen、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外星人(ET)和印度女演員卡特里娜·凱芙(Katrina Kaif)等人的蠟像。
體育明星展廳(Sport)
展廳里有世界體育明星和奧運傳奇人物尤塞恩·博爾特(Usage bolt)莫·法拉CBE(Mo Farah CBE)和杰西卡·恩尼斯·希爾CBE(Jessica Ennis-Hill CBE.以及14次大滿貫單打冠軍拉斐爾·納達爾(Raphael )足球傳奇羅納爾多(Ronaldo)和貝利(Pele)世界重量級冠軍安東尼·約書亞(Anthony Joshua約書亞約書亞)和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等蠟像。
文化展廳(Culture)
展廳里有英國的政治活動家、埃米琳,女權先驅和投票者·潘克赫斯特(地址埃米琳 潘克赫斯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等蠟像。
王室展廳(Royal palace)
展廳位于博物館二樓,與英國查爾斯三世(King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Queen Elizabeth and the Duke of Edinburgh)英格蘭威爾士的王子和公主(The Prince and Princess of Wales)英國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等蠟像。
體驗區
漫威宇宙4D(Miracle universe )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s 4D電影可以體驗驚奇隊長、雷神、黑豹、火箭、蜘蛛俠、當蟻人和黃蜂與洛基戰斗拯救世界時,刺骨的寒風、泡水和面部特效。漫威宇宙4D電影借用設備和環境氛圍,讓觀眾可以從視覺上看到、聽覺、用觸摸等多種方式感受故事,身臨其境“進入”漫威在宇宙中欣賞超級英雄的傳奇。
金剛:骷髏島(孔島: )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與Ledgendary Pictures和華納兄弟影業合作,使用了一個18英尺高的、多感官巨猿電子動畫頭像放映電影《金剛:骷髏島》,在這里,游客可以在骷髏島的熱帶環境中體驗一次冒險,躲避巨型石化蜘蛛的陷阱,揭開電影中的文物,與英國演員湯姆合作·錫德拉斯頓在電影中扮演詹姆斯·康拉德船長 的蠟像,帶著這巨大的氣息、眨眼、面對面咆哮咆哮的神秘怪物。
倫敦精神之旅(Spirit of London Ride)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最后一站蠟像館Wax Museum是倫敦的心靈之旅,是一個借助游樂園電車介紹倫敦歷史的項目游客坐在出租車里,通過以倫敦為背景的4D動畫片和動作片,了解倫敦400年的歷史,包括倫敦的瘟疫、火與現代科技。到2023年,超過5000萬游客參觀了這個項目。
甄選標準 編輯本段
杜莎夫人蠟像館對名人蠟像有嚴格的選擇標準。在選擇雕像名人之前,會有大量的調查和研究精心挑選的人物不僅是他所在領域的佼佼者,也是當地市場大眾的喜愛和尊重。以2006年開業的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為例,該館邀請了一家調查咨詢公司,從社會各界選出名人候選人,然后通過問卷調查、分組討論、電話采訪調查這些名人在公眾中的受歡迎程度、時尚度、注意力和偏好等,最后將反饋結果提交香港和倫敦總部審批。
制作過程 編輯本段
蠟像館的每個蠟像都有嚴格的人物檔案,完全按照我的身材、體態、相貌去創作。每一個蠟像都是在英國倫敦西區總部的工作室完成,然后被運送到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由維護團隊負責定期維護。隨著真人年齡的增長,柞蠶場還會制作新的蠟像來代替舊的。
模型塑造
制作蠟像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雕塑家在對名人進行測量后,首先會根據記錄的數據和拍攝的照片,用粘土將他們捏出來“名人”頭,然后貼膏藥做頭模。只要將熱蠟倒入石膏模具中,冷卻后取出石膏模具,蠟像頭部的原型就定型了,同樣可以做出手腳。前期主干需要金屬骨架支撐,后期用玻璃纖維代替。
頭部細節
頭骨原型做出來后,就會進入加工環節。眼球是由玻璃狀塑料制成的(丙烯酸類樹脂)而是將瞳孔中的放射狀線條用水彩手繪,眼白中的微絲血管用紅色絲線制成。牙齒的制造需要一個模具、染色。而“名人”我們的頭發是根據測量時得到的樣本,尋找發質相似的真發,然后用手一根一根植入蠟像,再清洗干凈、剪,最后梳頭發。
后期加工
為了讓蠟像看起來像真人,全身皮膚的著色非常重要。雕塑家會根據黃種人的膚色和名人本身的皮膚特點,調配適當的顏色給蠟像上色,會使蠟像呈現出獨特的透明的皮膚紋理,并根據紋理線條微調顏色來制作“名人”膚色更真實。著色后的頭部和四肢要安裝在玻璃纖維制成的身體上,完成整個組裝。
相關活動 編輯本段
2022年10月,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工作人員身穿紅色衣服,支持反種族主義教育慈善事業“向種族主義出示紅牌”
2023年5月,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迎來了第八次皇家加冕典禮。為了慶祝英國查爾斯三世和卡米拉女王的加冕儀式,參觀宮殿的客人被邀請簽署一份特殊的加冕書,在歷史上留下他們的印記。這件文物被封存在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檔案室里,和與王室合作了200多年的文物一起被保存了下來。同年5月25日,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推出為期一周的30歲以上人士免費入場服務,以紀念倫敦精神項目30周年。
相關文化 編輯本段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1840年—在1841年出版的小說《老古玩店》中,描述了一位從事蠟像展覽的女士這個角色的原型是杜莎夫人蠟像館。狄更斯稱贊蠟像藝術如果一個蠟像可以說話或走路,你真的可以 我看不出它和活人有什么不同。
2006年,英國作家凱特布里奇(Kate Beric)《蠟像神話:杜莎夫人的生活和傳奇》這本書講述了杜莎夫人蠟像館的生活,她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發了大財,成就了她“走向輝煌”的“生意”,是斷頭臺下的一尊冤魂。
2017年,《BBC :杜莎夫人:蠟像傳奇紀錄片》在英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杜莎夫人蠟像館在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背景下,跨越英吉利海峽來到英國,建立自己的品牌。
相關事件 編輯本段
2008年,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德國柏林開設了分店。開幕當天,一名41歲的男子沖向希特勒 的蠟像,擰開它的頭。這一次,杜莎夫人蠟像館將希特勒 s蠟像出來展覽,這是有爭議的,但博物館表示,希特勒是德國20世紀的重要人物之一,展出蠟像并不是為了贊美他。
2016年,在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彼得提出離婚后,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首次將他們的蠟像分開。2019年,杜莎夫人蠟像館推出了A姐,阿里安娜·格蘭德(Ariane Grande)新的蠟像,但是A姐自己對這個蠟像并不滿意。
2020年,英國王室哈里王子和他的妻子梅根公主發表聲明辭去王室職務后,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將他們的蠟像從皇家展覽中移除。同年11月,在特朗普(Trump)連任失敗后,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將之前的特朗普蠟像總統套裝換成了高爾夫套裝。
2022年5月,英國環保組織“Only stops oil”抗議者來到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向英國查爾斯三世蠟像投擲蛋糕,要求政府停止發放新的油氣開采許可證,隨后他們被逮捕。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