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博物館
開封博物館是一個文物收藏館、文物保護、科學研究、陳列展覽、集宣傳教育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位于開封市鐘毅湖商業區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間的鄭愷大道北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文明單位、何 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何 南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
開封博物館于1962年3月3日在河南省博物館成立(現河南博物院)開封三圣廟街——號(今開封三勝街)31號正式成立。1986年,新博物館在包公湖擴建1988年9月竣工,正式對外開放。2014年3月,開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3月對外開放。
開封博物館總建筑面積54286平方米,展廳面積11855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約4400平方米。建筑整體平面設計突出北宋開封城三重城市格局的特點,從外圍看、環形內院和中體由三部分組成,造型跟隨“外在經典,內在時尚”原則,周圍是低矮的建筑,中間是高聳的廳堂,體現了宋代建筑群體的建筑特色。
開封博物館有8萬多件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銅器、書畫、雕刻、石刻、貨幣、玉器、漆器、十八類衣物及雜項。目前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20多萬人次。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三勝街館區時期
1958年7月1日,開封展覽館成立,會址在索國寺。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遷至省會鄭州后,開封市文教局決定將三圣廟街省博物館部分舊址移交市展覽館籌建市博物館。1962年3月3日,開封博物館正式成立。1962年4月5日至27日,開封博物館舉辦第一次展覽“古字畫陳列”開展,之后“歷史文物展覽”工藝美術展覽”宋代文物展覽”五史連環畫展覽”等相繼開幕。1975年10月1日,與故宮博物院合辦“明清工藝品展覽”它在開封的索國寺舉行在此期間,開封博物館開始將展覽運往其他博物館交流互鑒。
包公湖館區時期
1985年3月,經上級批準,人民 美國武裝部將原包公湖市博物館移交給新建的博物館使用。新館總設計面積8528.3平方米,總預算475萬元。1986年開工建設,1988年9月竣工并正式開業。宋代歷史陳列”與“開封革命史展覽”五個基本展覽向觀眾開放。博物館總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主體建筑7000多平方米“山”字形仿古建筑。
2006年,開封博物館申報的朱仙鎮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博物館的硬件設施進一步改造升級。2008年5月,開封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并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梁園古韻——收藏精品文物展”東京花夢——北宋東京城歷史文化展”和“七代華章——開封古代歷史文明展”等一批精品展覽。2010年,推出“夜游博物館”活動,并連續舉辦了三屆。此后每年舉辦各類展覽30余次,還與國外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并將館內收藏的文物送往國內外各大展覽,擴大了開封博物館的文物交流互鑒能力和對外影響力。
中意湖館區時期
2014年,開封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中意湖畔建一座大型現代博物館。2014年3月,開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3月對外開放。新館位于開封鐘毅湖商業區東南角第五街和第六街之間的鄭愷大道北側,東臨鐘毅湖,規劃館、美術館共用一棟大樓。展覽《八朝古都 千載京華——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榮獲2018年十大精品展覽一等獎;《祥開紫禁——明清皇家用品展》《風雅宋——宋代文物展》10《正值人間好時節——瀘州宋代石刻展》榮獲2019年度大獎、2020年2021年河南省優秀展覽;《宋代科技展》《畫韻年豐——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展》10《劉峴紀念展》分別獲得2018年度獎項、2020年和2021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征集推廣項目。《紅色記憶 古城豐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授予河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優秀主題展覽項目。
建筑格局 編輯本段
建筑特色
建筑整體平面設計突出北宋開封城三重城市格局的特點,從外圍看、環形內院和中體三部分組成,采用外方、大水面、內院的空間形式襯托出主體建筑。造型遵循“外在經典,內在時尚”原則,周圍是低矮的建筑,中間是高聳的廳堂,體現了宋代建筑群體的建筑特色。外立面通過傾斜、錯縫、前后疙瘩的處理,比喻開封“城摞城”驚嘆,與開封古城墻形成對話。在燈光設計上,選擇了類似黃昏的暖白光作為主色調,以求自然地融入環境,營造出一個純凈而有歷史感的文化空間。白光,輔以它,在歷史的輝煌印記中略顯蒼白,也能加強開封城夜晚的黃土效果。這個設計得了 “趙衷照明獎照明工程設計獎”二等獎。
整個建筑東西長249米、南北長120m,外圍造型2層,高15.6m,每個角都有角樓,角樓高30m左右;主樓有三層,總高度為23.4米,單高7.8米;主體部分5層,總高度53.36米,頂樓配有室外觀景平臺,可以俯瞰開封鐘毅新區。
館內布局
開封博物館占地面積5050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5441平方米(其中地上57796平方米,地下17645平方米)內部展廳圍繞中心呈之字形組織。觀眾從一、二樓參觀博物館到三樓規劃博物館自下而上,先了解開封城的厚重積淀,再展望未來,形成完整的心理體驗。
首層為公共服務區、陳展區、文物修復區組成。公共服務區包括:游客服務中心、學術報告廳、教育體驗區、文創展示中心、4D影院、貴賓接待室等。陳展區包括“華韻年豐——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展”莫寒丹青——收藏書畫展”千年印章3354系列石雕展”向辦——明清皇家用品展”范穎佛教博物館明清佛像展s燈——”和“宋代科技展”6個專門展廳和2個臨時展廳,總面積5000平方米。
二層由基本展區組成、會議室、辦公區組成。陳展區二樓展廳總面積7355平方米,共設8個展廳,包括“——千年八朝古都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開封記憶——現代社會生活展”和盛達音樂舞蹈表演廳。其中“八朝古都 千年京華3354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占地4840平方米,突出北宋都城歷史,在其范圍內開辟了約700平方米的清明上河圖專題展廳,展示各個時期的不同版本、不同創作形式、關于《清明上河圖》的文物史料用不同的材料。
陳列展覽 編輯本段
基本陳列
開封記憶——現代社會生活展
這個展廳主要展示近代開封的歷史和風貌。包括清末民初與開封密切相關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例如:清末太平軍北伐、捻軍戰爭;民國時期,辛亥革命的開封起義、二次革命、五四運動、革命軍北伐、馮玉祥主政河南、中原大戰、蔣介石困韓福舉、中原人民的抗日戰爭,以及現代馬列主義思想的宣傳和黨組織的建設;現代工業的興起,如河南軍械局(河南機器局)普臨電燈公司;金融業,比如民營銀行、豫泉官錢局、交通銀行開封分行、央行開封分行等;商業如“王大昌”又一新”馬豫興”長春軒”晉陽豫”包耀記”五福”老寶泰”等老字號店鋪;俱樂部乳山山甘俱樂部、直奉八旗會館等;曲藝如河南梆子(豫劇)祥符調、二夾弦、梨花大鼓、道情等;還有朱仙鎮的木刻年畫、開封盤鼓、汴京燈籠張、開封汴繡、開封官瓷的燒制技術、麒麟舞等傳統技藝。
八朝古都 千年京華——開封古代歷史文化展
展廳按時間順序排列,從新石器時代到元代、明、清時期。第一部分為“文明始于——年的新石器時代”第二部分為“望都初定——夏、商、西周時期”第三部分為“七拖鳳江——春秋戰國”第四部分為“雄州古縣——秦漢魏晉南北朝”第五部分為“隋唐五代水陸大都會——”第六部分為“東京花夢——宋金”第七部分為“中原鎮——元明清”展線中運用雕塑、場景復原、多媒體、幻影成像等表現手法,再現歷史長河中的精彩瞬間。展覽內容以文物藏品為主,知識板塊為輔,展出文物數量約2900件(套)本次展覽主題突出,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場景、盤子和優雅的正式設計讓觀眾了解開封作為八朝古都的歷史和榮耀。
專題展覽
范穎佛和s光——收集明清佛像及這是一個很好的展覽
展廳主要展示明清時期的漢朝、精美的西藏佛像主要由金和銅制成。展品內容豐富、造型各異、各種風格,學習和欣賞中文、西藏佛像藝術提供了生動的證據。
項班——明清皇家用品展
展廳展示了明清時期的舊瓷器、玉、琺瑯、織繡、有240多件竹木牙雕(套)根據其功能,展覽形式分為“皇家風范 鐘鳴鼎盛時期”古言珍品 筆墨春秋”向他人學習 很精致”牽手喬喬 錦繡未央”四個部分,旨在闡釋明清宮廷飲食、文房、陳設服裝配飾等文化內涵。希望這個展覽能喚醒那些沉睡的文物,看到明清皇家的風采。
畫韻年馮——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展
展廳展示了河南省開封市朱仙鎮生產的——幅木版年畫。以年畫展覽為主,輔以年畫知識介紹。有明清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老版、包公”形象的木版年畫。展覽中以四合院的形式復原了開封朱仙鎮的木版年畫作坊,作坊內展示了年畫的印刷制作過程,讓參觀者可以親自參與年畫的印刷。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年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視頻。為了提高觀眾 美國對中國的了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知識,豐富群眾的民俗文化生活。
千年印章——收藏石雕展
按照歷史時間順序,展廳分為南北兩廊,分區域展示,分北魏時期、隋、唐、宋、明清五大部以石刻為主,輔以知識板塊的文字描述,共展出精品石刻117件。開封博物館現在收藏了歷代的碑文、墓志、雕像有3000多尊,其中墓志銘最多。這次展覽中的石刻和墓志銘是開封的一部分歷史文化,突出了開封豐富的文物。此外還有“莫寒丹青——收藏書畫展”宋代科技展”宋代科技展”展示了宋代天文、軍事、航海、醫藥、冶煉對世界科技的巨大貢獻。
館藏文物 編輯本段
開封博物館有8萬多件文物(套),包括陶器、瓷器、銅器、書畫、雕刻、石刻、貨幣、玉器、漆器、十八類衣物及雜項。其中北宋開封府的碑文刻在一塊碑上、宋西直《十七帖》、北宋白釉珍珠娃娃臥蓮瓷枕、明代宣德青花蓮花紋瓷盤,都是文物中的珍品。
主要文物
《開封府題名記》片劑
《開封府題名記》碑記載了劍龍元年起兵宋太祖(960年)今年二月,我去了宋徽宗的崇寧,在那里呆了四年(1105年),共有183名開封知府 146年的年代名、官職、就職的時間等,是關于這一時期開封府行政官員的最完整的資料。這座紀念碑高214厘米,寬96厘米,厚24厘米,四周藤蔓環繞,牡丹環繞。碑額篆刻“開封府題名記”六個大字,碑文是楷書,共21行,每行字不一。紀念碑中間有一個凹痕,凹痕的名字叫包拯。包拯于嘉佑二年(1057年)用龍圖閣直學士的權利認識開封府。他雖在開封任職僅一年零三個月,但革除營私,執法如山,深受人民愛戴,稱“包青天”當后代觀看這座紀念碑時,他們可以 不禁感動包拯 并對他的行為進行評論久而久之,指印越來越深今天,包拯 s的名字幾乎看不見,只留下半個指印。它最初建于宋代開封的政府辦公室1971年,開封博物館將其運回立于碑林。1990年6月,耿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指定、孫會元等專家鑒定為一級文物。新館投入使用后,《開封府題名記》號碑被藏于館內作歷史研究,其碑文被引申并制成仿制品展出。
大晟夷則編鐘
偉大的藝聲正隨著鐘聲穿過27層的高度.5厘米,最大直徑18厘米,時鐘正面刻有“夷則”二字,“夷則”是古代音律之一。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今天在河南商丘出土了六口編鐘由于編鐘出土于宋代春秋時期,惠宗認為這是一個吉祥的標志,并成立“大晟府”,翻拍新音樂,命工匠鑄造“大晟鐘”每套鐘的參考音高是黃鐘公,真正實現的是標準旋律調音“音同高”這將確保一首樂曲在另一個地方演奏時不會走調。盛達信樂正何三年(1113年)始成,宣和七年(1125年)隨著金兵南下,這些樂器在北宋宮廷的使用結束了。目前鐘傳世甚少,河南開封府博物館僅有一件。
宋軍窯玫瑰紫窯瓷碗
禹州壩村鈞窯遺址出土宋軍窯玫瑰紫砂瓷碗胎質純凈致密,外壁玫瑰紫色,碗口處有一大片玫瑰紫色斑點玫瑰紫和天藍色錯落有致,相互交融,相映成趣。鈞瓷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它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國之瑰寶”自宋徽宗以來,它就被歷代皇帝指定為皇家珍寶只允許王室所有,不允許私人占有。
宋西直《十七帖》
《十七帖》是書圣王羲之的代表草書這是一系列信件,從第一封郵件開始“十七”二字而得名。《十七帖》原墨失傳早,不過是雕版而已。開封博物館藏王羲之《十七帖》屬于宋托此帖字正腔圓,引申極佳,紙古而韻味十足,盡顯原著之美。封面題簽為“唐搨十七帖”1990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鑒定為“宋拓”帖尾有“勅”及“直接交錢到弘文館,我就無所畏懼,把圖書館填滿,這樣我就能有個好學校,不吃虧”字樣,“僧權”二字 (僅右半部) 護送部,隸屬于圖書館。這是拓本,未經刪節、缺頁、缺行。全帖共14頁,134 行,1160字,29帖,內容完整。附帖有馮銓、羅振玉、吳寶煒、馬吉樟、翁亷、周震鱗、王德文等人的題詞和解釋。曾經明初晉王府、宛陵劉光旸(字雨若)清馮詮、貓王 的規模收集,王中 s題詞署名,流轉順序清晰。張延生先生是一位罕見銘文的鑒賞家,他曾經評價過這篇文章,認為“It 就是原來的曲庫,裝了之后重新加載的原紙未動,書很大全峰寫了一篇后記,落款是唐代的,紙墨細膩干凈”所以這本書是清朝順治年間涿州的全峰的,所以叫全峰 ■速雪堂書。
宋代白釉珍珠娃娃臥蓮瓷枕
宋代白釉珍珠娃娃臥蓮瓷枕,枕面縱19.5厘米,枕跨30.9厘米,高15厘米,豆形,白色繪赭石花,枕面四周有回文裝飾,中間雕荷花,腿伸蜷在荷花上玩耍,畫面縫隙布滿赭石小圈。前后壁刻有荷葉圖案,后壁有一圓孔。底部無釉,胎灰。是典型的登封窯神器。
明宣德青花蓮花瓷盤
明宣德青花蓮花紋瓷盤,直徑41.1 cm,底徑27 cm,重量2450 g,帶輕微邊緣、腹部略彎,平底,口緣飾有波浪紋盤的內底和外壁都有蓮花紋裝飾,底部無釉有火石紅痕。燒制這種瓷器的青花材料是從伊斯蘭地區進口的“蘇麻離青”這種綠料含鐵量較高,所以在青花部分會有黑色的鐵銹斑,與濃郁的青色相協調,成為一種模仿的特征。該設備色彩豐富,釉豐富,并與“蘇麻離青”青料燒造時“暈散”明代宣德青花器的典型特征就是代表作品。
唐三彩抱鴨女俑瓶
唐三彩持鴨女俑瓶,直徑5cm,底徑13.4厘米,高26.5厘米。它的形狀是一個圓面包、眉目清秀、端莊活潑的少女。女孩穿著窄袖長衫,披著披肩,拿著鴨形燒瓶,跪在圓形的蓮花臺上。女俑和鴨是空心的,連為一體,像插花器。除了女俑的頭部和底部之外,瓶子的其他部分都涂有多彩的三色釉。
乾隆雕漆壽春雕花山水人物圓框
乾隆雕漆壽春雕花山水人物圓盒,木胎,圓。口徑28.5厘米,底座直徑23.3厘米,高12厘米。漆盒黑面雕錦,紅漆蓋拋光,拋光面上刻一個聚寶盆,盆中反射出千萬縷陽光“春”單詞 quot春天 quot中間有一個圓形開口,中間雕著一個壽星,旁邊是松柏和魯文“春壽”之意。春”字兩邊雕龍,四周彩云。箱壁上下各有四組開光燈,分別雕洗桐畫、拜石圖、撫琴圖等內容。外斜格刻雜寶紋,上下口沿刻靈芝紋,足外壁刻背紋。底部中央有一把刻有金 的刀“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盒內及底漆黑漆。
乾隆款霽紅瓷瓶
乾隆式紅瓷瓶,春玉壺形,口徑13.3厘米,底部直徑13.8cm,身高43cm,腹圍77.5cm。此瓶喇叭口,肩切,腹鼓,足圓,口白,足圓無釉,規格 “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篆書。器面的紅釉也叫大紅釉、寶石紅色釉等,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琉璃。
明代釋迦牟尼銅像
明代釋迦牟尼銅像是道教造像,表現了釋迦牟尼35歲時創立的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它高150厘米,寬110厘米。雕像原是金身,盤著高聳的螺旋發,頂上發髻,額頭寬闊,眼睛向下看,雙肩雙耳垂,眉上白發,高鼻梁,右肩裸露,袈裟傾斜,身輕體瘦,禮服邊緣有一朵用樹枝包裹的蓮花衣服光滑打結。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開封博物館先后出版了《古都開封》010《汴京八景及其它》010《解放開封》010010《開封文物志》等專著,在《包公正傳》010《宋都御街春秋》等數十種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百篇。
出版物《中國古都研究》于1989年11月首次出版作為河南省首家地市級博物館自辦學術刊物,已連續出版43輯。
2018年8月,故宮書院(開封)入駐開封博物館,已舉辦19場講座,為開封博物館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專業的人才支撐。
2020年,河南省社科聯3個科研項目成功申報并圓滿結束,均獲一等獎;2021年申報省社科聯科研項目5項,成功立項4項;完成開封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12項申報,并順利結題,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2022年申報河南省社科聯科研項目7項;12 開封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文化活動 編輯本段
文創設計
開封博物館從2004年開始著手制作年畫、銷售、展示、互動、傳承、朱仙鎮木版年畫保護中心,并聘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郭太云負責技術指導,設計開發了《中國博物館》《中國文物報》等多種文化創意產品。2020年以宋文華為元素設計的文創產品,“千年風華開啟宋朝”宋文華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分別獲得優秀獎;在“萬科杯”在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中獲得百貨組金獎,文創作品《考古》還參加了中國文物報主辦的展覽“國家博物館文化創意推廣活動”,并在初評中成功入圍。
在做好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同時,也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已申請“太運”云記”兩個商標。其中創作的“包公年畫”鼠報平安”如虎添億”柴王送寶”我們分別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和國家版權保護證書。
社教活動
截至2021年,已舉辦30屆“文物夏令營”19期“小型講師夏季培訓課程”,到部隊、社區、廣場、農村、學校、幼兒園等地“義務巡展”270余次。
開封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聯合開館“故宮學院”2022年,《開封文博》《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精品》《開博尊禮》等線上講座陸續舉辦;從2022年開始進行“開辟新的研究領域‘解·構北宋東京城’開課記”春天很好 首詩最清晰’——第二屆詩歌大會”等社教活動。
中意湖博物館成立三年來,策劃實施了近千項有影響力的社會教育活動,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近500萬,百余名志愿者團隊服務43064小時。開發設計“音樂之聲”水運儀象臺”指南針”15門研究課程,包括獨立研發“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該課程是在國家博物館研究課程和研究路線推廣活動中獲得的“優秀課程”和“優秀線路”榮譽。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2017年1月19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六屆七次理事會議審議通過,開封博物館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2年4月,開封博物館入選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
2022年11月,開封博物館被表彰為第六屆全國119消防先進集體。
2023年1月,入選2022年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名單。
2023年1月,榮獲第二屆全國百強文化創意產品單位。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