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站
南京站(Nanji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級客運站,是南京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最早的火車站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火車站”
南京火車站于1908年首次通車,1927年更名為南京火車站1949年10月1日,南京火車站更名為南京火車站;2002年6月,它投資了3.5億元進行興建。2005年7月中旬,南京火車站改造工程竣工。2014年8月,南京火車站啟用了新的北站站房和北廣場,進一步完善了站內設施。到2020年11月5日,南廣場的系統改造也已完成。南京站成為中國第一個實現地鐵化的車站、出租車、公共交通和社會停車場“零換乘”火車站為乘客提供了更方便的交通選擇。此外,南京站還獲得了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
截至2017年底,南京火車站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筑特色既體現了南京古城的文化底蘊,又符合南京作為現代化城市和交通樞紐的形象。南京站規模為8站16線,可滿足日均50萬人次的客流。
南京站的發展規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首先是區域路網的拓展,長遠來看會通過“紅山南路—幕府南路西延東延工程”如擴建若干區域路網,提高外圍公交分流能力和北廣場集散條件。第二,精細交通設計,優化南廣場落客平臺的布局和組織、組織公交車站路口,拆除鐵路落客平臺下方南廣場隔離護欄。三是加強信息引導,設立電子圍欄區,圍欄區內地面和高架車道禁止乘客上車,引導網約車、乘客乘車到指定區域。四是增設南北通道,盡快開工建設連接南京站南、北廣場之間的行人通道。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建設背景
南京是中國東部的經濟中心、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南京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城市交通狀況已經成為制約南京城市發展的瓶頸美國的發展與公民和政治旅行。特別是南京在大幅提升經濟和人口規模的同時,也面臨著交通速度和繁忙程度的壓力。因此,南京市政府決定對南京火車站進行升級改造,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以滿足南京日益增長的鐵路運輸需求。
南京站改擴建工程在全國“大型客戶站項目”西南鐵路項目”長三角城際高速鐵路建設項目”改擴建項目的推進等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計劃。2008年10月,南京火車站相繼開工建設、2010年12月和2008年12月開始統一建設、2013年9月,分兩個階段投入使用。這些投資計劃和南京火車站的改造升級對南京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美國的經濟和旅游業,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 旅行經歷。
建設過程
晚清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南洋大臣初步估計,吳淞至南京的鐵路將耗資七百萬兩白銀擬用原向瑞吉洋行借款二百兩的余額,再用二十萬兩淮鹽稅費補建一半,其余以私股補足。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原滬寧鐵路開工建設。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江寧站正式投入使用。當時是按統一規格設計的,叫'一等站屋',包括大小房屋18棟,總建筑面積520平方米。站內建筑設施包括大廳、票房、電報房、站場房、郵政房、貨物經理人房等。候診室里只有兩個小房間屋頂是木結構,覆蓋著時尚的波紋鐵皮。
民國
民國十六年(1927年)該站更名為南京下關站。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南京下關站進行擴建,擴建后站區達到1.87萬平方米,可容納4000多名旅客。這個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站名也改成了'南京車站'站名由游仁先生題寫。
新中國
1949年10月1日后,車站更名為南京站。
在1950年,人民 美國政府撥出巨資修復被炸毀的南京火車站,重建寬敞的候車廳、貴賓室和行李室等,候車大廳占地18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正面和南北兩翼的三層建筑組成。樓上是上海鐵路局南京鐵路分局機關。
1964年,當時就提出了初步設計,要配合南京長江大橋跨越天然護城河,襯托紫金山和玄武湖車站很優雅。
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首次通車,南京5萬多軍民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儀式.一橋飛架南北,天險成通途”從此,南京火車站與長江北岸的鐵路融為一體。
上世紀60年代末,新南京站建成后,老南京站與和平門貨場合并,更名為南京西站。
新南京站
1968年10月1日,隨著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開通,新南京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最初建成的南京站,是一個坡頂的簡易建筑,主體面積4822平方米,日均3800人次。此時,南京站已經發展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也是南京的標志性建筑,位于學生 課本、京牌煙也用南京站做圖標。
1985年,南京火車站日均客流量達15984人。
1987年,為適應鐵路發展,車站線路延長至1894米,其中5列旅客列車到發線延長553米,站臺延長251米.5米。
1992年,南京火車站占地1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車站10座,日均載客22356人,為5.8次,日均162對。
1999年12月,南京火車站新候車室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同時容納2200多名旅客。
2000年10月13日,鐵道部正式把新南京站站房改造提上日程。
2001年9月18日,中國第一臺無人駕駛鐵路自動售票機在南京火車站投入使用。
2002年6月18日,由鐵道部承建的南京火車站改造工程開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江蘇省和南京市共同投資重建原址。新站房總投資為3.5億元,是十運會的重點建設項目。
2002年6月28日,南京火車站改造工程開工。
2005年7月中旬,南京火車站站房改造工程竣工并首次通過驗收“高進低出”的設計理念。
2005年9月1日,新南京火車站在原址投入運營。新站房采用桅桿斜拉索懸掛結構,猶如一根豎起的桅桿、一艘張滿風帆的巨型帆船停泊在小紅山腳、玄武湖畔。南京火車站是中國唯一一座依湖背山的火車站,被譽為“中國最美的火車站”
20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第六次提速京滬線滬寧段開始以時速200公里以上的中鐵高速運營,最高時速250公里,南京至上海運行時間縮短至1小時58分。
2010年11月,南京火車站北廣場開始建設,南京南站陸續開通、南京站北站房和沿線9個小型高鐵站初步形成四通八達的大型鐵路樞紐新格局。
2014年8月8日,南京火車站北站房竣工投入使用。
2020年4月,南京火車站南廣場15年來首次改造。以打造“最美火車站”為此,該項目邀請了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整體設計,自上而下創造意義“話別金陵”城市之窗”歸家溫暖”的特色站房平臺。
選址布局 編輯本段
地理位置
南京火車站最初的選址是清政府在1905年規劃的。南京火車站本來很小,只有一個車站,幾條鐵路線。新中國成立后高速鐵路建設和南京站選址有兩個方案。一種意見是放在原南京站北側,計劃過江時在上元門附近的江下打隧道(簡稱方案A)另一個意見放在城南,過江后在大勝關附近建長江二橋(簡稱方案B)目前,南京站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龍蟠路111號。
整體布局
截至2017年底,南京火車站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平臺規模為8套16線,連接津浦、滬寧、寧蕪、寧啟等主要干線有南北兩個站和南北兩個廣場,有站區、高架區、主廣場、地下停車場區、隧道區、東西公交站區、親水平臺、東西游船碼頭、周光宇廣場和公共開放景觀綠地為十大功能區,在全國率先實現與地鐵的銜接、出租車、公共交通和社會停車場“零換乘”的火車站。
硬件設施 編輯本段
站房
南京火車站主站房造型結構采用法國AREP設計公司方案,強調建筑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園林與亭子”在建筑設計中,功能將、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相結合。截至2017年底,南京火車站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南站建筑東西長270米,南北深53米.5米,站房總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客流高峰時每小時可容納1萬人次;北站站房總建筑面積19936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積18707平方米,用地面積約為4.5萬平米,建筑最高點26.65米,設計高峰時段發送6415人,最大聚集2000人,4部垂直電梯、自動扶梯7臺、安檢儀3臺、無障礙通道1處。
南站房
南京站南站房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其中地上一層西端為存放行李的行李間,中間為售票大廳,東端為軟座貴賓候車區。地上二層包括門廳、普通候車室、母嬰室、軍事等候室和特殊等候室,如158工作室。地上三層是普通乘客候車室。南京站南站房提供32部電梯,其中包括18部自動扶梯、4臺自動扶梯、7部殘疾人電梯和3部貨運電梯。
南站建筑內修建了一條隧道,以方便乘客的運輸行李和郵包,天橋配有樓梯,與殘疾人電梯相連,可通往各種站臺;高架環形車道方便乘客進出候車大廳,直接進入二層站臺。出站大廳地下有地鐵站和停車場,乘客也可以選擇地鐵、出租車、乘坐社會公交或公交換乘。南京站南站房是中國鐵路站房建設中的第一座“零距離”換乘,并采用“高進低出”的設計方式。該站的設計已成為中國各地火車站新建和改造的典范。
北站房
2019年底,南京站北站為平面站房,地上三層、局部四層。地面層設東、汽車西站及站前景觀廣場(步行廣場)和長途汽車終點站。地上一層和二層是候車大廳,三層是商店。地下一層有城際鐵路出站大廳、地鐵3、9號線站廳、地鐵站和出租車停車場;地下二層為社會停車場。北站房與原南站房互聯互通,方便旅客雙向進出。北站建筑設計為超大型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旅客可在此完成六種交通方式(鐵路、公路、市內公交、地鐵、出租車和社會車輛)換乘和交通方式都在200米以內。
候車室
南京站候車室總面積2600多平方米,分為南、北面的兩個大廳對稱分布在站前廣場的兩側。大廳采用大跨度拱形鋼板結構,無梁柱,內部安裝了先進的泛光反射照明系統、乘客電子導航系統、音響系統和中央空調系統比原來的候車室更先進完善,可同時容納2900多名旅客。
站場
截至2016年3月,南京站共有8個站臺,14條到發線,其中普速車場8個,城際車場6個無平臺柱的鋼雨棚占地47500平方米,雨棚長543米.5米、寬87.5米,由75根特殊鋼柱支撐,最高點距平臺表面20.456米。出口長110米、寬7.5米、它高3米,長110米、寬5.25米、高3.1米,郵包長度為110米、寬5.25米、高3.1米。截至2017年,南京站規模為8臺16線。
南京站旅客進站立交橋是連接南京站主站房和各站臺的人行天橋,橫跨基礎站臺、二、3號和4號平臺,甲板寬度6.6 米,跨度29. 5米20.25米 , 263356米。
技術特點 編輯本段
南京火車站建設的技術難度比較高,主要是站區本身就有多條鐵路線縱橫交錯。在原有基礎上,要將南京火車站改造成為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必須對現有車站進行擴建和升級改造,嚴格把握施工時間和安全措施,確保正常的鐵路運輸和客運服務不受影響。南京站改擴建工程經過多次招標和跨部門協調,最終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承建,投資約80億元。
在南京火車站的建設過程中,設計師和工程師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站區原來縱橫鋪設的線路需要改線、單向,同時滿足列車進出站、補水、后燃等需要,以及各種保障技術措施的要求。此外,南京火車站的建筑采用混凝土桁架結構,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基礎上,要有良好的通風、采光和美觀度。為了解決這些技術難點,在建設和施工過程中,工程設計人員采用了先進的三維建模技術、信息技術,從而提高項目的質量和效率。運營情況
站臺線路 編輯本段
截至2017年,南京站規模為8站16線,可滿足日均50萬人次的客流主要路線是京滬鐵路、寧蕪鐵路、寧西鐵路、寧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寧蚌城際鐵路、寧揚城際鐵路、寧宣黃高速鐵路。
便民措施 編輯本段
對于特殊旅客,車站開設了殘疾人購票專窗、應急售票窗、雙語專窗、團體窗口突發疾病旅客醫療服務點專為商務旅客提供的貴賓室等特殊售票窗口。站內還有自動咨詢機、自動存包機、ATM和手機快充設備等。
志愿服務 編輯本段
南京火車站1號候車室旁邊是“158”在雷鋒服務站,有四個固定的輪班工作人員從早上6:20到晚上11:0輪流值班,負責站內所有的幫扶事務。158雷鋒服務站成立于1968年自2015年6月以來,158雷鋒服務站幫助了老弱病殘孕.3萬人次。
自助購票 編輯本段
截至2023年,南京火車站售票窗口、、微信掃碼支付。;“E購票體驗區”,制作12306購票演示動畫,設置“外來務工人員專用服務窗口”并招募大學生志愿者,加強上門服務。
客運流量 編輯本段
2009年1月25日,新年 前夕,南京火車站發送旅客38165人,達到38796人。
2016年1月24日至3月3日春運高峰,南京站發送旅客486萬人次,日均12人次.2萬人。
2021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南京站預計發送旅客236人.5萬人次。
在2023年春運期間,南京火車站預計將發送520萬旅客。
配套設施 編輯本段
機場大巴
2018年1月25日起,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至市區火車站東廣場至機場的客運班車信息如下:
運行線路:南京機場賓館→南京火車站東廣場龍蟠中路451號(經停)→機場
運行時間:(04:30)21:00,班車定時30分鐘一班車
公交線路
始發線路
截至2016年,南京站按朝向有四個公交站點,分別是南京站·北廣場東、南京站·北廣場西、南京站·南廣場東、南京站·南廣場西。長途車站
南京汽車總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紅山南路69號(南京站北廣場)南京汽車站是一級客運站,每天1500班,線路在浙江、安徽、山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上海、 北京、遼寧、山西、江蘇、陜西等省市。
出租車
南京火車站南廣場一樓有專門的出租車攤位。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2017年12月15日起,南京出租車新運價標準將之前的2元燃油附加費納入起步價,起步價調整為11元3公里起步里程和每公里價格不變,一般車2.4元/公里;中檔車、純電動車、高檔車為2.9元/公里。
地鐵線路
截至2023年5月,地鐵1號線地鐵3號線經過南京站。配套設施
南廣場
南京火車站南廣場站前景觀廣場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分為分布的主要廣場區域、過渡導向廣場區和湖濱親水休閑區。主配電廣場占地約20000平方米,與主站樓直接相連、地鐵出入口、各停車場。過渡引導區中間綠地下沉,擺放各種景觀石,兩側伴有雪松樹。湖濱親水休閑區已經建成“親水平臺”
北廣場
南京火車站北廣場的設立為了適應滬寧城際鐵路建設的需要,南京火車站向北擴建了北廣場。通過將原南站樓立交橋向北延伸,同時建成北廣場和北站樓,朝向小紅山方向。從南京火車站北廣場往下看,可以看到地鐵3號線由西向東、9號線、地鐵3號線北站站房和南京汽車總站、9號線與北站主樓平行。
停車場
南京站南廣場地下停車場1區.4萬平米,車位被五種顏色的柱子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每個車位都有編號。停車場有公共廁所、社會車輛出口、出租車輛出口、停車區域等標識。
特色價值 編輯本段
建筑特色
南京火車站是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主要火車站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南京火車站的建筑設計充分借鑒了南京的古建筑和現代建筑風格,融合了中西元素和傳統現代元素既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又融入了現代建筑的設計元素,既體現了南京古城的文化底蘊,又符合南京現代化城市和交通樞紐的形象。
站房采用桅桿斜拉索懸掛結構,18根桅桿支撐橫向鋼梁,猶如停泊在玄武湖的帆船,既展現了江南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現代氣息。整個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正廳、側廳、其中正廳屋頂高達37米的售票處也是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價值意義
南京火車站是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主要火車站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南京 南京的經濟、文化和交通有著極其重要的功能和價值。南京站新站房的正式啟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南京站的運輸能力、落后的服務設施為廣大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適優質的服務。
南京站的建設對江蘇鐵路的發展格局影響深遠不僅寧淮一小時可達,連云港等蘇北城市也將縮短與南京的距離,這對構建設區市到南京1的城市非常重要.5小時高鐵交通圈推動蘇北深度融合“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