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樓天主教堂
洪家樓天主教堂位于中國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樓廣場北側它叫做洪家樓耶穌圣心大教堂。該教堂以洪家村建筑命名,是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也是濟南教區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國內外宗教活動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洪家樓教堂于1901年動工,歷時三年多,于1905年竣工。它是由著名的建筑師向,一個奧地利的和尚(Bro.Corbinius Pong)負責設計,孫村著名石匠李露負責主體施工。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坐東向西,前窄后寬,平面是“十字形”,耶穌基督受難的象征。建筑面積約2600平方米,可容納數千人在此進行宗教活動。教堂有“十二多”好名字,就是多門多窗多角多棱多磚雕多石雕多塔畫多十字。
洪家樓天主教堂于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近代重要歷史遺跡和代表性建筑”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的景教記載于《資治通鑒》年“各州郡縣,設廟,法流十方…寺滿百城。山東作為重要的中原地區,是當時傳教士傳教的重要地區。明末,天主教再次傳入中國,許多外國傳教士到濟南傳教。
1650年,西班牙傳教士加百列來到濟南,在高都司巷建立了天主教堂。1870年,德國神父主教顧繼位后,鑒于濟南高都司巷的寺廟規模過小,在洪家樓村購置土地,修建了洪家樓天主教堂的前身。
洪家樓天主教堂是德國人用1900年簽訂的《辛丑條約》庚子賠款修建的,由著名建筑師祥修士修建(Bro.Corbinius Pong)負責設計的是孫村有名的石匠陸勵成,施工的是總工、總監管。陸勵成帶領村里100多名石匠和數千名工人,耗時三年多才完工。它于1905年正式完工。
1937年,侵華日軍侵占濟南,損毀教會,迫害多名教友。抗日戰爭結束后,濟南解放時,一顆炸彈落在大教堂院子里幸運的是,大廳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壞。
1966年至1983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間,洪家樓天主教堂停止了宗教活動。
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5年,政府撥出專項資金對教堂進行全面維修這座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的哥特式教堂煥然一新,被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供人們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
建筑特征 編輯本段
建筑布局
洪家樓教堂東西向,前窄后寬,平面“十字形”教堂包括哥特式教室和牧師 南側是美國的辦公樓,北側是文革后修建的建筑房間,分別作為紀念品銷售處、接待處、修道院祈禱室和教堂日常辦公和生活的其他場所。在北面,有一個附屬的房子與教堂的圣器室相連,作為牧師和牧師s休息室和教堂。建筑面積約2600平方米。
建筑材料
洪家樓教堂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教堂的外墻和塔的上部用濟南產的當地青磚砌成,用濟南產的白石灰粉刷粘結效果極佳,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很小。教堂的屋頂由當地窯廠燒制的瓦片和滴水制成,還裝飾有中國的傳統圖案。用來建造教堂的石頭來自山東淄博德國人把石頭加工成半成品,運到濟南使用。
建筑形式
洪家樓教堂是一座雙塔哥特式建筑。正面有兩座單獨的鐘樓,塔尖高約60米,兩座鐘樓將中央教堂大廳的山墻夾在中間,呈現對稱的空間效果。中門為正門,拱門雕刻精美。在教堂的后端,還有兩座高約55米的宣禮塔前后四塔對應,別具風格。整個建筑垂直筆直、直沖云霄,象征著超越人間煩惱,升天的宗教思想。
教堂的中央大廳和中央塔樓是一體的,中央大廳四層,中央塔樓五層。
中廳一樓和中塔各有一個尖尖的拱形檢票口中間的正門刻有花卉浮雕,兩側擺放有龍頭雕像的壁龕門票用精美的磚雕雕刻而成。二樓有三個并列的尖拱形券窗,將豎向立面分成三部分,符合天主教“三位一體”的信條。中央大廳三樓有五個圓窗,在中央大廳山墻的四個角上有四個小圓窗圍著中間的大圓窗大圓窗直徑約10米,由16個花飾組成圓窗是輪窗的形狀,這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特點。另一方面,兩側鐘樓三樓開有一個大的尖角券窗。中央大廳四樓有五個大小相同的尖尖的假券窗,兩側鐘樓四樓有一個尖尖的券形百葉窗。鐘樓的第五層是一個高聳的八角形塔樓,兩側各有一個尖尖的拱形百葉窗。
屋頂由清水磚砌成,與白墻相交,為這座具有濃郁西方建筑特色的教堂增添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魅力。
內部景觀 編輯本段
洪家樓天主教堂采用大殿格局,兩排高大的石柱將大堂分為三部分。中間是中殿,大概7.97米,作為教堂的主體,信徒在此舉行宗教儀式。兩側為側廊。在中殿的天花板和長廊的天花板之間的高度差處有六個尖角的拱形窗戶,用于采光。大量的光線會透過高彩窗照射進來,光線充足。
橫殿位于中堂與祭壇連接處的左右兩側,與中堂的高度一致。在宗教教義中,祭壇半圓形的內室常被視為耶穌的頭部,兩側的橫廳被視為釘著的手臂,中央的大廳被視為身體。所以橫廳比中廳短。橫向大廳分別設有圣母瑪利亞和耶穌的養父約瑟的祭壇,與祭壇形成一體“品”字形。橫廳的石欄桿上裝飾著中國傳統的花卉圖案,立柱連接的墻壁上也雕刻著竹子和傳統的綁匪圖案,具有中國傳統的裝飾風格。
祭壇位于大廳中軸線的盡頭,教堂的最東端它是一個半圓形的房間,只有宗教人員才能進入。兩邊有唱詩班的座位,是詩人和牧師以及貴賓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的。
半圓形的房間下面是一個祭壇,和祭壇有臺階之隔祭壇上是一個祭壇,上面有耶穌的圣餐和天主教的圣十字。祭壇后面有五個祭祀室,用來存放法衣或祭祀用具。
其他看點 編輯本段
花窗
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特色之一教堂的墻壁不作為承重結構,所以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代替了墻壁。
洪家樓天主教堂充分利用花窗作為裝飾,有尖拱形窗、四中心優惠券窗口和中心窗口。它不僅具有功能性,還具有裝飾性,使教堂充滿采光和光線,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
教堂正門上方的玫瑰窗靈感來自花瓣和輪輻四個小圓窗圍著一個大圓窗,四周雕有邊框,象征命運的沉浮,極具觀賞性。祭壇上有哥特式的花式窗欞,仿佛是向外延伸的植物葉藤,鑲嵌著彩色玻璃,是教堂重要的裝飾藝術。
彩繪
繪畫是洪家樓教堂中應用最廣泛的裝飾手法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繪畫具有獨特的藝術性。洪家樓教堂的繪畫主要集中在拱頂、在拱廊和窗戶拱門優惠券上。
拱頂大多繪有艷麗的花卉圖案,四周藤蔓環繞,構圖非常漂亮、飽滿。陽光透過窗戶,產生強烈的光線和色彩效果。畫廊主要是用紅色粉刷的、綠、藍色為主色調,常采用馬蹄形裝飾圖案,使構圖在視覺上和諧美觀。窗拱券上的彩繪裝飾主要分布在側廳墻上的透視窗上和教堂上部的側高窗上。透視窗采用藍、綠、白色三色裝飾,會點、線、三種元素的結合,與夢幻般的頂拱畫相比,凸顯了它的精致。側高窗以黃底碎花裝飾,與橫拱票的彩繪裝飾相呼應。
文化活動 編輯本段
1985年政府徹底翻修教堂后,圣誕教堂于1985年重新開放,并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每天的彌撒時間是周一到周六早上6點,周日早上6點,早上8點半,下午5點半(把日期從5月1日改到10月1日下午6點)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1905年,洪家樓天主教堂建成。1985年4月,政府撥出專款,用于教堂的六個十字架、96座石雕寶塔和地板、壁畫、圣像、祭臺、燈具、跪凳已經完全修復。
1995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洪家樓天主教堂美國政府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洪家樓天主教堂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洪家樓天主教堂入選《濟南市第一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2000年,洪家樓天主教堂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建筑。
2001年,在全國播出的第一部建筑文化專題片《中華民族百年建筑精典》中,洪家樓天主教堂被評為全國26位著名院士之一“100座現代經典建筑”之一。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