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藝術百科    文化百科   

揚州玉雕

揚州玉雕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傳統美術類項目,揚州是我國古代和現代玉器的主要產區,琢玉工藝源遠流長。據考古佐證,在江淮東部龍虬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的玉璜、玉玦、玉管等把揚州琢玉工藝追溯到了五千三百年以前。隨著揚州歷史上三度繁榮,百業興盛,揚州琢玉工藝出現了漢、唐、清三次高峰。特別是清代中葉,揚州已成為全國琢玉中心。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揚州玉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琢玉工藝的傳承,保持傳統文化的地方特色,擅長運用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于一體,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及“秀麗典雅、玲瓏剔透”的藝術特色,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著稱于世。當今揚州琢玉藝師們,全面繼承歷史上玉雕的優秀技藝,銳意創新,在技藝實踐中運用“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的琢磨工藝規律,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藝,創作了大批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致的產品。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了揚州玉雕藝人精湛的工藝技法。歷史上的代表作,如東漢《宜子孫》、西漢《白玉蟬》、宋《玲瓏玉塔》、明《六角蓮花玉壺》、清《白玉如意》《大禹治水圖》等。現代主要代表作有《寶塔爐》《聚珍圖》《五行塔》《大千佛國圖》《內練薄胎雙瓶》《螳螂白菜》等。

揚州玉雕在傳統工藝美術及民間手工技藝領域中,極具獨特性。其杰出的價值,值得人們深入挖掘、研究和保護。

目錄

概況介紹 編輯本段

揚州玉雕是江蘇揚州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是中國玉雕工藝的一大流派。江蘇揚州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文化積淀厚重,尤其自明清以來,即為中國三大玉雕重地之一。揚州琢玉工藝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玉器先輩藝師嘔心瀝血,勤奮實踐,繼承發展中國玉器優良傳統,創制了數量眾多,形式各異,工精藝巧的玉器珍寶。
2006年5月20日,揚州玉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源流 編輯本段

隨著揚州的三度繁榮,琢玉工藝出現過漢、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葉,揚州成為全國琢玉中心。揚州玉雕千百年來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征。揚州玉器廠的數十件精品在國際國內獲得大獎或被國家作為珍品收藏。
清代乾隆年間揚州玉雕進入全盛時期,兩淮鹽政在揚州建隆寺設玉局,大量承辦宮廷玉器,并按歲例向朝廷進貢。1840年后,揚州琢玉行業逐年衰弱,揚州玉工流向上海香港等地,留在本地的多從事平面玉件的雕琢,也有人轉行。20世紀50年代,揚州玉器廠成立,揚州玉雕技藝重新得到傳承。
玉石質地堅硬縝密,硬度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術較為復雜,其工藝特點是琢磨,即“琢玉”與“碾玉”。其制作工藝在幾千年的傳承中保持著揚州傳統的地方文化特色,將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和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為一體,形成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特點,具有秀麗典雅、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
揚州玉器分爐瓶、人物、花鳥、走獸、仿古、山子雕6個類別,品種齊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寶塔爐》 ,在全國玉器評比中一鳴驚人,1981年在東京名古屋專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贊賞。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 ,主塔七級八面,高105厘米、寬32厘米,以8根玉鏈、440圈鏈條從四方連接四塔,構成群體,是古往今來玉塔中的一件罕見之佳作;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圖》碧玉山,通高120厘米、寬90厘米,重達1000多公斤,以著名石刻為題材,集樂山大佛、大足石佛、龍門大佛和云岡石佛于一體,構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展出時,引起轟動,首都新聞界紛紛發布消息,并給予高度評價,香港報紙稱這件碧玉山“是繼中國清代乾隆年間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圖》之后二百年來僅見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國玉石雕刻技藝的新水平”。1989年運用薄胎工藝琢成的青玉《百壽如意》 ,1990年運用“山子雕”工藝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國圖》 ,均榮獲國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經國家評定為珍品,現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內。
揚州玉雕
揚州玉雕
當今的揚州琢玉藝師,全面繼承了傳統的揚州玉雕優秀技藝,銳意 創新,在實踐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的琢磨工藝規律,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藝,創作了大批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致的產品。他們的“山子雕”和“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出揚州玉雕工藝技法的精湛。
揚州的琢玉工藝源遠流長,據相關史料記載,揚州的玉雕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古籍《書經·禹貢篇》中有"雍州貢琳瑯"、"揚州貢瑤琨"的記述。1977年在揚州蜀崗,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處,證明在夏代時的揚州一帶已有了玉 器制作工藝。
在江淮東部龍虬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玉璜、玉管等物,揚州漢代墓葬亦出土不少玉器,品類繁多,造型優美,且已采用透雕、陰線刻和淺浮雕手法。唐代的揚州玉器工藝又達到新高峰,貴族豪門用玉件裝飾樓閣,所謂"雕欄玉戶"。唐僖宗時,鹽鐵史高駢揚州建有"御樓",用金玉制作蟠龍蹙鳳數十萬件,裝飾其中,并將多年搜刮的揚州玉器珠寶數萬件獻給朝廷。而唐代民間以玉器為佩、飾品亦漸開風氣。同時揚州玉器和琢玉技藝也陸續對外交流。
宋、元、明時代,揚州玉器已向陳列品方面發展。宋代揚州玉雕出現了鏤雕和練條技藝,為后來特色技藝的形成打下了基礎,宋代揚州玉器已向陳設品發展,花鳥、爐瓶等品種日益豐富,造型、琢磨藝術水平大為提高。
清代民間玉雕工藝主要集中在北京揚州蘇州杭州南京天津等地,并且似有明確的分工,其中揚州善雕大件玉器,揚州玉匠又善于把玉雕藝術和書畫藝術結合起來,于造型、紋飾方面,借用繪畫中的透視效果,鏤雕多層花紋,由近而深,由大到小,呈現出具有故事情節的生動畫面。
到了清代中葉,揚州玉雕可以說諸品齊備,藝術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間揚州玉雕進入全盛時期,揚州成為全國玉材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產制作中心之一。清宮中重達千斤、萬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為揚州琢制,其中重逾萬斤被稱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圖》玉山,成為稀世之寶而名聞遐邇。1840年后,揚州琢玉行業逐年衰弱,揚州玉工流向上海香港等地,留在本地的多從事平面玉件的雕琢。

藝術特色 編輯本段

揚州本地并不產玉,但古代揚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市民卻為玉雕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來自全國各地的珍貴玉石都在這里加工,頓時身份百倍。每一塊玉石的成分、色澤、形態、大小均不相同,玉雕大師善于依照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首先構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后才進行仔細的雕琢。有時候一件大的玉雕作品要一個人雕刻十幾年。
揚州玉雕所用玉石質地堅硬縝密,硬度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術較為復雜,其工藝特點是琢磨,即"琢玉"與"碾玉"。揚州玉雕使用的玉料有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遼寧的岫玉、瑪瑙黃玉江蘇水晶湖北的綠苗、松耳石廣東的南方玉及巴西的玉石,緬甸翡翠阿富汗青金加拿大的碧玉和日本的珊瑚等。
歷代揚州玉雕分別保留了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征,如西漢的《白玉蟬》以和闐玉雕成,采用"漢八雕"的手法,線條凝練挺拔,推磨極見功夫;清代的《大禹治水》多種手法并用,屬于稀世珍品,它以新疆青白玉為材料,高224厘米,前后雕琢6年,用工15萬個,耗費白銀一萬五千余兩。
揚州玉雕創造性地將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于一體,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著稱于世。今天的揚州玉雕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致。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了揚州玉雕藝人精湛的技藝。

傳承意義 編輯本段

現代的揚州玉器,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優良技藝。藝師們設計制作了大批造型優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藝術水平仍居前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會,博覽 會受到高度評價和贊許。外國朋友們用"人間奇跡"的創造、"東方藝術之最"、"巧奪天工"等美好的語言來形容他們的感受,見證了揚州玉器為增進我國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在近幾年來的全國、全省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揚州玉器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前列地位。如今這簇古老而絢麗的工藝美術之花,正在繼承傳統,發展創新的道路上繼續成長。
當今的揚州琢玉藝師,全面繼承了傳統的揚州玉雕優秀技藝,銳意創新,在實踐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的琢磨工藝規律,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的精湛。主要的揚州玉雕傳承人有黃永順顧永駿、焦一鳴、劉筱華、李小威、江春源、夏林寶、汪德海等。
揚州從事玉器生產的企業普遍面臨成本高(玉石價格年年上漲)、費用高、賦稅高等困難,生存極為不易。揚州玉雕加工的原料主要來自新疆。原料價格要比以往漲了很多。同時玉雕為手工操作,生產周期長,由于玉雕技藝的學習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雕琢的過程中又要創作者有自己的創意和思維。付出與報酬不相稱,雕玉器不如在餐館雕蘿卜,致使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從事玉雕技藝的學習,玉雕技藝后繼乏人。這兩方面的原因直接導致現有技術人員大量流失,青年人不愿學習和從事這項手藝,揚州玉雕技藝后繼乏人,亟待保護、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揚州市江春源顧永駿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揚州玉雕代表作-“白玉蟬”
歷代揚州玉雕精品無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西漢“白玉蟬”,選用和田上等白玉雕琢而成。其造型準確,寫真性強。采用“漢八刀”琢雕手法,線條凝練挺拔,推磨功底深厚,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蟬王”;宋“玲瓏玉塔”,塔玉雪白,高23厘米,七層,其制六面,面面有欄,欄內佛像。塔頂連索,系諸頂層六角,絲紊不亂,鬼斧神工;清“大禹治水圖”玉山,為新疆青白玉,重約5330公斤,高224厘米,為世界玉器之王,在揚州琢制為時6年,用工時15萬個,耗銀15000余兩,構圖宏偉,氣勢磅礴,人物山水,風景如畫,堪稱稀世珍品。

榮譽獎牌 編輯本段

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
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揚州生產的3030枚玉環在上海造幣廠,進行了奧運獎牌的最后一道工序:金鑲玉。專家表示,這也是青海玉器與聞名天下的揚州工藝和上海鑄造的一次完美結合。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有3030枚,與前幾屆奧運會不同的是,北京奧運會獎牌除了用傳統的金銀銅作材料,還加入極具中國特色和文化氣息的玉環,即在金牌中嵌入白玉環,銀牌中嵌入青白玉環,銅牌中嵌入青玉環。獎牌直徑70毫米,厚6毫米,重150克,正面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斯競技場,背面鑲嵌著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揚州工”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這3030枚奧運玉環要做到色澤均勻和品相上乘,必然需要大量玉石原料,而且價格還不能太高,國內的幾大玉種對比下來,只有青海昆侖玉最符合要求。因此在2008年1月2日奧運玉的論證和鑒定過程中,昆侖玉由于材質均勻、儲量豐富、價格便宜最終勝出。
昆侖玉選好后,很快面臨的就是加工產地選擇問題。由于青海本地玉雕工藝水平不高,他們不遠千里來揚州,就是看中了“揚州工”玉雕技藝在國內外的領先地位。好料還需好工雕。青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但揚州玉雕做工精細,工藝大師在設計時也會因材施藝,每件產品都是精益求精。也只有“揚州工”,才能讓奧運玉環名揚世界。
業內專家也證實了“揚州玉雕甲天下”的說法。2008年1月初昆侖玉正式被宣布為奧運用玉后,圍繞奧運玉環的生產在揚州全面鋪開。尤其在選料、做細槽、切環等關鍵性技術上,“揚州工”都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工藝的把關。舉例來說,在原料選擇上,每枚玉環重約15克,3030枚玉環加起來只有45.45公斤,不足百斤。而要選出這些玉環,則耗費了約50噸的玉石原料。揚州玉器工藝大師優中選精,剔出不合格的玉料就有四五噸。而制作奧運玉環最難的是做細槽,在厚度為3毫米的玉環上鑿出1毫米的細槽,其難度可想而知。另外,切環的精度要求也很高,精確到以千分尺為單位。這些技術難題都是在“揚州工”的直接參與和指導下攻克的。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北京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的獨特設計,創下了奧運史上的另一個第一,首次在奧運獎牌上使用兩種不同的材質。而“揚州工”在這次奧運盛會上,也將留下自己光輝的一頁。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蘇繡    下一篇 泥塑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黔南| 宁城县| 龙川县| 盘山县| 谷城县| 莱西市| 石狮市| 安泽县| 龙江县| 辽宁省| 那曲县| 泊头市| 珠海市| 米易县| 牡丹江市| 白玉县| 呼和浩特市| 苍溪县| 扬中市| 新兴县| 濮阳县| 安顺市| 华亭县| 扎鲁特旗| 青阳县| 商河县| 勃利县| 林芝县| 自治县| 墨玉县| 石棉县| 昌宁县| 闸北区| 锦屏县| 吕梁市| 化德县| 宁乡县| 宾川县| 永顺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