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巡航
超音速巡航意味著飛機可以在1.5馬赫以上超音速飛行30分鐘以上。超音速巡航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快速突防的戰術思想,因此這種技術在未來超視距作戰中具有很大的優勢。超音速巡航是第五代戰斗機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一。

發展沿革 編輯本段
閃電戰斗機
1943年,英國電氣公司設計了一架戰斗機戰斗機是嚴格按照面積法則設計的的設計,有一個內翼和上下排列的兩個引擎它被命名為閃電戰斗機。
1954年8月11日裝備兩套“藍寶石”閃電戰斗機發動機的原型P1.0試飛,在不開加力的狀態下,速度超過了M1.這是最早的無加力超音速飛行記錄。
但由于閃電戰斗機在試飛時沒有戰斗載荷,增加了戰斗載荷和腹形油箱后,不再具備這樣的能力,加上M1.0處于發散阻力區,所以它可以 不算是有實際意義的超音速巡航飛機。閃電戰機是英國60年代的主力戰機,但后來因為政治因素和自身原因被F拒絕-4和“狂風”戰斗機替代。
SR-71偵察機
SR-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廠研發生產的噴氣式飛機是音速的三倍
程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裝備兩架“普-惠”J-58軸變循環發動機,單加力推力為14.7噸,飛機正常起飛重量在 50噸以上。SR-71能在海拔26000米以上使用M3.0巡航,在其高空執行任務時,沒有戰斗機對其進行有效攔截,也沒有導彈將其擊落。SR-71的這種能力在目前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主要得益于其優秀的氣動外形設計和獨特的變循環發動機和進氣道-尾噴管的綜合設計。
SR-71的主要任務是高空偵察,必須以3馬赫的速度巡航,才能擺脫所有的攔截機和導彈,所以它的設計理念與戰斗機不同。SR-71通過大幅降低亞音速機動性和起降性能來提高高空高速性能。同時,為了減輕重量和提高耐熱性,SR-大量使用復合材料鈦合金等輕合金,并進行特殊的結構處理。
SR-71強調M3.0巡航能力,是唯一能在2小時內飛越大西洋的飛機,創造了從紐約到倫敦1小時54分鐘的速度紀錄,可以更快、更安全的偵察,獲取敵防區信息,指導攻擊部隊的后續行動。從SR-從71的任務完成效果來看,沒有一架被擊落,說明這是一架非常成功的飛機。
米格-31戰斗機
米格-31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雙座全天候重型截擊戰斗機。米格-31是世界最大起飛重量、飛行最快的戰斗機,由米格-25戰斗機研制出來了,所以米格-31氣動外形和米格-25很接近,采用上翼、雙立尾、兩側進氣布局。根據俄羅斯官方數據,米格-當發動機關小,加力燃燒室打開時,可以使用M2.35巡航,但這不是真正的超音速巡航。
臺風戰斗機
歐洲戰斗機臺風是一家歐洲戰斗機公司(英、德、意大利與四個西班牙國家合作)設計的雙發、三角翼、鴨式布局、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斗機。Eurofighter聲稱eurofighter typhoon處于典型的空曠地帶-當空中武器裝備在11000米高度時,M1可以在沒有加力的情況下使用.以2左右的速度巡航,但也說明這種狀態會縮短發動機壽命,不是正常工作狀態,所以考慮為第四代半戰機。
F-22戰斗機
F-殲22戰斗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研制了單座雙發高隱身的第五代戰斗機。F-22在典型的空戰構型中,它可以超過M1.5速巡航,對于f-22年來,超音速巡航不再是簡單的獨立性能,而變成了與隱身能力相關、高流動性等。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
關鍵技術 編輯本段
超音速巡航會給飛行器設計和研究帶來一系列技術問題。首先,飛行阻力的問題當飛機以超音速飛行時,會產生波阻,波阻會使飛機的阻力比亞音速增加一倍,也會使進氣道的附加阻力和總壓損失增加一倍。其次,由于長時間超音速飛行,飛機處于高氣動加熱狀態,使得飛機結構材料的性能下降。第三是超音速巡航的電源,要求涵道比小、大推重比渦扇發動機。第四,為了提高超音速巡航戰斗機的綜合作戰效能,飛機應具有較高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隱身性能借助于出色的操縱特性或推力矢量技術,超音速巡航戰斗機具有過失速機動性在先進的綜合航電配置下,該機呈現出第五代戰斗機的優越性能。
外形設計 編輯本段
超音速巡航的飛機在設計M數時應根據預定的巡航馬赫數進行修正,以獲得全機的最佳面積規律分布,并可借助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進行CFD計算或風洞實驗。未來需要對飛機的外形進行修改,以達到雷達隱身的目的為了使飛機更容易達到超音速巡航的速度,需要對外形進行非常細致的修改,使飛機的波浪阻力最小化。此外,摩擦阻力、應盡可能減小形狀阻力等阻力,采用更合適的翼型,浸潤面積更小,避免過度鼓包等形狀修改。超音速巡航狀態一般在中間、在高空,這就要求飛機在中高空飛行時具有良好的阻力特性和良好的升阻比。
隱身技術 編輯本段
未來的戰斗機既要有隱身要求,又要有優秀的氣動性能目前,雷達隱身和紅外隱身是通過修改飛機外形的常用手段,但很難同時解決隱身外形和獲得超音速巡航的氣動特性最終只能是根據作戰需求,綜合考慮氣動和隱身兩方面的結果。
動力系統 編輯本段
首先,發動機的飛行包線必須很好地適應設計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在相同的靜推力要求下,高推重比的發動機油耗低,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能量,這使得超音速巡航相對容易實現;并能保證其在超音速巡航狀態下仍有適當的操縱性。所以超音速巡航要盡量使用推重比10的發動機。
武器內置與發射
內置武器既是隱身的要求,也是超音速巡航降低飛機阻力的要求否則外掛本身表面積大,亞音速時摩擦阻力大增,跨音速時會產生很大的激波干擾阻力一些戰士可以 用外掛甚至達不到超音速。即使達到超音速巡航狀態,由于阻力過大,作戰半徑也會急劇下降。
高溫與材料
長期超音速巡航,尤其是M2.5后,飛機表面溫度會急劇上升并超過250℃,飛機金屬結構會因高溫而變軟,許多復合材料會達到溫度極限,各種結構件受熱收縮不均勻,導致結構破壞或連接處間隙過大,破壞表面流場,甚至導致飛機解體。現在鋁合金罐 t被使用,所以有必要使用更耐熱的材料。同時,高溫條件也對燃油有害、滑油、液壓油等提出了性能要求。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