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頭條   

被“圍獵”了的一所大專的老師劉馨月

9月中旬的一個早上,廈門一所大專的老師劉馨月被“圍獵”了。

在一堂有200余名學生的動漫造型設計課上,一群奇怪的人闖進了線上會議室,他們昵稱里充斥著看不懂的火星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屏幕,開始在上面涂寫羞辱性字眼,還播放吵鬧的音樂。

他們大約有10人,趁劉馨月還沒反應過來,有的人大聲唱“雞你太美”,有的人罵著不堪入耳的臟話,還有人用調侃的腔調對她說“小妹妹你幾歲啦”“我也想聽老師上課”,并發出“惡心的笑聲”。

由于奧密克戎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學校都適時采取了線上授課的形式,也使得“網絡爆破”有機可乘,一度成為流行現象。這是一種近兩年出現的網絡暴力手法,即一群外來者入侵在線課堂,通過開麥辱罵、控制屏幕、播放歌曲甚至淫穢視頻的方式,來破壞線上教學秩序。

10月31日,河南新鄭市第三中學的歷史老師劉韓博被發現在家中突發心梗猝死,年僅46歲。其家屬稱,其網課曾多次被有組織地“入侵”。28日晚,最后一次遭到爆破后,劉韓博失去聯絡,兩日后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女兒認為,母親的猝死和“網絡爆破”有關。

遭遇爆破的老師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它會造成怎樣的后續影響?這些看似課堂惡作劇的行為,為什么可能是致命的?

看不見的敵人

“眼花繚亂,你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么,還以為是學生干的。”95后劉馨月才畢業兩年,這是她帶的第二屆學生,此前只給這個班上過一次課。

她先是講道理,對方充耳不聞,她試圖強制閉麥,但對方又打開了。正在劉馨月手足無措時,評論區的學生卻打出“哈哈哈哈哈哈”的字眼,她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感覺自己被學生羞辱了”。她強忍著哭腔慌忙關閉了會議,打開了一個新的。

“但是他們又來了。”這群人再次進入會議室,就像一個甩不掉的噩夢。

這些外來入侵者喜歡自稱“爆破獵手”,大多為青少年,一般通過學生分享的會議密碼進入課堂。多位老師反映和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他們有著固定的行動模式:頂著“夢之淚傷”“終極獵手”的昵稱,播放“豬豬俠變身”的視頻或者無關的音樂(甚至哀樂),不斷用粗話進行人身攻擊,高聲唱“雞你太美”,在老師發言時,他們會說“你在狗叫什么”。這些多是特定游戲文化中的“梗”,如今卻成了騷擾師生的手段。

網課爆破網課爆破

唐櫻的線上課堂聊天區被刷滿“胡言亂語” 受訪者提供

深圳一初中英語老師唐櫻對“網課爆破”早有耳聞。因為封控,今年深圳學校上網課的情況大幅度增加,很多學校都曾遭遇爆破。

同事之間交流過“防爆”的方法,但真的輪到唐櫻時,她還是不知該如何應對——課程開始5分鐘后,二三十個陌生人悄無聲息地進入會議室,唐櫻沒收到任何提示。他們像埋伏好的地雷一樣一瞬間爆炸,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在共享屏幕上亂涂亂畫。

線上會議的昵稱和頭像可以自行更換,這給了爆破者絕佳的隱藏方法。唐櫻一移除他們,這些人就換成新的賬號和頭像重新進入,很難分辨。其中一個人把昵稱偽裝成學校的“王主任”,另一個人換成了學生的名字,還試圖渾水摸魚:“老師,把權限給我,我幫你把他們踢出去。”

大多數時候,爆破是針對老師,但學生也可能成為攻擊和栽贓的對象。一次建筑系的在線課堂上,上海大學生李娟目睹有人闖入后不斷辱罵“王俊”,而此人的會議昵稱也是王俊,“有點搞不懂,為什么這個人要罵自己?”就在她疑惑之際,班中另一位學生,真正的“王俊”跳出來發言,“這不是我啊,到底是誰冒充我,神經病吧”。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所有課堂都留下了爆破者的足跡,連公益性質的講座都不放過。李娟最早在2020年參加某知名高校舉辦的女性講座時就碰到過,當時三個“穿著邋遢的外國人”一下子占據了zoom在線會議軟件的屏幕,“不僅用英文說臟話,還豎中指”。

蔓延的猜疑與焦慮

當爆破在網絡課堂蔓延,師生之間的猜疑和焦慮也在蔓延。

劉馨月記得,當時爆破者們播放的是蔡徐坤的音樂,惡搞了其中的歌詞,但后來她發現學生們也喜歡唱這首歌,而且在交上來的動漫造型設計作業中,多位學生都以蔡徐坤為原型創作。平時交流,學生們還經常用陰陽怪氣的語調回答她。這些細節令她心下一寒,和學生之間“有了說不清的隔閡感”。

“幼稚、無聊、低俗,像小混混一樣,沒有上一屆那樣青春的校園氣息”,她對整個班產生了負面情緒。她懷疑自己太年輕,沒有老師應有的沉穩氣質,所以才不被尊重,在學生面前的氣勢也不由自主弱了下來。同一辦公室的老師交流起這個班的情況,紛紛對上了號,“你也這樣子嗎?”“我還以為只是瞧不起我。”

被爆破后,英語老師唐櫻接到了警方的電話,原來是學生家長替她報了警。下課后,她前往警局做了近3小時的筆錄,身心俱疲,“我不是犯人,但是要像犯人一樣被反復盤問,真正的犯人卻不知道在哪里。”

當天晚上她失眠了。她反復回憶事情發生的過程,想起有哪幾個同學曾跟著惡意模仿或起哄,課間時候是誰在播放相同的音樂。

第二周的同一時間,要上這堂兩個班級合并的大課之前,唐櫻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在抗拒,處于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吃不下飯,一度恐慌到大哭。”因為她知道,學校另一位老師遇到了公然播放淫穢視頻的情況,她特別害怕這會在自己的課堂上重演。

為了杜絕“爆破”,她采用了一個極其麻煩的辦法——不合并兩個班上課,同時用兩臺電腦直播,讓學生們分兩撥進入原本學校建立的在線會議室。

上海的初中老師王曉飛曾在一節精心準備的1000人大課上遭遇了兩次爆破。她不停地問自己,“為什么是發生在我的課堂上?”她最大的反應不是生氣,而是在想自己哪里沒做好,內心有一種莫名的負罪感。這之后,她經常糾結自己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甚至還主動和領導表示,她的教學掌控力不夠,鎮不住這樣的“大場面”。

多位老師反映,被爆破后他們對線上課產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礙。劉馨月認為,新鄭三中去世的老師年紀較大,不了解青年亞文化中的“惡搞梗”,也不熟悉軟件功能,遇到網課爆破可能會更加憤怒、無助。而唐櫻表示,“這件事的陰影其實很大,我只遇到一次還能自己消化,但如果像那位老師一樣重復多次的話,肯定會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

網課爆破網課爆破

網課入侵后,王曉飛的學生在討論。受訪者提供

防止爆破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的助理研究員胡馮彬表示,網絡爆破現象最初是在國外流行起來的。

記者查詢到,這種現象被命名為“Zoom轟炸”(Zoombombing)。在2020年疫情期間,該軟件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一些人便利用軟件的安全漏洞或通過公開的會議密碼,攻入私人聊天室和視頻會議。

9月6日,騰訊會議曾發布《在線課堂“防破”指南》,被深圳網警和天津網警的官方微博轉發,其中提出了多種方法規避網課入侵:比如設置會議密碼及等候室;或是開啟報名模式,通過審核方可入會;還可以預定微信特邀會議,僅指定群成員可加入,會議鏈接轉發無效;會中開啟“僅主持人可共享屏幕”,并關閉“允許其他成員添加互動批注”的功能。

網課爆破網課爆破

深圳網警轉發《在線課堂“防破”指南》

不過多位老師認為,這些功能過于復雜,對上了年紀的教師并不友好,如果不經過培訓很難學會。

胡馮彬指出,技術角度來說追蹤施暴者并不困難,相關的網課平臺也出臺了部分在線課堂的使用指南和防范舉措。但網課的會議號和密碼通常是學生,即課堂的參與者自己泄露的。即使平臺的安全系數提高,也不能避免學生主動將賬戶透露給施暴者。

“他們的訴求或是好奇有趣,或希望課堂終止,甚至針對任課教師。我們在討論施暴者和網課爆破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這一行為的‘購買者’。”他注意到媒體報道中,一些購買此類服務的學生在中途感到后悔或害怕,事件的沖擊或現場感超出了他的預料,希望停止爆破。如果能夠從學生這一端有效管理,也是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另一個思路。

網絡爆破不等同于社交平臺上常見的網絡暴力,沒有極強的目的性。對青少年來說,起初可能是出于宣泄獵奇,但一旦往后發展,很難控制言語的邊界。他認為邊界消失是走向暴力的征兆,“網絡之中,你永遠不知道這個邊界在哪,他人的承受的邊界在哪。”

新鄭三中的事件發生后,上海一初中班主任胡霞開了一場嚴肅的“網絡暴力”主題班會。“現在的學生天不怕地不怕,不怕老師不怕家長,但會害怕周圍同學帶給他們的輿論壓力,所以讓全班同學討論網絡暴力,去警醒這些有可能犯錯的同學。”

這場班會激起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們開始思考,如果遭遇爆破,自己可以做些什么:首先,把肇事的過程錄屏并報警;其次,對老師要有及時的心理上的支援,要替老師說話,不能推波助瀾;最后,對于那些起哄的同學要及時譴責。

她也觀察到,有近10位學生對“網課爆破”的態度曖昧不明。于是她刻意去“敲打”這類學生,“對這個事情你怎么看?”被“拷問”后,孩子們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我覺得這樣不好。”

“那你以后會這么做嗎?”“不不不,做了是會被開除的。”

“網絡爆破只要9.9,想購買這個服務嗎?”“我們沒錢。”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姐妹生死局”兩女子在餐館門口,互相抱著分不開,竟是因為……    下一篇 網課爆破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