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
朝天宮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它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建業路朝天宮4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時期,朝天宮所在地是吳國冶煉鑄造兵器的作坊,也是人口聚集地“冶山”南京早期的城市,后來成為官方別墅、墓祠、官方學術機構、道觀等。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上書重修,取名朝天宮,成為明朝最大的宮殿、最有影響力的道觀,也是皇家宗教的集大成者、習儀、官署功能于一體。朝天宮部分建筑在明末毀于戰亂,清朝康熙年間修復,延續其輝煌。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朝天宮又一次遭到了軍事災難的嚴重破壞。清朝同治年間,朝天宮改建為孔廟(文廟),并成為江寧付雪的所在地。民國時期,朝天宮是古玩字畫交易市場,也是首都高等法院所在地曾是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遷”的庫房。建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朝天宮成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委員會(南京博物館的前身)所在地、古玩字畫交易市場已成為南京市和江蘇省的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朝天宮占地約4萬平方米,基本保留了明清兩代的宮殿式體系主要景點是文廟建筑,是江南文廟建筑的典范,江南建筑水平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包括“金陵第一勝跡”之譽。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朝天宮古建筑群位于南京水西門杜云北部,背山面水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采用三館制所有建筑都是圍繞中軸線對稱的。朝天宮坐北朝南,景區布局可分為三部分:中軸線上排列的是文廟建筑,主體建筑從南到北依次是牌坊、照壁、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拜完廟,然后西側是敬義亭,東側是非云亭;中軸線西側,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下馬背、主展廳等;在中軸線的東側,主要建筑和景點從南到北依次是江寧付雪、沁心樓、飛霞閣、怡心亭等。左右配殿、東西廂廡、泮池、假山等,均衡對稱地坐落在朝天宮中軸線的兩側,四周是黃色琉璃瓦紅墻。
文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學校教育、政治教化、一般呈現文化遺產和其他具有多種功能的建筑類型“祠學璧合”左廟右學”前廟后學”山東曲阜孔廟的結構模式基本上是標準體系,但全國各地的孔廟建筑在遵循標準形式的同時,都會結合當地的習俗和特色進行建造。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牌坊
朝天宮宮墻兩端各有一座磚砌牌樓,有三個拱門,中間的門很高,有一面磚砌的橫幅刻著曾國藩 ■書法東方的文字是“德配天地”,西面文字為“道貫古今”
照壁
朝天宮南端有一照壁,東西與宮墻連成一體,照壁正面嵌有四個磚刻大字“萬仞宮墻”,每個字約1米。萬仞宮墻”從《論語·子張》開始:主人的墻被砍了,但是你可以 不要進門你可以 看不到祠堂的美,看不到百官的富”,“萬仞宮墻”意思是贊美孔子的淵博的知識和文章、道德水平之高。仞”是一個古老的長度單位,中國大部分孔廟都有寫“數仞宮墻”,山東曲阜、四川資中等少數孔廟寫道“萬仞宮墻”,以示對孔子的尊重。
欞星門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衛星是天空中的衛星“欞星”以孔子命名,意為孔子是天上星辰的后裔,閬興門一般作為孔廟使用(文廟)中軸線上的一扇門。凌杏門是古代牌樓的一種,以木石為材料,前有柱,一室兩柱,故又稱二柱門,后被封建統治者改稱為二柱門“欞星門”,成為帝王之門的象征。朝天宮的凌星門位于廣場和大成門之間,也是文廟的南大門。欞星門內有四根柱子,每根柱子的南北兩側各蹲著一對雌雄獅子,共八只。在星門,有一個掀背,在東方,它是一個文學官員 的書房、司神庫,西為武官齋、司牲亭等。
大成門
朝天宮的大城門位于凌杏門以北數十步。大城門以北,東西各有廳堂,東廳旁有一棵銀杏樹,枝葉繁茂后備箱需要兩個人抱據清代陳所作的《云瀆道橋小志》記載,此樹為清初人所植。在古代的大成門,陳方手持戟用于禮儀,所以它也被稱為戟門,分為左和右、中、右邊三個門,中間的門是皇帝祭孔太子的通道、郡王可走左、右兩扇門,一般官員只能走戟門兩側“金聲”玉振“兩個小門。大成”金聲”玉振”名字都是《孟子·萬章句下》的:孔子說是大功業,也是大功業。
大成殿
大成殿和大成門的名字都來自《孟子·萬章句下》:孔子被稱為大師,他也是大師。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是供奉孔子的大殿。大成殿也是朝天宮的主體建筑它歇息在山頂,有重檐,有五個入口和七個房間白石為臺,上覆純黃玻璃,雄偉壯麗它曾經是獻給孔子的”文宣王,大成圣人”牌位。
崇圣殿
大成殿北側,又名萬神殿,斜山峰,上覆黃綠色玻璃,用作孔子弟子和南京鄉賢的牌位。
泮池
位于朝天宮宮墻內,是古代文廟的標志性建筑它是一個半圓形的水池,意思是玉的一半。按照周禮的說法,天子的皇宮叫做“辟雍”,四周環水;諸侯的學宮為“泮宮”南半部四面環水,即半圓形的水面。孔子被追封為文選之王,池畔可以按照禮制來建造,所以池畔成為古人的象征 尊孔,興辦官學,既有文化寓意,又美化了環境。
建筑形制 編輯本段
現存的朝天宮建筑群是清朝同治年間重建的,是典型的禮制建筑。朝天宮正殿的屋頂全部是純黃色琉璃瓦中國古代只有馮異建造的宮觀或道觀可以采用這種規格而且朝天宮西北門外還有一塊馬碑,刻在上面“文武百官,軍民紛紛下馬于此”可見當時朝天宮的規格和地位之高,與北京故宮一起,是明清官方古建筑的代表。整個建筑群的布局很整潔、嚴謹而氣勢磅礴,是江南地區建筑檔次最高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
南京市博物館
朝天宮是南京自然博物館的分支南京博物館的所在地是一座綜合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承擔著南京地下遺址古草葬的考古發掘和調查以及文物保護工作、收藏和保存藏品的是南京市和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京博物院位于朝天宮,占地5萬平方米,展廳9000平方米。南京博物館有10多萬件文物,其中包括南京人頭骨化石、青瓷釉下彩鳥獸鍋、王謝家族墓志、青花蕭何追韓信梅瓶、云龍鑲金玉帶、漁翁戲荷琥珀杯、七寶阿育王塔等一批文物聞名中外。南京博物館的主要常設展覽如下“龍蟠虎踞-南京城市史”玉堂佳器-館藏精品展”云裳簪影-宋明服飾展”等。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20世紀50年代初,南京市文物保護委員會(南京博物館的前身)遷入朝天宮,成為研究南京古代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南京博物館于1978年正式開放。
1957年,朝天宮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文廟東附殿南側的《重修江寧府學碑記》石碑嚴重受損,斷為三截;后來在2010年,南京博物館對其進行了修復,并將其移至二進西翼進行保護和展覽。朝天宮古建筑主體結構為土木結構,建造時間較長,因此在1986年至1992年進行了大修,是一次大規模的保護性維修。為了進一步把朝天宮建成南京的中心2000年底,南京開始對朝天宮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并建設冶山休閑中心、倉巷步行街、朝天宮南廣場等標志性建筑;然后在2001年,朝天宮被全面參觀“擴容”,新建7600平方米的文物倉庫、展區為4000平方米的三層展廳,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主體建筑是仿照六朝建筑的“冶城閣”展出文物,展示六朝美食和茶道文化“六朝文化展示中心”此外,還恢復了明代池畔廣場的設置,鋪設了綠色石板,恢復了御道原貌,將池畔兩側變成了綠地,從而將朝天宮建成了展示六朝古都南京古文化的場所。由此,位于朝天宮的南京博物院展廳從古樓移至新建的展廳,朝天宮成為南京博物院分館南京博物院的所在地。
2005年,朝天宮景區被評為AAAA市級旅游景區。為了把朝天宮地區打造成以朝天宮古建筑群為核心的南京特色文化區,為了治理白蟻、2010年,朝天宮因部分木結構老化,屋頂漏水,進行了提檔升級工程,涉及展陳、環境改造、古建筑維修等相關項目。其中,原有的古代建筑如凌杏門、東西廂房、景陽閣、費霞館等進行了大修,朝天宮古玩市場整體搬遷到新址,與朝天宮古建筑不協調的新建筑和設施被拆除,古建筑群和博物館展覽更加融合,東山花園、飛云閣、冶山景區連成一片,新建專門的游客服務區。
2013年,朝天宮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南京市政府規劃,地鐵5號線朝天宮站地塊擬建設為上蓋建筑(上蓋物業項目位于秦淮區朝天宮街,東至莫愁路,西至芝麻營,南至韓家園,北至內秦淮河,總面積約1.5公頃,主要功能為商業用地、街旁綠地)地塊東側緊鄰全國文保單位朝天宮,整個B地塊位于朝天宮建設控制地帶內。
2023年3月8日,規劃設計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意見,2023年5月15日通過規劃委辦公室和名城辦聯合組織的專家咨詢會進行修改完善,隨后公示。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