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林匹克塔
北京奧林匹克塔(英文:Beijing Olympic building)也被稱為“釘子塔”位于朝陽區(qū)北京中軸線旁,是奧林匹克公園最高的建筑。建造奧林匹克塔的建議是在北京提出的美國申辦2001年奧運會(2008年夏季奧運會)成功后,2006年確定“生命之樹”該方案因時間限制暫時擱置,2011年重新施工,2015年8月8日正式完工。奧林匹克塔由五座不同直徑的單體塔組成,它的外觀是“釘子狀”塔頂標有奧林匹克五環(huán)。建筑高度為261.65米,占地面積81437平方米,建筑面積18687平方米。2017年11月6日,北京奧林匹克大廈授牌“2016年魯班獎'作為北京奧運精神的見證,奧林匹克塔向社會開放,承擔著城市標志性景觀、旅游觀光、文化展示、環(huán)保監(jiān)控大型活動監(jiān)控等多重功能。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1932年,中國短跑運動員劉長春獨自赴會,奧運會第一次迎來了中國的身影。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決議,恢復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與美國美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2001年7月13日,北京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2006年,奧林匹克塔的概念初步形成。
建筑背景
北京奧林匹克塔最初被提議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準備期間建造。在中國 2001年申奧成功,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qū)規(guī)劃方案確定,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北京中軸線上的奧林匹克中心區(qū)北端建造一座景觀塔。當時已經開始設計了但由于項目時間緊張,一些工程專家擔心項目趕不上當時奧運會開幕,導致項目暫停為了電視轉播,需要在國家體育場的北側新建一座高約150米的玲瓏塔。直到2010年,廣州電視塔在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的精彩亮相,才讓市政府領導重新認識到風景建筑在一個城市中的作用。在那些日子里,它被用來作為一個廣播電臺,以滿足各個國家的需要“我希望能捕捉到奧運會最新的獨特影像”需要建造的精致的塔是由于它的高度、由于規(guī)模等因素的限制,奧運會結束后并未對外開放,導致奧運會中心區(qū)缺少觀禮臺。因此,重啟瞭望塔項目再次被提上日程。
選擇方案
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組織了一系列景觀塔的征集活動,并于2006年初最終選定了中國院地方設計研究中心提交的方案“生命之樹”方案。生命之樹”坐落在緩緩上升的背陰草坡上,像一棵大樹從地下冒出,與周圍的森林花草樹木融為一體,盡顯自然、和諧、地球上美麗的風景使奧林匹克塔成為一個獨特的塔建筑。景觀塔位于奧林匹克陽山公園南門東南,與地鐵8號線奧林匹克公園站相連東側為龍形水系,南側為下沉式花園,西側緊鄰奧林匹克景觀大道。
施工過程
奧運塔的初步設計由于工期的壓力而倉促結束,不僅造成設計深度不足,而且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導致許多問題得不到解決。項目重啟后,建筑師使用了當時建筑行業(yè)廣泛使用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大大拓展了建筑形態(tài)深入探索的可行性,使建筑師不再苦于如何用傳統(tǒng)的二維施工圖表達空間的三維復雜形態(tài)。 為了達到瞭望塔夜間最佳的照明效果,在塔廳頂部設置了大功率的LED泛光燈對塔身進行照明,在每個塔冠上設置了光源對相鄰的塔冠進行投光,在每個塔冠的頂邊還設計了環(huán)形的LED燈帶向下照明。此外,為了彌補塔身與塔冠高度差造成的光照衰減,增加了光照平臺,以補充接縫處黑暗區(qū)域的光線。
建筑完成
2011年4月開始建設2012年5月30日,186米高的5號塔冠率先成型到2014年3月,塔冠的形狀已經基本成型。2015年4月,命名方案集中在三個方案上——北京奧林匹克塔、奧林匹克北京塔、奧林匹克塔。8月8日,大樓正式竣工。同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來北京參加田徑世錦賽,計劃選擇有代表性的相關建筑,放置五環(huán)標志。經過奧林匹克塔項目經理譚劉金的同意,巴赫同意將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志永久懸掛在塔上。2016年1月,國際奧委會批準命名“北京奧林匹克塔”2016年6月12日,位于北京中軸線的奧林匹克塔正式落成,一號塔頂部也完成了永久性的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志。
建筑特征 編輯本段
北京奧林匹克大廈位于北京朝陽區(qū)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區(qū)域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采用柔性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筑。該建筑由五座不同直徑和高度的單體塔組成,1號塔為主塔,2號塔、3、4、5為副塔。最大建筑高度為261.65米。1號塔高度最大,結構高度244.85米,5號塔高度最小,結構高度186米,自下而上。主體建筑緊鄰中軸線景觀大道,建筑面積18687平方米。其中塔冠占地5257平方米,塔基占地13430平方米,總面積81437平方米。
每個單體塔由一個多邊形塔體一個皇冠狀的觀景大廳和頂部的觀景平臺組成。奧運塔頂部的觀景大廳錯落有致,副塔逐漸向主塔四周擴散帶有五個塔冠的圓形觀景臺象征著奧林匹克五環(huán)。北京奧林匹克塔有幾個室內觀景大廳、除了屋頂觀景臺,還有電視轉播、綜合指揮、餐飲、歷史文物展覽和旅游商業(yè)等綜合功能。北京奧林匹克塔,以其挺拔的造型,結合金屬幕墻和玻璃幕墻的獨特效果,詮釋“生命之樹”的建筑創(chuàng)意。
建筑外觀
北京奧林匹克塔塔身由五座塔組成,186米到246米.八米高的獨立塔樓。以“生命之樹”對于設計概念,它意味著生命之樹突破地球 這也意味著奧林匹克精神是無窮無盡的。塔的底部采用堅固的外殼隨著向上生長,逐漸像枝葉一樣分叉,露出內部樹枝紋理的銀白色金屬幕墻,使整個建筑看起來輕盈。塔頂逐漸向四周延伸,形成皇冠形狀。五座高低不一的塔,在空中似近又似遠,蘊含著奧林匹克五環(huán)的雄健精神。設計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圓形元素,從植物形態(tài)中尋找靈感,體現(xiàn)了人文特色和生態(tài)理念。
內部構造
北京奧林匹克大廈內座廳采用少柱結構-剪力墻結構體系?;鶑d主梁跨度大,荷載重,室內建筑效果要求高通過沿高度方向設置多個連接桁架,將五個單體塔樓連接成一個整體,形成組合式塔樓結構體系。大廳大跨度鋼筋混凝土主梁分別支撐在塔壁上、在少數內部豎向構件和周圍有扶壁的混凝土外墻上,荷載面積也很大。室內建模采用大跨度拱梁,可有效改善大跨度梁的受力形式,優(yōu)化構件截面尺寸,提高結構的經濟性。大廳屋頂采用交叉編織梁板結構,保證了結構的整體性和對塔樓的嵌入效果。結合建筑內部造型,采用大跨度拱梁。
塔樓西側的巨大拱門打開,面向景觀大道;連接南北入口。五個近20米高的巨大樹干狀圓柱體矗立在大廳中央,頂部縱橫交錯的橫梁像巨大的植物枝條一樣向四面八方延伸。大廳墻面刷成暖白色,頂部結構外露并保持原有的淺灰色清水混凝土效果,彩色魔石打磨、打磨后,按不同深度鋪在地上,形成波紋圖案。
建筑特色 編輯本段
優(yōu)雅別致的樹塔:塔體主體部分根據幕墻的實際情況變化,形成樹干的表面肌理,豎向構件在塔體頂部向外延伸并分叉形成樹冠,呈現(xiàn)出自由流暢動態(tài)生長之美。
多功能觀察塔:五塔合一打破了以往電視接收塔附屬單塔觀光的設計局限。最高的1號塔是主觀光廳,2號塔是餐廳,3號塔是餐廳、4號塔的空間主要是多功能商務活動,5號塔是大型活動控制中心。所有的塔冠和平臺都可以供人登上,塔身也可以水平連接,形成互動的高空觀景平臺,旨在達到純凈、無障礙、全方位、全角度觀看體驗。
名副其實的奧林匹克紀念塔:帶有五個塔冠的圓形觀景臺象征著奧林匹克五環(huán)塔冠和塔身的組合并肩而立,是奧運會的一個統(tǒng)一體、對競爭精神的完美贊美。夜晚,伴隨著“奧運之環(huán)”主題燈逐漸點亮,凸顯了北京奧運會給中國帶來的驕傲和榮耀。
觀景展覽 編輯本段
塔內文化展覽:進入奧林匹克塔,你可以看到奧林匹克文化展覽。有精彩壯觀的奧運會,也可以親身體驗奧運選手的比賽和訓練這里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對一的領獎臺和各種奧運場館的模型;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是如何在顧拜旦男爵的倡議下重生的,有很多故事;有關于奧運圣火的故事,也有圣火采集儀式的相關資料和視頻。還可以近距離欣賞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中使用的火炬。場館內壁有10個立方體,從左到右介紹奧運主辦城市的整個籌備期,每個立方體介紹一個重要階段,比如提名、選舉、籌備、開幕等。
塔頂觀景臺:乘電梯到頂層露天觀景臺,你會看到巨大的奧運五環(huán)。2016年6月12日,在北京奧林匹克大廈舉行“北京奧林匹克塔命名暨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志竣工儀式”這使北京成為繼加拿大蒙特利爾之后第二個獨立永久安裝奧運五環(huán)的城市,北京奧林匹克塔也成為世界上永久安裝奧運五環(huán)的最高建筑。1號塔的平臺是北京北部的一個重要制高點站在塔頂的超高觀景平臺上,可以360度俯瞰北京。從奧林匹克塔向南看,北京的中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建設中軸線。奧林匹克公園的壯觀景象就像一條寬闊的銀帶和精致的塔樓、國家會議中心、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場(鳥巢)當奧運相關設施在望時,一眼就能看到。北京獨特的宏偉秩序就是圍繞這個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發(fā)展和延續(xù)的??梢哉f,站在奧運塔上可以見證北京的發(fā)展變化,是北京美麗中軸線與時空的穿梭。
文化活動 編輯本段
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隆重開幕,10 o 當晚10點30分,北京奧林匹克區(qū)上演了一幕“空間光影秀”它吸引了許多游客駐足觀看并拍照留念。奧林匹克塔燈光秀“光影迎賓”多彩亞洲”悅賞中華”和“共享未來”四個篇章。
2019年8月27日,第二屆“北京入境旅游全球戰(zhàn)略合作伙伴會議”在北京奧林匹克大廈舉行。
2019年11月26日直徑2.022米、中國最大的重達1851斤“坦洋工夫”茶餅是從村運來的福建省安市向北京奧運塔,并舉行儀式。
2020年2月8日,北京奧林匹克塔亮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樣。
2021年10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圣火抵達北京,當天上午在國家體育場舉行了圣火歡迎儀式“鳥巢”北面的奧林匹克塔舉行。
2021年12月20日,全球華人支持2022年北京冬奧會暨聯(lián)合會成立20周年高峰論壇在北京奧林匹克大廈舉行?;顒蝇F(xiàn)場展出了“《奧林匹克宣言》——美麗奧運文化長卷三”這幅長卷以《奧林匹克宣言》的結構為基礎,囊括了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23個國家和43個城市的節(jié)日文化,寓意東西方文明在北京相向而行交匯發(fā)展。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奧林匹克塔五彩繽紛,迎接新年“相約冬奧會,再相聚北京”主題是奧林匹克塔的光影秀。通過三維立體成像、全彩激光等科技手段,聚焦京味文化魅力,傳播奧運城市文化。當晚,2022北京新年倒計時在這里舉行。
2022年3月4日,奧林匹克塔開啟了冬殘奧會主題燈光秀,一直持續(xù)到3月13日。燈光秀計劃每天18 00開始,24 00結束。冬殘奧會燈光秀主要是在歷屆冬奧會燈光秀轉播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冬殘奧會吉祥物、一些比賽的會徽動作形象等元素比較突出“兩屆冬奧會同樣精彩”
2022年3月17日,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綠色奧運·北京奧林匹克大廈舉辦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展。
2022年6月15日,“一起向未來”中國冰雪運動攝影展亮相奧林匹克塔。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板塊以圖像的形式再現(xiàn)了奧運會的寓意、直擊人心的瞬間;第二部分收集了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北京冬奧會攝影團隊在奧運會內外拍攝的100多幅圖片;第三節(jié)收錄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錨定冬奧會和冰雪主題的120張照片,匯集成一張“冰雪之城”夢幻場館”全民冰雪”運動之魅”和“一起向未來”
2022年6月29日,“奧運藏品全球征集”奧運藏品捐贈儀式在北京奧林匹克大廈舉行,來自國內外各界的捐贈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2022年8月19日,北京奧運城市發(fā)展促進會、北京冬奧會精神主題展展覽在奧林匹克塔舉行,展覽首次聚焦北京冬奧會會徽、獎牌、火炬和其他實物展品系統(tǒng)地展示了北京冬奧會參與者所展示的北京冬奧會精神。
2022年8月31日,服務貿易交易會主題燈光“點亮”北京奧林匹克大廈,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標志在北京奧林匹克大廈的主體上亮起,主題是“服務合作促發(fā)展,綠色創(chuàng)新迎未來”
2022年9月9日,——9年9月11日,由北京婦女會主辦由北京市婦女兒童服務中心主辦“如果你充滿情感,你會談論中秋節(jié)”傳承家風活動在奧林匹克大廈舉行。
2023年2月6日,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周年之際,北京冬奧會精神宣講團在奧林匹克塔、北京奧運博物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待冬奧會場館進行現(xiàn)場宣講。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2012年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中國鋼結構金獎。
2012年中國建筑企業(yè)管理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
2013年北京市優(yōu)質工程評審委員會北京長城杯金獎工程。
2016年北京市優(yōu)質工程評審委員會北京長城杯金獎工程。
2017中國勘察設計協(xié)會全國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獎優(yōu)秀建筑結構專業(yè)一等獎、優(yōu)秀建筑工程設計二等獎。
2017北京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協(xié)會“北京市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綜合獎(公共建筑)一等獎、專項獎(建筑結構)一等獎。
中國建筑協(xié)會2017年度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