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是我國高校的本科專業,屬于教育學,基礎學習年限為四年。授予學士和碩士學位教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主要學習小學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接受兒童基礎訓練教育技能,掌握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畢業生可勝任各種主教學科及輔助教學科目的教學、研究和班主任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領域的教育工作、教學、培訓、咨詢、文秘和文化宣傳工作,同時具備在國內外小學教育方向及相關教育學科繼續深造的學術能力。
專業發展 編輯本段
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小學教師的培養主要由普通中等師范學校承擔。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開始在五年制專科層次培養小學教師,后來發展為高中三年制專科培養模式。
1997年,教育部提出將初等教育專業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行列,并組建相應的課題組。1998年,南京曉莊學院首次嘗試開設本科小學教育專業。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準,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設置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同年開始招生。
2012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小學教育是教育學的一個特殊專業,專業代碼040107完成后,它被授予學士學位教育學碩士學位,學制四年。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小學教育專業信息不變。
培養標準 編輯本段
培養目標:本專業思想道德素質好、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從事小學教育工作、教學管理復合型人才。
知識要求: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小學相關課程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觀察和研究小學生的科學方法;具備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家關于初等教育的政策、政策和法規;了解初等教育的理論前沿和發展趨勢;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主要包括理論課、實踐課程與畢業論文(設計)實踐課程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訓、教育實習、教育考察、教育調查等。畢業論文(設計)包括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實驗報告教育、教學與管理案例分析報告等。高校要合理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探索開展學生創新實驗的途徑、發表論文、專利和自主創業折算學分,學生參與項目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被認為是課堂學習。高校可以選擇一些體現學科前沿的、具有學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知識單元開設選修科目,促進教師發展國際前沿學術、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課程結構應涵蓋專業知識體系的主要知識單元、知識點。要明確規定選修課的范圍和數量,保證課程的選擇性。有條件的高校可以開展國內(外)學生交流、多種形式和層次的聯合培訓或雙語教學。在總學分中,實踐課程所占比例不應低于25%
實踐教學:高校必須具備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條件,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專業特點和需要,建設能夠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專業實驗室、實訓中心等。、中小學校、教育行政機構要加強合作,建設一定數量的相對穩定的教學學徒隊伍、實習基地,保證實習和實習活動的順利開展。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范基地、科技創業實踐基地和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實踐教學累計不少于6個月。比如楚雄師范學院,有實踐環節和集中實踐環節兩部分。課程練習鏈接包括課程作業、課程實驗、課程實訓、技能訓練等;集中實踐環節包括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基礎教育考察與交流、科研訓練與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踐和集中實踐兩部分。課程練習鏈接包括課程作業、課程實驗、課程實訓、技能訓練等;集中實踐環節包括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基礎教育考察與交流、科研訓練與畢業論文(設計)等。
畢業設計 編輯本段
選題要求: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可承擔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實驗報告教育、教學和管理案例分析報告等形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結合教育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地進行畢業論文的開發(設計)工作。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和內容要符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強調對所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畢業論文(設計)要遵守學術道德,符合學術規范。
內容要求:高校應為本科生指定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是各專業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必要時,可以聘請基礎教育學校或者其他類型教育機構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或者管理人員參與指導。畢業論文(設計)應做到主題明確、資料翔實、方法科學、論據充分、推證嚴密、結構合理、格式規范、行文流暢、符合學術倫理。
指導要求:指導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開題、研究、寫作、指導答辯全過程,加強選題、研究方法和寫作規范指南。
師資隊伍 編輯本段
師資隊伍結構:教師的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有學術造詣較高的學科或專業帶頭人和適當數量的骨干教師。專任教師的學科背景應涵蓋課程體系所包含的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一般要有博士學位。年齡結構合理,3055歲專任教師不少于2人/3。職稱結構合理,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不低于總數的30%。
如惠州學院初等教育系,目前有專業骨干教師25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12人,助教1人;博士18人,碩士6人,本科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5人;校級教學示范教師1名、優秀教師3人。
師生比:高等學校應根據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和教學時數等,以建立足夠的數量、結構合理、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小學教育專業專任教師不少于6人,生師比一般不高于18:1。應當有一定數量的來自基礎教育學校或者其他類型教育機構的兼職教師。重點院校可以略高于這個標準。
教學條件 編輯本段
辦學條件:設置初等教育學院的專業建設經費來源穩定,數量能滿足培養需要,人均培養經費不低于學校平均水平;專業建設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專款專用。
基本辦學條件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要求,網絡基礎設施良好。有滿足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數字化微格、教學技能訓練室、實驗教學訓練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鋼琴教室等。與本專業相關的書籍和資料(含數字化資源)能滿足專業教學的基本要求,利用率高。師范生教育類書籍不少于30本;每20名教育實習生至少配備一套各種科目的小學課本。
教學設施:高等院校應提供足夠數量的初等教育教學、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如教師教育綜合技能培訓中心等)學生人均教學和行政用房一般不低于14平方米;每生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不低于5000元;每個學生不少于100本書;生均每年藏書量不少于4冊。百人教學用計算機不少于10臺,百人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不少于7個。重點院校可以略高于這個標準。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