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耳機
無線耳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耳機。它使用無線傳輸技術為耳機提供電源。電腦的音頻出口連接到發射機,然后發射機通過無線電波將其發送到接收機處的耳機。它已經成為通過使用無線技術來解放耳朵的工具。
2023年,數據顯示,無線耳機使用的通信技術可分為無線電波和紅外線。無線電波耳機使用調頻廣播或指定頻道發射和接收信號,傳輸距離最遠可達100米,而紅外耳機使用紅外和紅外接收器發射和接收信號,可支持不同頻段,傳輸范圍可達10米以上。無線耳機的傳輸原理與普通有線耳機并無不同,只是將有線傳輸改為了無線傳輸,因此無線耳機只需通過相應的接收功能模塊接收發射器發送的信號,即可將信號轉換為聽覺信號,從而實現無線收聽的功能。
無線耳機可以應用于不同的領域,例如體育賽事的廣播、聯網的游戲玩家、辦公用品或個人消費者。它還可以作為插座耳機來實現無線連接,例如通過藍牙耳機連接智能手機或藍牙手機,也可以通過無線耳機連接家庭影院系統。此外,無線耳機還可以連接麥克風、電腦、有線耳機等,方便信號的使用和傳輸。
2023年7月,市場上有三種類型的無線耳機:一種是分米波(藍牙)無線耳機,另一種是紅外耳機,第三種是米波(FM調頻)無線耳機。
發展歷史
歷史進程
20世紀,德國制造商森海塞爾推出了以紅外線作為傳輸方式的無線立體聲耳機。
1993年,世界上第一款數字紅外耳機IS 850系統問世。一年后,愛立信開發了藍牙技術。藍牙傳輸技術研發的主要目的是淘汰傳統的串行數據線(RS-232接口),為其產品提供更好的信息傳輸方式。
1997年,源自斯堪的納維亞語的藍牙一詞由英特爾的一位工程師提出,并最終命名為今天的藍牙。三年后,第一款無線藍牙耳機問世,它使用了藍牙版本1。0.但是由于藍牙1.0的帶寬非常有限,只能以單聲道傳播語音,因此可以滿足通話需求,但不能用于聽音樂,并且第一款藍牙耳機僅限于耳機。
2006年,Jaybird發布了第一款由運動員需求驅動的無線耳機。
2012年,耳塞式立體聲藍牙耳機問世,它用一根短導線連接兩側的耳機揚聲器,并將電池和電路高度集成到耳機腔中。
2014年,設計了第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Dash pro。一年后,在IFA展會上,安橋W800BT問世,它實現了雙耳之間的無線通信,取消了藍牙耳機之間的連接線。然后在2016年,蘋果發布了AirPods,耳機進入了無線智能時代。
發展狀態
隨著各大公司繼續推動真無線設備的創新和技術的研發,藍牙耳機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隨著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數碼產品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娛樂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藍牙耳機市場也在不斷發展。
自2018年以來,降噪耳機成為一個熱門賽道。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7月,行業內共有582家降噪耳機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廣東地區共有399家降噪耳機相關企業,占比68.6%;2022年中國藍牙耳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8.1%。其中,真無線耳機同比減少15.0%;2022年全球藍牙耳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預計2023年將小幅反彈5%左右;2023年,音頻行業發展的主流仍是無線產品。目前,耳機行業和市場的焦點主要集中在TWS耳機(也稱為真無線藍牙耳機)上。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藍牙耳機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高配置、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藍牙耳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產品分類
紅外無線耳機
在紅外無線耳機中,紅外發射器將調制的紅外光發射到空間中,紅外無線耳機的接收部分對接收到的調制紅外光進行解調以恢復音頻信號,然后將其發送到耳機以發出聲音。紅外無線技術的優點是音頻產品可以傳輸大容量信號,音質好,但缺點是衍射差,指向性極高,容易因角度偏差和明顯的障礙物而接收信號,并且傳輸距離短,只有7米。
米波無線耳機
(調頻調頻無線耳機)
1.無線調頻耳機。FM無線耳機是一種專門為中考、高考和四六級考試設計的聽力考試耳機。
2.雙調頻接收機,FM1是聽力測試專用頻段,FM2是調頻廣播頻段。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聽新聞、音樂和其他廣播節目。
分米波無線耳機
(藍牙耳機)
藍牙耳機是指耳機內置的智能系統,以藍牙技術為傳輸方式,搭載應用程序與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連接,實現各種應用功能。
產品設計
截至2023年7月,據統計,無線耳機的外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頭戴式耳機
耳機是指戴在頭上的耳機,而不是插入耳道的耳機。耳機聲場好,舒適度好。優點是它們可以避免劃傷耳道,高、中、低音的音質都很好,即使在演奏交響樂時也是如此。中音感豐富,聽流行歌曲有感染力,音樂味道更好。
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也稱為入耳式耳機、入耳式耳塞或入耳式監聽器(即IEM的英文全稱:In-Ear-Monitor),是人體聽覺器官內部使用的耳機。根據他們的設計,它們在使用時會密封用戶的耳道。在普通耳機的基礎上,入耳式耳機用橡膠塞插入耳道,以獲得更好的氣密性。
半入耳式耳機
半入耳式多采用平塞,耳殼基本在耳道外,佩戴更舒適。它主要取決于耳機本身與皮膚之間的摩擦力,其外觀相對均勻,適合長期使用,并適合大多數人的耳道。一般耳機和耳朵之間會有縫隙,可以健康通風。但如果沒有各種可更換的耳塞,不適合耳朵的設計可能會很容易脫落。
骨傳導耳機
骨傳導耳機是開放式的,不在耳朵里。它采用掛耳設計,以人體骨骼為媒介,將聲音傳遞到聽覺器官,不經過外耳道和耳膜。這種設計非常有助于保持耳朵內部的環境衛生,并且不會導致耳朵內部悶熱和細菌生長。
降噪耳機
指一種通過某種方法降低噪音的耳機。降噪耳機主要用于滿足佩戴者在嘈雜環境中更好地屏蔽外部噪音和體驗更好的收聽效果的使用感。佩戴降噪耳機可以隔離周圍可以聽到的大部分噪音,使佩戴者更加沉浸在音樂中,但降噪耳機無法隔離所有噪音,并且很難像一些高頻聲音那樣消除噪音。目前,降低耳機噪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被動噪聲控制(PNC)和主動噪聲控制(ANC)。
被動降噪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物理降噪,只是通過耳機的造型和入耳式的自然隔絕,營造一個相對封閉的貼近耳朵的空間,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也就是說,耳機本身并不通過技術手段參與消聲,而是利用其外部材質和內部填充物阻擋聲音進入耳道。與被動降噪相比,主動降噪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反向消除采集的噪聲聲波,從而達到抵消噪聲、實現安靜聆聽的效果。
運動型耳機
運動耳機是運動時佩戴的耳機。這些耳機是專門為運動需求而設計的,不會因體育鍛煉而從耳朵中掉出。一般來說,真正的運動耳機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佩戴舒適:因為是運動時佩戴,而且運動時佩戴時間較長,所以對舒適度的要求高于日常使用。
2、不能穩定:運動的幅度比較大,而且大量出汗會加速耳機的滑動,所以對穩定性的要求也比較高。
3、防水防汗:運動時大量出汗,汗水進入后會迅速腐蝕耳機,不僅防水還防汗。
4、長續航:一場馬拉松基本上需要4小時以上,加上入場準備,好的運動耳機續航不能低于5小時。
掛脖式藍牙耳機
掛脖式藍牙耳機由以下部分組成:耳塞、脖圈、電池、藍牙模塊、控制單元、充電接口和電源開關。耳機部分負責產生和傳遞聲音,頸環起到連接耳機和電池的作用。電池提供能量,藍牙模塊負責接收和發射無線信號,控制單元負責處理信號,充電接口用于充電,電源開關控制耳機的開關。
與其他類型的耳機相比,掛脖式藍牙耳機具有以下優勢:首先,由于采用了藍牙無線技術,因此使用范圍更廣,自由度更高;其次,由于頸環結構,可以更穩定地佩戴,不易脫落;此外,大多數頸掛式藍牙耳機都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環境噪音。最后,它的電池壽命很長,可以滿足長時間使用的需求。掛脖式藍牙耳機適用于運動、通勤、學習等各種需要長時間佩戴耳機的場景。
游戲耳機
游戲耳機是一種適合玩游戲的耳機。它具有相對較高的靈敏度和相對封閉的音樂環境,這將有助于玩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聲音的細節和判斷。與傳統耳機相比,游戲耳機的定位能力更強,可以增強聲音所表達的方向感。在3D游戲過程中,聲音會更清晰,游戲耳機通常會適當處理低頻感。
操作原理
紅外無線耳機
紅外無線耳機的原理是利用紅外線作為通信載體,通過紅外光在空氣中的傳播來傳輸信號,這是由一個紅外發射器和一個紅外接收器完成的。在發射端,發射信號經調幅后送入電光轉換電路,由紅外發射管轉換成紅外信號發射到空中;在接收端,紅外接收器對接收到的紅外信號進行光電轉換,經過幅度解調后恢復出原始信號。
米波無線耳機
米波無線耳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無線調頻無線電波的頻率來傳輸聲音信號,可以調頻接收各種電臺發出的同頻音源。通道發射機通過AD轉換器將模擬音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然后用該信號調制載波并發送;接收器調諧到相同頻率接收,由DA轉換器轉換為模擬信號,然后放大并輸出到揚聲器。
分米波無線耳機
不同版本的核心規范使得藍牙技術擁有多個“類別”。目前,最常見的技術是藍牙BR/EDR(基本速率/增強數據速率)和藍牙低能耗技術。藍牙BR/EDR主要用于藍牙2.0/2.1版本,一般用于揚聲器和耳機等產品。藍牙BR/EDR可以建立相對短距離和連續的無線連接。它的工作原理是手機中的解碼芯片對MP3和其他音樂文件進行解碼,生成數字信號并通過藍牙發送給藍牙耳機。藍牙耳機接收數字信號,并通過藍牙耳機內部的數模轉換芯片將其轉換為人耳可以理解的模擬信號;要放大模擬信號,需要使用耳機內部的信號放大芯片;耳機單元接收放大的信號并發出聲音。
截至2023年7月,藍牙共有五個版本。如今,大多數藍牙耳機都使用藍牙5.0及以上版本。藍牙5.0于2016年6月發布,增加了對物聯網的支持。與藍牙4.2LE相比,藍牙5.0具有“2倍速度、4倍距離和8倍廣播數據傳輸”的優勢。兩倍的速度意味著藍牙5.0的傳輸速率達到24Mbps,是藍牙4.2LE的兩倍。四倍的距離意味著藍牙5.0的有效傳輸距離是上一版本的四倍。理論上,藍牙發射和接收設備之間的有效工作距離可達300米,結合Wi-Fi技術可實現精度小于1米的室內定位。8倍廣播數據傳輸意味著藍牙5.0允許用戶在不配對的情況下接收信標數據,如廣告、信標、位置信息等。,這個傳輸速率提高了八倍。此外,藍牙5.0還大大降低了藍牙的功耗。
技術指標
無線耳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有無線距離、藍牙版本、音質、續航、降噪功能等等。
無線距離:無線藍牙耳機的連接范圍決定了佩戴者與音源設備之間的距離限制。更大的連接范圍可以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和便利性。藍牙設備之間有效可靠的傳輸范圍遠至一公里,近至一米。藍牙可以在沒有障礙或干擾的環境(即大型開放空間)中使用約100米的距離,但在現代環境中無法實現。現實生活中藍牙耳機的使用環境大多是幾十米,2.4G頻段的設備會有很多干擾。此外,影響可靠藍牙連接有效范圍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無線電頻譜、PHY、接收器靈敏度、發射功率、天線增益和路徑損耗。無線電頻譜從30赫茲延伸到300千兆赫。頻率越低,范圍越大。然而,頻率越低,它所能支持的數據速率就越低;PHY定義了說話的速度和清晰度,這兩者都會影響你能聽到的范圍;發射功率越高,信號越有可能在更遠的距離被聽到,有效范圍越長。
藍牙版本:藍牙版本直接影響無線耳機的連接質量和穩定性。較新版本的藍牙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截至2023年7月,藍牙共有五個版本。如今,大多數藍牙耳機都使用藍牙5.0及以上版本。藍牙5.0于2016年6月發布,增加了對物聯網的支持。與藍牙4.2LE相比,藍牙5.0具有“2倍速度、4倍距離和8倍廣播數據傳輸”的優勢。藍牙5.0大大降低了藍牙的功耗。
品質優良:無線耳機的音質主要與藍牙編解碼技術、主控芯片的性能以及音頻信號的傳輸方式有關。
電池壽命:無線耳機的電池壽命應滿足用戶的日常需求,并避免頻繁充電帶來的不便。無線耳機的電池壽命在很大程度上由內置電池決定。目前主流的電池供電方案大致分為兩種:可更換干電池和內置可充電鋰電池。前者可以隨時更換電池,使用方便但成本略高。后者需要注意剩余電量,但幾乎沒有使用成本。目前,大多數無線耳機都由內置鋰電池供電。
電池容量和功耗是影響無線耳機電池壽命的主要原因。電池容量方面,電池容量越大續航越長,但內置鋰電池受限于成本、空間、重量和安全等幾個方面,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績;此外,內置鋰電池越大,充電時間越長,制造成本越高,危險系數和耳機的重量也越高。在功耗方面,先進的算法有助于耳機快速高效地解碼,這也有利于提高無線耳機的電池壽命。因此,高級藍牙版本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無線耳機的電池壽命。
主動降噪功能:藍牙降噪功能一般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主動降噪技術是通過耳機內部的電子電路和信號處理器實現的。被動降噪技術是通過物理手段減少外界噪聲的傳播和干擾。主動降噪功能與耳機的性能技術密切相關。主動降噪(ANC)的作用是通過硬件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聲相等的反向聲波來中和噪聲,從而達到降噪的效果。ANC降噪的工作原理是麥克風收集外部環境噪音,然后系統將其轉換為反向聲波并添加到揚聲器中。最后,人耳聽到的聲音是環境噪聲+反環境噪聲,兩種噪聲疊加,實現感官降噪。ANC主動降噪可分為前饋主動降噪(耳機廣泛使用)、反饋主動降噪(容易引起嘯叫)和混合主動降噪。
主要功能
無線耳機具有無線傳輸、無線監控、無線語音聊天等功能。
無線耳機的一部分可以無線收聽大多數帶有音頻輸出的電器,發射器放在需要照顧的人旁邊,如老人、嬰兒、病人等。,使用聽筒可以聽到被照顧者的聲音;比如藍牙耳機,只要藍牙耳機和手機連接成功,就可以通過藍牙耳機接聽電話,用手機撥出,聲音就會從藍牙耳機傳出來,這樣雙方就可以通話了。
藍牙耳機也可以傳輸數據。藍牙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可以通過低功耗的無線連接在設備之間傳輸數據。當手機中的藍牙打開并且耳機成功連接到手機時,可以在耳機中或通過電腦中的藍牙設備與耳機之間的連接實現文件傳輸。藍牙文件傳輸是一種簡單的文件傳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但是在傳輸過程中需要注意藍牙連接的穩定性和文件大小,才能達到更好的傳輸效果。
部分無線耳機具有降噪功能,可以智能識別噪音場景。內部和外部雙向麥克風捕捉噪音,并根據不同的噪音特性匹配相應的降噪效果。降噪功能一般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主動降噪技術是藍牙耳機中常用的降噪方法之一,通過耳機內部的電子電路和信號處理器來實現。藍牙耳機的被動降噪技術是通過物理手段減少外部噪音的傳播和干擾,而不使用電子電路。
有些無線耳機還具有防水功能。國際上人們將防水防護性能分為9個等級,分別用IPX1、IPX2等表示。藍牙耳機的防水等級體現了其防潮防塵能力,一款藍牙耳機的密封防水能力將直接影響其自身的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
此外,藍牙耳機一般可以通過觸摸耳機來遠程控制手機的一些功能,一些無線耳機支持語音助手功能,可以通過觸摸耳機或呼叫來喚醒手機的語音助手。
優勢特性
1.體積小、重量輕。如今,大多數無線耳機重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且不占空間。同時,在音質方面,一些無線耳機的表現要比有線耳機好得多。
2.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隨著藍牙技術的不斷升級,無線耳機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米左右,而市面上一些無線耳機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0米甚至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