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它是一所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的前身振新女校,是由美國傳教士海微利和海光忠于1901年鍛造而成。1952年4月20日,岳陽師范學校的前身——長沙師范學校正式成立。2004年,學院正式更名為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占地800余畝,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900余人,其中副教授13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雙師型”教師200余人。有26個專業,學校有近1.5萬名學生,其中有2000多名少數民族學生。
歷史發展
1901年,美國傳教士海微利和海光忠偽造了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的前身振新女校。
1952年4月20日,岳陽師范學校的前身——長沙師范學校正式成立。
1952年9月更名為湘潭師范學校。
1953年9月,岳陽師范學校正式命名。
1993年,學校在內地開設了援藏班。
2003年7月1日,學院獨立升格,初名湖南民族教育職業學院。
2004年3月5日,學院更名為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立項建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教育文化創意三個專業群為“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一流特色專業群”。
辦學條件
部門設置: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現有11個二級學院,26個專業。
專業建設: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擁有學前教育、藝術設計、小學教育、現代教育技術、旅游管理、現代通信技術6個校級專業群。其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教育文化創意3個專業群被湖南省教育廳確立為省級一流特色專業群予以重點關注,學前教育、藝術設計2個專業群被湖南省教育廳確立為“楚藝”高水平高職專業群(A檔)予以重點關注。
課程建設: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已建立3個國家級智慧教育平臺“大國重器”試點項目和8個校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學前教育教學資源庫27門課程,早期教育28門課程,嬰幼兒照護服務與管理教學資源庫31門課程,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庫20門課程。建有智慧實訓室40個、虛擬仿真實訓室8個、省級示范專業(群)實訓基地2個、省級專業(群)教學資源庫3個、校級網絡精品課程10門。
國家級網絡精品課程:兒童劇創作與表演。湖南省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嬰幼兒照護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
教學基地建設: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擁有多個教學基地,包括學前教育專業綜合實訓基地、湖南省幼兒教育與托育服務產教聯盟、湖南省小學教師專業聯盟、湖南省智慧教育聯盟。目前有281個實訓室,包括實驗室、微格教學和語言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教學和實踐的場所。產教融合“楚藝”實訓基地:產教融合數字文化創意實訓基地。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湖南民族大學創業孵化基地。
師資力量: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教師總數為900余人。其中,在學術結構方面,有490個本科學位,252個碩士學位和7個博士學位;在職稱結構方面,有初級職稱147人,中級職稱254人,次高級職稱131人,正高級職稱13人。在雙師型教師結構方面,專業課專任教師267人,占50.76%。
教學成績: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獲得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2022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2年,學校參與項目申報教師223人,申報項目212人,申報項目65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大國重器”試點項目:嬰幼兒照護數字博物館、動漫設計職業啟蒙數字資源、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資源。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已與泰國格勒大學、韓國韓石大學、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國內外高校開展交流合作。截至2023年5月,學校已與岳陽臨港新片區、湖南凱盛產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九夜靈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市匯龍教育集團等多家企業合作開展學生專業技能培訓和畢業生實習實訓教研活動。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已建成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岳陽市學前教育聯盟、岳陽市小學教育聯盟、漢字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學生健康教育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院、農村小學教育學院、兒童美術學院等多個平臺,打造了兩個學術型、研究型、應用型科研創新團隊。
科研資源
館藏資源: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圖書館成立于2004年1月,其前身是岳陽師范學校圖書館。圖書館大樓占地22000平方米,面積約7400平方米。圖書館資源包括數字資源、紙質書刊、報紙合訂本、電子書和考試題庫。截至目前,館藏紙質文獻52.4萬余冊,紙質期刊3980余種,電子圖書110余萬種,碩士、博士論文和電子期刊2噸,磁盤陣列存儲容量11T,涵蓋工、商、文、理、管、教等多個學科。目前有8個閱覽室,兼作歌德借閱機區和自助檢索區,有1400多個閱讀座位。
學術期刊: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創刊于2005年,是經湖南省教育廳批準、湖南民族職業學院主辦的以反映我校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它每年出版四期,每期12頁,約25篇文章。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獲批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分別為:《基于過程理論的文化教育質量提升策略研究》、《以“課程思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路徑研究》,省社科基金面上項目28項。
校園文化
校訓: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的校訓是“厚德載物,學以致用”。美德:道德高尚的人。能力強:注重能力的培養。經世致用:“經世致用”,志存高遠,胸懷天下。務實:學用結合,理論聯系實際。
校徽:校徽為兩個同心圓,內圈填充紅色,中間為“岳陽”漢語拼音首字母“Y”的變體填充黃色。內圈和外圈之間的上半部分是學校的中文名稱,下半部分是學校的英文名稱。
校旗:學院的校旗是一面紅底黃字的長方形旗幟,中間印有學院的校徽,校徽下方是學院的中英文校名。
校歌:校歌為《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校歌》,由張、黃湖濱作詞,劉、作曲。
建校紀念日: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的校慶日是每年10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
校園組織:學校有思想政治、科技、文化體育、創新創業、志愿公益等53個社團,共有會員2869人。
校園情況
郭鎮校區: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建設中有一個校區——虢鎮校區,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虢鎮鄉學院路,占地800余畝,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
校友情況:杜是湖南民族職業學院2013屆優秀畢業生,2022年榮獲“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優秀獎”,入選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2021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獲評懷化市首屆骨干教師、懷化市最美鄉村教師、懷化市教書育人楷模、馬云鄉村教師獎。
學校排名
2022年中國民族職業院校排名第一,岳陽職業院校2022年排名第一。
獲得榮譽
截至2023年5月,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教育援藏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藏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定點培訓基地、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 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平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