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炭
蘭炭(英文名稱:Half coke)半焦,學名蘭炭,是一種重要的碳素材料,由高揮發分煤干餾而成,在中低溫下不結塊或弱結塊(熱解)得到的固體碳產物因燃燒火焰呈藍色而得名。木炭主要由固定碳組成,其形狀為塊狀和淺黑色,粒度一般在3毫米以上。具有固定碳高、比電阻高、化學活性高、含灰份低、硫低、磷低、鋁低等特性。可以分為大料、中料、小料及焦面。與煙煤相比,木炭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清潔燃料、無煙煤和蘭炭的指標較好。可以大幅度降低散燒煤的污染物排放,同時也不會比用煤增加太多成本。制備藍炭有兩種方法粘土熔煉法和機制法粘土冶煉藍炭是用明火點燃煤塊,完全燃燒后用水熄滅而成;機制藍炭是通過使用機械化窯爐生產技術生產藍炭。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被廣泛應用于鐵合金中、電石生產、化工、冶金、炭材料、清潔燃料等方面應用廣泛。
品類分類
木炭由優質侏羅紀煤制成,碳含量固定、比電阻高、化學活性高、含灰份低、硫低、磷低、鋁低等特性。蘭炭也稱為半焦、焦炭,結構塊狀,粒度一般在3毫米以上,顏色為淺黑色。木炭可以分為八角、中料、小料及焦面。小料粒度在6mm13mm之間,中料粒度在13mm25mm之間,大料粒度大于25mm,焦平面粒度小于6mm。
蘭炭大料
木炭是一種粒度為35mm~80mm的產品,可用作鐵合金或電石生產中的含碳還原劑、它可作為固定床氣化的原料,并可替代焦炭(冶金焦)而廣泛用于化工、冶煉、造氣等行業。
蘭炭小料
木炭粉是一種粒度為6mm~18mm的產品,可用作燃料、氣化原料、高爐噴吹原料等,可直接用于蒸汽鍋爐,也是制作環保型煤的最佳材料。
蘭炭面
木炭表面是粒徑小于6mm的產品,可用作燃料和氣化原料、高爐噴吹原料等。
主要特性
藍炭外觀呈塊狀淺黑色,粒度一般在3毫米以上。根據顆粒大小不同,可分為塊狀藍炭、粉狀蘭炭。外觀為深灰至灰色,燃點低,電阻率高。與二氧化碳、蒸汽或氧氣具有很強的反應性。蘭炭的性質取決于原煤的性質和干餾工藝。生產藍炭的原料多為低灰分、低硫、低階煤含磷量低,因此也具有較高的固定碳、低灰、低硫、低磷的特點。木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其吸附性能可以接近活性炭或碳分子篩。
與焦炭相比,蘭炭的密度較低、揮發分含量高(7%~20%高孔隙率和低機械強度。焦炭被用來煉鋼,而藍炭可以用來制罐因為它容易破碎,所以不能在高爐里用來煉鋼。藍炭的市場價格一般比普通焦炭低得多。焦炭主要通過高溫干餾生產干餾溫度通常需要達到1000℃左右,每座大型焦爐的產量可達50座-110萬噸/年。藍炭的生產主要以低溫干餾為主,干餾溫度一般在600℃左右,藍炭爐單爐年產量多為3-5萬噸/年。在pm2.5等指標,蘭炭與無煙煤非常接近,且部分指標優于無煙煤。木炭和無煙煤是兩種最清潔的煤。但是無煙煤的價格比藍炭高,儲量也比較少。
制備方法
土煉蘭炭
粘土熔煉的藍木炭是通過用明火點燃并在完全燃燒后用水熄滅而制成的。局部碳精煉的生產工藝簡單、落后,但由于煤質優良,其產品仍被認可,并在電石、鐵合金生產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優質碳素材料。因為它的生產過程簡單、落后,人工操作只能依靠經驗觀察火勢,因此質量無法穩定,一般來說,固定碳只能保證在82%左右。然而,由于它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它在21世紀初逐漸停產。
機制蘭炭
機制蘭炭采用機械化窯爐生產技術生產爐子裝有可控測溫設備,生產的藍炭用回收氣體燃燒干燥以降低水分。機制蘭炭的固定碳比粘土制蘭炭高5~10%,灰分和揮發分下降3~5%質量穩定,機械強度明顯提高,煤焦油收率提高。
非煉焦煤如不粘煤或弱粘煤是生產蘭炭的主要原料,不需要配煤。生產過程可以根據熱載體的不同分為氣體、固體和氣固熱載體干餾工藝。典型的熔爐類型和工藝有:英國的木爐技術和德國的魯奇三段爐技術、考伯斯爐工藝、魯奇-魯爾(L-R)美國托斯科的克拉夫特(TOSCOAL)工藝、低階煤轉化提質(LFC)工藝和CODE(Coal Oil Energy Development)技術中國和亞洲內熱式豎爐技術、外加熱豎爐技術、回轉窯工藝等。
柴爐技術是由英國發展起來的,它采用連續外加熱立式爐,主要用于生產城市煤氣;魯奇三段爐工藝由德國魯奇公司設計開發,采用連續內熱式干餾爐對粘結性小的塊煤和型煤進行干餾;L-r過程由聯邦德國研究成功,以循環熱半焦粉為熱載體,煤粉在干餾爐內與循環熱半焦粉混合后快速干餾成半焦;Cobbs爐工藝是德國開發的,可以用貧煤氣加熱,也可以用富煤氣加熱它是一種上下交替加熱的外置加熱爐。
TOSCOAL工藝是由美國提出的,將弱粘結煤在熱解鼓中用熱陶瓷球加熱干餾成半焦;LFC過程是由美國設計和開發的,煤是干燥的、干餾是在兩個旋轉爐中通過惰性氣體熱載體進行干燥的、干餾成半焦。美國于1962年提出了COED工藝,在四個連續流化床中用載熱氣體將煤粉干餾成半焦。內熱式豎爐工藝由中國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所設計和開發塊煤自上而下與高溫氣體逆流接觸,最后通過預熱段和干餾段干餾成半焦;外加熱豎爐技術是由中國鞍山焦耐設計研究院開發的它采用連續立式炭化爐,是一種以塊煤為原料的上下交替加熱的外加熱爐;回轉窯工藝是由中國北京煤化工研究所開發的煤在回轉窯中加熱,最后干餾成半焦。
分布情況
中國藍炭產能主要分布在陜西、新疆、內蒙、寧夏及河北地區。其中,陜西(產能占比約48%及新疆(產能占比約37.5%是我國藍碳產能占比最大的兩個區域。陜西 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榆林的神木(產能占比約27%及府谷地區(產能占比約19%新疆 公司的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區(產能占比約20%
安全事宜
健康危害
木炭燃燒會釋放出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多環芳烴。多環芳烴對人類具有致癌性、致畸、致突變的“三致”有毒,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淋巴細胞微核率、肝功能和DNA修復能力干擾內分泌系統,威脅人體健康。
環境影響
藍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工業廢水。其廢水中含有大量未被高溫氧化的低分子量有機物,其濃度遠高于成分相近的焦化廢水它的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氨氮、氰化物硫化物和油類等無機污染物、多環芳烴、含氮、氧、含硫雜環化合物等有機化合物和蘭炭工業廢水的無害化處理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蘭炭廢水的主要污染特征如下:廢水中含有大量煤焦油物質,包括由各種多環芳烴和直鏈烴組成的重油、輕油及乳化油;苯酚濃度高,并含有一定濃度的氰化物污染物,這是經濟的、有效地處理和回收蘭炭廢水中的有用物質是十分必要的;廢水中氨氮濃度高;高色度,含有多種生色團和發色團物質;生物降解性差,有毒有害化合物種類多、含量高、毒性大、是典型的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性質穩定。
消防處理
在蘭炭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原煤破碎至 20~80mm ,并通過輸煤棧橋送到炭化爐頂部作為炭化原料。原料煤在儲存、破碎、篩選、易燃粉塵在轉運過程中容易飄散,堆場發生自燃或明火、施加靜電容易發生粉塵爆燃。泡沫滅火器和噴水滅火系統可用于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