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樹景區
望天樹風景區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勐臘縣東北部它位于布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是中國唯一被世界認可的熱帶雨林,也是中國的節水型地區、陸、全方位觀賞和體驗熱帶雨林大型森林生態旅游景區。該景區以熱帶雨林植物群落為標志“望天樹”著稱并命名。望天樹社區是景區生態旅游的核心資源該樹種是熱帶雨林的標志性物種,是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植物之所以叫它是因為它的樹高可達80米“熱帶雨林的巨人”。
望天樹景區地處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侵蝕中山峽谷地貌。景區水源豐富、河流眾多,均屬瀾滄江水系,主要河流為南臘河。景區動植物資源豐富,形成了植物4千余種動物近千只的熱帶雨林景觀。是北緯21°唯一的綠洲,也是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核心景區。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教授在勐臘縣布朗地區考察時發現了這種熱帶植物中國粗榧。
1993年和2005年開工建設,2008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8.64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南臘河雨林觀光帶、望天樹空中走廊、菲利普小道等;并有傣族、瑤族、哈尼族村落散布在該地區內外。從2005年到2022年,望天樹景區年游客量從3萬多人次增加到30多萬人次。
1986年,景區所在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11年,該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級AAAA風景名勝區。
自然地理
位置
望天樹景區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東北部,地處北緯21° 36的布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21°38′東經101° 34′~101°35′,距勐臘縣14公里,距國家一類口岸磨憨60公里,距景洪市134公里、距省會昆明854公里。不僅如此,這個景區還位于中泰邊境附近,這里就是坤都(明)曼(谷)高速公路和泛亞鐵路的最后一個出口節點。景區占地面積8.64平方公里,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面積5平方公里,是西雙版納重要的生態旅游資源。
地質
望天樹景區地質構造屬橫斷山斷塊斷裂帶思茅臺凹陷的一部分,是一個以紅色巖系為主的中新生代坳陷區當地的印支運動以塊狀斷層為主,導致早侏羅世大面積缺失礦床。大小盆地多為疊加。中侏羅世至早白堊世積累了厚度超過1,100 ~ 3,180米的紅色構造。燕山運動后,褶皺和斷層發生,第三紀湖盆沉積了砂質泥質構造研磨構造和含煤構造。在強烈的喜馬拉雅運動之后,褶皺和斷層非常發育。第四紀新構造運動形成的山間斷陷盆地沉積了一層厚30~150米的礫石層。當地地貌結構復雜多變。主要受中山峽谷地貌侵蝕,兩側地勢較高,中間地勢較低,處于蝴蝶形自然保護區的中部,海拔673 ~ 800米。
氣候
望天樹景區地處熱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受高原保護,防止寒流入侵,南部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形成冬季無大風寒潮夏季無臺風暴雨的氣候。不僅如此,這里有干旱和雨水兩個截然不同的季節,全年潮濕溫暖,平均氣溫為21度.8℃,年降水量為1714.平均相對濕度為84%它是云南省最潮濕的地區之一。
水文
景區內所有河流均屬瀾滄江水系由于雨量充沛,生態環境和水文條件良好,望天樹風景區的地表水具有河流眾多的特點、水源豐富。景區內水域面積較大,合計約2.7平方千米。主要河流被稱為“東方亞馬遜”南臘河,全長9.3公里,是甘慧河的主要支流、南沙河和南航河的一部分。
生物
望天樹景區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豐富,擁有西雙版納唯一的熱帶雨林標志性樹種“望天樹”同時,這里生活著1000多種脊椎動物和6000多種高等植物。該地區有一個完整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只有一片葉子、革質、全緣、中間的葉子主要是常綠植物、以中高芽植物組成為特征的熱帶森林群落。
動物
景區內有10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4種中南半島虎、長臂猿、水鹿、爪哇野牛、孔雀雉、鼷鹿、巨松鼠是國家珍稀野生動物,這里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小的偶蹄類動物鼴鼠鹿、蟒蛇、巨蜥等。
植物
景區擁有完整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一片樹葉、革質、全緣、中間的葉子主要是常綠植物、以中高芽植物組成為特征的熱帶森林群落。群落層次結構復雜,上層喬木多根,下層喬木有莖有花,層間木質藤本和附生植物豐富,具有較強的熱帶雨林特征。景區內有四大類約340種珍稀植物,其中近32種屬國家重點保護。擁有世界最高水平“極度危險生物水中的大熊貓”已知有桃花水母等世界級珍稀植物資源,也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望天樹、藤棗等,琴葉吹楠、隱翼、版納藤黃、絨毛番龍眼、大葉木蘭、五椏果葉木姜子、光葉天料木、云南肉豆蔻、野菠蘿蜜、山白蘭、桫欏、金毛羅布麻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望天樹
望天樹景區擁有西雙版納唯一的熱帶雨林標志性樹種“望天樹”,屬于龍腦香科。因為站在樹木附近,你只能仰望天空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所以它被稱為“望天樹”這棵樹的高度通常是40-大約70米,最高記錄是84米,DBH是60~150厘米。它的樹很高,樹干筆直完整,也被稱為熱帶雨林之一“巨人”和“擎天巨樹”以日本粗榧為主的熱帶森林群落植被層次豐富,有踩根現象、景區內老莖開花現象普遍,藤本和附生植物發達,如南蛇藤、刺果藤、盾苞藤、厚果崖豆、在大鍋崖上攀爬藤蔓等,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
主要景點
南拉河熱帶雨林觀光帶
南蠟河被譽為“東方亞馬遜”,南臘河長9.3公里處,兩側雨林植被茂密。南臘河是瀾滄江出境前的最后一條一級支流發源于勐臘縣勐板鎮東北部,自北向南流經瑤曲鄉、勐伴鎮、勐臘鎮、尚勇鄉在勐邦鎮向西轉彎,流經芒果樹鄉,位于中部、老、瀾滄江流入緬甸交界處,全長186公里,流域面積4563平方公里,河流天然落差740米,年徑流量22.27億立方米。有136條支流,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二級支流9條。乘快艇去南臘河上,你可以欣賞兩岸的雨林風光和生長在水中的奇特雨林植被。
望天樹空中走廊
空中走廊”全長2.它是中國最早最長的空中走廊。走廊直接用鋼索和鐵鏈綁在大樹上走廊鋪設木質路面,并用繩索保護,平均高度超過20米。走在上面,游客不僅可以俯瞰樹冠全景,還可以欣賞原始森林和野生動物“人們在空中行走,森林從他們腳下經過”的體驗。連廊建設中,在保持樹冠連廊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10米長的玻璃連廊,在玻璃廊橋上可以近距離觀察熱帶雨林的生態奇觀。空中走廊中的樹木主要涉及12棵用于搭建平臺的樹木,包括9棵望天樹和3棵其他樹木。空中走廊分為兩段第一段走廊位于白沙河,距離高速公路約2公里,在科研項目結束后被拆除。空中走廊的第二段建于1989年11月,位于勐班勞宮路旁邊走廊橫跨高速公路,全長285米,分為13段,其中最長的32段.5米,最短7節.4米,最高離地面36米,最低6米.1米。通過觀察,九棵天空之樹在20年后仍在正常生長。
菲利普小道
菲利普小道”它長2公里,是為了紀念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主席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而命名的。1986年,他親自前往中國西雙版納進行考證,證實了這棵樹在這里的存在。為了紀念,中國修建了菲利普步道。沿著菲利普小道的小溪而建。沿著這條路走,你還可以看到鳥兒歌唱和青蛙呱呱,巨大的藤蔓飛舞和絞殺、寄生附生、滴水葉尖、老莖開花結果的現象。
蔡希陶小道
蔡希陶小道”全長900米,是為紀念蔡先生而建他發現了熱帶雨林并以他的名字命名。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教授到勐臘進行野外科學考察,修補貽貝、經取樣鑒定,20世紀70年代中期,蔡教授在勐臘布朗族地區發現了熱帶植物粗榧的存在,從而摘掉了中國沒有熱帶雨林的帽子,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森林類型最完整的國家之一。
熱帶花卉大道
景區內的熱帶花卉大道全長361米“熱帶雨林中的花徑”基于設計理念,我們遵循自然園林布局,嚴格保護原有道路的環境植被資源,采用鄉土或區域植物,防止外來有害植物物種對景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熱帶花卉大道由五個景觀主題段組成,即姜科、彌勒等花草景觀主題段老菜花植物景觀主題段熱帶蘭花植物景觀主題段登高望遠、藤本植物景觀主題區和旅游香蕉主題區。
熱帶雨林科普館
景區內的熱帶雨林科普館于2012年底建成。該館以熱帶雨林—以望天樹社區為重點,綜合、本文系統介紹了世界和中國熱帶雨林的概況、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保護、研究利用現狀,向游客展示神奇美麗的熱帶雨林,普及自然科學知識。為親子游群體、學生群體提供系統、熱帶雨林科學的全面普及、標本展示、環境教育等,豐富了景區體驗。刺激人們了解和熱愛自然的熱情,提高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開發保護
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景區,望天樹景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意義。景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三尖杉群落密集如果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保護不當,會破壞雨林物種的多樣性,影響區域雨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因此,景區的保護成為景區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開發
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著名植物學家蔡教授在勐臘縣布朗地區考察時發現了望天樹這種熱帶植物的存在,揭開了中國熱帶雨林的新篇章。1990年,為了開展熱帶雨林的研究工作,在望天樹建了一棵樹“空中樹冠走廊”之后,游客逐漸被允許參觀。次年,望天樹旅游區對外開放。
1993年,勐臘保護所開始開發望天樹旅游區,中國熱帶雨林大型森林生態旅游區開始由發現向開發轉變。望天樹景區于2005年由西雙版納望天樹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接管并開始建設,規劃面積8.64平方千米。2008年9月,景區建成開業。
2009年8月,望天樹景區開始籌備創建AAAA級景區,并按照《西雙版納望天樹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的要求不斷建設和完善游客服務接待中心、生態停車場和綠色步道等基礎設施。
2010年,南臘河觀光帶升級改造。2010年4月,它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12年11月,一期工程完成,重點是對整個景區進行升級和改造。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高速公路將于2007年3月建成,這將大大改善外國和外國游客到望天樹景區的交通條件,從而引起游客的增加,促進景區的進一步發展。
保護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極其脆弱,隨緯度分布、海拔高度上、熱液條件的邊緣特征很容易受到環境變化和人為干擾的影響。望天樹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標志性樹種,也是望天樹景區的核心旅游資源。由于其對環境要求嚴格,僅分布于濕熱地區,極易受到威脅,因此對望天樹景區的保護尤為重要。
景區堅持“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資源,在利用過程中促進保護”的理念、通過“資源保護、科研監測、科普教育和社區支持”等功能在望天樹景區開展生態旅游活動。有了旅游業生態發展的資金和高新技術的積累,就可以發揮人工調節功能,實現生態系統的生產功能、生命功能和恢復功能。
2002年,根據景區和景點的分布,旅游區也被劃分為三個保護區。一級保護區——保護風景、為了景觀和現有生態環境的持久性,核心景區及其周圍環境被確定為一級保護區,即望天樹谷雨林景區。二級保護區——保護景區、出于景區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核心景區以外的其余景區將、景區被確定為二級保護區。三級保護區——個保護區域生態環境與風景名勝區相協調、出于完整性的目的,周邊環境協調區將、二級區以外視線以內的環境范圍確定為三級保護區。
為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望天樹景區專門打造了垃圾清理船,并積極調配人力、物力,在南臘河流域常態化開展河道保潔工作。還聯合生態所、水利局和其他相關部門不定期對河流和海岸進行白色垃圾清理、集中清理浪渣和隱藏的漁網,并制作禁止向河內傾倒垃圾的告示牌,以提高村民的 南臘河沿岸的生態保護意識,努力實現安全和清潔的河流環境。景區每年暑假都會定期招募志愿者,宣傳熱帶雨林保護的重要性,并在望天樹景區生物多樣性優勢資源的支持下,通過手繪動畫視頻的方式傳遞“繪說雨林”Tik Tok平臺講述熱帶雨林故事,傳播生態知識。
重要榮譽
1986年,景區所在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2011年,該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級AAAA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