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
?莫愁湖位于建鄴區外秦淮河西側,景區總面積0.511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為0.323平方公里,陸地面積0.面積187平方公里,是南京主城區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金陵第一名勝”的美譽。
六朝時期,長江南岸線北移,莫愁湖形成。南唐時期叫橫塘,因靠近石城,又叫石城湖。明初,莫愁湖沿湖建有十余座塔;明中葉,莫愁湖為徐達后裔、魏國公徐去職,成為金陵名園之一。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莫愁湖大規模整修,沿湖而建“郁金堂”等樓臺十余座;咸豐年間,建筑和花樹都被戰爭破壞了;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莫愁湖,恢復湖景舊貌。民國十八年(1929年)莫愁湖變成了公園。
莫愁湖屬于淺水湖泊,由長江組成、秦淮河沖積平原是由低洼地區積水形成的它原是秦淮河進入河口航道時泥沙淤積形成的湖泊。南北長約680米,東西寬770米,湖面海拔4米其主要功能是景觀水和間接娛樂水,沒有調蓄能力。有莫愁女 莫愁湖風景名勝區史故居、郁金堂、蘇合廂、勝棋樓、華嚴庵、莫愁水院、棋文館、粵軍陣亡將士墓、抱月樓、海棠精品園、中日友好鳶尾花園等主要景觀。
2019年12月,南京莫愁湖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20年2月,為答謝全國醫務人員的堅持與奉獻,自疫情結束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對全國持有醫療相關證書的醫務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的優惠政策。2022年1月1日起,莫愁湖免費開放。
歷史沿革
莫愁湖大門
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莫愁湖在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故名。”明初,莫愁湖進行了大規模開發建設,沿湖畔筑樓臺十余座,一時熱鬧非凡。被譽為“金陵第一名勝”、“第一名湖”。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與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對弈于勝棋樓,詔以為“湯沐邑”,并賜予徐達。明亡后,莫愁湖一度衰敗、樓閣傾頹,廳榭坍塌。
莫愁湖
民國三年(1914),巡按韓國鈞撥官錢修葺樓臺,并于湖西南隅拓地筑亭,帶以小池,編茅引泉,景觀尤佳。莫愁湖之瑰麗秀色和美妙傳說,更令文人墨客傾倒,為它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篇章。
莫愁湖公園高清大圖2
新中國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將莫愁湖列為“第一區人民公園”。1952年與1955年兩度修整勝棋樓、郁金堂、賞荷廳、風來閣、回廊、涼亭、池塘等建筑。
1958年開始浚湖,在湖中造湖心島2600平方米,在陸地堆山筑路,廣植樹木,營造有竹林、黑松林、無患子林、毛白楊林等。并改建園門,修繕舞臺、水榭、待渡亭、六角亭、湖心亭等建筑,郁金堂、勝棋樓景區采取放大尺度,有開有合,內外聯通法改造。從此,莫愁湖景觀大變。
1964年2月至3月,再運入秦淮河泥與明城墻土4300立方米改造地形,使陸地起伏跌宕,水面曲折迂回,喬灌花木配植有序。
1966年“文革”開始,公園下放建鄴區,園林景物遭到紅衛兵嚴重破壞,建筑物、花木、楹聯、碑刻等無一幸免,紀念景物粵軍墓被紅衛兵炸毀。
1976年文革結束后,公園著力恢復重建,筑圍墻、建畫廊、添食堂、完善抱月樓、擴花房、征西區與北區土地,莫愁湖面貌更臻美好。以“怡然莫愁”入選新評“金陵四十景”。以后,伴隨經濟體制改革,莫愁湖逐年充實景點,增加娛樂項目,自辦、聯辦展覽,逐年幾乎無間斷,水平較高的達三十三期。
莫愁湖公園高清大圖1
1991年,南京市與自貢市在公園內聯合舉辦金秋藝術燈會,展出大型燈37組,歷時47天,接待中外游人200余萬人次。
2019年8月1日,閉園改造近一年的莫愁湖重新開放。
2021年12月10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開展古典園林免費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莫愁湖被列為首批古典園林免費開放試點,于2022年1月1日起免費開放。
地理環境
美景
位置境域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外秦淮河西側,外形略呈三角形,周長5千米,景區總面積0.511平方千米,其中湖面面積0.323平方千米,陸地面積0.187平方千米,是南京主城區內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
地質地貌
莫愁湖位于長江、秦淮河形成的沖積平原,地勢低下,北面長江,東面外秦淮河。莫愁湖是低地湖泊,由長江、秦淮河沖積平原的低洼處積水而成,原是秦淮河入江口河槽,因泥沙淤積而成湖。沖積平原的形成年代并不久,據歷史記載,在三國東吳以前,這里還是露出長江水面的幾處小沙洲。當時長江河床緊靠今日南京城墻的位置,以后江流外徙,秦淮河也向北延伸,沖積平原才逐漸向外擴展。由于地勢低下,地下水位高,低洼處就積水形成湖泊。
水文特征
莫愁湖屬于淺水湖泊,南北長約680米,東西寬約770米,湖面標高4米,湖的東北角有兩處雨水排放口。莫愁湖范圍內年降雨量約為78.54萬立方米,湖體年蒸發量約47.56萬立方米,2015、2016年莫愁湖年排水量分別約為32.98、39.89萬立方米。莫愁湖主要功能為景觀水域和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已無調蓄能力。
氣候特點
莫愁湖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夏熱冬冷,春秋兩季歷時短暫,雨量集中,春濕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莫愁湖年平均氣溫在15℃,全年七、八月份最熱,歷年七、八月份最高氣溫32—38℃左右,以一月份最冷,歷年一月份平均最低氣溫-1.5℃,極端最高氣溫43℃,極端最低氣溫-14℃,最大凍土深度9—10厘米,無霜期230天左右。全年日照1989.2小時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24毫米,降水日124.2天,雨季集中在6一8月份,雨量占全年50%以上,從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相對濕度最大(76%—81%),陰雨天較多,這就是江南的梅雨季節。
莫愁湖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冬半年(10—3月)主導風向,風速、風頻均以北東一東北東風為主,冬季氣壓高(1040—1060毫巴),相對濕度73%—75%,絕對濕度5%—10%,平速風速1.63—2.38米/秒,夏半年(4—9月)主導風向、風速、風頻以東南東風為主,高溫季節(7月下旬至8月中旬),則以西南風為主,夏季氣壓低(1011—1025毫巴),相對濕度75%—80%,絕對濕度17.5%—30%,平均風速為2.1—2.7米/秒。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莫愁湖有中華秋沙鴨、白鶴、小天鵝、灰鶴、紅腹錦雞、水獺、虎紋蛙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各類昆蟲近80種,其中有叉犀金龜、田鱉、中華奧鍬甲、烏木白大蠶蛾等二、三級國家保護昆蟲8種,有魚類70種。
植物資源
莫愁湖有各類野生植物100多種,其中有水蕨、蓮、野菱、銀杏、水杉、樟樹、紅椿、喜樹、核桃、黃蓮、青檀、紫莖、猬實等一、二、三級國家保護植物13種。
莫愁湖周圍地勢低洼,自古多植楊柳,湖泊中栽荷蓮,荷花與肥藕為第二綠化景觀。1964年配合地形改造,植花木1259株,其中沿湖岸增補植垂柳131株,陸地植以海棠類為主的花木,共植貼梗海棠30株、西府海棠200株、垂絲海棠350株,有17個品種1235株海棠,垂柳209株。此后引進觀葉植物200余種,有120余種適應南京地區生長。其中有秋海棠40種,天南星科、鳳梨科50余種。
建筑特色
莫愁湖周圍地勢低洼,自古多植楊柳,清同治年間湖泊中更栽荷蓮,荷花與肥藕又成為第二綠化景觀。1964年配合地形改造,植花木1259株,其中沿湖岸增補植垂柳131株,強化莫愁煙雨之意境;陸地植以海棠類為主的花木,共植貼梗海棠30株、西府海棠200株、垂絲海棠350株,并建溫室發展秋海棠,莫愁海棠形成第三綠化景觀。“文革”后,莫愁湖及時恢復發展湖柳、湖蓮、海棠三大綠化景觀,1981年,大湖全面恢復荷蓮。至1987年,海棠已具17個品種1235株,垂柳209株,滿湖荷花飄香。此后又引進觀葉植物200余種,今已有120余種適應南京地區生長。其中有秋海棠40種,天南星科、鳳梨科50余種。溫室擴建成為330.6平方米,以栽培海棠為主的展覽溫室。
莫愁湖內湖面寬闊,盛產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遠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蓮花,每逢炎夏,蓮花盛開,翠蓋紅花,香風陣陣,恍若絕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
莫愁湖公園里有大量海棠樹,每年春季,海棠花便會盛開,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的......因此莫愁湖公園每年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海棠花會。
莫愁湖公園從日本引進的大批鳶尾花卉2002年五一起,在鳶尾專類園于游客見面。鳶尾專類園坐落在院內北圩水榭周邊。是國內首家品種最多、栽植規模最大的菖蒲專類園。該園占地15畝,園中菖蒲遍植,以道路為界劃分為黃菖蒲栽植區、燕子花栽植區、溪蓀栽植區、品種栽植區。園內花卉品種豐富、色彩艷麗、花瓣各異、花型多變,形成了美麗的自然景觀。鳶尾專類植物不同品種分別適生于旱地、水體不同的生態環境,是一類觀賞價值很高的園林花卉。經過多年的引種栽培,現有品種花菖蒲成為214個、燕子花4個、溪蓀53個。
主要景觀
華嚴庵
華嚴庵
華嚴庵原為三券廊拱門,磚木結構,擁殿宇數十間,包括現存勝棋樓、郁金堂及已湮沒之抱月樓、湖心亭等建筑。新中國成立后于1959年將庵門移至現址,三間,建筑面積97.58平方米,明清風格,花格門窗掛落、磚木結構,大門懸掛吳縣陸鴻吉民國3年(1914)8月題楹聯:“于此間得少佳趣微斯人吾與誰歸”,兩側置花崗石獅一對。庭院內配以湖石假山,蒼松翠竹,優美雅致尤以東北隅百年紫藤為貴,老干虬枝卻也花繁葉茂,既古老蒼勁又繁茂昌盛,實為罕見。東院門有蕭嫻1981年隸書“采蓮齋”額。西側有回廊與勝棋樓相連。
勝棋樓
勝棋樓位于華嚴庵庭院北首,明洪武年間建,復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明清風格的二層樓房,青磚小瓦,建筑面積592.07平方米。在復建后之漫長歲月中,又數度遭洪水與戰爭損壞,至新中國成立時已破敗不堪。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即著手保護性維修。1972年因白蟻蛀蝕重建,下部改為混合結構,樓上除更動券棚外,磚木結構未變動,1983年重新翻蓋屋面。相傳勝棋樓為明太祖朱元璋與中山王徐達弈棋之處。徐達棋藝超群,而每與太祖對弈,徐恐犯欺君罪,都伴以失子而告終,太祖深知其秘而不責,一日,二人復來此對弈,朱示徐盡使棋藝以決高低。此局自晨弈至午后勝負未決,時太祖連吃徐方二子,自以勝券在握,徐曰:請皇上細看全局,朱元璋至徐達一側細觀,始見徐以棋子巧布“萬歲”2字。至此朱元璋始服徐達棋藝實較已為高,乘興將此樓連同莫愁湖賜與徐達,以彰徐建國功勛。此即勝棋樓名之由來。今樓上中堂北壁掛有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南端掛有徐達畫像,正門與中堂問朱元璋徐達對弈處有模擬對弈局、古紅木家具擺設及范曾1980年繪《對弈圖》。勝棋樓匾額為清代狀元梅啟照書。木刻楹聯為長沙張兆鹿偉堂光緒癸未年題:“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都如一局棋枰。”樓前東首立陳慎之1982年楷書石刻簡介。1982年,勝棋樓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郁金堂
郁金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時期,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復建,咸豐六年(1856)又毀,十年(1871)曾國藩再筑。郁金堂緊鄰勝棋樓西山墻下,故有稱郁金堂在勝棋樓下者。原郁金堂臨水面北,1959年建園時改為背水面南,后沿窗下改磚砌,郁金堂共二跨六間,磚木結構,后跨為券棚式,建筑面積162.79平方米。相傳南齊時盧家女莫愁居此。
乙丑年唐理淮撰吳道生書:“湖屬盧家唯江頭明月曾領略畫艇風光韻事相傳付與詩人作詩料。地歸徐氏以國手勝棋博優游名園湯沐英雄安在遙聞商女唱歌聲”木刻楹聯。1981年劉海粟行書“郁金堂”木刻置堂上。
勝棋樓西側是莫愁女故居—郁金堂,“郁金堂”三字為劉海粟所題。前堂正中懸掛著陳大羽的“金陵第一名勝”的山水畫、后堂中間是起居室,圓桌邊坐著正在繡花的莫愁女塑像,左邊是她的臥室。堂中一色的清末紅木螺鈿家具,古色古香。
郁金堂西是南北兩廳,東西有回廊環繞的賞荷亭,中間是荷花池,池中石上有一座2米多高的漢白玉莫愁女塑像。莫愁湖占地54公頃,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二,足夠駕舟邀游一番。
蘇合廂
蘇合廂
通水院
通水院
水院位于郁金堂四合院之西部,由水院回廊、賞荷廳、四方亭、光華亭等建筑組成,中間一泓水名日觀魚池,水中植荷蓮,有磯石。1979年9月在磯石上置漢白玉莫愁女雕像,像高2.1米,重2噸,作采桑歸狀。水院回廊環水而建,串聯賞荷廳、四方亭、光華亭各建筑,面積139.53平方米,墻壁亦多石刻碑銘。光華亭居水院正南、磚木結構,建筑面積68.99平方米,亭內曾懸“月到風來閣”匾,現不存,今木刻楹聯“憾江上石頭抵不住遷流塵夢柳枝何處桃葉無從轉羨他名將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跡,問湖邊月色照過來多少年華玉樹歌余金蓮無后收拾這殘山勝水鶯花猶是六朝春。”為曾廣照撰書。四方亭居水院西北角,高二層,建筑面積42.34平方米,光緒十四年(1888)建,原為木結構,1974年翻建,檐VI以下改為混合結構,頂部仍為木結構。《金陵古跡名勝》云:“曾云閣有角樓,聳臨湖上,登眺極佳”。賞荷廳居水院北首,共四間,面積118.84平方米,磚木結構,墻壁亦有石刻碑銘。回廊有1981年林散之隸書“詩意”2字及草書:“盈盈一水莫愁湖,湖上佳人名姓盧。不愛綺情愛貞素,桑間陌上羨羅敷。石頭涼月曲如弓,六代繁華轉眼空。誰似莫愁湖上女,千秋沿溯小橋東”。錢松喦隸書“畫境”2字,費新我草書“相鄰一帶水,友誼萬年青”句,錢松喦隸書“莫愁何事卻多愁,愁逐春水不盡流。斬斷愁根湖勝昔,看花女伴笑揚州”句,劉海粟行書“莫愁湖邊千首詩,紫金山下萬株松”句,魯迅1931年6月行書“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句。武中奇草書清馬士圖詩《柳絲織恨》:“憶昔采桑南陌頭,故鄉春色逐東流。回文欲倩重相識,風挽情絲機上柔”。蕭嫻隸書明顧起元詩:“蕩漾平湖玉鏡光,群峰環帶畫螺長;酒人樓隱千波闊,溪女船回一水香。鷗夢不離捐釩渚,燕泥還上郁金堂。石城人去遺芳在,誰憶雙鴛向洛陽。”沙曼翁書元徐延徽文:“盡說盧家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牽牛。勝拋萬斛燕支水,溜向銀河一色秋”。懸掛全椒薛時雨同治辛未年題木刻楹聯:“勝跡訪鶯花料應平地神仙得此處優游湯沐,好山作屏障為問隔溪猿鳥是何人呼吸清涼”。
待渡亭
待渡亭居光華亭西側,1959年建,古典建筑形式,磚木結構,建筑面積38.08平方米。設渡湖心亭游船碼頭。待渡亭附建走廊面積54.6平方米,混合結構。至老后門沿湖畔有長500米、寬2米道板路。
水榭
水榭位于水院西百米處水榭池西畔,又名荷花池水榭。坐西向東,后依翠竹,北有湖石疊山,朱漆彩畫,磚木結構,共3間,建筑面積115.57平方米,水面平臺100平方米。有雨花石拼鋪路54米至干道。六角亭居水榭池之東,1973年由建鄴會堂前遷至此,古典建筑形式,檐口下為混合結構,檐口上為磚木結構。
抱月樓
抱月樓
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大湖東北部之湖心島上,1959年建,磚木結構,四方八角,古典形式,建筑面積112.84平方米。亭周圍繞以100米道板路。
蘭臺宮
蘭臺宮到夏季時涼風習習,是楚王夏季避暑的首選之地。里面青紗垂地,王座金碧輝煌,顯示出了王權的威嚴。王座后的屏風,是全手工雕刻配以楚漢時期的圖騰是王權的象征。楚國以鳳為圖騰。古代楚人將崇拜溶于聯想,把世界上許多凡鳥:鶴、雉、鷹、雕的美好特征糅合成“鳳”,他們用“鳳”抒發自己渴望民族騰飛的情懷,希望實現戰勝諸國、統一霸業的目的。
陽春亭
陽春亭
竹園六角亭
竹園六角亭居竹園西坡,1959年建,古典建筑形式,建筑面積19.4平方米,上部為磚木結構,下部為混合結構。1974年翻建,全部采用混合結構。此亭為聆聽雨打荷聲最佳處,有雨花石拼鋪路90米至干道。
粵軍烈士墓
出花墻沿湖邊向西不遠立著一座高約3米、寬1.6米的“重修建國粵軍陣亡將士墓記”碑刻。再過一座小橋即是粵軍陣亡將士墓。該墓座西朝東,占地337平方米。兩個石獅在墓前守護著陣亡將士們的亡靈。八級石階上是一座高約5米的墓碑,上刻孫中山先生素筆楷書“建國成仁”字。碑后是高2米多、直徑約5米的圓形墓冢,后有弧形墓墻圍護。碑文上述:1912年元月,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指揮張勛舉兵南犯,企圖復辟。孫中山命令粵軍揮戈北伐,結果三戰三捷。這次戰役對迫使清宣統帝退位起到關鍵作用。這里所葬就是在這次戰役中陣亡的61位將士。
民國時期
粵軍將士墓
新中國成立后
1966年,“文革”之初,粵軍墓被毀,建國成仁碑被砸碎拋散于地。1972年9月8日,鄧穎超副委員長蒞臨莫愁湖公園,指出“他們反帝反封建有功,你們要恢復,規模可小一些,但是要恢復”。后又在葉劍英委員長關懷下,此指示精神于1979年3月方得以實施,公園職工從護坡底挖出破碎石碑,從六角亭旁兩青桐下挖出烈士遺骸,但石碑上“建”字終未找到,只得以文管會收藏之墓碑底片翻制。是年9月25日,省、市政協隆重召開重建粵軍殉難烈士墓落成典禮。重建的烈士墓莊重、樸實,青石結構,成圓拱形二層,下層高1米,直徑4米,有勒腳線,上層高1.3米,墓廓有長1.44米,寬1.04米長方形遺骸池,池口安放原烈士碑13塊。墓碑分碑座、碑身、碑頭三部分,碑身寬1.45米,高3.15米。正面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成仁”4字,墓碑后有黃興撰文粵軍殉難義士碑。墓前鋪有7米長條石踏步7級,兩側各有高1米石柱6根,石柱間銜接著長1.44米,高0.65米石刻欄板,墓地全以條石鋪裝,圍以37.7米青磚圍墻。1981年墓石前立章炳文隸書粵軍殉難烈士墓碑刻,碑文日:“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先生一九一二年元月在南北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封建余孳張勛不甘心清王朝的失敗,在南京議和停戰之際,突然糾集兵力由徐州沿津浦線大舉南犯,形勢極為緊張。當時孫中山領導的在寧粵軍當即揮戈北上,首捷固鎮,再捷宿縣,直搗徐州。敵軍傷亡慘重,狼狽逃竄。這一勝利保衛了南京革命政權的安全,對于迫使清帝退位,結束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具有重大作用。后對這一戰役中殉難的龍得勝,韓勝、李英乙、林富順等六十二烈士,建墓安葬在莫愁湖畔,由孫中山親筆為墓碑命名,黃興撰寫碑文,記載了粵軍以少勝多的功績和殉難烈士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1982年粵軍墓及其附屬石刻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北首有汪偽時建無欄單拱石橋一座,架于內塘至大湖水道上,跨度5.8米,寬3.35米。1964年改城磚橋面為青石橋面,1991年加漢白玉橋欄。東南首亦有汪偽時建無欄單拱石橋一座,跨度5.5米,寬3.5米。
文化活動
傳說軼事
莫愁湖公園
盧員外曾在梁朝為官。一日,梁武帝聞報水西門外盧家莊園牡丹花開,便著便服來員外家賞花,只見牡丹花交錯如錦,奪目如霞,梁武帝驚得如癡如醉,遂問員外:此花何人所栽?盧員外跪答:此乃兒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不禁怦然心動,當即令傳莫愁見駕。梁武帝見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顛倒。回宮后,寢食難安,終于想出毒計,害死了盧公子,傳旨選莫愁進宮為妃。莫愁得知,悲憤交加,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投石城湖而死。四周鄉鄰得知,紛紛來到湖邊痛苦拜祭,怎么也不肯相信這么好的女子會投湖自盡。
莫愁女
名人來訪
莫愁湖先后接待過鄧小平、葉劍英、胡耀邦、陳毅、鄧穎超、廖承志、榮毅仁、李宗仁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日本前首相村三富市等國際友人;以及毛岸青、華羅庚、錢偉長、劉海粟、朱學范、范曾等知名人士。
傳統活動
海棠花會
彭沖同志在60年代初期曾要求莫愁湖公園栽種與莫愁女相互印證的海棠(海棠又名女兒花)。1965年市成建局在市五年園林綠化工作規劃大要中提出“在莫愁湖畔新建海棠園”。海棠在莫愁湖已有37年的歷史,公園每年都將引進最新海棠品種。每年在海棠花盛開之時,公園都會舉辦海棠花會。在海棠花會期間,每年都會有些傳統的節目,如筆會、書市、中華絕技展(鈞瓷、交趾陶、黑陶、羽毛畫、陳耀剪紙等)、云錦展(云錦織布機、云錦服裝模特表演等)。
賽龍舟
賽龍舟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既是一項民間活動又是發揮團隊精神的一項體育賽事!每年無論是在加拿大、英國、印尼還是在中國的北京、廣州、南京等地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龍舟賽。它已經成為全世界盛行的體育項目。
賽龍舟
旅游信息
服務設施
娛樂設施
溜冰場位于公園西南隅,1980年建,面積1140平方米,其中場地1025平方米。
游船1961年設往返于湖心亭與待渡亭之間的渡船,1966年中斷。1987年設手劃小游船30條,腳踏雙體船24條,電瓶船4條。之后又添設汽艇2艘,碰碰船4艘。
電動小火車及電瓶小汽車1987年9月設置。此后,相繼開發了高空觀覽車、高架車、狩獵園等新的游樂項目。
攝影處攝影新中國成立時攝影業尚未普及,公園攝影業務由友誼照相館于周日、節假日來公園為游客服務。1974年9月,公園攝影部成立于華嚴庵,為游客拍攝黑白照片。1982專營營彩照為主,設莫愁女雕塑外照、郁金堂莫愁女故居內照,水榭化妝照三個經營點。1984年6月在公園大門增設膠卷快沖業務。從業人員由3人增至15人。
食品部賣品部公園原有賣品部兩處,一為勝棋樓,一為大門東側綜合服務部。1965年,抱月樓茶座附設雜貨服務柜。1979年公園實行經營體制改革,畫廊亭、華嚴庵、勝棋樓、蘇合廂等處增設工藝品賣品部,營銷具莫愁湖特色之工藝品40余種。1985年大門綜合服務部營業面積從30平方米擴大到90平方米,經銷商品多達百余種。
開放時間
景區售票時間
6月1日-8月31日06:30-21:30
9月1日-5月31日07:00-21:00
主要景點開放時間
(1)勝棋樓片區及棋文館、家具館
4月1日—10月31日8:00—17:30
11月1日—3月31日8:30—17:00
(2)莫愁水院
4月1日—10月31日7:30—18:00
11月1日—3月31日8:00—17:30
(3)夜公園開放時間
8月1日—9月1日19:30—20:30(免費)
(4)景區免費晨練時間
6月1日—8月31日5:00—6:30(免費)
9月1日—5月31日5:30—7:00(免費)
門票價格
35元/人
交通信息
公交:
南京漢中門大街35號(北門):9路、15路、20路、29路、68路、82路、127路、133路、204路、307路、552路、D12路莫愁新寓站
南京水西門大街132號(南門):7路、10路、13路、19路、37路、41路、48路、132路、134路、160路、166路、204路、306路、D9路、G6路、Y7路、Y13莫愁湖公園南門站
地鐵:
南京地鐵2號線莫愁湖站
南京地鐵7號線(在建)莫愁湖站
景區公告
莫愁湖公園即將實施4A級景區打造及局部景觀提升工程、莫愁湖湖體水質提升—清淤及生態修復工程、莫愁湖公園展館陳列布展工程及南京地鐵7號線莫愁湖站建設工程。在此期間,莫愁湖公園將實行閉園施工。其中公園南區閉園時間為2018年5月16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園北區(不含地鐵7號線莫愁湖站施工區域)閉園時間為2018年5月16日至2019年4月30日。
2022年1月1日起,莫愁湖免費開放。
獲得榮譽
1982年3月,莫愁湖公園內粵軍陣亡將士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8月,莫愁湖公園內勝棋樓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3月,莫愁湖公園內郁金堂及水院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8月,莫愁湖公園內華嚴庵被建鄴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建鄴區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2月,南京市莫愁湖公園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