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蝴蝶會
密云蝴蝶會,又稱密云民間蝴蝶會,是一種民間舞蹈。每年春天,蝴蝶會在密云縣舉行,蝴蝶會以蝴蝶為主題,舞蹈為載體,展示了自然界的生長變化和人類的生活習俗。蝴蝶會以蝴蝶為主題,是一種以自然為主題的民間舞蹈。蝴蝶會的舞蹈特點是以輕盈、靈動、婉約的舞姿展現蝴蝶飛舞的美麗。蝴蝶會的舞蹈風格以傳統民族舞蹈為主,融合了西方舞蹈的元素,呈現出濃郁的時代氣息。蝴蝶會的舞者以女性為主,以白衣、黑裙為主要服飾,舞蹈時手持蝴蝶翅膀或花束。蝴蝶會的舞者在舞臺上以優雅、婉約的舞姿展現出自然界的生長變化和人類的生活習俗。
舞蹈特點
密云蝴蝶會的舞蹈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舞蹈動作十分輕盈靈動,節奏明快,充滿樂趣;其次,舞者通常都是一些精致的年輕女子,身穿精致的舞蹈服裝,曲線優美,風姿綽約;再次,蝴蝶會的舞蹈在舞臺上常常伴隨著高雅的音樂,增強了觀賞效果。
舞蹈風格
在密云蝴蝶會上,舞蹈的風格十分多樣。有些舞蹈是傳統的民族舞蹈,如“扭扭腰”、“拉鏈舞”、“大鼓舞”等;還有一些舞蹈是現代舞蹈,如“鋼管舞”、“芭蕾舞”等。無論是傳統舞蹈還是現代舞蹈,都十分精彩。
出場方式
舞者以一種傳統的方式出場——從蝴蝶圖案中走出來。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服裝,頭戴蝴蝶翅膀,手拿蝴蝶尾巴。當音樂響起,他們便開始隨著音樂跳起舞來。密云縣蝴蝶會民間舞蹈在不斷發展,這項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參與。這能夠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增強當地群眾的凝聚力。
歷史起源
“蝴蝶會”起源于元朝初年,就已知材料證明在密云已流傳二百多年。密云“蝴蝶會”與國內其它地區以蝴蝶為形象特征的表演形式不同,它采取成人與兒童疊加上肩的表演形式,拓展了表演的空間,增加了表演的觀賞性。其基本形式是:選擇強壯的青壯年作腿子演員,選學齡前兒童3名、4名、5名、7名或12名5—9歲的小男孩兒扮成蝴蝶形象,由腿子演員肩托蝴蝶演員作模仿蝴蝶飛舞及兒童戲蝶的各種動作。
“蝴蝶會”的表演展示內容包括造型、服飾、道具、動作四個部分:造型為裝扮成蝴蝶的兒童演員站在腿子演員肩上表演;服飾分雌性蝴蝶、雄性蝴蝶、腿子和替肩、樂隊四種;道具有扇子、花束或假蝴蝶;動作包括持道具方法、基本步伐、基礎動作、技巧動作四個方面。
“蝴蝶會”以成人(腿子)與兒童(蝴蝶)的相互配合為表演主體、以區域傳統民俗、民間信仰和花會傳統為依托,融舞蹈、雜技、音樂、服飾等多種藝術成分為一體,同時運用一定技巧和豐富隊形變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北京地區獨一無二、密云地區民眾獨創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具有較高的密云地域性歷史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情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