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學院
石家莊學院,簡稱“石家莊大學”,位于河北省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校有南、北兩個校區。石家莊大學始建于1958年,原名石家莊師范學院,1959年更名為石家莊師范學院。1982年,經教育部上報、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石家莊師范學院。1996年3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石家莊師范學院、石家莊地區教育學院、石家莊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石家莊師范學院。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石家莊師范學院正式升格為石家莊大學。
2022年,石家莊學院申報的2個項目分別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此外,在科研成果方面,獲得石家莊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25項。學校擁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514個,其中“石家莊以嶺藥業實踐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與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13個國家和地區的58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此外,學校還加入了歐盟的伊拉斯謨項目。
學校設有16個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196人。現有教職工1325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教師525人,博士271人,碩士891人,全能型教師535人。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6月。
歷史發展 編輯本段
石家莊師范學院
1958年,石家莊師范學院成立。同年8月,石家莊師范學院更名為石家莊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61年,河北省省屬高校進行大規模調整,石家莊師專升格為石家莊師范學院。
1962年,河北省高校精簡調整,石家莊師專撤銷停辦。
1977年,河北省委決定在藁城中學創辦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分校)兩年。
1978年,學校整體搬遷至正定;1979年,他再次搬家,搬到了鹿泉市牛山。
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分校正式定名為石家莊師范學院,實行兩年制師范專科教育。
1983年,學校遷至石家莊北郊滹沱河畔。
1995年12月,石家莊師范學院與石家莊第一、第二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石家莊師范學院(石家莊教育學院)。
1998年9月,石家莊師范學院搬遷至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校區。
石家莊學院
2004年5月17日,經教育部批準,石家莊師范學院正式升格為石家莊大學,定位為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
2021年石家莊學院在市人力社保局主辦的高校創業就業服務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2022年,石家莊學院榮獲2022年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優秀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規模 編輯本段
教師:學校現有教職工1325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525人,博士271人,碩士891人,“全能型”教師535人。擁有世界田聯一級裁判員、省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學名師、模范教師等各類優秀人才。
部門專業:石家莊學院共有16個學院,67個本科招生專業,涵蓋文學、歷史學、教育學、法學等11個專業類別。
學科建設:石家莊學院有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河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等4個專業成為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
對外合作 編輯本段
石家莊學院與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13個國家和地區的5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此外,石家莊大學還加入了歐盟的伊拉斯謨項目。
學校與美國國際科技大學、韓國優時大學、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與意大利兩所知名藝術學院共建研究生教育中心,與韓國優時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切薩萊波里尼”音樂學院合作辦學項目,生物制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自成立以來,先后派出41個教師團體、142人次赴21個國家和地區訪問培訓,組織410名優秀學生參加各類國際交流項目,派出2批35人的學生文化藝術交流團赴馬來西亞高校進行專場演出。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6月。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資源
館藏資源:圖書館總建筑面積3.38萬平方米。根據學科布局,設置13個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約5000個閱覽座位、電子閱覽區和45個實訓室。*此處數據截至2022年6月。
截至2021年9月,紙質圖書超過120萬冊,中外文報刊537種,中外文數據庫超過20個。
科研平臺
國家動漫產業發展(石家莊)基地人才培養中心、河北省知識產權培訓基地、河北省服務外包培訓基地、石家莊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石家莊市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在石家莊大學掛牌。
河北省兒童心理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學會師范院校專業委員會隸屬于石家莊學院。
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生物醫藥現代產業學院成功獲批河北省首批現代產業學院。
有教育部“中國制造·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河北省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物聯網區塊鏈融合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
科研成果
承擔國家級課題5項、省級課題100項、企業委托課題324項等科研項目744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4項。
共發表論文2763篇,其中SCI、EI和ISTP發表論文182篇,中國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98篇。
獲得專利113項;出版圖書(教材)109部。
2022年6月以來近五年科研成果統計。
校園文化 編輯本段
校訓:有德、有識、守信、創新。
校風:自強不息,努力工作
校徽:中國紅是校徽的設計底色,校名的英文縮寫“SJZU”是設計基點。由此,形成了漢字“石”、“書”、“為”等象形元素以及向前奔跑和跨越山脈的人。這些元素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形圖案,象征進取、活力與和諧。
學校榮譽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