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教育院校   

大同大學

大同大學(TTU)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40號。是一所以“建教融合、研究發展、誠信勤勉、產業報國”為辦學目標的“優九高校聯盟成員高校”。毗鄰大同公司和臺北美術館,是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連續五次(十年)被中國工程師學會認定為產學合作優秀單位,被德國紅點評為亞太地區五大設計學院。

大同大學創建于1956年,前身為大同工業學院和大同工學院。校園由大同大學、大同高中、大同公司、協智產業促進會共同使用。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設置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和工商管理系。1999年,大同工學院更名為大同大學。在應用數學研究所設立碩士項目;碩士學位設立在職業學院班。2008年,成立了應用外語系和媒體設計系。2009年,開創了WiMAX校園網絡。2010年,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項目暫停。2011年,應用數學系停止招生。

大同大學占地6.3公頃。全校共有14個系,分別隸屬于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設計學院和國際學院。下設12個學士班、11個碩士班、8個碩士班和9個博士班。它是臺灣省第一所擁有工業設計專業的院校。共有3293名學生,師生比例為1: 20。在2013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大同大學排名在251-300名之間(2012年排名第250名),在2013年紅點設計排名中位列亞太大學第4名。

目錄

歷史發展 編輯本段

大同高中:1918年,創始人林尚志先生建立社會信用,創建合作唱片行。為了培養優秀的實業人才,林尚志先生于1942年結束了個人的職業生涯,并將80%的財產捐給了協志實業促進會,利用協志會的基金開辦大同高中。

大同技術學院:大同工學院創建于1956年,林尚志聘請林廷生先生為首任校長。

創始人林尚志于1961年初拆除了新建的私人三層住宅,并將其改建為學校管理大樓。隨后,它繼續捐贈私人土地,并購買了相鄰的私人和公共土地,并先后建造了實驗樓和汽車樓。

大同理工學院:1963年,大同工學院改制為大同工學院,設立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和工商管理系。1970年至1986年,設立化學工程系、工業設計系、信息工程系、材料工程系、應用數學系和生物工程系。1976年設立碩士學位項目,1982年設立博士學位項目。

1971年創始人林尚志逝世后,在林廷生博士的領導下,我們繼續建設尚志樓、德慧樓(學生宿舍)、新德慧樓和尚志教育研究博物館。

1998年,為紀念創始人林尚志先生百年誕辰,成立了尚志教育研究館。

大同大學:1999年,大同工學院更名為大同大學,位于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在應用數學研究所設立碩士項目;碩士學位設立在職業學院班。

2003年有12個系,分別屬于電氣信息學院、技術學院和商業設計學院。

2007年改為電氣信息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設計學院。

2008年,全校共有15個系,分別隸屬于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管理學院和設計學院。下設12個學士班、11個碩士班、8個碩士班和9個博士班。

2010年有12個系和14個研究所。應用數學碩士和學士課程分別自2010年和2011年暫停。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部門設置:大同大學共有14個系,分別屬于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設計學院和國際學院。有12個學士班、11個碩士班、8個職業院校碩士班和9個博士班。

教師師資:大同大學的師資隊伍由專任教師、行業教師和經驗豐富的企業員工組成。大部分教師有海外學習和培訓經驗,新教師需要在大同公司實習以了解行業。資深教師應輪流巡視工廠,探索產學合作項目。教師專業多樣,涵蓋文學、歷史、教育、物理、數學、藝術等領域。大同大學的師生比例為1: 20,教師隊伍由專任教師、行業教師和企業成功人士組成。大多數教師都有海外學習和培訓經歷,他們的學術背景廣泛而豐富。而且新教師需要去大同公司實習,了解行業,資深教師要輪流巡視工廠,探索產學合作項目。

錄取方法

在大同大學讀研究生(碩士/博士)、兩年制學士學位(本科)和學士學位(本科)要求戶籍必須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和遼寧(正式落戶)。學士課程(本科)每年5月至6月開放申請。必須注冊,夏季高考成績不可或缺。

對外交流 編輯本段

國內交流

大同大學與內地多所大學有合作關系,如:

上海機電工程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法學院、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等。

2015年至2016年,中國傳媒大學連續兩年派出28名師生赴臺灣省大同大學參加為期19天的夏令營。

2018年11月12日上午,臺灣大同大學工程學院院長胡藝教授一行與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進行了互利合作。同時,魯德安延慶也希望雙方能在學生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雙方的合作預計將于2019年正式開始。

2023年10月28日、29日,深圳技術大學與臺灣省大同大學設計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協議。

2023年秋季,中國尤氏大學舉行了交換生活動。根據各學院和院系的專業特點,大同大學為中國大陸的優秀學生創建了各種專業營地活動,如商業領域的創意營銷、工程領域的釀造和化妝品、機電一體化的自行車輛、無線通信和物聯網以及創意設計實踐等不同領域的深度體驗課程。促進雙方的交流和深入了解。

國際交流

2012年,大同大學與石油王國卡塔爾合作,推薦研究生參加當地得克薩斯州A&M大學卡達分校的研究工作。

截至2020年,大同大學已與國外大學建立了139所姐妹學校,涵蓋歐洲、美洲和亞洲。我們還與美國史蒂文理工學院、法國巴黎高級電子和電工工程師學院和亞眠高級電子工程師學院、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和德國斯圖加特應用科學大學簽署了協議。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資源

館藏資源:大同大學圖書館成立于1956年大同工學院改制之初。1999年學校升格更名為大同大學,同年圖書館更名為“大同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的特色主要包括:館藏以理工科為主的圖書資源,中外文圖書近17萬冊;收藏3萬多本日文書籍,包括設計、行業相關等。,并以商業管理為主要收藏;收錄了包括通用中文電子書和臺灣省學術電子書聯盟在內的近15萬冊外文圖書。已收集到6000多篇博士和碩士電子論文,并且數量每年都在增加。

學術期刊:大同大學的學術期刊有:大同之道,通識教育的境界――以校園及周邊人文和自然生態為核心的通識教育。

科研平臺:大同大學的研究平臺包括:通識教育中心、外語教育中心、儲能與轉換技術R&D中心、系統集成與創新設計研究中心、無線寬帶技術中心、智能物聯網研究中心、創客空間和推廣教育中心。

學術成就

截至2016年,大同大學已連續五次(十年)被中國工程師學會認定為產學合作標桿大學,并被紅點評為亞太地區前五大設計學院。大同大學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致力于物聯網軟硬件技術的研究。截至2020年,實際應用案例包括: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物聯網智能傳感器機房報警系統、分布式智慧消防逃生系統和物聯網無線充電系統。

校園文化 編輯本段

校徽:校徽含義:1918年,大同大學創辦人尚志先生,董事長林老先生創辦了協志商號,將“志”字動態地改為圓形,表示“眾志成城,志更遠大”。以建設與教育的融合,研究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實現學術自立的目標,培養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和經營者。

校訓:大同大學的校訓是:誠實勤奮,實業報國。“誠信勤勉”是指“體面經營、真誠相待、勤勉服務”。

校歌:大同大學的校歌是:大美大同。

校園吉祥物:大同大學的校園吉祥物是大同寶寶。大同寶寶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色,一種是綠色。紅色代表大同公司,綠色代表大同大學。

校園環境 編輯本段

臺灣省大同大學占地約6.3公頃,建筑多樣化。從大門可以看到尚志教育館、管理樓、電氣樓、尚志樓、高中、操場、實驗樓、室內體育場、運動場和實驗樓,分別由各部門使用,建筑特色鮮明。

特色建筑:尚志紀念館是臺灣省大同大學最大的特色。它建于1998年,以紀念大同大學創始人林尚志先生的百年誕辰。建筑外觀源于美國羅通達公司的設計藍圖,由黃毅章、小熊繹等著名建筑師和工程師建造。它占地約4000平方米。歐式圓頂建筑象征著莊嚴的教育精神。正面的六根柱子象征著相關單位的六個基礎,并安裝了銅鐘。臺灣省尚志紀念館地上五層,地下四層。地下一層是國際會議廳、語言教室、視聽閱覽室和職業輔導中心,地下二層是綜合會議中心,地下三層和四層是廣闊的停車場。尚志紀念館一樓設有會議室、教室、閱覽室、回廊景觀、展覽室和中庭花園等,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二樓有校長辦公室、接待室和露天回廊等空間,三樓和五樓有穹頂音樂廳。

大同大學大同大學

校園生活:大同大學除了學生會和各部門的社團外,還有46個自治社團。每年舉辦愛心獻血、盲人學生入學、寒暑假小學營、越南志愿服務等參與社會和國際服務活動500余場;娛樂社團、吉他音樂會、魔術表演、熱舞派對等最終結果的公布。;實體俱樂部的體育比賽、綜合俱樂部的朋友周系列活動等。,以及學生社團舉辦的全校性活動,如社團聯展、校慶及校運會、游園會及趣味比賽、新生才藝比賽等。

校風特色:大同藝術季:每年2月至5月舉行。其內容包括校園櫻花、音樂會、駐校作家講座、大學生電影展、學術研討會和創意設計比賽等。大同慶典每年11月中旬左右舉行。

尚志現代文學獎創辦于2010年11月。首屆尚志現代文學獎由通識教育中心和學生社團文藝社歷時半年策劃籌備。它被分成三組:散文、現代詩和短篇小說。邀請了該領域以外的專家和學者擔任評委。每組評選出前三名和優秀作品,由學生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獲獎作品在尚志美術館展出。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校排名 編輯本段

在2011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大同大學在臺灣省排名第25位(私立大學排名第6位)。

2013年,大同大學在亞太地區大學中排名第4。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2013年:QS亞洲大學排名,大同大學排名在251-300名之間(2012年排名第250名)。

2013年:紅點設計排名,大同大學在亞太地區大學中排名第4。

2014年:If設計評比,大同大學排名世界第12。(2013年iF設計評估,世界第18名)。

2015年:大同大學被教育部授予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的試點項目實施學校。

2016年:大同大學媒體設計系學生作品《遇見,還是不遇見》獲德國紅點獎最高榮譽“少年獎”。

2016年:大同大學獲美國在臺協會(AIT)邀請,成為臺灣唯一一所參與自造教育的大學。

2018年:大同大學連續六次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產學合作優秀單位”表彰。大同大學被德國紅點評為亞太地區前五大設計學院。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羅馬足球俱樂部    下一篇 青島濱海學院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