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中國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部,總面積292平方公里,在北部、西部基本沿新邵仁公路、以246省道為界,東北方向、東、東南部基本以106國道和323國道為界。丹霞山是南嶺山脈中段的丘陵地帶,主峰海拔不到500米,山頂平坦,山坡陡峭、山麓平緩,巖石裸露,這使它成為一個地貌“丹霞地貌'因丹霞地貌而得名,是風景名勝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

丹霞山屬于中新生代構造盆地,地質構造以近水平塊狀構造為主其內部的大型節理網絡控制著丹霞山塊體的分布格局,而其巖石產狀則控制著丹霞山的坡形。景區屬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丹霞山植被類型獨特,動植物種類豐富,珍稀植物數量眾多。丹霞山包括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陽元山、晉江有五個地區,有680多個平坦的地貌、身陡、它由紅色沙礫組成,山麓平緩,是世界上罕見的壯年峰林—峰叢式丹霞地貌、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獨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

丹霞山風景區以自然風光為主題、以赤壁和赤壁為特色,是英雄的集合、險、奇、秀、目前,長老峰已經開發完畢、陽元山、翔龍湖、錦江長廊等4個景區,面積近30平方公里。丹霞山風景區的組成包括三座山峰、九巖、十二景區,即茶壺山、寶珠峰、海螺峰、五象過河、望夫石、蠟燭峰、僧帽峰、童子拜觀音、鯉魚躍龍門等神奇景觀。

丹霞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這里有許多著名的寺廟、文人墨跡、摩崖石刻,如明末李永茂故居、清初僧人創建的別川寺和六祖堂舊址是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空間分布和建筑特色,并以獨特的方式與丹霞山的自然景觀相融合,與古代社會形成了歷史、與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此外,丹霞山景區還完成了200多項地質、生態、人文、非遺和天文科學研究課程創造了“野生植物識別競賽”以及一系列旅游教育品牌大賽。

1988年以來,丹霞山榮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成為中國重要的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目錄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部的仁化、曲江縣與曲江縣的交界地帶被視為仁化縣山丹霞風景區北至樂群丹霞街道辦事處南側山頂,東北沿106國道至冷水坑,南界基本沿九龍江(廟仔坑)從主谷到楓樹窩山頂北側的山谷,向東沿其支谷至龍坑北,景區總面積292平方公里,在東經113° 36°之間'15'~113°46'40″北緯24°51'49'~25°03′36'之間。丹霞山區有多條古驛道,連接韶關、始興、南雄、樂昌等地是南來北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氣候

丹霞山景區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氣溫較低,因為南嶺山脈阻擋了從北向南的寒流,丹霞山海拔不高,地勢陡峭、河谷深切、且巖石裸露面大,在河谷地區形成相對封閉的小氣候,水濕條件優越,加強了局部輻射熱,造成丹霞山區夏季河谷干熱、冬溫暖。丹霞山區年平均氣溫20攝氏度,7月份月平均最高氣溫28攝氏度,1月份月平均最低氣溫10攝氏度,年降雨量1640毫米,集中在每年3月至7月,冬季偶有降雪。

地質

丹霞山在大地構造學上屬于中新生代構造盆地盆地的地質構造以近水平塊狀構造為主其內部的大型節理網絡控制著丹霞山塊體的分布格局,而巖石產狀則控制著丹霞山的坡形。白堊紀時期,丹霞山是南嶺的山間盆地,周圍的山脈強烈隆升,盆地內接受了大量的碎屑沉積物同時,洪水和河流帶來的泥沙和礫石沉積在這里,砂巖和礫巖交替逐層沉積,形成一套極厚的巖石層;在高溫環境下,沉積物中鐵的氧化使巖石呈現紅色,在地質學上稱為紅層。大約在7000年前,景點的地殼上升并逐漸侵蝕。自600萬年前以來,盆地多次間歇性上升,平均每1萬年上升約1米巖層之間發育了大量的斷裂和裂縫,地表水沿著裂縫強烈侵蝕,導致巖石崩塌,在赤壁上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峽谷和山脈,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

地貌

丹霞山屬于丘陵地帶,主峰海拔不超過500米,山頂平坦,坡度較陡、山麓平緩,巖石裸露,這使它成為一個地貌“丹霞地貌'因丹霞地貌而得名,是風景名勝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景區被680多個座位拉平、身陡、由紅色礫石巖石制成,“顏色像丹,看起來像明霞”,武王赤壁丹崖。丹霞山的主體像一座紅色的城墻,山勢挺拔,山頂山脊平坦一般海拔340~40米,最高點408.7米;周圍的斜坡是陡峭的懸崖由于水平軟硬巖層的差異,經常形成突出的懸崖例如,在西南段的西北坡可以看到三層懸崖;由于垂直節理的發育和巖石的鈣質含量,許多溝渠和洞穴由溶蝕作用產生,如金石巖,具有石灰巖景觀的特征;在山腳下,由于崩塌物質的堆積,經常形成平緩的崩塌斜坡。

水文

丹霞山風景區的水系主要由湞江及其一級支流錦江和黃澍組成。晉江穿過丹霞山中部,向東南在丹霞山腳下與湞江匯合,向南在大喬鎮與北江匯合,到達珠江三角洲地區。晉江從東北部以嵌入式曲流的形式流入丹霞盆地,在該地區長約34公里到達南方后,流入鎮江。丹霞山區降水豐富,山區植被保存完好,因此景區內所有河流常年有水。景區內大部分山峰分散孤立,山頂匯水面積較小不下雨的時候,山頂的山溝里基本沒有水流,瀑布也斷流了。丹霞山南面和東南面的山谷中有人工湖(碧湖)該湖是黃沙坑溪和方坑溪的集合,過閘后流入錦江。

景區內的山洞溝壑中有幾處清泉,丹霞山的清泉主要有牛奶泉、龍王泉、云巖泉,龍尾泉、噴五泉、芳泉、鏡沼泉等。丹霞山形成了受沉積古地理環境制約的丹霞山地貌丹霞組和丹霞盆地邊緣的礫巖。丹霞組中上部主要為砂質泥質巖。該地層保水能力差,富水性弱,泉水出露少;丹霞組由陸源碎屑組成,含有裂隙水,巖層中發育北北東向和近東西向節理同時,區內還有一系列北北東向斷裂因此,節理裂隙和斷層破碎帶中可能存在裂隙承壓水。丹霞組下部主要由礫巖和砂礫巖組成,厚度約100 ~ 500米局部礫巖層礫石成分以碳酸鹽巖為主,含巖溶裂隙水,巖溶發育,含水量豐富。

植物

丹霞山植被類型獨特,種類豐富,有大量珍稀植物。丹霞山位于南亞熱帶北緣,原始植被由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南亞熱帶過渡(山地)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過渡特征。有高等植物216科891屬2266種,重點保護植物1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華水韭和胡仙蘇鐵2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9種,即金毛、水蕨、樟樹、丹霞梧桐、花櫚木、紅豆樹、半楓荷、喜樹、中華結縷草。丹霞山有2270多種高等植物和300多種大型真菌,丹霞梧桐在這里相繼被發現、丹霞蘭、丹霞剛竹、杏鮑菇等39個新種為珍稀瀕危種群。

動物

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記錄野生動物2000余種,其中獸類49種鳥類273種爬行動物72種兩棲動物29種昆蟲1518種蜘蛛77種魚類等水生動物57種。景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9種,其中黃胸鰈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豹貓、白鷴等。

景觀布局 編輯本段

丹霞山是一個天然的紅石公園,主要分為八寨景區、錦江游覽區、翔龍湖游覽區、陽元石游覽區、長老峰景區等。八寨景區位于丹霞山西北部,主要景觀為八寨、姐妹峰、觀音石、朝天龍到五仙巖、田螺寨等。其中,八寨是丹霞山的最高峰“丹霞至尊”之美稱;錦江旅游區在丹霞山的中心,丹霞山將景區分為東西兩側,您可以沿著錦江觀看長老峰和陽源石等景點;祥龍湖旅游區位于丹霞山的東南部,其景點包括銀元石、玉帶橋、毓秀亭、乘龍臺、仙居巖道觀和臥龍崗等;陽元石旅游區在金江湖附近的丹霞山西北附近,包括陽元石、玉女攔江、群象出山、通泰橋和衛星等;長者峰景區位于丹霞山東南部,緊鄰錦江湖主要景點有長老峰、錦石巖寺、觀日亭等。

巴寨景區

八寨風景區位于丹霞山西南約10公里處,北至平崗村南嶺,西至古曦河谷平原邊界,南至谷熹—從安百里山谷到大瑤山,東至錦江風景帶的西緣,以大量的丹霞山為特色,是整個景區地勢最高的地區,總面積超過40平方公里當地人稱之為大石山,由金水和水兩部分組成、田園、村莊和仙山瓊閣山脈。仙山的瓊格山脈是八寨風景名勝的集中地,主要景觀是八寨、姐妹峰、觀音石、朝天龍到五仙巖、田螺寨等。其中,八寨是丹霞山的最高峰“丹霞至尊”之美稱。八寨峰的山腰是一個100多米高的懸崖,只有一個缺口可以爬到山頂它是歷代戰爭期間的天然軍事要塞,歷史上從未被攻破。

錦江游覽區

錦江旅游區將整個丹霞山景區分為兩部分從地理上看,北至車灣地區東塘河流域,南至阿坡巖村山頂和錦江入??冢话ǖは茧娬疽陨系牡は硷L景區錦江段,堯山電站以上部分以車灣為主-夏福平 原始農耕區是山水和田園風光的結合在堯山電站下方,主要是一條蜿蜒的峽谷河段。

景區以錦江游船為主線,沿途幾十個景點串珠成串,養元石、群象過江、牧象童、赤壁丹崖、群象過江、金龜朝圣、姐妹峰、茶壺峰田園風光等景色一覽無余,景區內還開放了摩托艇、劃船、游泳等項目。

翔龍湖游覽區

祥龍湖旅游區位于丹霞山南側的山谷中因湖的輪廓像一條飛龍而得名,沿湖有龍角山、龍須洞、九龍峰、有仙居巖道觀等20多個景點,懸崖上有古今龍文化石刻。景區從龍頭到龍尾全長1350米,水深18米。自然景觀有三澗、六峽、九洞、十八峰古今龍文化石刻在懸崖峭壁上比比皆是。

銀元氏

玉女在銀元石所在的地方。它高10.3米,寬4.8米。石頭上有一個洞,深4米,高5米.3米,唇寬0.75米。因為它與女性生殖器非常相似,所以結石被稱為“母親石”少陰石”和“生命之門”作為一個女孩 溫柔、芳心。

玉帶橋、俞秀婷  

這兩座橋建在龍腰的玉帶石上,因此被稱為玉帶橋。橋上所有的雕刻都是古代的龍畫。過玉帶橋的時候可以爬浪漫平臺、乘龍臺。電視劇《封神榜》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乘龍站

這座山恰好位于龍的背上,所以它被稱為乘龍臺。在乘龍梯田的懸崖斜坡上,有一個黑色和綠色的圖案,像云紋一樣,被稱為云紋墻。仔細看,它看起來像兩條龍最后一個往西,下一個往東,龍的胸部在頭頂上這兩條龍似乎騎在云上,因此也被稱為云龍墻。

仙居巖道觀

仙居巖道觀位于張天師南巡時居住的祥龍湖附近。后人在此建廟紀念張天師救白虎青龍之恩,并供奉香火。據說這里有三座原始道觀,五座道教房屋和一個水池,它們的地基一直保留到今天。

臥龍崗

臥龍崗是丹霞腹地一座海拔約200米的小山丘,像一條巨龍一樣橫臥在丹霞山與兩側山丘之間。因為它位于丹霞峰林的中心,“360度都是風景”,環視,則長老、寶塔、僧帽、望郎歸、蠟燭石、羊州、破軍所有的巖石都被認為是心臟。與祥龍湖的龍相比“獨留一柱擎天,遠眺群山,兒孫滿堂”

陽元山游覽區

陽元山旅游區位于錦江河畔,與長老峰隔江相望“天下第一奇石”因陽原石而得名,是我國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丹霞石墻、石柱和石拱是特色,陽源石是主要景點、九九天梯、雙乳峰、睡美人、七座天生橋、三座古老的村舍和許多擬人化的物品、動物和鳥類的巖石造型等。

陽元石

民間稱為祖石、求子石、橢圓頭石,高28米,直徑7米的神奇石柱。屬于丹霞地貌中的石柱型。陽元石因其陽剛而得名、元氣之元,即陽剛之氣。

玉女攔江

玉女攔河也叫地母嶺、睡美人位于陽原山西北。沿著錦江流水的方向俯瞰,映入眼簾的是由幾座山峰組成的一條線,其姿態就像一個長發女孩橫躺著。

群象出山

群象出山”位于陽原山的東部,一群山峰就像一群大象。山頂上有亭子的大象是母象,就像戴著皇冠一樣。大象會隨著天氣變化而變化,有時喜歡從河里喝水,有時喜歡在云端行走。

相傳晉江河道狹窄,流水曲折每當下大雨時,人們就遭受洪水之苦。天宮長老仙翁得知此事后,命五位神仙鉤住河床,五匹仙馬將水驅入鎮江。此后這里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人民安居樂業。眾神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地方“群象過江”五匹馬也站在南端“五馬歸槽”在一個場景中,仙人在河邊停下來,成為了年長的仙人后人把主峰稱為仙人山以紀念這位前輩“長老峰”

通泰橋

通泰橋又稱通泰石橋,位于陽原山西北部,是陽原山的一個景點它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天然石拱橋,是因為流水沿著裂縫侵蝕內部,橋體與山坡分離而形成的。陽原山旅游區有七座天然的天然橋梁,通泰橋是最大的一座,長50米、內拱跨度38米、拱高15米、橋面寬6~8米,橋體最薄處厚3米橋面平坦,其形狀與中國古橋之王趙州橋非常相似,被稱為“中國丹霞第一橋”

文星石

文星石又名“文峰山”將軍寨”據傳說,北宋年間,俞經曾在此書院學習,后來他被評為宰相和官員。1043年,于禁奉命平息北方契丹人的入侵,契丹戰敗。鄉親們都說他們人文武藝雙全,上馬當官,所以也把讀書的地方叫做文星室“將軍寨”巔峰時期的文峰書院有一個閱覽室七個客廳和一個桃李園客廳頂部的石墻上還有一座文昌帝君廟,早晚供奉,祈求成為天下第一考試的入口。

長老峰景區

老爺峰風景區是最古老的旅游區,位于丹霞山東南部的錦江河畔、海螺峰、寶山上有三峰三崖三崖,構成了赤壁丹霞景觀的三個典型層次。長老峰、陽元石和陰元石。長老峰景區再次劃分、中、下面3層,上面一層有座位“御風亭”中層有一座別川寺、田童峽谷,較低的地方有許多紅色懸崖。下層景觀以金石巖為中心,主要包括金石巖寺、夢覺關、幽洞通天、龍鱗片石、赤壁丫蛋等特殊景觀。

長老峰

主峰的形狀像一艘巨輪寶藏珠穆朗瑪峰在船尾,峰東北端升起一塊紅色的石頭,就像船舵一樣,因此得名。

錦石巖寺

金石巖寺位于丫蛋的赤壁上,金石巖寺由幾個100多米長的天然洞穴相連北宋時由法云寺開辟為佛教凈土,現依洞窟而建有七座佛殿、觀音殿、英靈殿完全由天然洞穴建造而成。大雄寶殿內懸崖上的自然奇觀,即變色龍林石,長20多米,寬1~1.5米,被稱為世界之最。

觀日亭

日觀閣位于丹霞山長老峰景區內,視野開闊,面向東部群峰在這里,你可以從欄桿向外眺望,看著日出慢慢沖破云層,從山間升起、暴露山脈和丹霞地貌等。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

2012年,丹霞山周邊生態旅游景區及配套服務設施建成。

丹霞山丹霞山

2015年,丹霞山景區建成項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分為文峰塔廣場和布谷嶺山腳下,全長約1.4公里,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附屬工程預計年底完工;二期為布谷嶺至丹霞山山門段,全長約3.3公里,是綠道中的一條生態旅游景觀帶。

2016年,丹霞山景區項目獲批,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建設旅游步道16條.8公里,新建旅游廁所5座總面積750平方米,改建旅游廁所5座總面積300平方米,建成地質遺跡保護點20處、5個地質災害控制點、保護站5個,總面積2000平方米。

2019年,景區建成丹霞山生態南北消防通道配套設施。

2019年,仁化縣以丹霞山周邊23個村為重點,大力實施丹霞山周邊生態宜居連片美麗鄉村創建工程(居),250個自然村開展道路連片、設施連片、產業連片、文化內涵連片“四個連片”建設,打造“一個中心兩條環線三個主要功能區和四個門戶”空間格局上,形成美麗鄉村丹霞山周邊示范帶,使丹霞山周邊村莊與丹霞山景區形成資源互補、客源共享、聯動發展的局面。

保護

丹霞山景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國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辦法》,利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公共教育功能開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近年來陸續開展“自然寫作大賽”自然筆記大賽”觀鳥大賽”觀星大賽”野生植物辨認”如一系列自然觀測活動,傳播林草科學知識和生態文明理念,從而方便公眾分享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生態保護的成果。

2016年10月14日,仁化縣公安局森林分局丹霞山派出所揭牌丹霞山森林派出所正式成立運行,主要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維護丹霞山林區治安穩定。

熱點事件 編輯本段

2021年,廣東省林業局首次在全省啟動優秀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之星與優秀自然教育課程評選。當年丹霞山入選“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導師顧李娟入選“自然教育之星”《奇美天成丹霞山》已選擇“優秀自然教育課程”,斬獲三大獎項。

2021年11月,廣東省林業局公布了首批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課程、三大獎項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丹霞山均榜上有名,自然教育品牌持續提升。

2022年9月,繼韶關丹霞山之后,入選廣東省林業局首批入選的5處“2022年廣東省優質自然教育基地”后來,丹霞山的科普導師馬麗英最近被選為2022年廣東省林業局局長“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紅石頭的故事——了解丹霞地貌沉積過程》已選擇“優秀自然教育課程”,再次獲得自然教育三大獎項。

重要榮譽 編輯本段

1988年,丹霞山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2月13日,丹霞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第一個地質公園。

2010年,廣東丹霞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2021年11月,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入選廣東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

2021年11月,廣東丹霞山成為廣州市唯一指定的中小學生出國留學基地。

2022年4月,丹霞山入選“2021-2025年首批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5月,丹霞山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部公布首批57個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2023年5月18日,廣東韶關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榮獲2023年廣東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萬仙山    下一篇 小五臺山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旅游| 太康县| 罗江县| 明溪县| 青州市| 深州市| 光山县| 霍州市| 贵阳市| 松江区| 闽侯县| 信丰县| 吉木萨尔县| 兴宁市| 织金县| 习水县| 青海省| 逊克县| 临汾市| 枣庄市| 通州区| 余庆县| 维西| 怀远县| 双流县| 融水| 石林| 平罗县| 舟山市| 米脂县| 子长县| 梁河县| 鲜城| 海兴县| 门头沟区| 习水县| 乾安县| 庆阳市| 昌乐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