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折多山

折多山是中國四川省甘孜的一座山脈屬中國橫斷山脈大雪山中段貢嘎山余脈,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其山體呈北西-東南走向,南北長約135公里,寬15~20公里,總面積約2362平方公里,主峰位于北緯30° 02′東經101° 07′,海拔4962米。

折多山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的松潘-甘孜地塊,也就是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處于二疊紀晚期-侏羅紀早期俯沖碰撞和匯聚的結果,然后在印度板塊的持續楔入下上升,褶皺山脈也隨之形成。折多山東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而靠近青藏高原的西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原大陸性氣候的交匯地帶,屬于多變的高原氣候。

1954年,中國 通往青藏高原的第一條公路是——川藏公路(國道318線)建設完成后,該公路跨越哲多山口進入藏區,使哲多山口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

折多山東西兩側的民族文化也各不相同西側以藏族為主,傳承著藏族傳統文化,東側則是多民族混居,部分地區甚至以漢族為主,教育發達、商貿集中。

目錄

地理特征 編輯本段

氣候

折多山東部主要受東南季風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多雨,冬季寒冷、夏天很熱,有四個季節;西面屬于亞寒帶季風氣候和高原大陸性氣候的交匯地帶,溫差較大、多變的高原氣候。總的來說,折多山的氣候從東到西逐漸由暖變冷,由濕變干,降雨量整體減少,但也會隨著地形起伏而變化;此外,該地區的溫度也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降雨量為0.在海拔652公里之間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在海拔24公里之間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折多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這三個月的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12月至次年1月為旱季,總降水量僅為全年降水量的1%~5%

地質

受不同造山活動的影響,折多山曾有多次巖漿活動,主要為中酸性侵入巖。康定市南部鮮水河斷裂帶東南段西側廣泛分布著——中段新生代侵入巖、貢嘎山以北地區分布著中生代花崗巖。在康定市以北,折多山巖體主要為大規模新生代花崗巖,這是少量具有韌性剪切變形特征的巖體,部分侏羅紀花崗巖散布于巖體中。折多山的巖體總體上向北和向西延伸-東南偏南方向呈長條狀、寬度分別約120公里、10~18千米。折多山東側有高溫變質混合花崗巖,其分布趨勢與鮮水河斷裂基本一致,長約60公里,寬約1~4公里。

鮮水河斷裂帶又稱爐霍—大悟裂谷位于中國四川省、青藏高原邊界的中生代三疊紀地層受到強烈擠壓,產生褶皺,并出現平行于褶皺的大斷層。鮮水河斷裂帶起于中國甘孜中馬達附近,穿過爐霍、道孚延伸回康定,全長300公里,從北到南可分為西北段、中段河南東段。鮮水河中段還含有雅礱江斷裂、哲多塘斷裂和色哈拉斷裂為三條分支,其中亞拉河斷裂寬500500米,薩拉哈斷裂長142公里,哲多塘斷裂長30公里。

地貌

由于大渡河等水系的強烈切割,折多山地貌呈現出高差大溝谷縱橫樹木茂密的特點;同時斷裂帶不斷發育導致地表切割,旱季溫差大導致風化嚴重山谷中的碎屑隨著流水沖刷堆積到溝口,形成河流堆積地貌;此外,地處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西南部的折多山,常年處于凍融之中、冰水侵蝕引起的地表重塑也具有一些典型的高原地貌特征。折多山的地貌可以細分為河谷地貌、冰水扇地貌、由侵入巖形成的高山地貌、變質砂巖形成的中高山地貌和淺變質板巖形成的低山地貌。

河谷地貌是指第四紀河谷地貌,兩側有寬闊平緩的地形溝槽和階地、現代泥石流、滑坡等比較多;冰水扇地貌是指第四紀冰川地貌,分布在幾個主要斷裂帶附近的河谷地區,一般在常年雪線以下,呈裙狀、呈扇形,具有寬闊平緩和開闊的地形特征;侵蝕剝蝕型淺變質砂巖板巖低山地貌,山體相對平緩圓潤,峰頂海拔35~4千米,高差0.5~1千米;一般來說,侵蝕變質砂巖的地貌特征是高山,峰值在海拔4~4.5公里之間,高度差為0.5 ~ 1公里,次級山谷較少;侵蝕和剝蝕類型的侵入巖高山地貌和山峰的高度一般為4.3~5.5公里之間,山體高大連綿。

土壤

由于折多山大部分地區相對高差較大,氣候和植被垂直地帶性明顯,因此折多山土壤也呈現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分布。折多山以東高山峽谷分布的褐土母質為花崗巖、石灰巖、石板等,它的形成受氣候影響很大在明顯的干濕交替氣候下,土壤因鹽基飽和而呈堿性。棕壤母質為變質板巖、花崗巖、砂巖等,成土條件復雜,土壤呈酸性,土層較厚。亞高山草甸土有機質腐殖化程度高;高山草甸土腐殖質少,土層薄,多為沙質土。高寒沙漠土壤淺而粗糙、發育不良,無連續土壤覆蓋,吸水性強。

水文流域 編輯本段

河流

折多山以東是岷江、沱江水系,以大渡河為干流,有1~3條大渡河支流。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也是長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于中國青海省,主要流經中國四川省西部,全長1062公里,流域面積774萬平方公里;大渡河是一條高山峽谷河流,地勢險峻、天然落差4177米,水流湍急充沛穩定,年徑流量達488億立方米。

折多山折多山

折多山地區大渡河的重要一級支流是氣溝,又名康定河,自西向東流入大渡河,全長82公里,流域面積1530平方公里;大渡河還有一條二級支流、流向東南的雅礱江發源于大炮山南麓、在海子山的東側,亞爾阿科的北部海拔4800米,全長53.4公里,流域面積682.1平方公里,落差2325米;折多河是大渡河的二級支流,發源于貢嘎山,從貢嘎山西北側流向東北,在康定縣與雅拉河匯合,全長42公里,流域面積680平方公里。

折多山以西是金沙江水系,其主要支流是雅礱江折多山以西的水網主要是雅礱江及其1~3條支流,也有一些短的4條支流。雅礱江發源于甘孜州與青海省交界處的巴顏喀拉南部,全長1206公里,徑流量653立方米/秒,洪峰期間,流量可達398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94立方米/秒。雅礱江一級支流李奇河自北向南流動,發源于康定西北部與道孚縣交界處的柯哲德沼澤區,向西在戴逸匯入雅礱江這條河長194公里,年均徑流量28.73億立方米;鮮水河在四川省爐霍縣由北源的泥曲和南源的大曲匯合而成,在四川省雅江縣以北27公里處的兩個河口匯入雅礱江鮮水河全長541公里,落差1340米,流域面積19338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09.5立方米/秒。

湖泊

折多山有許多內陸湖泊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有400多個湖泊,總面積達18個.5平方千米。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是木格措,也被稱為木格措“大海子”,“海子”和“措”在藏語中,它的意思是湖。木格措位于雅拉鄉折多山東坡,海拔3780米,湖泊面積約2.4平方公里,東西長3公里,寬度為0.8~2公里,是鮮水河斷裂帶長期活動形成的。木格措周圍還是紅色的、白、黑海子,位于其北、西、南三個方向。

生物植被 編輯本段

植物

折多山的植被分布受土壤條件的限制,不同土壤中的植被分布也不同。褐土分布區植被以針闊混交林為主,其中不乏山楊、白樺、大葉杜鵑冷杉、云杉等等;此外,在較低海拔地區還有許多旱生灌木,包括黃荊、三顆針、蒿類、茅草等。棕壤地區植被以針闊混交林為主,其次為柏樹、酸刺、草本植物等。草本植物在亞高山草甸土的分布范圍內生長良好,自然植被主要包括高山森林草甸或亞高山灌叢草甸,包括高山柏樹、高山柳、紫花杜鵑等。高山草甸土自然植被分布以高山矮草甸墊狀群落為主,包括油蒿、苔草、早熟禾、高羊茅等,地上還有地衣、苔蘚等附生。在海拔較高的高寒荒漠土壤中只有少量地衣、苔蘚、雪蓮、紅景天等植物。

動物

在折多山以西的沼澤和林中(河)該地區有少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

風景名勝 編輯本段

木格措

木格措是一個高山湖泊,位于雅拉鄉折多山東坡它的名字是藏語,意思是“野人湖”又名大海子,是在鮮水河斷裂帶長期活動中形成的。木格措是中國4A級旅游景點康定的一首情歌(木格措)景區之一,它海拔3780米,湖面東西長3公里,南北最寬處可達1.5公里,湖面面積為3平方公里。位于湖泊北、西、南三面是紅海子、白海子、子海子有三個湖,湖的東邊是湖的出口水流落差近1000米至山腳,經牛窩溝流入雅礱江。

埡口

哲多山埡口是國道318線川藏線進藏途中需要翻越的第一個山口,被稱為 quot哲多山口 quot“川藏第一關”或“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埡口位于康定市境內,海拔4298米,距康定市區1800米;該埡口形成于“溯源侵蝕”主要的地貌特征是冰川。在折多山口山頂可以看到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通天河    下一篇 渦河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镇宁| 子长县| 长治县| 叙永县| 双流县| 绥宁县| 宜章县| 旺苍县| 宜黄县| 莫力| 德兴市| 昭平县| 荃湾区| 龙海市| 拉孜县| 房产| 晋中市| 行唐县| 波密县| 沾益县| 宾阳县| 长寿区| 普定县| 瓦房店市| 丰城市| 甘洛县| 龙口市| 黔江区| 交口县| 广德县| 杨浦区| 罗平县| 绥阳县| 云和县| 喀喇沁旗| 兖州市| 浮梁县| 乐东| 蓝田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