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南湖
嘉興南湖,浙江三大名湖之一,位于中國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因位于嘉興市南部而得名。南湖古稱滮湖、陸渭池、馬場湖。南湖由兩個湖相連,其形狀與鴛鴦相似在古代,許多鴛鴦生活在湖里,所以它也被稱為鴛鴦湖。
嘉興南湖是中國紅色旅游的經典景點,也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地方。南湖景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主要景點為南湖紅船、煙雨樓、湖心島、藍秀公園和南湖革命紀念館,其中中共嘉興一大會址南湖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浙江省旅游局將南湖風景區掛牌“浙江值得一游的五十個景點”名單;2008年,南湖風景區被評為浙江省首批生態旅游區;2011年,南湖風景區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A風景名勝區稱號。
自然環境 編輯本段
氣候
南湖位于北亞熱帶南緣,屬于東亞季風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季風交替明顯,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1193.7毫米,年平均干濕指數為1.2屬半濕潤氣候區。南湖四季分明,具有春暖秋涼夏熱冬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5.7°c,最高氣溫39°.4°c,最低氣溫可達-9.3°C,冬夏時間較長,但酷暑和嚴寒較短。夏秋時節,景區綠樹成蔭,湖中的鉆石田綠如幼苗;冬季,受蒙古國冷高壓影響,氣溫較低,景區被白雪覆蓋。
水文
南湖原本是一個被海水淹沒的地方隨著長江和錢塘江攜帶的大量泥沙不斷沉積,陸地不斷延伸,海水逐漸退出,成為洼地后來,由于各種運河不斷注水,形成了湖泊。南湖位于嘉興河網中心,與周邊河流相通自古以來就是嘉興各大河流的蓄泄之地,平湖塘、嘉善堂與之相連的是,海晏塘、長水庫都流入其中。
生物
南湖風景區植物資源豐富,植物間差異較大。景區內常見的維管植物有122種,其中裸子植物10種,被子植物109種景區內以被子植物為主,香樟是最常見的被子植物、垂柳、旱柳等。
秋天主要是觀葉和觀果植物,有觀葉、觀賞植物有銀杏等47種、紅楓、麥冬、羅漢松等。春天,有20種開花植物,如月季花、白玉蘭、紫荊等。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南湖風景區以惠晶園為景區入口,以中央島的禹巖大廈為中心,中央島的萬福橋旁停靠著一艘南湖紅船。南湖南岸有一座風景秀麗的花園、烈士陵園和藍秀花園等景點分布在西岸、南湖漁村、顧浩塔園和其他景點,周曉穎是北岸的景點、南湖革命紀念館,東岸有春園、夏園、秋園、冬園等景點。
湖心島
湖心島位于南湖的中心該島是圓形的,面積約一公頃。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興知府趙瑛組織疏浚何澄河,使淤泥變成了島嶼,并在湖中央形成了一個島嶼。湖中央的島嶼四面環水,它以湖中島島中湖的形式排列,以主花園為中心,周圍有長長的堤防。胡鑫島的主體建筑是禹巖大廈,島上還有徐來亭和清暉亭、小蓬萊等建筑散落四周,形成了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代園林建筑群。煙雨樓前有一個蓮花池與南湖相連,有兩湖交匯的地方“萬福橋”小橋,橋的東邊停泊著南湖紅船。
會景園
南湖惠晶園是南湖的主要入口之一,位于南湖南岸,呈半島狀,占地約50畝。公園里主要有黃石照壁、望湖茶樓、醉仙樓、紅嶺畫廊禹巖大橋等景點充分展示了江南水鄉的風情,傳承了南湖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一座將旅游休閑融入景區的江南古典園林和古建筑生態園。
煙雨樓
禹巖大廈位于南湖湖心島的中心主樓高約20米,分上下兩層,建筑面積640平方米前面的建筑,房檐和房梁都是由董懸掛的“煙雨樓”中國八大名樓之一的牌匾是欣賞南湖美景的最佳場所。燕語樓建于五代后金時期,原址在南湖湖畔;明嘉靖年間遷至湖心島。明萬歷十年(1582年)地方官龔勉在南面增加了亭臺樓閣“釣鰲磯”,擴大北部的放流池“魚樂國”
攬秀園
藍秀園位于南湖西岸文星橋旁,占地面積約11350平方米分為南園和北園,是江南園林式碑刻公園。藍秀花園的名字來自《浙江通志》:秀水東接湖都,西控玉溪,并有一帶,獨占其秀”此語,意為擁抱南湖的美景,也可以理解為擁抱嘉興的美景。園內有一條長270米的碑廊,碑廊內鑲嵌著歷代著名書畫家的碑刻近百塊,具有極高的碑刻歷史研究和藝術欣賞價值。在藍秀花園有一個嘉興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向人們展示了嘉興的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壕股塔院
顧浩鐵塔建于宋朝。20世紀60年代,護城河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2001年,顧浩鐵塔新建,現在矗立在南湖的北岸。護城河塔院占地3畝,主體建筑為高約七層的護城河塔院子里還有一個正廳、鐘樓、鼓樓、齋院等組成。
小瀛洲
周曉穎是南湖東北部的一個小島,南北面對煙雨樓。清朝康熙年間,這里疏浚河道,堆積淤泥,形成了一個面積約8畝的島嶼起初,這里是漁民曬網的地方,后來逐漸成為旅游景點。島上有倉圣寺,是清光緒年間由嘉興民間組織在島北部集資興建的一座樓閣式建筑,面積50多平方米,高12米。
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位于南湖渡口北側,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80平方米它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建造的。展廳里有一艘南湖紅船的模型,并展示了有關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史料、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南湖的歷史資料和一些革命文物。1997年,中共宣傳部將南湖革命紀念館列入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名單。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1991年,南湖風景區建設步伐加快,環湖修建了春園、夏園、秋園、冬季花園湖濱公園和藍秀花園形成了環湖綠化帶;靜巖寺建在湖的西南岸、雙塔樂園。
2004年10月,禹巖大廈獲準大修,并于次年年初竣工并重新對外開放。
2005年,南湖風景區制定了如下旅游戰略“紅色”吸引人,用“綠色”留住人,全面改造景區,打造環湖景觀大道,改善南湖水質,提升景區綠化品質。
2011年,南湖風景區成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2016年,嘉興市啟動南湖湖濱片區改造提升規劃設計,以滿足景區日益增長的接待需求,解決景區空間不足問題、景區基礎配套設施薄弱等等。第二年,《南湖旅游區湖濱區域改造提升工程設計方案》被釋放。
2017年,嘉興 實現了第二個本地方法《嘉興市南湖保護條例》。《條例》提供了從南湖水域到沿海陸地區域的相應保護措施,以有效保護CPC“一大”會址、南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基因,還有南湖的文保單位、歷史建筑、自然資源等。
2018年,南湖景區開始逐步改造周邊街景,致力于打造展現江南水鄉特色的景觀“紅色第一街”南湖風景區和蓮峰村、朱琳村聯合打造的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初步形成。南湖景區整合周邊旅游資源,增加嘉興南湖及周邊景區的吸引力。
重大榮譽 編輯本段
2007年1月,浙江省旅游局將南湖風景區列入名單“浙江值得一游的五十個景點”名單。
2008年12月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環保局聯合公布南湖風景區為浙江省首批生態旅游區。
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號文,全國共有300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上榜,其中就包括南湖風景區。
2020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聯合發文“全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評選結果”南湖風景區成功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2022年1月由浙江省政府新聞辦、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浙江省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協辦“相聚浙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閉幕式在杭州舉行,南湖風景區獲評浙江省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