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手工雕刻技藝
手工雕刻,又稱雕刻文字,是指利用雕刻工具進行的各種雕刻作品。其起源于原始石器時代晚期的漁獵和采集生活環境,與文字產生直接關系。其發展與工具、手段和方法的改進密切相關。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銅板雕刻”技法來進行錢幣雕刻的國家之一。它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嚴謹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超的技藝。其雕刻工具是青銅鑄幣專用鑿刀,也叫刻刀和磨刀石。
傳統工具 編輯本段
我國傳統雕刻工具的使用始于商周時期,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用鑿、鋸、銼等工具,并使用陶器來制作器皿。我國青銅文化在原始社會晚期得到廣泛傳播,青銅工具逐步豐富和完善。商周時期,鑿子、刻刀在幣面進行文字紋飾雕刻過程中得到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鑿子作為錢幣雕刻專用工具被廣泛使用,主要用于銅幣浮雕紋飾雕刻任務。漢朝,鑿子作為鑄幣制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成為錢幣雕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后來到了唐朝和宋朝都逐漸有了較大發展。
1、刀刃
刀是錢幣裝飾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雕刻工具,其刀刃有圓弧和直刃兩種。圓弧的刀刃鋒利,適合小范圍和刻面的文字紋飾雕刻任務。而直刃的刀刃較鈍,適合大范圍較大角度的雕刻任務。古代的刀刃種類很多,除圓弧外還有斜刃,主要適用于方形和圓形印紋紋樣浮雕,斜刃主要適用于線形輪廓雕刻任務。古代傳統技藝中,刀刃的選材十分重要,刀刃鋒利與否是影響作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圓弧鋒利刀,不能選用粗銅色材料(如鐵質刀刃)作為材料,否則會使作品邊緣出現嚴重缺陷,甚至導致鑄幣破損。
2、雕刻機
雕刻機又稱打孔機,其主要功能是雕刻銅質錢幣表面的花紋圖案,雕刻時間一般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打孔機也是一種傳統的機械雕鑿方法,現在多數采用了全自動打孔機。全自動打孔機在工作過程中會不斷地調整打孔器的方向,使其向下和向上的軌跡與硬幣直徑相同,以達到最佳浮雕效果。由于打孔機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可實現高精度雕刻的能力,因此現在廣泛存在于各個行業。目前我國手工錢幣生產的工藝技術中仍有一部分是依靠人工來完成的,手工雕刻機在錢幣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現代刀工 編輯本段
現代刀工是近幾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雕刻技法。主要是通過調整刀的角度,來改變刀具和工件的接觸角度,從而達到改變圖案質感和文字筆畫的效果。現代刀工采用了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如用激光裝置可加工出各種形狀的雕刻圖案。這種刀工刀具可連續切割成大面積雕刻圖案、花紋,切割精度可達微米級(10微米)。該刀多用于印鈔造幣領域中較為復雜和精密的作品。
1、刀刃角度
刀刃角度就是刀刃和工件的接觸角度。如果工件表面有多道凹槽(如刀背凹槽),為了提高切割精度,就要通過改變刀的角度來改變切割效果。對于錢幣雕刻中一些比較復雜的花紋,還需要在刀刃角度上進行改變,從而改變花紋的質感和文字筆畫的效果。刀刃角度可以根據刀柄所承受的壓力大小而變化,一般壓力越大,角度越小,刀與工件接觸就越牢固,刀法也就越細膩和流暢。同時還可以通過改變刀背凹槽的角度來改變圖案的質感。
2、切削刃與刀柄的配合
刀具切削刃是刀具的主要切削部分,刀刃的磨損也是影響雕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刀片的切削刃應具有較高的硬度,從而確保刀片能夠良好地切削各種材料,并能夠承受刀具的載荷與振動,使刀具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刀片的切削刃為菱形,可以用來切割材料顆粒較小的非磁性材料,切削刃的磨削可以用來切割較硬和粗糙的材料。刀柄為圓柱形或方柱形,刃口鋒利,可以保證刀具良好地切削各種材料,但刀片的剛性也會隨之降低。刀片有較好的耐磨耗性能,所以刀具在雕刻過程中應注意刀柄與刀片的配合。在雕刻過程中刀柄和刀片要相對固定在一起。刀具磨損時要及時更換刀片和刀柄;在雕刻過程中應避免刀具在切割過程中與刀柄相互摩擦而損壞刀具,若要磨磨刀具應選用磨床進行磨削;刀柄需要經常進行磨削時應有專門機構(如滾刀)進行磨削。
3、刀刃材質
現代刀工的刀刃材質有兩種。一種是高碳鋼刀刃,一種是高速鋼刀刃。前者韌性好,切削力小。用高速鋼刀刃制作的刀可以切出直線,也可以切出曲線,從而實現精細創作的效果。
4、如何使刻刀達到預期要求
首先,要熟悉常用的刻刀種類,因為不同類型的刻刀,其規格和形狀、使用場合、磨損程度都不相同。其次,要充分了解刀具的功能與特點、加工方法及質量要求。再次,要熟練掌握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操作,對自己掌握情況的準確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數。最后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最佳切削參數,以達到最佳刀速。刻刀的切削速度,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砂紙拋光 編輯本段
拋光是指在凹凸表面進行人工處理,以獲得完美的凹凸效果。方法是將手工雕刻加工時使用的砂紙拋光劑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利用滾筒或刮刀進行研磨,從而使金屬表面上所刻之圖形均勻地向外、向內滾動,并使表面獲得均勻的磨痕。目前我國錢幣生產中大多采用的都是這種方法。我國現代錢幣雕刻作品大多使用砂糖拋光法進行加工。主要有3種方法:一是用手工用砂糖拋光法;二是利用滾筒或刮刀磨去所刻圖形表面上可能留的凹凸部分;三是利用刮刀對雕刻后圖形進行加工,把被修飾的圖形再進行一次打磨。現代錢幣雕刻技術在中國錢幣生產中一般采用這種方法來操作雕刻作品。由于操作簡便、省力,也具有較好的耐磨性、抗水性和抗干擾性。
1、手工用砂糖拋光法的操作要點
用手工用砂糖拋光法時,應注意將所用的拋光劑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直接用滾筒或刮刀磨去表面凹凸部分。由于用砂糖拋光時所選擇的光潔度和磨痕深度不同,因此在操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以便獲得更好的表面效果。比如,手工用砂糖拋光法的操作要點是:將所刻圖形表面上附著的砂糖輕輕刮去,但也不能太用力,以免磨壞材料。如果用砂糖磨削需要留有較長空白的凹凸面,可將所刻圖形在另一塊金屬上再次拋光,直至其凹凸表面光滑為止。手工用砂糖拋光法應注意:將磨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并充分攪拌;不要用力過猛以免磨壞材料;在磨削過程中避免砂糖濺到周圍已刻出痕跡不明顯的雕刻品上;要防止砂糖濺到已刻出痕跡但尚未打磨完的產品上;要盡量使金屬表面平整光滑(避免表面有毛刺、氣泡等現象)。
2、砂糖拋光劑配比
手工用砂糖拋光劑應按照所用原料的化學成分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拋光劑和量。常用的拋光劑,其最佳用量為其體積的3~4倍。要注意加入量的多少和研磨速度的快慢來決定拋光時的研磨速度和材料的用量。一般情況下,用砂糖拋光法研磨的材料不宜過多,一般不宜超過4~5公斤,超過此用量時拋光效果就會減弱,并導致零件表面粗糙度變大。砂糖拋光過程中,應注意防止研磨劑流失和粉末脫落而影響雕刻作品的質量。
3、用砂糖拋光劑對圖像的處理
手工用砂糖拋光法加工的作品,需要將所刻圖形用砂糖進行研磨。所用原材料包括砂紙、拋光蠟、砂糖等。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將其均勻地撒在金屬表面,然后打開滾筒,將粉末狀的砂糖(或面粉)撒在模具上,用刮刀或滾筒進行多次反復地研磨。用砂糖拋光劑的量應根據加工模具等形狀而定,一般砂糖研磨量每分鐘60-100克左右,研磨時間為30分鐘左右。由于砂糖所刻圖形都是不規則的,故有一定的厚薄之分。有的打磨后的圖形會出現暗淡變化,有的則不會發生這種變化,這時就要把它打磨掉。手工用砂糖拋光法通常用于復雜圖案的創作。
雕刻工藝 編輯本段
中國金幣總公司委托中國雕刻藝術研究會和中國金幣雕刻有限公司進行的特殊工藝生產,需要對工藝品進行特殊的技術處理和加工工藝。這種工藝要求產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實用性和觀賞性,以及良好的外觀和尺寸精度。例如:為了保證雕刻作品的完整性,中國金幣總公司在委托中國雕刻藝術研究會和中國金幣雕刻有限公司從事特殊雕刻工藝生產時,分別于1993年和1996年兩次委托中國著名雕刻家吳祖光、李榮慶、于光遠、杜志勇等人完成了兩件作品《梅蘭竹菊圖》《牡丹》和《梅蘭竹菊圖》。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中國金幣總公司委托上海工藝品廠加工浮雕花紋,并由著名雕刻家吳祖光、李榮慶分別完成了《梅花》《牡丹》和《蘭花》《梅花菊圖》兩件紀念品。《梅花》三件紀念品根據雕刻工藝品的特點,在雕刻工藝上加以改進和創新,其中《梅花》紀念品已取得國家專利證書,并于1994年6月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而《蘭花》紀念品卻由于材質原因一直未能進入國際市場,至今未進入流通領域。從以上四件紀念品生產的基本情況來看,雕刻工藝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收藏意義和觀賞價值。
1、浮雕圖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雕刻工藝品所表現的圖案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特別是在制作浮雕工藝品時,要求在浮雕圖案上做出一定的變化,使之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能夠引起人們對事物美好品質的欣賞。例如,在制作《蘭花》紀念品時,將《蘭花》畫作為主景。主景以兩朵蘭花為背景,蘭花的葉子、花瓣周圍用深紅色邊框裝飾著幾朵蘭花,從背景和主景構成的層次來看,很好地體現了對蘭花這種植物的欣賞價值,也反映了該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優美姿態和豐富生命力。這種藝術效果可以使人聯想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所以說浮雕工藝品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和欣賞意義。
2、雕刻工藝品需加工的零件很多,特別是雕刻螺母類和圓角類零件,需要加工復雜,且工序較多。
這類零件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用于裝飾性加工。例如,雕刻銅章時需要用到銅螺母、銅套等;2)雕刻機用于裝飾性及裝飾效果的雕刻;3)雕刻機用于圓角類零件。一般在手工雕刻中使用最多,而且也是工藝技術要求最高、最復雜的品種之一。例如:在浮雕幣上使用的圓角螺母直徑為1.5~2.0毫米,一般要經過倒角、修邊等多道工序才能達到要求。在浮雕幣表面浮雕圖案的雕刻時,還需要采用激光切割或銑削或電鍍等方法進行打磨,不僅需要較強的精度,而且因為使用砂紙拋光加工,也容易使零件變形、損傷,甚至脫落。這類零件除了要求外觀具有一定觀賞性外,還要做到功能齊全、易于保養,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3、如果不能達到高質量的精美和精細,雕刻作品就會失去其價值。
中國金幣雕刻有限公司生產的《梅花》紀念品采用浮雕方法進行雕刻,并采用砂光工藝進行浮雕上色。由于浮雕雕刻工藝對材料的要求很高,在雕刻產品的同時還需進行砂光處理。雕刻藝術品的砂斑是經過多次打磨而形成的,只有通過砂雕工藝才能把它打磨的更加細膩,使其具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與其他工藝相比,特別雕刻工藝品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工藝處理,所以要求產品加工精度更高。由于特殊工藝要求的精致和精細程度較高,因此這類產品一般不進入流通市場,只有少數客戶愿意收藏。
4、需要考慮產品與其他物品的相互搭配。
不同類型的紀念品要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產品的搭配也需要有所區別,如果采用相同的手法和風格來表現同樣的圖案,產品在外觀上就會單調,不能體現出雕刻工藝品的藝術性。因此在進行雕刻工藝品生產時,要充分考慮所生產的紀念品與其他物品的相互搭配。例如:中國金幣總公司與上海工藝品廠生產的兩件雕刻手板紀念品,中國金幣總公司選擇了上海工藝品廠生產的象牙雕、玉雕等,上海工藝品廠又選用了北京雕刻家王樹華出品的玉雕、琥珀類工藝品等,產品之間進行了搭配。這些產品的顏色和圖案都比較統一,而且在整體風格上也具有統一性。這是十分有益的做法。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