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處于高速增長態勢,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動力電池產業隨之快速發展。
進入2023年,新能源產業從高速發展到整體增速放緩,高端和優質產能不足、低端和劣質產能過剩。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是485.9GWH,較去年同期增長44.4%。與此同時,海外滲透率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新能源市場空間廣闊。

那么,立足當下,動力電池如何應對市場退潮之后的格局變化?新技術如何推動產業發展?
11月25-26日,在深圳市工信局、光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貝特瑞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等在光明科學城舉辦了2023(第十七屆)動力鋰電池技術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論壇為主題“動力電池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會上,貝特瑞集團董事長賀雪琴直言,“對于動力電池產業來說,2023年機遇很多,挑戰更大。”

賀雪琴:機遇很多,挑戰更大
在機遇方面,賀雪琴表示,當前,“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動力電池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撐,將持續承載綠色發展的使命。新能源汽車海外滲透率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前景廣闊。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近年來,國家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和深圳發布“20+8”產業集群發展路線圖等系列舉措,都為動力電池行業提供了明確、廣闊的發展方向。
面臨挑戰,賀雪琴指出,“我們看到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去年增速有所放緩,高端和優質產能不足,結構性問題突出,行業正在經歷過熱之后的周期性滯漲階段。”
賀雪琴表示,機遇與挑戰并存,動力電池產業面臨新一輪洗牌,此時,更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攜手強鏈,通過技術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打造穩固的強供應鏈,做好產品創新、產業布局,打造綠色、智能制造等競爭優勢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賀雪琴介紹,得益于深圳市、光明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異的區位、產業優勢,貝特瑞在光明扎根發展20余年,從這里出發,我們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負極材料市場的壟斷,連續13年負極材料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依靠的一直是堅持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在電池核心材料及技術層面的多維創新,構建高比能、高安全電池材料體系。“今年前三季度,貝特瑞以203億元的營收在行業普遍負增長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我們感受到深耕內功帶來的巨大能量。順便提一句,到今年為止貝特瑞已經連續18年實現同比增長。”
“貝特瑞正在繼續完善供應鏈體系,因此,打造穩固的強供應鏈,致力于產品創新,做好產業布局,打造綠色、智能制造等競爭優勢。我們希望這些創新能夠支持動力電池行業在熱潮退去之時,立穩行遠,在國際舞臺上真正勝出。”賀雪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