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湖泊型景觀)
后海位于中國西城區松樹街,總面積1.4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0.34平方千米。它從Di 東安門外大街,西新街口大街,平 南臨安街,北接二環,與北海一水相連。后海還是什剎海的一部分,和西海、前海合稱為“什剎海”
后海曾是永定河的舊路,東漢以后南移,留下了一個湖。元朝時,郭守敬奉命興修水利,形成了什剎海的基本格局此時的銀丁橋橋西區是后海,后海的街道結構也形成了。到了明代,什剎海的水域面積縮小,形成了幾個相連的湖泊,后海就是其中之一。后海北岸的景點從西南到東北依次是九門小吃、宋慶齡故居、醇親王府、田間故居、大藏龍華寺、廣化寺、蕭軍故居、銀錠橋、馬海德故居、煙袋斜街。后海南岸景點從西南到東北依次是德勝橋、張伯駒潘素故居、兆惠邸。
后海有很多海防單位。1982年,宋慶齡 s故居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廣化寺被列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大藏龍華寺被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秦春王宓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名稱來源
北京的六個海在皇城的北墻上(今北海北門一線)分為三外三內海,皇城外西北的西海、后海、前海是外三海,在皇城合稱為什剎海和北海、中海、南海為內三海。元朝的皇帝是蒙古人,來自缺水的沙漠、廣闊的草原來到北京,所以它被稱為湖“海”后來有了六海之名,后海就是其中之一。
街區形成
后海的街道結構最早形成于元代,許多建筑年代久遠,具有北京傳統建筑的典型特征。歷代僧侶在后海修建寺廟,王公大臣在岸邊選址建造房屋和花園,名人也搬到湖邊向恭親王進貢的房子、宋慶齡故居、蕭軍故居、田間故居等。如今,后海已經成為老北京人和游客游玩的好去處。
河道建設
外三海(西海、后海、前海)原來是永定河舊路,東漢以后舊路南移,留下了一個湖。外三海元代稱積水潭,又名海子。元朝建成后,水利專家郭守敬奉命率昌平縣百福泉西行,目的是向會同澮河輸水、向南拐,建堰排水,把水匯集到翁山公園(今昆明湖)之后沿著東南方向的老路,最后匯入大都城的積水潭。明朝將元大都北墻南移后,積水潭的部分水面脫離了城市。德勝橋建成后,城內水面將被一分為二,橋西仍叫積水潭(又稱“西海”,橋東稱什剎海。后來修建了銀鼎橋,將什剎海一分為二,橋西稱為什剎海的后海(簡稱“后海”橋的東邊叫什剎海前海(簡稱“前海”自此,外三海格局基本定位。
到了明代,外三海的面積逐漸縮小,形成了幾個相連的小湖,在現在的中國海以南增加了一個湖,這些湖從北到南分別命名為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外三海為西北至東南,內三海為南北。這六個海由橋隔開,并相互連接,北起積水潭,到達西昌 南部的一條大道,長約4500米,總面積約1.2平方千米。
明清時期,什剎海沿岸廣泛種植柳樹,寺廟眾多,名園林立,稻田數百畝,富有江南水鄉風味。很多人把她比作西湖,甚至有人夸她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美女,《長安客話》作者姜異魁稱之為“都下第一勝區”
民國時期,在后海,由于連年戰亂,房屋日漸衰敗,衛生條件日益惡化。政權的更迭調整了王宓和一些政府部門的職能、學校入駐的時候,什剎海有農民種水稻,河床都快填平了。新中國成立后,后海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和重建。
地理環境 編輯本段
位置
后海位于北京西城區它從Di 東安門外大街,西新街口大街,平 南有一條街,北有北二環它距離天安門廣場只有五站路,連接著北海一水和景山、故宮遙遙相對。后海總面積1.4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0.3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0.115平方千米。
氣候
后海地區是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春季寒冷干燥、秋兩季短促。北京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1月平均氣溫7攝氏度至4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25攝氏度至27攝氏度。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全年無霜期180~200天。
水文
后海水域面積0.34平方公里,而且水質不錯,是什剎海的一部分。什剎海水域面積約33600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水主要來自密云水庫,少量來自官廳水庫.來水經昆明湖、京密引水渠、高粱河、轉江等,最后流入什剎海,下游排放流經北海至中南海。整片水域由西海、后海、前海等三條狹長水域,與高梁河上游—轉到江邊,下游是北海。西海是什剎海的入水區,后海是什剎海的中心水域,通過狹長的運河與西海相連。西海后海連接渠位于西海和后海之間,全長240米,渠寬5米,日運行水位44.50米(水深1.5米)水從西海流向后海,流量為0.5立方米每秒。前海是什剎海的出水區,通過一條狹長的水道與后海相連。前海和后海的水體處理和保護相對較好,水生植物較多,湖岸護坡等防護設施較好。
生物
后海地區在歷史上曾經是雨燕等許多野生鳥類的棲息地,甚至胡同里的樹上也有喜鵲、啄木鳥等。后來環境惡化,野鳥數量減少。從1983年開始,西城區政府整治這里的環境,凈化水質。90年代,野鴨開始來后海繁殖。明清時期,后海水中種植了大量荷花。如今,柳樹是后海最常見的濱水植物,槐樹也是常見的景觀樹。后海海水中有很多種水生植物,包括蘆葦、菰和蒲等。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后海是一個東北走向的長條形人工湖。后海北岸的景點從西南到東北依次是九門小吃、宋慶齡故居、醇親王府、田間故居、大藏龍華寺、廣化寺、蕭軍故居、銀錠橋、馬海德故居、煙袋斜街。后海南岸景點從西南到東北依次是德勝橋、張伯駒潘素故居、兆惠邸。
重要景點 編輯本段
歷史街巷
九門小吃
九門小吃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位于后海西北的孝友胡同這家老北京小吃四合院占地3000平方米,有16個單間,可同時容納400人就餐。老北京有11家傳統小吃,這里新開了一家“門框胡同”以及“前門”崇文門”等一個以北京地名命名的包間。四合院里的桌椅茶具古色古香,按照老北京傳統教堂的風格搭建了一個戲臺。
改革開放后,很多老字號小吃都恢復了經營,大多散落在門框胡同旁邊的兩條走廊里。此后逐漸發展成為北京傳統小吃的聚集地,直至被拆除。老北京11大傳統小吃之一的前門老字號小吃,由北京小吃協會組織,集資1170萬元征集小長陳、門框胡同的火、回民小吃馬記月盛齋、羊頭馬、奶酪魏、豆腐腦白、爆肚馮、德順齋、恩緣居油條湯和天橋茶湯李等老字號小吃。
煙袋斜街
戴燕謝杰位于北京鼓樓的西南面,與迪雅東起安門外大街,向西延伸至小市北胡同,向南彎曲與銀丁橋交匯,呈歪斜之勢。最早提到謝杰是因為光復寺的落成明清以后,有關戴燕謝杰的記載開始增多。在《日下舊聞考》出版的乾隆年間,這條街的名字還叫鼓樓謝杰。明朝嘉靖年間,謝杰的名字現推測為“打魚廳斜街”1560年張玨寫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記錄:北京朝陽區日眾廣場22號店安門西廊房旗房十字海子橋真武廟火神廟銀鼎橋釣魚臺謝杰…1593年,《宛署雜記·街道》由沈邦所編寫道:北面叫日眾廣場,第一家店叫米白謝杰、曰觀音堂、It 這家店叫黃強夏杰,第二家店叫鼓樓夏杰…33年后,謝杰日忠坊漁堂成為米白謝杰,可能作為政府部門使用“打魚廳”已經搬走了,謝杰一直歸街頭商人所有。
清末,戴燕謝杰除了一般的日常經營外,還出現了專門經營煙袋和煙具的商店。滿族人以為煙草可以提神解乏,但滿族敵視明朝后,明朝禁止煙草入關。但清朝定都北京后,禁煙完全放開,煙草自由流通。清末民初,北京的煙店賣的都是干煙、水煙和女人 潮汐煙。當時的順口溜是:老頭燕兒,關東桿子,老太太燕兒,蘭花種子。因為有知名的煙袋店,所以這條街被約定俗成地稱為“煙袋斜街”當時在京開煙袋店的人以山西人居多,山西人開的兩個煙袋就放在謝杰街東口的入口處。門外矗立著一座大約1.一個5米的煙袋就是一個封面,相當于一個廣告品牌。木質金色烤漆煙灰缸,漆成紅色,煙灰缸外緣扎有紅布和尖刺,煙嘴漆黑色仿烏木,煙嘴漆白色仿翡翠——,引得路人駐足觀看。當時還流行“我不 我對鼓樓前的大煙袋——一無所知”的歇后語。后來,這條200300米長的小街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街邊小店所包裹,各種各樣的商家,除了東口的恒泰、除了雙盛泰的兩家煙包店,還有一家規模較大的鴻基南紙品店,賣的是日用紙、文具、紀念紙,在一家穆斯林蛋糕店對面。
名人故居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 s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后海北緣46號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原為大學士明珠的府邸花園分別是乾隆年間的送別,嘉慶年間的雍親王園,光緒皇帝的園,清末末代皇帝溥儀之父的園。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安排修建了這座公園,并在原主樓西側修建了一座兩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宋慶齡于1963年4月移居此地,1981年5月29日逝世。1981年10月,它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1982年2月23日,北京宋慶齡 人物雜志公布了他的故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1982年5月29日對外開放。
宋慶齡 s故居建筑面積約4100平方米,建筑風格中西合璧。院內明清古建筑為磚木結構亭閣宮殿,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現代建筑都是鋼混結構,建筑面積2100多平方米。宋慶齡故居南、西、北面三面有土山,把后海的流水引到土山內側,把花園圍起來。古建筑群西面,有一座兩層中西合璧的小樓,是后來修建的宋慶齡公寓,也兼作辦公室、會見客人,稱為主樓,包含宋慶齡生前的原始顯示。在建筑群和南湖之間是一片草坪,草坪上有旗桿和二號國旗。南湖南岸有一座兩層明代建筑,叫南樓。南面土山東側有亭,西側有雨屋。公園內有23株重點保護古樹,其中西府海棠位列北京“最美十大樹王”長廊中有伯恩館,連接南樓和北樓群(淥水亭原址)
醇親王府
秦春王宓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北緣44號它是康熙時期大學的珍珠府,乾隆年間改為已婚的王宓溥儀即位后,其父載灃被封為攝政王,故又稱攝政王 的豪宅。秦春宮是清初大學明珠的府邸。乾隆五十四年,他的第十一個兒子永貞被立為太子,珍珠殿賜永貞,后按宮規重修。此府傳于時,賜與醇親王。奕譞 的故居在西城區太平湖東里(今中央音樂學院)因為光緒皇帝出生在這個府邸,成了隱居之所,所以酒王在光緒繼位后不得不搬出。為了區別,王春 在太平湖的故居叫扶南,在后海北岸的新居叫北府。
秦春宮坐北朝南,東邊是一座宅邸,西邊是一座花園。花園被改造成宋慶齡 s公館;大廈里有一個銀色大廳、寶翰堂、九思堂、司前堂等建筑現為國家宗教事務局等單位使用。秦春王宓的建筑布局受三條軸線控制,即中軸線、東、西三路院落。中路的宮殿式建筑是王宓的核心建筑,是五間房寬的綠色琉璃瓦歇息在山頂、五室寬綠琉璃瓦斜頂峰殿、三間寬的綠琉璃瓦擱在山頂的后殿上、五間寬的綠琉璃瓦歇在山后,兩層后蓋建筑,九間。東路的建筑主要是祠堂、佛教寺廟和一些附屬建筑。此外,王宓東墻外是王宓馬廄,正門影壁東側有石槽,馬廄并列形成兩個院落。西路建筑主要是王宓的住宅部分和日常生活部分,主要由兩個并排朝南的四合院組成。第二代酒精王子載灃就住在這里。前院叫寶漢堂,也就是大書房,是當年載灃處理政務的地方。四合院正殿的第二個入口叫九思堂,寬九間,向東、西側有五個側翼,被回廊環繞。后院是四蓮堂,這里曾經是公主居住的地方,也是末代皇帝溥儀出生的地方。此外,還有供兒童學習的任真廳,即小自習室和其他附屬建筑。除了東邊的宅邸本身,西邊的花園作為宋慶齡故居受到保護。尹 大廈里的一個大廳、寶翰堂、九思堂、司前堂和其他建筑現在由國家宗教事務局和中國的其他單位使用。2006年5月25日,秦春宮被國務院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間故居
田 故居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北緣38號,田于1954年至1985年在此居住。田甜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主要代表作品有《未明集》《中國牧歌》《中國農村的故事》等。1954年,田野看中了后海北緣“面海、背靠古城樓,有一個安靜的院子”,把它買下來,作為自己的住所。田甜故居是座朝南的四合院。南面四個倒放的房間是書房;北面的五個房間中,最東邊的一個是圖書館,西邊的一個是臥室、兩間客廳;西翼的三個房間是辦公室和書庫;三間東廂房是餐廳。住到地里后,院子里種了很多樹,包括各種果樹。之后,田野就住在這里、寫作,直到1985年8月去世。故居現在被外地的后人占據。
蕭軍故居
肖軍 故居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北側雅爾胡同6號,由蕭軍于1950年至1988年建造(除了文革期間)居住的場所。蕭軍是中國現當代作家“東北作家群”的領軍人物。故居位于一棟兩層西式建筑二樓東側的四個大房間里。1950年10月后,肖軍帶著全家租住在這里。肖軍本人住在洞頭一個25平米的南屋,在這里完成了《給戰斗者》等小說和《五月的礦山》等京劇劇本。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蕭樓被搶劫了7次,肖軍被關押了6年。當我回到這里的時候,這個小院子已經變成了一個綜合體,一個街頭工廠已經建立起來了。肖軍 一家人住在其中的兩棟房子里。蕭軍此時將不足2平方米的儲藏室布置成了寫作室,并命名為它“蝸蝸居”1980年,肖軍被平反,用北京市政府分配的住房置換了過去占用的兩間房“贖回”蕭軍一直住在這里,直到1988年6月22日去世。肖軍 蕭軍的后代現在居住在他的故居里。
馬海德故居
馬海德 故居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北緣24號。馬海德是美國人,性傳播疾病和麻風病方面的專家。早年,他投身于中國革命人民政府成立后他幫助建立了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并致力于性病和麻風病的預防和研究。他一生解除了這些疾病患者的痛苦,為中國消滅性病和2000年全國基本消滅麻風病做出了貢獻。馬海德 的故居最初是幾個兄弟的住所,他們是秦春王宓的管家那是一個小四合院1950年被衛生部買下,分配給在參事室工作的馬該部的辦公室馬海德從1950年到1988年住在這里。馬海德 s故居坐北朝南,有五間北屋,分別作為餐廳和臥室。1964年,葉劍英來看望馬后,向國務院提出了修繕房子的建議、調整的問題。經過調整,醫院變成了獨門獨院,大門朝南,面朝后海。馬海德一直住在這里,直到1988年10月3日去世。他死后,故居保存完好,由遺孀居住。
張伯駒潘素故居
張伯駒潘素 s故居位于后海南26號,院子緊鄰后海。張伯駒和張學良、溥侗、袁把叫到了一起“民國四公子”他是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張伯駒在20世紀50年代搬到了這里。文化大革命期間,張伯駒和他的家人被安排到洞頭的兩個房間。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這座被占用的小院被歸還給張伯駒,并在那里一直住到他1982年去世。1985年以后,這個院子里住著張伯駒的后裔。張伯駒潘素 的故居不是典型的四合院結構它坐北朝南,有五間北屋,在庭院的南面有一個亭子和一個畫廊。北屋五間,其中三間為客廳兼工作室,臥室在東邊,客人住在西邊。院子東邊高臺上的兩個房間被張伯駒 的女兒。西邊也有兩間,南邊有一個亭子和畫廊。
兆惠邸
朝暉地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錢景胡同37號。趙輝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間任職,乾隆21年(1756年)駐守伊犁,在平定部后叛亂中立下汗馬功勞,明確了清朝對西疆的疆域管轄。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以功勛封一等吳藝謀為見義勇為,代之以世襲。兆惠邸尚存大門、二門、主屋和庭院是三層的,有近30個房間,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特色。現在前面重建了,原貌沒了3號后院還有一組三居室的房子:北房及東、西室配有家具,北室保持原貌。五號院改為濰坊市人民政府聯絡處7號是一棟居民樓。現存的房子都是乾隆早期遺留下來的。
寺廟
大藏龍華寺
西藏龍華寺位于中國西城區什剎海后海北緣23號。該寺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間更名為新華寺它是年華寺的下殿,也被稱為小龍華寺。清朝末年,它是攝政王載灃的家廟。寺廟面積不大,只有26個房間,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軸線分布。進入山門,有兩個院落,前院包括三個前廳和三個東西附廳,前廳兩側各有三間廂房。后院有三個大殿,兩邊各有兩間廂房1949年,大藏龍華寺開辦競技小學,后改為后海幼兒園。現由北海幼兒園保育部使用。1989年8月1日,大藏龍華寺被公布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廣化寺
廣化寺位于中國西城區后海北岸雅爾胡同31號東鄰銀丁橋,與宋慶齡 在西部的故居。廣化寺建于元代,明朝天順七年(1463年)重建,重建在清朝。廣化寺坐北朝南,占地13850平方米,有329個大殿。寺廟共分五路。中路斜頂山有三個門,門外是影壁。中路建筑還有:鐘鼓樓、三間殿頂天王廟、五座重檐歇山頂、兩層硬頂藏經樓。西側有配殿、合角樓。東一路是第三個院子,冬兒路是第四個院子,今天仍然有一個兩層樓的寺廟。伊稀路和伊稀路還有兩個四合院。
1907年,清朝大臣張之洞掌管該部,設立編書局,設在廣化寺。第二年,張之洞借用廣化寺藏書,建立史靜圖書館。廣化寺成為史靜圖書館最早的舊址。民國時期,魯迅擔任教育部部長,主管圖書館業務。在抗日戰爭期間,佛教信徒朱清瀾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s東北三省抗日后援會,攜家帶口來到廣化寺為東北義勇軍募捐,聯合各界愛國人士,借廣化寺近百間房屋建立傷兵醫院,但僅數月后即解散。1939年,“廣華佛學院”在這里建立和培養佛教人才。1947年,為了謀生和騰地方出租,多達100戶人家入住寺內。1981年11月12日,北京佛教協會在廣化寺成立。1984年5月24日,廣化寺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化寺收藏各級國家文物1716件。
橋梁建筑
銀錠橋
銀鼎橋位于中國西城區前海和后海的交界處。這座橋建于明朝正統年間它是一座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其形狀與銀錠相似,故稱銀錠橋。該橋在清朝乾隆年間重建,1918年將拱形橋面改為緩坡橋面,略有縱坡。1989年8月1日,銀丁橋被公布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后的銀錠橋長度為8.3米,寬7.9米,橋孔高4.35米。橋梁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外部粘貼花崗巖石材和欄桿、望柱為漢白玉石。橋的兩邊有六個崗哨,分別是1.2米。欄板高1.4米,寬1.53米,上部鏤空,雕有寶瓶云,下部為實木板。橋中央的柵欄上刻著“銀錠橋”三字。銀頂橋現由北京市什剎海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管理處管理。站在銀頂橋上,靠欄桿向西眺望,可以遠遠地看到西山的美景,所以銀頂橋被譽為“從城市的水中看西山第一絕”
德勝橋
德勝橋位于中國西城區德勝門內大街,后海與西海交匯處。這座橋建于明代,是門橋結合的單孔石拱橋因靠近德勝門而得名。德勝橋,原本是拱形的,1919年被改造成平緩的橋面,并增加了走道;1943年,受損的石柵欄用城磚重建;1949年,由于德勝橋下湖泊淤積,橋兩邊的石欄桿日漸毀壞。1952年,為了防止坍塌,在橋的西邊加了一個鋼筋混凝土的方梁。1989年8月1日,德勝橋被公布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德勝橋再次擴建。今日 德勝橋長18米,寬12米,高出水面約3米。
其他看點
端午龍舟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什剎海會舉行一些民俗活動,比較常見的是賽龍舟。2017年5月27日上午,第十屆什剎海龍舟賽在后海舉行比賽從宋慶齡面前的漂浮球開始由50個單位和團體組成的龍舟隊參加。2018年6月15日,由什剎海街道辦事處主辦、什剎海民間協會在什剎海地區的宋慶齡故居和金范俱樂部碼頭舉辦了一系列環湖體育活動這些活動被稱為:裹著粽子飄香,迎端午節, 龍舟賽到梅溪市”走進石沙三海,體驗端午文化活動。2019年5月24日,端午節來臨之際,金融街街道辦事處、西城區體育局主辦“北京西城國際金融體育休閑節暨金融街第十一屆龍舟賽”在什剎海金范水上俱樂部舉行。
胡同游
1994年,“胡同游”旅游項目在什剎海地區正式啟動,創始人是徐勇。2001年,北京首都旅游有限公司、北京三海投資管理中心與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胡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進一步推動了“胡同游”后海也是胡同游的推廣區域之一。
胡同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傳統的人力三輪車。三輪車司機穿著北京風格的黃色馬甲、燈籠褲、千層底黑布鞋。三輪車車廂是黑色的,天花板是紫色的,天花板后面是“到胡同去”字樣。胡同游主要有鐘鼓樓、煙袋斜街、銀錠橋、萬寧橋、前海西街、大小金絲胡同、大小翔鳳胡同、柳蔭街、后海南沿、亞爾胡同等主要內容是參觀民居四合院,體驗老北京生活。胡同游早年反響不錯,但隨著自行車共享的出現,人力三輪車市場受到很大沖擊。由于方便和便宜,自行車共享成為游客的首選,什剎海仍在運營的三輪車數量急劇下降。
水上游
1998年,什剎海研究會發起并推動成立了北京什剎海文化有限公司,開辟了什剎海“水上游”旅游項目。什剎海的“水上游”不同于北京的其他地方“水上游”它使用一艘劃槳船。劃艇的船頭船尾是傾斜的,中間是紫色的天花板,棚下有一個茶幾,茶幾兩邊是長凳。船夫穿著黃色背心在船尾劃船、戴斗笠。什剎海水域有6個郵輪碼頭,即野鴨島碼頭、宋慶齡故居碼頭、荷花市場碼頭、平安碼頭、夢見江南碼頭和迪拜碼頭,其中野鴨島碼頭和宋慶齡 舊居碼頭位于后海。水上游分為“白天游”和“傍晚游”白天可以水陸結合參觀水上的銀頂橋、萬寧橋,俯瞰鐘鼓樓等景點,上岸后乘坐三輪車游覽胡同民居。除了水上觀光,還可以在夜游時放上河燈。
后海酒吧街
后海酒吧街大約有168家酒吧除了酒吧,酒吧街還有咖啡館、工藝休閑吧、水吧,甚至吉他吧等。酒吧店沒那么大,但是裝修很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小屋有寬敞舒適的沙發。下午或者晚上,約上朋友,坐在后海的一個酒吧里,欣賞音樂,喝一杯酒,很舒服。入夜,海面燈火星羅棋布,琴弓歌手彈著琵琶,輕聲吟唱;岸邊的酒吧里擠滿了客人,樂隊唱了一首又一首流行歌曲。兩種不同的節奏和韻律在后海上演,傳統和時尚、古典和浪漫交融。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修建了銀頂橋、1953年、1987年、1990年,分別維修。
1976年,馬與 s故居受地震影響,庭院進行了整修建的房子還是四合院,五門五北,東西三間,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其中,北屋用作餐廳和臥室,東屋用作秘書室和客廳,西屋用作兒童 的房間。
1985年,張伯駒的房子 s故居重修,改建后共有南、北、西房大小17間。2011年6月19日,張伯駒 的故居在故居的小院里舉行,與張伯駒 的孫子盧趙楷為紀念館館長。紀念館被命名為“張伯駒潘素故居紀念館”張伯駒潘素的獨生女張傳才為紀念館揭幕。重建工程主要修復故居,再現張伯駒夫婦在世時的情景,展示張伯駒 他生前的日常用品、線裝書、畫案、文房四寶等物品。
2007年,德勝橋擴建過一次。
2019年,西城區把后海周邊的公園綠地、文物古跡、休閑設施和特色驛站與綠道串聯,整體打造什剎海綠道景觀。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回民街(中國陜西省西安市的歷史文化街區) 下一篇 九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