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高山滑雪又稱高山滑雪,是一種將速度和技巧完美結合的冬季雪上運動。高山滑雪由越野滑雪發展而來,起源于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它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現代速降滑雪可以追溯到1850年。在1905年,它被稱為“高山滑雪之父”奧地利的達爾斯基(Matthias Zdarsky)高山滑雪歷史上的第一次障礙滑雪表演在維也納南部的利林費爾德舉行。1907年,英國建立了世界 美國第一個高山滑雪運動組織,——高山滑雪俱樂部。1910年,奧地利上校比爾格里創辦了具有軍事性質的高山滑雪學校。1921年,英國人列儂在瑞士舉辦了第一屆障礙滑雪和下坡滑雪比賽。1922年,奧地利人施耐德創立了具有現代意義的高山滑雪學校。
1931年,第一屆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在瑞士成功舉行。1936年,第四屆冬季奧運會開始將高山滑雪列入正式比賽項目,設立男子 美國和女人 s體育、女全能項目。1948年冬奧會上,分別設置了速降和回轉項目。四年后,障礙滑雪項目加入了冬季奧運會,但是男子 美國和女人 全能項目被取消了。1966年,高山滑雪世界杯舉行。1976年,高山滑雪出現在第一屆冬季殘奧會上。1987年,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增加了超級大回轉項目。次年,該賽事成為冬奧會高山滑雪第四個子項目,男女均重返奧運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成為奧運項目。2022年7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定取消2026年冬奧會混合團體項目。
高山滑雪的最高組織是國際滑雪聯合會,1924年在1910年成立的國際滑雪委員會的基礎上重組而成。高山滑雪主要設置下坡(男、女)回轉(男、女)大回轉(男、女)超級大回轉(男、女)全能(男、女)以及混合團體賽。重大事件包括冬季奧運會、英格瑪出現在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上-斯滕馬克、林賽-沃恩、米凱拉-像席夫林這樣的傳奇人物。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遠古時期
滑雪歷史悠久,考古學家在俄羅斯、芬蘭、在瑞典和挪威的泥炭沼澤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木制滑雪板從它們的大小和形狀來看,滑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考古學家通過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計算了在俄羅斯發現的滑雪板碎片,得出的結論應該是公元前8000年-7000年的產物。單板滑雪出現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瑞典,滑雪者或士兵的形象出現在挪威北部的早期巖畫中。另外,中國新疆阿勒泰還有滑雪“蹤跡”據中國 s古地理書《山海經》在新疆阿勒泰有一個叫定陵的少數民族考古學家在這里的洞穴里發現了踩雙板的人、單棍滑雪巖畫。經歷史學家鑒定,保守估計至少有一萬年歷史。
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滑雪板是1500年以前的滑雪板,現在保存在“滑雪運動之都”挪威奧斯陸。隨著滑雪運動的不斷普及和拓展,北歐人已經不滿足于只在平地上的雪原比賽,他們的興趣開始從平地上的越野速滑轉向地形復雜的高山叢林。
早期起源
在高山滑雪中,現代速降滑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挪威滑雪運動的創始人Cendre-諾海姆讓末端彎曲的滑雪板流行起來,用柳條帶把滑雪靴的硬跟和滑雪板綁在一起。同年,挪威的泰爾馬克郡出現了改變方向和停止滑行的旋轉動作,出現了特里馬滑雪和障礙滑雪。1868年,諾海姆和其他人在奧斯陸滑雪大會上表演了側滑和S形快速下坡技術。在1890年,它被稱為“高山滑雪之父”奧地利的達爾斯基(Matthias Zdarsky)發明了適合阿爾卑斯山特點的短滑雪板、控制速度的固定器及轉動方法。1905年,他在維也納南部的利林費爾德進行了高山滑雪歷史上的第一次回轉下降表演他第一次成功地站在木板上滑下陡坡,并用一根長木棍改變方向。然后,第一批滑雪比賽(上山、下山,穿過平地)開始舉辦。幾年后,漢內斯-施耐德(Schneider)而Toni Seelos發明了半犁式轉彎和平行轉彎,這是滑雪技術的一個突破性的變化。
走上正規
1907年,高山滑雪俱樂部在英國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山滑雪組織。1910年2月18日,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代表在挪威奧斯陸共同成立了國際滑雪委員會。在此之前,俄羅斯(1896年)捷克斯洛伐克(1903年)美國(1904年)奧地利和德國(1905年)以及挪威、芬蘭和瑞典(1908年)其他國家也成立了滑雪協會。同樣在1910年,奧地利的比爾格里上校(Georg Bilgeri)組織了一個軍事高山滑雪學校,教授滑雪技巧,創造了一個用兩根桿子快速下降的下蹲姿勢、制動轉彎的滑法。1911年,奧地利上校萊爾希將滑雪技術帶到日本,使日本成為第一個接觸現代滑雪的亞洲國家。
1921年,英國人羅恩(Arnold LUN)高山滑雪歷史上第一次障礙滑雪和速降滑雪比賽在瑞士舉行。漢內茲,1922年-施耐德在阿爾貝里的圣安東創辦了第一所現代高山滑雪學校。1923年,倫恩成立了婦女 瑞士米倫的美國滑雪俱樂部,鼓勵女性參加高山滑雪比賽。1924年2月2日,在法國夏蒙尼舉行的第一屆冬季奧運會期間,在國際滑雪委員會的基礎上改組成立了國際滑雪聯合會當時,協會有14名成員。1928年,奧地利人魯道夫-萊特納(Rudolph leitner)滑雪桿得到了改進他在滑雪桿上安裝了金屬尖端,在雙板上安裝了薄不銹鋼邊緣,以防止滑雪板磨損。
1931年,第一屆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在瑞士米倫成功舉行。世界錦標賽設置了四個單項男子和女子美國和女人 s下坡和男子 美國和女人 障礙滑雪英國贏得了兩個女人 瑞士人贏得了男子和女子兩枚金牌的事件。
進入奧運
1936年第四次米氏-高山滑雪成為了1998年冬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但是只有兩個項目,——名男子和1000名女子參加美國和女人 的全能,都成立了(滑降和回轉)1948年,高山速降和障礙滑雪開始成為獨立的項目,男子和女子比賽美國和女人 美國的項目分別成立,但全能項目被取消。在此期間,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每年在歐洲舉行一次,直到二戰在歐洲爆發。二戰結束后,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從1948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奧運會在奧運年舉行,世錦賽在非奧運年舉行,一直持續到1982年。1952年挪威奧斯陸冬奧會上,大回轉成為高山滑雪的正式比賽項目。到目前為止,高山滑雪已經設立了六個項目:大回轉(男、女)回轉(男、女)和滑降(男、女)其線路的長度、高度差,且檢查門的數量不固定。
1959年,在正式的高山滑雪錦標賽中發生了第一起死亡事故,促使國際雪聯制定了比賽時必須戴安全帽的規定。1966年,一些滑雪者和專家發起了高山滑雪之旅,即高山滑雪世界杯它采用積分制,在幾個學科中累積分數最高的人獲得冠軍,每年都舉行許多比賽。與冬奧會和世錦賽相比,世界杯的形式要求運動員在整個賽季保持非常高的水平。從1981年開始,高山滑雪世界杯和北歐聯合滑雪比賽一起舉辦。
在1976年第一屆冬季殘奧會上,高山滑雪中的大回轉和大回轉項目被列入比賽項目。起初,由于設備的限制,這項運動只進行站姿和視障水平項目。1984年第三屆殘奧會上,速降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坐式滑雪開始作為表演項目出現在冬奧會上。
新的征程
自1985年以來,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和冬季奧運會在奇數年分開舉行,仍然是兩年一次。1987年高山滑雪世錦賽,超級大回轉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在接下來的一年 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季奧運會上,超級大回轉進入了冬季奧運會,成為高山滑雪的第四個項目。與此同時,男子 美國和女人 美國全能項目重返奧運會,本屆冬奧會高山滑雪共設10個項目。1994年冬季殘奧會,超級大回轉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四年后,在第七屆殘奧會上,坐式滑雪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
進入21世紀后,高山滑雪再次增加了新的項目。2010年第10屆冬季殘奧會,男子5個項目,女子5個項目,每個項目都分為視障、坐姿和站姿共3組,共30個項目。金牌數幾乎占到了本屆冬殘奧會的金牌總數(64枚)的一半。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高山滑雪增加了混合團體賽,成為冬奧會高山滑雪第11個項目。但該項目只有進入兩屆奧運會后,才會在2026年的米蘭舉辦-科爾蒂納冬奧會取消。2022年7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審議通過了2026年瑞士洛桑冬奧會項目設置方案,決定取消混合團體項目,而男子 美國和女人 美國的全能項目仍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
比賽裝備 編輯本段
高山滑雪設備包括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固定器和止滑器。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穿滑雪鞋、滑雪服、滑雪頭盔、滑雪手套、滑雪鏡等。
比賽器械 編輯本段
滑雪板
由于不同的項目,高山滑雪板的長度、硬度等指標也不一樣,可以分很多類,包括滑板、回轉板、大回轉板、超級大回轉板等。現代高山滑雪板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彈性板材、板芯、由金屬邊等材料制成,結構復雜。
由板頭進行高山滑雪、板腰和板尾組成。板的頭尾寬而細,雪板前端傾斜。板腰粗而窄,有弧度這種設計可以均勻承受人體重量,減少摩擦,提高滑行速度。滑雪板越長、滑行速度越快、越難控制;反之,滑雪板越短、滑行速度越慢、越易于控制。寬度方面,雪板越寬,速度越慢、越易于控制。
固定器和止滑器
固定器是連接滑雪鞋和滑雪板的裝置,一般由金屬制成。固定器的主要作用是將滑雪鞋固定在滑雪板上。此外,它還能使滑雪板在滑雪者摔倒時自動脫落,防止運動員受傷。固定器由前、中、前部固定在滑雪鞋前端,當側向力超過力極限時會自動釋放;滑雪鞋的后端固定在后方,同時可以調節滑雪板的前后長度和上下移動的動力。它的前后位置分別裝有顯示和調節固定強度的裝置,稱為DIN指數;中間部分的襯墊可以減少滑雪鞋與雪面的摩擦,提高轉彎速度。固定器上的鎖定手柄可以鎖定或釋放固定器。
滑動擋塊位于固定器的后端。當滑雪鞋被固定在滑雪板上時,止滑器被收起;當滑雪板離開滑雪鞋時,止滑器彈出。防滑裝置有兩個功能:第一,當運動員的滑雪鞋脫落時,可以防止滑雪板滑下山坡造成事故第二,當兩塊滑雪板的底部相對時,止滑器有助于緊固雙板,便于運動員攜帶。此外,固定器的中部還裝有一個襯墊,主要用于防止雪鞋立邊時側面與雪面摩擦。
滑雪杖
高山滑雪桿主要用于滑行時保持平衡和加速及改變方向。滑雪桿和滑雪板s桿由輕質鋁合金或碳纖維錐管制成,直徑約18 mm,上端設有皮質握柄和手柄,可幫助運動員握仗,防止雪桿脫手。下端為棍尖和雪輪,棍尖上部設有雪花狀或圓形的雪輪,以便將滑雪桿插入雪面;雪輪可以控制雪杖的深度插入雪面以防止雪太深。高山滑雪桿可分為直桿和彎桿兩種直桿適合旋轉,方便打旗門;彎桿適合下坡,更符合人體曲線,方便運動員蜷曲時將雪球貼在身上,減少風阻。
使用方法 編輯本段
穿滑雪板:從前到后穿滑雪鞋需要先扣好前固定器,再用力壓后固定器。
卸滑雪板:要把滑雪板從后面移到前面,需要用滑雪杖壓住滑雪鞋的后固定器,待滑雪鞋彈出后再把滑雪板取出。
執杖方法:雙手自下而上穿過環形持皮帶,手掌同時握住雪杖手柄和持皮帶。
運動員裝備 編輯本段
滑雪服
滑雪服一般分為上下式和連體式兩種款式。競技滑雪服主要是連體的,因為可以很好的防止雪進入衣服,滑雪者在做動作時不會受到衣服下擺的影響。滑雪服會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量身定做,而且輕便、安全、空氣阻力低。
滑雪頭盔
滑雪頭盔由硬質材料注塑而成,外殼材料以PC為主(聚碳酸酯)和ABS(工程塑料的一種)材料;內殼一般采用高密度發泡材料,頭部受到撞擊后能起到最好的緩沖作用。頭盔一般都配有可拆卸的耳罩、系帶、內襯正面設有排氣孔,有利于通風。頭盔不僅能保護頭部和頸部,還能保暖。國際滑雪聯合會規定,比賽時必須戴頭盔,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滑雪手套
滑雪手套是防水的、保暖、不沾雪的功能。手套手掌通常縫制有耐磨層,五指獨立分開,保證手指能靈活抓握滑雪桿。為方便滑雪者戴、脫掉并裹住滑雪服的袖口滑雪手套一般有彈性,手腕長而寬。
滑雪鏡
滑雪鏡由特殊材料制成,受外力沖擊時不易碎。滑雪鏡根據外觀可以分為圓柱形眼鏡和球形眼鏡,可以過濾掉三種類型的紫外線(UVA、UVB和UVC),可以防止陽光和雪的反射對眼睛的傷害。另外,它是防風的、防凍效果好,安全、舒適、透氣、清晰的視野和雪盲的預防。
滑雪鞋
滑雪鞋固定腳和腳踝、保護、保暖等作用。滑雪鞋由外殼和內鞋組成外殼堅固,防碰撞,從鞋面到鞋底防水;內鞋采用化纖面料等柔軟保暖的材料,起到保護和保暖的作用。此外,滑雪鞋還配有調節松緊的夾子和調節前傾角度的裝置。
滑雪襪
滑雪襪面料要吸收足夠的汗水,防止汗腳帶來的不適;保持足夠的溫暖,防止腳部凍傷;長度要合適,能完全覆蓋小腿脛骨前部。另外,由于滑雪襪與腿部皮膚直接接觸,所以不能起皺,否則容易引起壓痛。
比賽場地 編輯本段
高山滑雪比賽場館的積雪必須事先用壓雪機壓實,在可能碰到障礙物的地方設置安全網等防護設施。主要有滑降場、回轉場、大回轉場、超級大回轉場。
滑降場地
下坡的場地通常很寬敞、在平坦的區域,不能有連續的起伏,因為連續的起伏會造成飛起來,運動員容易發生危險。下坡場地至少要有30米寬,滑道長度要在2000米以上,坡度控制在平均20°。女性與男性的身高差異的下坡線是450-800米,男子800-1100米(特殊情況下750-1100米)在特殊的位置,轉彎外側會設置一個緩沖區,尤其是靠近賽道邊緣的地方、會有一些設計可以幫助控制下落處和跳躍處的速度。在運動員可能滑離線路撞到障礙物的地方設置安全網等防護措施。
除了插在線路兩側的紅綠指示旗,還有旗門。速降賽的旗門由四根旋轉桿和兩塊旗門布組成,寬度不小于8米這些線標有紅色或藍色的旗門。如果男性和女性使用相同的軌道,額外的門布為婦女和的競爭一定是藍色的。旗門布的寬度約為0.75米、高0.旗桿上綁著一塊5米長的長方形布,以確保運動員能輕松識別。紅色的布可以用橙色的布代替。如果安全網和旗門的顏色一樣(通常是藍色或紅色),旗門必須換成其他顏色(通常是藍色或紅色)
回轉場地
回轉場地必須建在33°左右的斜坡上-在45°的坡度上,個別坡度允許小于33°或大于45°,并應盡可能設置在堅硬的雪面上。在障礙賽中,運動員必須完成兩個滑梯如果兩個滑道都在同一個斜坡上進行,這條線至少要有40米寬。
整個滑行道不能是一條簡單的直線或一個大轉彎,其中1/4須為急陡坡。男人和女人的線長度s障礙賽是600-700米,身高差180-220米,需要55-75個旗門;女性和男性的線長度的競爭是400-500米,身高差140-180米,需要45-60個旗門。
旋轉賽的旗門由兩根旋轉桿和兩塊旗門布組成,紅藍旗門交替排列。旗門寬4-6米。兩個連續旗門的內桿之間的距離為6-13米之間。組合標志門之間的距離為0.75-1米之間。延遲門的內門間距是12-18米之間。
大回轉場地
大回轉場地的坡度是15°-32°之間,傾斜或波浪形。該線通常約40米寬,垂直高度差男子 s線是300-450米、女性與男性的垂直高度差s線是300-400米。大回轉項目的旗門由四根旋轉桿和兩塊旗門布組成,紅藍旗門交替排列。旗門布約寬0.75米、高0.5米,系在兩根旗桿之間,底邊應高出雪面至少1米,并能從旗桿上扯下或拉下。旗門寬4-8米,相鄰兩根旗桿之間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0米。旗門的數量應為垂直高度差的11倍%15%
超級大回轉場地
超級大回轉比賽路線一般都比較陡、滾動的雪有一些自然的轉彎。該場地至少有30米寬,呈波浪形。男人和女人的身高差s超級大回轉400-650米;女性身高差400-600米。
旗門由四根旋轉桿和兩塊旗門布組成,紅藍旗門交替排列。旗門布約寬0.75米、高0.5米,系在兩根旗桿之間,底邊至少應高出雪地1米,并可從旗桿上扯下或拉下。開口旗門寬6-8米,關閉的旗門寬度為8-12米。旗門的數量不得超過高度差的10倍%,但不少于35名男性及不少于30名女性。兩個相鄰的旗門旁通桿之間的距離至少為25米。
全能場地
全能比賽是速降和回轉相結合的比賽,使用相應的場地。
團體賽場地
在大回轉旗門平行比賽中,旗門間距比回轉長,比回轉短。
比賽項目 編輯本段
高山滑雪項目分為速度項目和技術項目,速降和超級大回轉屬于速度項目,回轉和大回轉屬于技術項目。此外,還包括全能和團體項目。
比賽規則 編輯本段
出發時,運動員必須穿著滑雪服出發號碼布頭盔滑雪板和滑雪桿,同時必須使用可拆卸的錨。其中,滑雪服必須事先經過裁判檢查認可,然后用鉛封標記。
當運動員進入規定的出發區時,他們的滑雪板上不允許有任何遮蓋物。不得有任何官員或陪同人員站在即將離開的運動員身后,可能會幫助或阻礙他們。運動員起跑時禁止接受任何外界幫助。起跑前,運動員要把打雪仗放在起跑線前或指定位置。發令員發出起跑信號后,運動員只能從自己的打雪仗開始。
沒有及時準備好出發的運動員將被取消參賽資格。除非延遲是由“不可抗力”因素,如運動員的休息時間個人設備或運動員的輕微疾病,不應視為不可抗力因素。
在固定的出發時間間隔進行的比賽(滑降、大回轉和超級大回轉)運動員必須根據出發信號出發,正式出發時間前后5秒定義為有效出發時間。未能在限定時間內出發的運動員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在障礙賽中,起跑間隔是不固定的發令員發出起跑信號后,運動員必須在10秒內起跑。
在高山滑雪比賽中,運動員必須通過相應數量的旗門。運動員的前端和腳滑雪板通過旗門,被認為是正確的。推倒旗桿不算犯規如果運動員錯過了一個旗門,他就沒有權利通過下一個旗門(如果判為犯規,就不算成績)
在滑降、超級大回轉、在大回轉比賽中,如果運動員完全停下來,(如摔倒),你可以 不要通過前一個或下一個旗門。但是,障礙賽是一個例外,只要運動員不干擾他后面的選手或者他已經被其他選手超過。
比賽受阻的運動員可以要求重新滑冰。如果運動員在被允許重新滑冰之前已經被取消資格,重新滑冰的結果無效。即使臨時批準或正式批準的重滑成績不如第一滑,也以重滑成績為準。
運動員在越過終點線時必須保證兩塊雪板或一塊雪板通過終點線,或者在落在終點線和最后一個旗門之間時雙腳通過終點線。
單人賽
高山滑雪單人比賽中,出發間隔一般為60秒,只有障礙滑雪項目采用不等出發。出發順序由抽簽決定。需要滑兩次的項目,第二次起跑由第一次比賽成績決定,前30名運動員的起跑順序與第一輪成績相反(第30名運動員首先起跑),從31號開始,按照出租車排名第一的順序。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名額并列,人數較少的運動員將首先開始。所有比賽都是計時賽,計時精確到百分之一秒,時間少的排第一。
全能賽
全能比賽按照第一輪下坡賽和第二輪障礙賽的順序進行,計算兩項比賽的成績得出名次。
團體賽
團體賽共有16支隊伍,每隊由2名男子組成、由2名女性組成,排名通過淘汰制獲得。每滑一次,獲勝隊得1分,失敗隊得0分。如果是平局,每隊得1分。四次杯墊后,得分最高的隊伍將直接晉級下一輪。如果某一輪比賽后出現平局,則將各隊中個人成績最好的男女運動員的比賽時間相加,總時間最短的隊獲勝。如仍為平局,則各隊單項成績第二名的男女運動員的比賽時間相加,總時間最短的隊獲勝。如果你還能 如果不能以總時間取勝,那么團隊中的個人將會花費時間(不分男女)最短的一方獲勝。如果你能 如果不是以最短的個人時間獲勝,排名靠前的隊將獲勝。
技術動作 編輯本段
犁式滑降
滑雪時,雙腿呈內八字形,上身微微前傾,膝蓋向前彎曲,用力將雪板從后向前推出。滑行時,兩塊雪板的內緣卡在雪面上,雙腿均勻受力,保持身體平衡。雪板的角度是滑雪時控制速度的關鍵雪板的夾角越小,速度越快;角度越大,速度越慢。
直滑降
直下坡時,兩塊雪板保持平行,兩塊雪板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雙腿微屈,重量平均受力支撐,身體自然放松,上身微前傾,眼睛直視前方。運動員在滑行過程中需要保持雙板的平行狀態,腿可以 不要改變角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動速度會不斷加快。
雙板平行斜滑降
兩板間距不變,身體朝前方斜向下滑行,滑行路線與滾線成一定角度。
犁式斜滑降
與軋線成一定角度,用犁板式滑行的方式稱為犁斜下坡,與雙板平行斜下坡滑行線和犁下坡的板式一致。
橫滑降
橫滑就是雙板越過斜坡,沿著滾線滑下山坡。上身偏向山下側,腿部膝關節壓向山上側在滑動過程中,上板的外邊緣和下板的內邊緣被設置,通過板葉片阻力的變化來控制滑動。
犁式轉彎
犁式轉彎Plough turn又稱八字轉彎,在滑行過程中保持雪板的八字形狀,通過將身體重心移向側板或增加一個雪板的推雪力來改變方向,通過兩腳重心的移動來控制轉彎。
平行連續轉彎
平行連續轉彎是兩塊雪板保持平行的轉彎。姿勢同下坡, 雙板平行,雙腳并攏(約10公分)大轉彎的時候,縮成一團 體型流線型,外腳內肩成一直線, 雙板穩重;轉小的時候半徑小, 雙板平行做短擺。
跨式轉彎
跨蹬轉是雙板側蹬—單跨步—并步—由雙板側踏板和其他部件組成的技術動作。蹬跨轉彎分兩種:下板被推出上板跨度, 下板被推回到上板跨度。
跳躍式轉彎
雪板跳離雪面后,利用腿部或地形的拉伸,改變方向并轉向的技術動作。轉彎結束斜(直)滑行時, 膝傳強力壓山。雙刃(上外、下內)猛烈向(山)向下推, 借助反作用力體躍起。跳躍方式有兩種: 全板跳和背板脫離。
安全跌倒
高山滑雪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只有正確的摔倒方式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安全墜落步驟如下:①下蹲前快速下蹲,降低重心;②臀部向一側坐下,身體一側接觸雪地,自然滑下山坡。滑行時保持頭部朝向山體,避免翻滾;③盡量舉起雙腳、雙手,使雪杖、滑雪板盡可能遠離雪地;4在幻燈片沒有 t停止或受傷后,嚴禁盲目觸摸。
安全站起
當滑動停止時,安全站立的動作是:①調整身體方向,保持頭朝山,腳朝山,坐在雪面上;②將滑雪板折疊起來并保持平行,靠近臀部放置;3直接用手支撐身體或在身體背部和上部借助雪杖支撐;④先蹲起再站起。
組織機構 編輯本段
國際滑雪聯合會
國際滑雪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國際滑雪管理組織,負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北歐兩項、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此外,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單板滑雪等殘疾人項目也于2022年被納入國際滑雪聯合會。FIS還負責制定國際競爭規則。目前,該組織擁有140名成員,總部位于瑞士上奧博芬,現任主席為約翰-埃利亞施(Johan Eliasch)
國際滑雪聯合會成立于1910年2月18日當時,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代表在挪威奧斯陸共同組成了國際滑雪委員會1924年2月2日,在法國夏蒙尼舉行的第一屆冬季奧運會期間,該組織正式更名為國際滑雪聯合會當時,它有14名成員。
亞洲滑雪聯合會
亞洲滑雪聯合會成立于1990年,受國際滑雪聯合會領導其使命是促進亞洲滑雪運動的發展,每年舉行一次代表大會。
中國滑雪協會
中國滑雪協會是中國滑雪運動的全國性群眾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聯合會領導下的單項體育協會之一。中國滑雪協會原屬于20世紀50年代成立的全國冬季運動協會1981年,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組織成立,總部設在北京,并于當年加入國際滑雪聯合會是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滑雪聯合會和世界雪聯組織的國際比賽和活動的唯一合法組織。負責滑雪運動的發展規劃、管理法規、訓練競賽制度和國家競賽計劃、規劃、裁判法;組織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開展國際交流和技術交流;組織訓練,參加國際比賽;宣傳和群眾雪上運動等。
重要賽事 編輯本段
冬奧會
冬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第一次舉辦于1924年,1994年與夏季奧運會交替舉辦。1936年,德國加米施-Partenkirchen冬奧會開始將高山滑雪列入正式比賽項目,設立了男子和女子滑雪項目美國和女人 s體育、女全能(滑降+回轉)項目。1948年冬奧會上,分別設置了速降和回轉項目。四年后,障礙滑雪項目加入了冬季奧運會,但是男子 美國和女人 全能項目被取消了。1988年,超級大回轉成為冬奧會高山滑雪第四個項目,男女都重返奧運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成為冬奧會項目。2022年7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經審議決定取消2026年冬奧會混合團體項目。
世錦賽
1931年,第一屆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在瑞士米倫成功舉行。世界錦標賽設置了四個單項男子和女子美國和女人 s下坡和男子 美國和女人 障礙滑雪英國贏得了兩個女人 瑞士人贏得了男子和女子兩枚金牌的事件。20世紀30年代,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每年在歐洲舉行一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二戰結束后,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從1948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直到1982年,奧運會在奧運年舉行,世界錦標賽在非奧運年舉行。自1985年以來,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和冬季奧運會在奇數年分開舉行,仍然是兩年一次。1987年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上,超級大回轉正式成為比賽項目。至此,高山滑雪世錦賽設立了男女全能、男女滑降、男女回轉、男女大回轉、男子10項運動美國和女人 超級大回轉。2011年,團體接力開始成為高山滑雪世界錦標賽的一個項目。2021年,平行大回轉作為個人項目出現在世錦賽上,之前只出現在團體項目中。
世界杯
1966年,一些滑雪者和專家發起了高山滑雪之旅,高山滑雪世界杯。它是一項以積分為基礎的比賽,幾個學科的最高累計分數贏得冠軍,每年在多個站舉行。世界杯不同于四年一屆的冬奧會和兩年一屆的世錦賽的單項比賽它考驗的是滑雪運動員的綜合能力,其含金量不亞于冬奧會和世錦賽。與冬奧會和世錦賽相比,世界杯的形式要求運動員在整個賽季保持非常高的水平。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