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建設建筑    景觀景點   

溫州博物館

溫州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溫州市市府路491號是綜合性地方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溫州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姜欣雨。2003年,新館遷至世紀廣場西側,正式對外開放。建筑面積約26000平方米。2020年3月與溫州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溫州東歐文化研究保護中心、溫州專題博物館管理中心)溫州博物館的合并與統一上市。

博物館總展覽面積12000平方米,其中歷史博物館占地2100平方米“溫州人” 5000年的歷史足跡。另設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五個專題展覽,包括王偉新及美國銅版畫陳列室。現有陶瓷器、青銅器、彩塑、磚雕、漆器、字畫等20大類4萬余件文物(套)一級文物293處,二三級文物1312處。

溫州博物館直接隸屬于對外開放的文保單位(專題博物館)包括世界溫州人博物館、南戲博物館、夏鼐故居、鄭振鐸紀念館、數學名人館、朱自清舊居、謝靈運紀念館、馬孟榮馬美術館、東甌國歷史陳列館、浩然樓、文天祥祠、澄鮮閣等12處。主要承辦可移動文物展覽、征集、保護、管理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文物調查、發掘、清理、資料征集與匯編;東甌文化研究、史跡挖掘、史料收集、宣傳保護及相關社會服務;管理溫州各種特色博物館。

目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建館初期

1950年10月,第四人民協商委員會成立召開溫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決定成立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51年,溫州文化管理協會正式成立。隨著溫州古城的保護和發掘20世紀50年代,大量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被暴露在陽光下展示、為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在文管會的倡議下,1958年,原姜欣雨興慶寺被辟為溫州博物館,由篆刻藝術家方杰侃任首任館長,溫州第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正式誕生,占地1800平方米。

溫州博物館溫州博物館

建設新館

1999年,投資額為1.溫州博物館新館,總面積35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總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2004年1月12日,歷時四年建成的溫州博物館新館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新建的溫州博物館有六個展廳:歷史館、陶瓷館、書畫館、工藝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以及三樓的臨時展廳。占地2100平方米的歷史博物館是它的主要展覽。 

2015年,溫州博物館對歷史館進行了整修,主要內容包括:裝飾工程、展示工程、電氣工程、改陳智能化系統、音效改造工程、安全消防工程和原陳列拆除工程。2017年1月21日,改造完成對外開放。

機構合并

2020年3月,根據中央和省委關于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精神,進行機構編制改革。溫州博物館和溫州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溫州東歐文化研究保護中心、溫州專題博物館管理中心)進行機構整合,重新組建溫州博物館,合并博物館,掛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溫州東甌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的牌子由溫州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管理。形成了從考古發掘到研究解讀,再到展覽教育的完整鏈條。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溫州博物館新館占地約26000平方米,總展覽面積12000平方米建筑設計靈感來源于雁蕩山的奇峰峻嶺,追求宏偉、樸茂的藝術神韻。中殿花崗巖墻上懸掛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燧人取火、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青銅壁畫s治水,盡量展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建筑單體封閉,門廳直接與中央圓形庭院大廳相連,十幾米高,有流動空間。博物館平面主要分為三層,一層為殘疾人入口,二三層為展示區,設有歷史博物館、陶瓷館、書畫館、工藝館、有六個展廳,分別是自然館和專業館,大廳里還有一個多功能廳、圖書室、培訓中心等輔助設施。

展覽陳列 編輯本段

常設展覽

歷史館

該館以“溫州人——生存與發展的故事”對于基本顯示,按照溫州 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史,展覽分為五個單元:《甌居海中》《一郡之巨會》《一片繁華海上頭》《海涌波瀾》和《敢為人先》,場景轉載、觀眾體驗、虛擬現實等設計手段使展覽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入口序廳“溫州人——生存與發展的故事”的背景quot白鹿手捧鮮花quot是主題,融入東甌立國、山水斗城、甌窯、漆器和許多其他溫州地區的文化元素被用來裝飾、烘托、詮釋、還原歷史敘事,特別是整個圖案是由溫州 s獨特的非遺工藝——脫胎金漆,使整個序堂背景充滿了沖擊的視覺效果和藝術的直觀感染力。第三單元(從隋唐至明清)這是溫州最重要的展覽空間歷史發展和最集中的文物。在展廳的最后一個區域,設置了專門的觀眾互動區,通過VR和電子展示的方式進行溫州姜欣雨的虛擬漫游,館藏文物的數字化展示也在這個展區同步展示。

工藝館

該館展覽主題為“白象塔的故事”展覽從白象塔開始,重點展示塔內文物。北宋三年供奉的溫州白象塔(1104)始建,政和五年(1115)建成。這座塔經歷了900年的風雨侵蝕,已經接近倒塌。1965年拆塔時清理出大量佛教文物。包括彩繪泥塑、木雕像、漆器等1000多件珍貴文物。兩尊有“東方維納斯”彩塑觀音菩薩的聲譽,至“國寶”浙江博物館和溫州博物館的身份“鎮館之寶”

自然館

自然博物館位于博物館的三樓展覽從恐龍的世界到陸海空的動物,根據自然生態環境的劃分,展示了1800多種自然生物,其中“海底世界”和“貝螺的大千世界”展示沿海城市的特色。展覽生動有趣,最受青少年家長和朋友的歡迎。

銅版畫陳列

王偉新,溫州人,畫家、中國,新繪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出版了《銅版畫技法研究》《銅版畫教學研究》《銅版畫入門》等專著。2005年7月29日,王偉新將其個人代表作及珍貴藏品捐贈給溫州博物館。2005年9月20日,王偉新 中國銅版畫收藏館暨銅版畫永久展廳在溫州博物館正式開放。

展廳位于博物館一樓辦公區,毗鄰博物館中心展廳 ■文物倉庫它既是一個展覽室,也是一個儲存精美銅版畫的空間,占地200多平方米。這里藏著45張精美的銅版畫。內容包括王偉新 包括一些珍貴的大師作品,如法國印象派畫家德加的《化妝室里的會見》,德國畫家霍爾拜因的《肖像》,荷蘭古典畫家倫勃朗的《三個十字架》《圣母之死》,瑞典著名版畫家楚恩的《瀑布》《坑道》,法國著名銅版畫家維米爾的《風景》。

專題館

世界溫州人博物館

溫州人的世界博物館位于溫州市會展路1288號, “弄潮兒:走向世界的溫州人”展廳的主題,分為“千年潮起”百年潮涌”時代潮頭”三個單元有近千份史料、文物、檔案資料、實物等,反映溫州人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

南戲博物館

南溪博物館是在溫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益康錢莊遺址的基礎上建立的。益康錢莊位于鹿城區四英堂巷52號,也就是葛明齋、黃淑香夫婦成立于20世紀20年代。從大廳看,整個建筑都朝南、正殿和廂房形成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外立面裝飾為西方巴洛克風格。大堂一樓是老錢鋪,正廳是正廳,二板門上輕刻著金對聯。天井四周設游廊,東西廂房三間。2012年6月9日作為南戲博物館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在博物館的一樓,有南戲起源館、南戲發展廳、何《琵琶記》展廳、南戲聲腔廳、南戲體驗廳、溫州地方戲廳、溫州木偶戲廳、溫州戲曲習俗八館暨南戲研究成果館。顯示了南戲的起源、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本文介紹了地標“南曲之祖”《琵琶記》和創作者高則成;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展現南戲的韻味,至今仍保留在各種戲曲中;利用視聽技術與觀眾互動了解南戲;此外,還介紹了溫州的地方戲曲和風土人情。

朱自清故居陳列館

朱自清 s故居建于清末,位于鹿城區四英堂巷50號,原為皇家住宅。2000年公布為溫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因舊城改造,遷至原址東200米處。現為一層(局部二層)三合一庭院木質建筑。第一個入口朝南,梁架抬梁過斗,堅硬的山形屋頂第二個入口和第一個入口楔合在一起形成三個硬頂建筑,第三個入口是五個兩層建筑,用第二個入口和廂房圍起天井。2006年11月24日,朱自清 舊居布局展免費向公眾開放。舊居的陳列是按照朱自清 這是客廳(在后人的基礎上還原當時客廳的裝飾 記憶)朱自清先生的一生、朱自清先生 s在溫州的蹤跡、朱自清先生 的作品被安排在四個部分,使用展板、書畫、復制的資料、照片、對聯及其他反映朱自清 的生活故事,也有朱自清 他在溫州時的活動、手稿作品等珍貴資料。

溫州數學名人館

溫州數學名人堂以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寨的展覽為藍本。古寨原位于鹿城區高營里11號,建于清中葉。2006年因舊城改造,從高營里遷到白鷺洲公園保護。古齋部著名數學家顧朝浩少年時就住在這里。建筑整體西朝東,為七室四合院式住宅。門屋、主體建筑為單層硬山建筑,廂房為三棟二層建筑,有抬梁穿斗梁。房子的布局嚴謹合理房子用花墻分成十個大小不一的天井,天井里排列著水井、花臺、草木叢生,庭院幽深幽靜。是典型的溫州傳統民居建筑。2012年11月,古寨作為溫州數學名人堂對外開放。

數學名人堂選取了溫州不同時期的29位有代表性的數學家,按照數學家 出生年份、熱血數學名人展區、溫暖的數學新秀展區,輔以溫暖的數學名人雕像、發繡、視頻等內容,全面展示溫州 是數學家的故鄉。

夏鼐故居陳列館

夏耐 故居陳列館依托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夏耐 展出了他的故居。夏鼐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之一。故居建于20世紀20年代整體坐北朝南,由四個院落組成,建筑面積1647平方米。正中院落由門屋、廂房、正房由五開間建筑組成,底層西房是夏奈讀書結婚的地方。

2012年6月,夏耐 的故居免費開放。展廳由一樓溫州愛情展廳組成、中外學界交往廳、夏鼐生平陳列廳、夏鼐夫婦居室、友人所贈書畫廳、多功能錄像廳,二樓日常實物展廳、日常辦公展廳等,展覽內容包括“文怡山水 孕育成長”在上海讀書 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燕京清華 首次亮相”大量的圖片和實物展示了夏鼐先生的重要經歷和光輝業績的生活和他在故居生活的方方面面。紀念館內還有一個錄像廳,展示和宣傳夏鼐先生s視頻作品。夏耐 從展覽中學習生活、工作的成就,特別是在中國現代考古學方面、貢獻等方面的內容做了全面細致的展示。

謝靈運紀念館

謝靈運紀念館建在溫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池的平臺上。池上樓位于謝池巷4號,是為紀念南朝劉宋詩人謝靈運而建。謝靈運(385-433)東晉名將謝玄的孫子,攻打公。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帶眷到郡。相關古跡包括樓上的泳池、謝公樓、讀書堂、夢草堂等。池上樓原在“豐暇堂北(今東公廨),因“池塘里長出春草,園柳變成鳴禽”佳句而得名。清道光初,張懿瑞普在謝村舊址復建“池上樓”,并增筑“春草軒”懷謝樓”鶴舫”等,取名“如園”,晚清溫州十大名園之一。謝靈運紀念館于2012年11月建成開放。館內展覽內容分為謝靈運和山水詩、謝靈運與溫州山水、謝靈運 謝靈運的后代與謝靈運謝靈運先生的研究分為四個部分才子佳人與溫州 深厚的文化底蘊。

東甌國歷史陳列館(東甌王廟)

東甌國歷史陳列館位于鹿城區花蓋里94號東甌王廟二入口,總面積400平方米。展廳巡游沙盤穿越東甌大王、實物展示和板材展覽等對侗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其中,板材展包括“先秦東甌”東甌王國”兵戎相見”千古之神”實物展示等內容,展示了董 甌國,讓人感受到董的魅力甌國與侗文化的特征歐文化。

東甌王廟是為了紀念漢初的東甌王堯堯而建的據《溫州府志》弘治記載,原寺在海壇山,明初重修,后遷至狀元坊。明成化十三年,東岳廟改為東甌王廟,僅保留門樓。198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東甌王廟開工建設,2013年竣工改造工程修復了門戶,恢復了原照壁、月光池、廂廊、董模式歐景殿及其附屬大殿。東甌王廟占地2000多平方米,其中大雄寶殿為一層結構,占地約300平方米。在主殿里,除了董仲舒的塑像外歐,也有四幅壁畫,主要以漢代畫風展示“勞作生產”佐漢滅秦”民俗生活”遷徙江淮”四個主題場景。

鄭振鐸紀念館

鄭振鐸紀念館位于溫州市滄河巷26號,坐北朝南,臨街它是由一個警衛室建造的、廂房、主屋和其他建筑形成了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筑。鄭振鐸紀念館是在溫州市文物保護點——滄河巷金屋的基礎上布局的紀念館保持民國建筑風格,展覽布局打造江南四合院建筑“書香之家”這種氣氛是由展廳共享的“書生報國數十載”心懷溫州故鄉情”一代才華萬古傳”鞠躬盡瘁為文物”四個單元,介紹鄭振鐸 分別的生活;鄭振鐸溫州情節;鄭振鐸的交友、著作等情況;鄭振鐸對文物考古的貢獻。同時,鄭振鐸 的家庭成員,以及鄭振鐸 的散文,被展出、小說作品、翻譯作品,懷念他的文章等。整個展覽圍繞鄭振鐸的生平展開、學術成就、桑梓情懷、交朋友,做了全面的、多角度、重點突出的展陳。

馬孟榮馬美術館

馬孟榮馬美術館依托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陳宅布展而成。陳宅建于民國時期根據資料顯示,這所房子原本屬于陳。陳權東(1882-1966),字壽永,永嘉市人(現鹿城區)前中華民國鹽官。整個院落由主樓、附樓、院墻和門戶平臺等,整體坐北朝南的長方形。門戶位于庭院東南角,前為磚砌,后為六角亭;主樓有三個房間和兩層樓,東、南兩面貼石英砂,另一面清面磚墻位于庭院中央;主樓的北面有一個二層的附屬建筑。馬孟榮馬美術館整體格局完好,院落依舊是民國環境建造,沒有大的增建和改建2011年1月,公布為浙江省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

馬孟榮馬美術館于2013年12月16日對外開放。在主建筑中,通過平面布局、實物陳列、還原生活場景和視頻回放給馬夢榮看、馬龔宇 輝煌的藝術人生。附樓主想給馬湘湘看看、馬蔚霞、馬蘭生等祖輩流傳下來的故事。附樓北側的新樓主要是馬孟榮、馬作品賞析■書畫作品。馬孟榮馬美術館為我市展示書畫藝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為了推廣溫州 文化遺產保護與歷史文化研究、溫州民間文化研究,提高溫州博物館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水平,規范學術研究工作,加強學術研究隊伍建設,促進學術活動快速出成果,多出人才,學術研究健康發展,提高溫州博物館在國內外文化文化界的學術地位溫州博物館成立“溫州博物館學術委員會”。

溫州博物館編輯出版過《甌窯》《黃紹箕墨跡》等書籍,學術期刊《漆藝駢羅·名揚天下》創辦于1984年,由溫州博物館主辦。

溫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溫州百工”獨具地域特色。百工魅力走進柏鄉移動數字博物館”是溫州博物館大力推動并策劃的國家級項目“溫州百工 千品萬象”特展打破傳統博物館以古代史為主體的策展觀念,樹立文物與傳統文化、工藝與美好生活的關系。溫州博物館積極探索創新,數字化收藏、研究、在挖掘溫州文物價值的基礎上,建設“溫州百工”特色資源庫,并將紅色文化與傳統工藝融合為紐帶、黨史資源、美麗鄉村等因素,發展農村文化禮堂文化空間、一百年 反思文物之旅”兒童 白宮主題博物館的s課程、《溫州文物》巡展等特色文化產品,將展覽的邊界從文物延伸到文化,再延伸到社會,真正實現文化的效益。

文化活動 編輯本段

溫州博物館創新盤活利用文物,講好活文物故事。2019“講文物故事——我為溫州文物代言”活動以溫州博物館和溫州各級文保單位收藏的文物為素材,以視頻拍攝的形式講述、演繹、挖掘文物故事。十位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為活動代言,活動被廣泛傳播和轉載數百萬次。107件形式新穎、創意視頻作品獲得3萬多張網絡投票。最終,15件作品獲得專家評獎。溫州廣電傳媒集團5部精選視頻“快點溫州”溫州都市報“掌上溫州”等公眾平臺,點擊量超過5萬次,并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互聯網中國文明”各會場播放。其中“蠶母的故事”被學習強國采用。

為了充分發揮文物收藏等文化遺產的作用,更好地滿足人民 晚上的文化需求,2020年1月初,溫州博物館試行“夜開放”首場活動以“戲曲之夜”系列為主題,通過展示、主題分享、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系列活動,傳播傳統戲曲知識,倡導博物館休閑娛樂新方式。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2018年6月,《百工國漫游記》獲得第十二屆(2017年度)省博物館展覽優秀項目優秀獎。

2019年6月《溫州人——一個生存與發展的故事》獲全省博物館展覽“十大精品”

2004年,溫州博物館被授予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5月,溫州博物館榮獲2003年度-2004年國家博物館展覽最佳創意獎。

2007年6月,溫州博物館榮獲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稱號。

2009年,溫州博物館被省社科聯命名“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

2017年1月,溫州博物館被評為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5月,《光輝歷程——中國夢?紅色足跡主題展》,溫州博物館歷史館基本陳列,獲得浙江省第四屆博物館免費開放“最佳展示推廣獎”

2022年6月,溫州博物館“玉璽春風——紀念方杰侃先生誕辰120周年特展的誕生”,獲得第十六屆(2021年度)浙江博物館展覽及精品項目推介活動十大精品獎。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武漢革命博物館    下一篇 陳云紀念館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启东市| 门源| 得荣县| 铜梁县| 辽宁省| 桦甸市| 泰兴市| 屏山县| 黄平县| 湘潭市| 太仆寺旗| 新化县| 赣榆县| 五家渠市| 雷山县| 皮山县| 河南省| 赤峰市| 西乡县| 玉田县| 罗田县| 来凤县| 恩施市| 济阳县| 东台市| 开平市| 阿瓦提县| 元谋县| 汉寿县| 包头市| 汉寿县| 新昌县| 华蓥市| 南靖县| 全椒县| 柳河县| 中牟县| 綦江县| 新乡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