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玉
獨山玉(Dushan Emerald)又稱為“南陽玉”獨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是產于中國河南省南陽市獨山的獨特玉種。獨山玉以基性斜長石為主、黝簾石、白云母(含鉻)玻璃纖維是主要礦物,是從巖漿中分化出來的、斷裂帶的動力變質作用和多期熱液充填交代作用-超基性巖的形成。它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Al2O3)碳酸鈣(CaO),含有二氧化鈦(TiO2)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亞鐵(FeO)氧化錳(MnO)氧化鎂(MgO)氧化鈉(Na2O)及鈷(Co)鎳(Ni)鍶(Sr)釩(V )等微量元素。顏色主要為綠色、白色、褐色、紅色、黃色、黑色等并存,折射率一般為1.56~1.70,莫氏硬度5.5~7,密度2.7~3.25g/cm3
獨山玉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1959年1月,南陽黃山遺址第一次考古發掘,出土了約7000年前的獨山玉玉器5件,包括獨山玉鏟。
基本特征 編輯本段
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斜長石,主要礦物是斜長石(鈣長石)和黝簾石,化學式為鈣長石CaAl2Si2O8,黝簾石Ca2Al3(SiO4)3(OH)獨山玉的化學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硅組成、Al2O3、CaO,并含有TiO2、Cr2O3、FeO、MnO、MgO、Na2O及Co、Ni、Sr、V 和其他微量元素。
品種分類 編輯本段
獨山玉主要是按顏色分類,取其名“獨山玉(分類)法,如獨山玉(白獨玉)同時具有兩種顏色的獨山玉應被代表如果有三種或三種以上顏色,分布面積應大于60%說出主要的顏色,如三種或三種以上的顏色都達不到60%當它被命名為華都玉。獨山玉是根據顏色類型來劃分綠色翡翠的、白獨玉、褐獨玉、紅獨玉、黃獨玉、青獨玉、有八種黑玉和花玉。
綠獨玉
獨山玉,以綠色為主,顏色從綠色到祖母綠,包括綠色、灰綠色、藍綠色、黃綠色,帶藍色、黃、白、灰色調,顏色分布不均勻,多為不規則帶、絲狀或塊狀分布。主要礦物是基性斜長石、黝簾石、白云母、玻璃纖維等次生礦物是透輝石、金云母、陽起石等,可以根據顏色和色調的不同分為祖母綠翡翠、天藍獨玉、綠白獨玉、深綠色鰨玉的四個亞種。
白獨玉
以白色為主的獨山玉,就是白色、乳白色,主要礦物成分是基性斜長石、黝簾石,次生礦物有白云母等。白度魚具有油性光澤,通常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根據透明度和礦物成分,可分為冰白杜玉和華白杜玉兩個亞種。
獨山玉,以褐色為主,又稱江山玉主要礦物為基性斜長石,次要礦物為黝簾石、金云母、黑云母等,按褐色深淺可分為紅醬獨玉和黃醬獨玉兩個亞種。
紅獨玉
獨山玉,以粉色為主,以淺粉色為主、水紅色、粉紅色、芙蓉紅色、肉紅色,工藝名芙蓉玉,微透明,質地細膩主要礦物成分是黝簾石、基性斜長石,微量礦石是榍石。
黃獨玉
獨山玉以黃色為主調,主調是黃綠色、橄欖黃綠色,又稱橘子玉,色調不均勻,而且體積小,很少單獨產出。主要礦物是基性斜長石、在黝簾石中,次生礦物是綠簾石、陽起石等,帶有罕見的榍石。
青獨玉
獨山玉,以青色為主,就是青色、深藍色調,主要礦物是斜長石、黝簾石,次生礦物是白云母、陽起石等,按透明度可分為冰清玉和油綠玉兩個亞種。
黑獨玉
獨山玉,以黑色為主,是黑色的、黑綠色、黑白,不透明,顆粒較大,常呈塊狀、團塊狀。主要礦物是角閃石、基性斜長石、黝簾石,次生礦物為角閃石,根據顏色的均勻性和礦物成分的差異分為莫都玉、黑色花鰨玉的兩個亞種。
花獨玉
獨山玉由三種或三種以上的顏色組成,顏色不分主次,多為白色、綠、褐、黃、青相間的條紋、絲帶,商業上稱為雜色玉。占獨山玉60的股份石礦儲量%主要礦物是斜長石、黝簾石、附生礦物,次生礦物是陽起石、白云母、絹云母、金紅石、榍石等。形成
地質背景 編輯本段
獨山玉形成于中國秦嶺造山帶周圍,地形結構復雜礦區周圍不僅有秦嶺造山帶,北部還有華北板塊,東南部有南陽新生代沉積斷陷礦區內構造主要為斷裂帶構造,如朱陽關-下館大斷裂、西官莊-鎮平大斷裂、南陽-方城斷裂;褶皺構造次之,如馬山口復式背斜、二郎坪復式向斜的東延伸。
形成原因 編輯本段
關于獨山玉的成因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蝕變斜長石;有人認為是蝕變輝長巖;有人認為基性巖是由熱液蝕變形成的;還認為獨山玉是巖漿期后在350~430℃低壓下沿裂隙熱液充填交代輝長巖和斜長石形成的。主流的學術觀點認為是多期熱液作用形成的(第一階段發生在華力西期之前,在華北地臺和華南地臺之間的秦嶺洋中有各種火成巖形成玉礦源巖;第二階段以后,受秦嶺造山帶的影響,形成了構造運動的熱液過程)在玉石中可以看到明顯的溶解交代結構和交代殘留結構,多色玉石中平行于脈壁排列的不同顏色的條紋和條帶反映了形成過程中的液體流動。
鑒別分級 編輯本段
獨山玉通過肉眼觀察鑒定、光學儀器的放大檢查和使用(如偏光鏡、偏光顯微鏡、折射儀、二色鏡)獨山玉等設備的礦物成分、顏色特征、光澤、折射率、密度、硬度和其他相關特征被識別。獨山玉的分類分為原料分類和成品質量分類,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DB41/T 1435-2017)DB41/T 2822-2022)來進行等級評價。
鑒別
獨山玉以彩色為主、透明度、光澤、結構等條件來區分獨山玉中類似玉石的仿制品,獨山玉是五彩雜,以白色為主、綠色、紫色、藍綠、一塊玉上可見黑色等色,有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大部分略透明,粒狀結構,硬度5.5~7。比重和折光率相差很大,一般不作為鑒定方法獨山玉及制品的原石比較脆,所以可以碎成碎片或者切片進行巖石和礦物鑒定。
原料分級
獨山玉及制品s原料從顏色分等級、透明度、凈度、質感四個方面來評分。
顏色
獨山玉顏色等級極佳、優級、一級、第二層有4個等級,用藍色表示、綠色最好,其次是紅色,然后是白色、 褐、黑、灰、青等色。透明度
透明度根據反射、投影觀察分為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
凈度
凈度是基于獨山玉的內部裂紋、干筋、斑點或斑點狀雜質被歸類為純雜質、較純凈、不純凈三種。
質地
紋理根據獨山玉的粒度結構分為細粒、中粒和粗粒三種。
成品質量分級
獨山玉成品是來自獨山玉的珠寶顏色、透明度、質地、凈度、對技術的五個方面進行評分,將五個方面按百分比賦值為五個因子,最終得出評分結果,其中顏色權重分值為40,透明度權重分值為5,凈度權重分值為5,質感權重分值為15,工藝權重分值為35,最終質量評分為優秀(100~90)優級(89~75)一級(74~55)二級(54~30)三級(30分以下)五個級別。
顏色
獨山玉及制品的顏色分級是基于珠寶顏色的色調、純正程度、均勻程度、濃淡程度、顏色和配色被評定為優秀、良、較好、一般四個等級。
工藝
首飾工藝分類分為材料應用設計和加工工藝兩個方面。材料應用設計包括造型設計、俏色運用、藝術設計、對稱比例和大小、主題建模有五個方面;加工工藝分為等高線、線條、拋光、表面四個方面。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