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鎮胡辣湯
逍遙鎮胡辣湯是一種以牛羊肉為主要原料的湯、當地小吃,呈糊狀,發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清香撲鼻、鮮、糊、以麻辣著稱, 自稱“北方有北京大碗茶,南方有逍遙胡辣湯”,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并獲“河南十大名吃”中華名小吃”等榮譽稱號。
歷史起源 編輯本段
關于周口逍遙鎮胡辣湯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廣為認同。
一是說,“靖康之難”后來,長期不干凈的小太監逃出皇宮,被一個茶攤老頭收留他用他的藥方給老人治病s茶攤變成了茶湯攤。后來,逍遙鎮成了徐進的領地晉人愛吃羊肉,口味偏小太監的茶湯本來就不受歡迎偶爾因為辣椒瓶被打翻,辣椒被攪到鍋里,晉人食客都一致認為辣椒能御寒,刺激食欲胡辣湯從此誕生。
第二,據說北宋年間,一個小太監發明了一種北宋御湯,——趙 ■長壽湯,以取悅皇帝。后來小太監為了躲避戰亂,帶著秘方搬到西華縣逍遙鎮,改良做了熱湯。逍遙鎮曾是中原重要的碼頭,水運繁榮因此,胡辣湯開始流行起來,從遙遠的朝,到這里的過客。
飲食做法 編輯本段
用牛肉、牛骨或羊肉、將羊骨熬成肉湯,加入八角、胡椒、肉桂等調料,再加入紅薯粉條、黃花菜、木耳、面筋、豆腐皮等配菜。當湯汁沸騰時,將洗面筋時沉淀的面糊慢慢勾入鍋中,不斷攪拌至糊狀。最后添加胡椒粉、五香粉等調味。
口味特點 編輯本段
香:逍遙鎮胡辣湯一般都是濃牛肉湯,所以聞起來很香。
鮮:正宗的逍遙鎮胡辣湯一般是用新鮮的牛羊肉熬制,配以新鮮的配菜和小麥粉,并加入五香粉提味。
糊:在制作逍遙鎮胡辣湯的過程中,面糊會一邊放入鍋內一邊攪拌,一直煨到湯汁呈糊狀。
辣:來自逍遙鎮胡辣湯“辣”主要體現在辣椒的辣味,和食客經常一起吃辣椒油。
逍遙鎮胡辣湯可以促進消化,刺激食欲、怯風驅寒等功效。民間有“喝胡辣湯比中藥湯好,會讓你保持健康,讓你的孩子吃飽”的說法。
發展近狀 編輯本段
近年來,西華縣委、縣政府把胡辣湯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2003年和2006年,成立了逍遙胡辣湯協會和5個分會。當地政府免費培訓了8000多名胡辣湯的技術人員,現在有10多萬胡辣湯的經營者發展加盟店、在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有1200多家直營店。
在2003年、2006年和2017年,逍遙鎮多次舉辦逍遙鎮胡辣湯比賽。2010年,河南影視集團與西華縣委、人民 西華縣政府聯合拍攝了電影《胡辣湯》,2018年,《舌尖上的中國3》拍攝了胡辣湯。
胡辣湯是逍遙鎮目前的重要產業,涉及烹飪培訓、餐具制作、工業研發d和創新等諸多方面。一些當地公司開發了新口味、速溶胡辣湯,借助電商平臺,打破了原有的銷售半徑,讓逍遙鎮胡辣湯暢銷海內外。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2003年,逍遙胡辣湯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
2007年,逍遙鎮胡辣湯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被命名為“河南老字號”
2010年,逍遙鎮胡辣湯被河南省文化廳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年入選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承保護 編輯本段
胡辣湯的制作技藝都是代代相傳的在逍遙鎮,胡麻辣湯譜系清晰的有三家:一個是逍遙鎮東門的楊風華,一個是逍遙鎮南門的丁,第三個是逍遙鎮東門的高。
逍遙鎮人還開發了六大系列80多個品種的胡辣湯調料,先后建成了10多家胡辣湯生產企業。其中丁文學“沙穎”楊鳳花“老楊家”胡素花“京遙”魏運洲“龍亮”品牌系列胡辣湯料,先后獲得“河南省優質產品獎”逍遙鎮龍義和胡辣湯調味品廠,據說品牌名稱始于清末,已有百年歷史。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