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有氧代謝下的運動。有氧運動過程中,人體氧氣的攝入和消耗保持動態平衡。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的攝氧量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環,這是達到健康效果的最佳途徑之一。特點是強度小,持續時間長,每天鍛煉20~60分鐘、每周3~4次為宜。
1968年,美國醫學博士肯尼斯·庫珀(Kenneth.cooper)提出了“有氧運動法”以及它的運動處方,即通過運動增加氧氣消耗,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功能的身體調理法。
科學的有氧運動包括六個要素,即運動頻率(Frequency )運動強度( strength)運動持續時間( time)運動類型(Type )運動量(Volume )和運動進階(continuously)
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慢跑、健走、跳繩、游泳和有氧操等。參與者可以通過有氧運動達到健身的目的、減肥、塑形的目的。
起源發展 編輯本段
美國空軍體育實驗室醫學博士肯尼斯的有氧運動·庫珀(Kenneth.cooper)在1968年提出。他認為,健康的標準是良好的心肺功能,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使身體保持最佳的功能狀態。
有氧運動提出后很快被人們所認識,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目前已成為全民健身的有機組成部分。
庫珀在隨后的發展中提出了有氧運動的學術理論“12分鐘體能跑步測試”與“有氧運動得分制”,人們尊稱他為“有氧運動”之父。
主要作用 編輯本段
生理作用
1.提高心肺耐力
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進而促進心臟健康心臟泵血的能力,因此心臟功能可以得到改善。有氧運動還可以改善呼吸肌的功能,從而促進呼吸系統的工作能力,保證身體供氧充足。
2.提高肌肉力量
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橫截面積,增加肌肉營養物質的儲備,從而增加肌肉力量。
3.改善身體成分(減肥)
有氧運動會伴隨著熱量消耗的增加,燃燒掉身體多余的脂肪,從而提高身體的有機組成。
心理作用
1.調節情緒
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焦慮、抑郁、心理紊亂等情緒。
2.改善睡眠
長期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淺睡眠,延長睡眠時間。
常見項目 編輯本段
有氧運動強度低、持續性、具有節奏感強,鍛煉時間長的特點。生活中很多運動都屬于有氧運動。
常見項目:散步、快走、慢跑、游泳、仰臥起坐、有氧操、像乒乓球這樣的球類運動、足球等、跳繩等輕器械運動、騎自行車等。
運動方式 編輯本段
普通的有氧運動依賴于運動場地、不同形式的運動可以分為戶外有氧運動、家庭實用設備運動、輕器械運動和有氧運動等。
1.戶外有氧運動是一種強度適中的戶外運動、運動時間長的節奏運動。包括健步走、健身跑、慢跑等。其中,快走最適合人,運動條件也最簡單。徒步旅行包括散步、倒步走、快步走等。不同年齡段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環境條件,隨時隨地進行鍛煉。
2.家用電器的運動是一種借助家用電器的運動。他能增強體質、改善形體的作用。常見包括跑步機、動感單車等。
3.輕器械運動是在徒手動作的基礎上,用輕器械進行的一種運動方式。這種運動在身體運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器械的輔助功能,通過改變器械的運動來調整運動強度。常見的有繩操和棍操。
4.健美操是一種強度適中的運動,伴有音樂、一種可以鍛煉全身的健身運動。適合逐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適宜人群 編輯本段
運動強度尺度
以簡單的心率估計方法為例:
20歲左右的年輕人身體健康,能堅持體育鍛煉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身體機能,應該采取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5%~85%
45 歲以下,身體基本健康,有鍛煉習慣,開始鍛煉,最大心率的65即可%~80%不習慣運動的人,開始健身運動,走最大心率的60%~75%
45歲以上,身體基本健康,有鍛煉習慣,開始鍛煉,最大心率的60就可以了%~75%沒有運動習慣的建議咨詢專業人士指導,根據自身情況確定運動強度。
主要禁忌 編輯本段
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運動過程
1.準備運動
熱身活動可以改善身體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強度,從而增加身體 供應血液和氧氣的能力。
熱身活動可以擴張身體的毛細血管,從而增加毛細血管的血流量,同時有助于后期運動過程中的散熱,防止過熱影響運動。
準備運動的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
2.做好劇烈運動后的放松
放松可以減輕疲勞、幫助恢復身體和軸功能。劇烈運動后身體不放松,突然停止運動,導致血液回流不暢,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3.運動完成后休息
運動完成后,身體會有正常的疲勞,可以進行冥想、平躺、睡眠等消除疲勞的方法。
場地條件
有氧運動之類的日常鍛煉、慢跑可以在一般場館進行,高水平訓練要在專業場館進行,避免運動損傷。
營養補充
在運動過程中,代謝水平的提高加速了體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消耗同時,出汗等脫水會加速這一過程,從而影響身體內環境的穩定。有效恢復運動中流失的體液的關鍵是水、糖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電解質等營養物質的補充。
低強度、在長時間的運動中,身體的有氧代謝消耗了大量的糖原。運動結束后,要及時補充淀粉類食物,比如玉米、大米等,促進體內糖原水平的恢復。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后,身體會因為糖原的無氧代謝而產生大量的乳酸,所以要及時補充堿性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加速乳酸的代謝,進而消除疲勞。
與無氧運動的比較
1.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最直觀的區別在于運動強度,通常低于無氧運動。常見無氧運動有:短跑、舉重、俯臥撐、深蹲等。
2.有氧運動時,身體主要代謝氧氣,身體攝入的氧氣量與身體消耗的氧氣量基本相同。但由于短時間內能量消耗過大,體內大部分糖分無法 不會被氧氣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直接進行“無氧供能”產生乳酸。
3.有氧運動的有氧代謝過程,每分子葡萄糖被完全氧化分解,最終可以產生30-32個ATP(三磷酸腺苷)的能量。無氧代謝在無氧運動中,每個葡萄糖分子都是糖酵解產生兩個ATP能量。值得注意的是,無氧運動不僅僅是無氧代謝的一種方式,而是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相結合的一種方式。
4.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身體的吸氧能力,這是日常鍛煉的最佳方式。無氧運動對提高肌肉力量的作用比有氧運動更明顯,是提高身體爆發力的有效方法。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