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威股份,股票代碼:002298)是一家大型農牧食品企業,是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于1993年末,199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2008年12月5日在深圳中小板掛牌上市。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能源企業500強、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中國最大的水產養殖企業。在中國擁有“世界十大飼料生產企業”“中國十大飼料品牌”“中國十大淡水養殖品牌”“中國最大的水產養殖企業”“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標桿企業”“中國最大水產品出口企業”等榮譽和稱號。作為全國首批清潔能源行業示范企業,通威股份自2000年以來連續15年入選中國可再生能源百強企業榜單。2016年末通威股份位列第28位,2018年末位列第33位。
公司概況 編輯本段
2000年,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02298,為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07年1月1日通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002298。2015年9月通威集團完成了對通威股份重組,完成后,通威股份更名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2月28日通威集團被中國農業銀行評為“2017年度最具成長性企業”。通威股份一直致力于農業產業化經營,致力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提升農產品品質。經過多年發展,通威集團在農業食品行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通威股份積極投身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建設中。
1、堅持“質量為本、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打造以高效清潔能源為核心的生態農業產業。
近年來,通威股份堅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高效清潔能源產業,打造了以水產養殖、光伏發電、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生產資料等四大業務板塊為核心的產業鏈。水產養殖方面,公司擁有四川和新疆兩個國家級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常年擁有50多萬畝水產養殖面積;在四川綿陽、新疆喀什等地建設了40多個水產養殖項目,其中國家級水產養殖業示范基地3個。光伏發電方面,公司建成全球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示范項目和全球首個5 GW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其中通威太陽能二期項目、通威晶澳二期項目已建成并網。2018年12月21日下午15:00通威集團戰略發展暨第一屆年度股東大會圓滿閉幕。通威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李海波先生榮獲“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創新人物獎”。
2、實施“戰略+市場+技術+管理”的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戰略+市場+技術+管理”是公司發展的四大戰略,是公司未來五年內的發展目標和方向。通威是世界領先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2016年通威入選了“2017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148位,全球排名第51位。在全球市場,公司擁有超過12000家終端客戶,其中87%在海外市場。通威堅持產品創新營銷方式,圍繞“全球、立體、全方位”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獲得了眾多國際高端客戶及世界一流農業食品企業的認可。同時根據國際標準要求并結合公司自身發展實際,研發出了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層次需求的健康膳食管理產品。2018年5月9日-12日在上海舉辦了“2018中國健康膳食大會”,通威在大會上獲得了“2018中國健康膳食品牌”稱號。
3、開展全球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布局。
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迅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光伏裝機量約為4307 MW,比上年增長35.5%。截至2017年底,中國光伏裝機量已超過6500 MW。根據通威股份發布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實現全球光伏裝機量超500 MW。未來三年,通威股份將充分利用自身光伏優勢,在海外布局,提升市場占有率,以保障其穩定盈利。并將中國市場作為戰略重心,在印尼、俄羅斯、越南等地加大收購力度。同時通過海外投資等多種形式不斷擴大國際市場影響力。
主營業務 編輯本段
公司的主營業務分為飼料制造、能源產業和水產養殖業三大板塊。近年來,公司依托行業資源優勢和產業鏈布局優勢,積極布局可再生能源行業領域,并通過自身創新及產業鏈布局實現產品規模化和技術產業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鏈體系。同時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顯著優勢,并于2018年底成功上市。光伏行業受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影響較大。2019年初以來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壓力,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公司已從產能擴張轉向成本優勢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并舉的模式。通威股份主營業務包括飼料制造、能源產業和水產養殖業三大板塊,其中飼料制造業務包括玉米飼料和水產飼料兩大業務板塊;主營業務包括飼料制造及飼料銷售與服務;水產養殖業主營業務包括水產業及水產養殖業。2018年行業景氣度較高,但部分地區仍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局面,通威股份所處的四川成都受光伏行業景氣度影響較為明顯。
1、公司飼料制造業務
通威股份飼料制造業務主要包括玉米飼料和水產飼料兩大板塊,產品主要包括通威牌系列玉米營養餐系列飼料、通威牌蛋禽營養餐系列飼料、通威牌禽料系列飼料等(具體產品及市場份額見附錄)。通過整合全國優勢飼料資源、打造核心優勢產品技術基礎,公司飼料產品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16年,公司在四川建立了首個飼料基地——威遠飼料(通威牌)生豬養殖基地,開啟了全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生產之路,奠定了養殖規模優勢的基礎。通威牌系列產品目前在全國已有十多家規模化養殖場應用。在成都設立了第二個飼料基地——大豐飼料(通威牌)大豐生豬養殖基地。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大豐種豬育種基地、威遠飼料(通威牌)大豐生豬養殖基地、廣安威遠畜牧產業基地、大田飼料(通威牌)大豐生豬養殖基地等四個養殖基地。隨著各基地建成投產及不斷培育出新的銷售對象及市場新產品,公司飼料制造業務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目前已形成以水產飼料、魚粉動物飼料和豬料為主的飼料生產布局。
2、水產養殖魚飼料產品
公司水產飼料產品包括南美白對蝦、羅非魚、黃顙魚、鱖魚等不同品種。南美白對蝦系列產品主要包括南美白對蝦全價料、中南美對蝦配合料和大黃魚配合飼料。羅非魚系列產品主要包括羅非魚全價料、羅非魚配合飼料、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等不同規格產品。大黃魚系列產品主要包括大黃魚配合飼料、黃顙魚配合飼料、大黃魚全價料、青魚全價魚飼料等不同規格產品,均具備抗病強、長速快等優點。公司在國內及全球水產飼料領域均有較高聲譽。從市場區域分布來看,南美白對蝦是公司最主要的水產飼料品種,也是公司第一大客戶。近年來來美洲白對蝦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其次,該類型對蝦還具有抗病強、生長速度快等特點。
3、通威漁光互補項目
2018年,通威股份通過股權轉讓獲得了成都市成華區漁光互補產業投資基金,并于2018年12月正式設立了“成都漁光互補產業投資基金”,向全國范圍內的通威漁光互補項目提供專項融資支持。公司在國內首次以“互聯網+”的思維來推動光伏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工作,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收益與更高的現金流。該基金的設立及運營,使公司能夠充分利用公司作為我國領先的新能源企業所擁有的上游原材料資源優勢以及產業布局優勢,形成光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綜合能源服務一體化模式;同時將通過該基金及項目建設為公司提供長期資金和穩定利潤來源,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產業規模效應和盈利能力。公司于2019年7月16日完成對成都通威漁光互補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通威股份持有該項目51.18%股權。目前,該項目總投資3.65億元。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2.85 MW,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將會形成4.75 MW漁光互補電站和2 MWp (0.5MWm2)光伏電站。
發展戰略 編輯本段
隨著新一輪技術革新,光伏產業已由以硅材料為主向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發展,并逐步向高科技轉型。在此背景下,公司從2017年開始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即以新能源為核心的多元業務組合和以大健康為核心的創新能力雙核驅動,加快布局新能源、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等三個業務板塊。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公司確立了“產業融合發展、技術創新驅動、價值創造最大化”經營方針,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舉措:產業融合發展方向上:公司將繼續實施“雙核驅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深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進科技創新、規模擴張;技術創新方向上:公司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與創新力度;價值創造方向上:繼續加快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和戰略布局。
1、公司發展愿景
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核心,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新能源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公司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已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公司依然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發展,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推動各板塊協同發展。同時,以新能源業務為核心加速構建行業產業鏈、完善服務體系。以科技創新驅動健康醫療事業發展、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積極推進醫療服務國際化,從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整體競爭力。實現“創造價值、回報股東”這一最終目標。在價值創造方面,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一流新能源企業而努力。
2、公司經營方針
——“產業融合發展”是公司立足于自身發展和社會責任而確立的戰略發展方向。通過深度融合產業生態和資源稟賦,為公司帶來巨大價值。——“技術創新驅動”是公司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舉措。經過多年潛心研發、持續創新和大規模擴產等,公司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高技術產品鏈,其產品在核心性能、生產成本、質量可靠性等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未來,公司將通過積極推進以技術創新驅動為核心的“雙核驅動”戰略(核心能力雙核驅動),著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多維數字健康產品科技服務商以及國際一流大健康企業。——“價值創造最大化”是公司積極踐行“為人類健康盡責任”企業使命,著力實現社會價值、環保價值“三大價值最大化”。具體到各業務板塊將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3、公司未來發展規劃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在新能源、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三個業務板塊已取得一定成效,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隨著公司業務發展的不斷深入、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對企業研發能力、創新能力及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創新機制,通過持續投入資金開展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推動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得到持續提升,加快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具體如下:創新驅動戰略:堅持“專注主業、做強主業”。堅持以產品為主導,把提高產品品質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堅持以技術為主導,提高技術先進性作為戰略重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用戶”的理念,建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研發機制、技術創新機制及市場開拓機制。提升產品研發及管理水平:在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上,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員工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提升技術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高素質團隊人才資源。
4、主要經營計劃說明
2020年,公司主要經營目標為:1.新能源:穩步推進戰略轉型,繼續鞏固太陽能業務的領先地位。2.食品:加快拓展食品加工業務、積極布局食品飲料市場。3.醫療健康:繼續加大對生命科學、生物制藥、農業等領域的業務投入與創新投入,持續推進業務的全球化布局。4.能源:強化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清潔能源。5.其他: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等各項重點任務。6.風險提示:(1)政策風險: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受到較大沖擊;在行業復蘇態勢下,隨著部分企業產能出清、產品價格下跌及新能源相關政策落地,對相關企業業績影響較大;2020年上半年光伏行業景氣度下滑明顯,未來光伏行業市場競爭仍將激烈。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