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是成都青羊區清朝古街道的國家AA級旅游景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后,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筑了滿城。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二十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3年,寬窄巷子街區正式出現在世人的詞典中。
寬窄巷子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先后獲2009年“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稱號。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后,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筑了滿城。清朝居住在滿城的只有滿蒙八旗,滿清沒落之后,滿城不再是禁區,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機在滿城附近開起了典當鋪,大量收購旗人家產。形成了旗人后裔、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同住滿城的獨特格局。此間的寬巷子名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總督趙爾豐隨后交出政權,拆除了少城的城墻,一些達官貴人來此辟公館、民宅,于右任,田頌堯、李家鈺、楊森,劉文輝等先后定居在這里,蔣介石也曾經來過,使得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來。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
寬窄巷子
新中國成立后,將房子分配給了附近的國營單位用來安置職工,文革時期又對房屋進行了重新分配。
20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被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2003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主體改造工程確立,在保護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礎上,形成以旅游休閑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復合型文化商業街,并最終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寬窄巷子街區正式出現在世人的詞典中。
2005年,寬窄街區重建工作啟動。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寬窄巷子布局
空間
改造后的寬窄巷子整體空間風貌較為完整,延續了清代川西民居風格,街道在形制上屬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為;“魚脊骨”形的道路格局。這種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發式能管理,奠定了安靜、悠閑的生活基調。
寬窄巷子由營房宿舍慢慢與川西民居融合為一,民居內苛具有川西風格的庭院形態也基本保留,建筑構件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從細節上再現了老成都的生活韻味。
寬窄巷子的街道空間尺度由兩旁的建筑和院墻所界定,街巷寬度內寬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而沿街建筑為1~2層,高度也在5~8米,這樣形成的街道斷面高寬比約為1:1。
立面
寬窄巷子的沿街傳統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門的形式最為豐富。每家每戶的大門呈現出不同風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庫門等。加上黑灰墻與小青瓦做的窗花,整個街道的主調呈現出清代的特征。建筑作為空間的表皮,是空間歷史感的外部表象,通過這些實體界面的強化,讓歷史街區重塑出空間的時間厚度。
景區景點 編輯本段
景觀
寬窄巷子北起支磯石街,南至金河街,東抵長順街,西含同仁路。占地面積近300畝,包括核心保護區、環境協調區。其中,核心保護區地處支磯石街以南、井巷子以北的寬巷子、窄巷子兩個街坊,占地80多畝;剩下的200多畝為環境協調區。? 寬巷子
商家
寬巷子在清朝宣統年間的名字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還有一些教會留下的西洋風格建筑。寬巷子是“閑生活”區,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寬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體驗館,風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這里。
? 窄巷子
寬窄巷子
窄巷子是“慢生活”區,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這些院落大多被頗有格調的酒吧、餐廳占據,游客和文青們扎在巷子里,閑散地度過整個下午,感受時光的停駐。窄巷子是以各西式餐飲、輕便餐飲、咖啡、藝術休閑、健康生活館、特色文化主題店為主題的精致生活品味區。
? 井巷子
井巷子:一處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現
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
景點
? 愷廬
愷廬
? 德門仁里
? 拴馬石
拴馬石位于窄巷子32號門頭的老墻上,離地約1.2米。已風化斑駁,是寬窄巷子僅存的三個拴馬石之一。百年前這里曾是北方滿蒙八旗及家屬的居住地,有騎馬出行的習慣。拴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號性表現。
? 磚文化墻
《磚》文化景觀墻是井巷子中一條400米長的東西走向的雕塑墻,是中國第一個以磚為載體的博物館,一塊塊不同歷史斷面的舊磚,經過藝術的創作,壘砌成臺、城、壁、道、碑、門等成都的歷史文化片段,闡述著千年成都,演繹了百年歷史。文化墻的西段,從“寶墩遺城、金沙竹泥”到“羊子土坯、秦筑城廓”,再從“漢磚遺風、唐建羅城”到“宋磚古道、明末毀城”。展示了成都的滄桑歷史。
? 小洋樓
小洋樓位于寬窄巷子內,羅馬圓柱,西式拱形門窗,窗欞上的大五星裝飾為西洋符號,木刻欄桿,雕花斜撐及掛落為傳統中式構件,中西合璧的文化成就了小洋樓。相傳上個世紀的30年代,王姓軍人買下這個帶有洋樓的院落。抗戰時,軍人被召喚至前線,再也沒有歸來。就在這個小洋樓里,妻子卻一直等待丈夫歸來直至去世。
活動建設 編輯本段
寬窄茶會
2009年開始,寬窄巷子每年3-4月
街頭音樂季
寬窄街頭音樂季
跨年搖滾音樂會
寬窄巷子跨年搖滾音樂
寬窄講堂
寬窄講堂
井巷子市集
在2008年至2010年的兩年時間里,井巷子市集舉辦了以大型主題活動、小型主體活動等形式一共60余場,寬窄巷子已經逐步成為熱愛文化創意創作人士的集聚地。
保護價值 編輯本段
文化價值
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地處城市中心區,在成都市總體戰略布局歷史文化名城展示體系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歷史價值
寬窄巷子見證成都了二干三百年來城市建設發展與演變的代表。成都市“兩江環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如今只有路網與河道的位置,而寬窄巷子還留存清末民初的歷史痕跡。
中國的滿城制度在全國幾十個重要城市中,成都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寬窄巷子完整體現了清朝滿城近300年的歷史演變。
建筑價值
寬窄巷子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規劃與建筑的獨特風格:完整的城池格局與兵營的結合,北方胡同與四川庭院的結合,民國時期的西洋建筑與川西民居的結合。這些特征造就了寬窄巷子的建筑藝術特色,使之成為當今城市風貌趨同大潮中稀缺的城市文化資源。
保護方法 編輯本段
2012成都寬窄巷子
經現場調查與測繪,傳統院落式民居建筑48處,占地約32713平方米,占核心區的49.13%,新建建筑25處,占地約22317平方米,占核心區的33.51%。有保護價值的院落約為42處,占地面積約為25918平方米,占核心區的38.92%,占傳統院落建筑的79.22%。
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采用整體性、原真性、多樣性、可持續性的保護策略。
整體性保護策略
寬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是由街巷、庭院、建筑、裝飾構件、園林綠化、其他歷史要素組成的整體,必須完整地將歷史信息保護并展示出來,不能簡單地進行風貌保護,而是“街巷一院落一建筑一裝飾”四位一體的全面保護。
原真性保護策略
在整體性保護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原真性的保護:完整保留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傳統街巷及其風貌特征;把包含有歷史信息的傳統院落近80%保留下來,使整個街區依然保持清末民初時期的院落形態;依據詳盡的建筑測繪,將院落中的傳統木結構民居建筑完整韻落架重修,使用傳統的建筑材料、建筑樣式、施工工藝,確保原真性的建筑風貌;對需要簡單維修加固的建筑物、構筑物如圍墻(包括老夯土墻、磚墻)、門頭(中式的龍門、門樓,帶有西洋風格的磚門樓),采取隱蔽性維修加固,或是替換部分毀壞部件,對需特殊保護的土墻采用化學加固與建筑圍護等措施保護;街區中具有歷史文化特征的遺存物和裝飾物,如古井、碑刻、門墩、拴馬石、古樹等,原地原物保存。
多樣性保護策略
寬窄巷子在近300年的歷史演變中,具有極強的多樣性與包容性特征。最初是滿城與大城、少城的融合,北方胡同與四川民居的結合;辛亥革命后拆除滿城城墻,漢人進入滿城開始購買旗人院落修建房屋,而民國時期受西方建筑影響,建筑風格帶有明顯的西洋特征,20世紀50~60年代的建筑材料普通、工藝簡單,70~80年代的方盒子住宅樣式單一,90年代的一些仿古建筑則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各種各樣的建筑包容在完整的街巷與院落中,相得益彰。
清朝居住在滿城街巷的只有滿蒙八旗,民國時期既有旗人后裔,也有達官貴人,當然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到解放后,遷入大量的居民,寬窄巷子中幾乎沒有了原住者,文革時期又遷入一批居民,到了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自由的房產買賣更使得寬窄巷子的居民更迭變化;原本街巷中都是住宅,隨著生活需求的多元,破墻開店、變宅為商,辦公、工廠、旅館、飯館、商鋪、茶館,各種業態相繼出現。
保護寬窄巷子這種多樣性特征,某種意義上是對整體性與原真性保護的重要補充。多樣性的保護策略是不必將歷史街區恢復于某一歷史時期,而應清晰地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段的印記與特征。
多樣性的延續:如建筑性質在保留一定數量的居住同時,增加了商業、餐飲、酒店、展示、觀演等多種形態;建筑設計中除了大量采用傳統木結構外,還部分使用磚混、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局部加固等多種結構形式。
建筑風格除了傳統川西民居、帶有民國西洋特征的磚墻立面造型外,加入適當的現代元素,以玻璃、鋼、金屬板材以及燈光效果突出時代特征;在實施的過程中,建設方也采用了多種的模式手法,而非單一的整體搬遷統一建設,其中有保留現狀、回遷、合作建設、統規自建等等,充分體現了居民參與的原則。
可持續性保護策略
可持續性保護策略應遵循“循序漸進、有機更新、居民參與、動態保護”的原則。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實施過程,雖然以動遷居民為主,但是并不是簡單粗暴的拆遷模式,不僅對搬遷居民實施優惠條件,還逐漸增加了多種居民參與的形式。944戶居民最終有110戶留在寬窄巷子;而心甘情愿離開的人不僅徹底改善了居住條件,有的還得到較豐厚的補償。留下的居民有的加入到合作建設、自我修繕的行列,也有的采用回遷的方式,這些都使得寬窄巷子保持了原有的生命活力。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寬窄巷子作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先后獲得2008年“中國創意產業項目建設成就獎”、“四川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09年“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2009年“中國嬌子天府榜樣2009年度傳媒大獎”、2010年獲得第五屆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獎“文獻獎”、四川省級歷史義化名街、建沒成都杰出事件獎、2011年成都新十景、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年度設計獎“沒計應川獎”、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等稱號。
2020年3月24日,獲第十一屆文化旅游行業:最佳網紅打卡目的地。
2020年7月,寬窄巷子步行街入選首批全國示范步行街名單。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