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景區
白玉山景區是遼寧旅順的旅游景點、國家AAAA級景區,位于旅順市區中心,是大連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白玉山景區位于旅順市區中心,矗立在旅順港畔,是旅順的象征,海拔130多米,此山原來叫西官山,清代開始經營旅順港,李鴻章來旅順視察,他說“有黃金(指對面黃金山)必有白玉”,從此改稱白玉山。
白玉山的正南方是著名的旅順軍港,威武戰艦待命港內。港口的左側是著名的黃金山,右側是老虎尾半島。東南方為白銀山,西南是遼東半島的天然屏障老鐵山?;厥孜魍?,太陽溝勝利塔上的紅星、友誼塔上的白鴿,還有茂盛的龍柏松,都令人賞心悅目。?
山頂是俯瞰旅順港全景的最佳位置,登上白玉山塔可看得更遠。參觀海軍兵器館,可看到坦克、艦炮等武器實物。
發展歷史 編輯本段
清代這里曾是軍事設施重地。光緒九年,清政府在山之東北麓建筑了十六間房的軍械總庫。其中艦炮火藥庫五間,彈藥庫九間。庫門樓書“武庫”兩字,為李鴻章親筆手書,(后被日本當局運到日本國內博物館)。清末,清廷還修建了白玉山炮臺,甲午戰爭中都被摧毀,軍械總庫的武器彈藥及軍用物資也被掠劫一空。
沙俄占領旅順后,稱此山為鵪鶉山。在白玉山北側修筑了炮臺,安裝了兩門152毫米榴彈炮,一門120毫米炮,并繼續使用原清軍的軍械總庫。1900年,沙俄在白玉山南麓修建了一座豪華的歐式別墅(即現在的旅順海軍第一招待所)。最初是沙俄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大將的侄子啟里爾親王居住,后來又成為沙俄關東軍副司令烏羅柯夫的私人官邸,這些以鎮壓中國人民為職業的沙俄將軍和王公貴婦徹夜在此狂宴歌舞,聲色犬馬,過著驕奢淫逸的荒唐日子。
1904年2月8日晚,日本偷襲旅順口。直到翌年元旦,才以傷亡六萬人的代價取代了沙俄的地位。日俄戰爭的硝煙未散,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和侵略旅大地區的元兇,日本第三軍軍長乃木希典就提議在白玉山麓頂峰為陣亡的炮灰修建表忠塔,以此來欺騙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戰爭。為了建塔,日本當局在國內募集了25萬日元,騙招“工匠加民工竟達兩三千人”。1907年6月20日,建塔工程在旅順白玉山正式展開。建塔石料大部分來自侵華元兇乃木希典家鄉,日本山口縣德山沖黑發島產花崗巖。塔基下面用以鋪地和砌筑道路兩側石墻的石料均來自于自沉在旅順港的日軍閉塞船上所裝花崗巖。其鋼材、木料、水泥等均自日本運來。由于施工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設施,前后約有三十余人不慎從建塔支架上失慎墮地而喪命。
“表忠塔”于1909年11月12日完工,11月28日舉行了落成典禮,歷時2年零5個月之久?!氨碇宜闭麄€塔身呈蠟燭狀。據說寓意祭奠戰死者的長明燈永不熄滅。塔高66.8米,匾額上的“表忠塔”三個字是日本皇胄伏見宮貞愛親王所題,其意是表彰在日俄旅順要塞爭奪戰中為效忠天皇而歿日軍官兵。塔身以鋼筋混凝土構成,附設窗口21個,塔的頂端北面有銅制銘文,由日本軍閥東鄉平八郎和乃木聯合撰寫。銘文以中文書定,文中記載了日俄戰爭旅順要塞爭奪戰的簡要過程。
在修建表忠塔之前的1905年11月,日本當局還在白玉山主峰上修建了一座東洋建筑風格的“白玉神社納骨祠”,把日軍在旅順圍攻戰中戰死的22723人的骨灰全部存放于納骨祠的三間地下室內。并在白玉山南麓上山路第一轉彎處修建了“第三回閉塞隊紀念碑”和衣冠冢,把參加閉塞沉船行動的“朝顏丸”螺旋推進器置于碑前,四周架起炮彈殼與鐵索圍成的鏈墻,為日俄戰爭中堵塞旅順港而喪命的日軍招魂揚幡。
從此以后,香麗的白玉山就被日本帝國主義強行變成春秋兩季為炮慶舉行招魂儀式的祭壇,用以欺騙陣亡日軍的家屬和宣揚“天皇神威”。通常都是日本皇室和內閣重臣親自從日本國內跨海乘船到旅順白玉山參加主祭,也有賣國求榮的漢奸為獻媚其主南趨炎附勢,如臭名昭著的“風流女諜”川島芳子生身父清肅親王善耆,就曾在1912年7月末明治天皇“駕崩”后為表忠塔供奉香資200圓。為炫耀武力,日軍還在表忠塔周圍舉行閱兵式。而且,日本當局還經常在日本各種節日里在表忠塔周圍搭起涼棚大擺酒宴,大肆揮霍劫掠而來的中國人民脂膏。同時,還請來民間藝人在表忠塔周圍表演踩高蹺等游樂節目,以此來粉飾“大東亞共榮”和“王道樂土”的“太平”。
日本人在日俄戰爭結束后儼然以新主人自居,把白玉山南麓的原沙俄關東軍副司令官邸改建成為日本關東都督長官官邸,它實際上是一座策劃侵華陰謀的橋頭堡和大本營。1927年8月15日,日本田中內閣在此召開了第二次“東方會議”,參加者有關東廳長官兒玉秀雄,外務政務次官森格,駐華公使芳澤,奉天總領事吉田,關東軍總司令官武藤信義等。會上為貫徹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為宗旨,繼而炮制了詳細的侵占東北進一步擴展滅亡中國的罪惡計劃。與此同時,日本統治者更不放棄享樂的機會,又在關東長官官邸附近建起一座江戶時代建筑風格的“圣地會館”,接待日本軍政要員和賣國求榮認賊作父的漢奸。每年在櫻花盛開時還舉行大規模的賞櫻會,摟著妖艷的東洋歌伎縱情歡樂,仿佛這里是他們的箱根或富士山麓。
為了炫耀“天皇神威”,日本當局通過“大阪旅行俱樂部”組織“旅順戰績旅游”,開辟了白玉山等三條旅游路線,1929年在白玉山盤山公路上豎起醒目的石刻旅游指路標柱,并出賣和兜售各種軍國主義色彩的“旅游案內”,“紀念寫真帖”以及旅游工藝品等,還把一門繳獲清軍購自德國1881年鑄造的210毫米加農炮置于白玉山中部供人參觀,以顯示日軍的赫赫戰功。同時還建立了半官方性質的旅游管理機構“旅順觀光協會”,會址與辦公地點就設在白玉山南麓的“圣地會館”內。白玉山又是日本“戰績旅游”的重要景點,來自日本國內的游人如織,自1916年興起,1937年七七事變前后最盛,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的1941年逐漸走向衰竭。
1945年旅順解放后將“表忠塔”這個浸透了日本軍國主義毒液的名字改為“白玉塔”,1985年又改為“白玉山塔”,這座塔已成為日俄侵占旅順口的鐵證。建國初至文革結束時期,白玉山一度曾作為禁止攀登與攝影的軍事要地,只有到旅順觀光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重要外賓才有資格登山參觀。后來限制放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登白玉山,便登白玉山塔有嚴格規定,必須有公安部門與駐軍機關的雙重批準。
1953年,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謝多洛維奇·赫魯曉夫訪問旅順時,曾經蠻橫無理地要求將白玉山塔拆除,并用其“原湯原料”,在對面的黃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以紀念在日俄戰爭中陣亡的俄軍將領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總理斷然嚴辭拒絕。周總理說:“中國的領土,決不能再給任何外國侵略者豎牌立傳”,赫魯曉夫的大國沙文主義陰謀未能得逞。文化大革命中,又有造反派計劃將該塔炸掉,后被中央領導得知而制止。
1973年7月31日,敬愛的周總理生前最后一次到旅順時,曾陪同剛果共和國總統恩古瓦比少校登上白玉山。當時周總理已身患絕癥,但他仍然關切詢問旅順、大連人民的生活和遼東半島的國防建設,一代偉人的光輝風范將永遠銘記在旅順口人的心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美麗的白玉山,今天她向世人展示的是綺麗多采的嶄新風貌。1986年,作為旅順旅游規劃重點開發的白玉山正式向游人開放。白玉山納骨祠的廢墟上建起了劉華清題詞的海軍兵器館,還豎起了高高的電視塔。當年的“關東長官官邸”和“圣地會館”已成為接待過周總理、江澤民、楊尚昆和外國元首金日成、胡志明與西哈努克親王的海軍第一招待所,昔日的日本閉塞紀念碑對面坡各架起了運載游客的纜車索道。作為日軍戰利品置于白玉山南麓半山腰的克虜伯鐵炮對面又增添了一座名叫“百鳥園”的飛禽觀賞園。2001年5月,在日軍炫耀武功表彰其陣亡官兵的白玉山塔附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積為500平方米的奇特而新穎,以展示旅順海濱采擷珍奇石頭的“奇石館”,并新開辟了一座面積為2300平方米的停車場供旅游車隊泊用。
主要景觀 編輯本段
白玉山景區
登上白玉山麓,美麗的旅順港及新老市區全貌盡收眼底。白玉山的正南方是世界聞名的軍港旅順口,看威武的戰艦犁開一道道晶瑩的雪浪花,飛翔的海鷗追逐著歡叫著,仿佛為遠航的水兵送行。此情此景,宛如置身于動感主體三維空間的彩色畫面。港口的左側是著名的黃金山,右側是老虎尾半島。東南方為白銀山,西南則是遼東半島的天然屏障老鐵山。
每天都有連綿不斷的豪華旅游車隊、鄉音各異的盛裝游人涌到白玉山。她已成為外地游客觀光旅游的首選必游的熱點景區,自1986年以來至今已成功地接待過江澤民、李鵬、楊尚昆、李瑞環、陳慕華、劉華清、彭珮云等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接待過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以及國際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更多的是來自國內海外的普通游客。隨著旅順口區旅游業不斷升級,有關部門正在規劃建立白玉山公園,并不斷充實與完善各項旅游服務設施。2006年10月,白玉山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未來的白玉山必定以更綺旎的多姿風貌,笑迎萬戶千家、九洲方圓的八方賓朋!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大連貝殼博物館 下一篇 遼寧大黑山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