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av网_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欧美一级_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建設建筑    景觀景點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的文化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遺址出土陶片達幾十萬片,還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筑遺跡等大量珍貴文物。

河姆渡遺址的發(fā)現(xiàn),為中國史學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據(jù),證明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1982年2月23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6月,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20年5月,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名單。2021年10月18日,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

2022年12月29日,河姆渡遺址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采用榫卯技術構筑木結構房屋的實例。

?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鎮(zhèn)河姆渡村的東北,距離寧波市區(qū)約20公里。

目錄

發(fā)掘歷史 編輯本段

?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3年夏,此后的兩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遺址包含4個疊壓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筑等遺跡,出土了夾炭黑陶等遺物和大量動植物遺存和栽培稻谷。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展示區(qū)已建成,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參觀體驗。

河姆渡遺址分為四個文化層,第四文化層約7000—6500年前,第三文化層約6500—6000年前,第二文化層約6000—5500年前,第一文化層約5500—5000年前。
1973年夏,當?shù)剞r(nóng)民建設排澇工程掘土時,河姆渡遺址被發(fā)現(xiàn)。同年,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對河姆渡遺址進行了首次大規(guī)模發(fā)掘。
1977年,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對河姆渡遺址進行第二次大規(guī)模發(fā)掘。

遺址特點 編輯本段

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4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筑遺跡和構件,以及數(shù)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的木構建筑遺跡是沿小山坡旱扇形分形,很有規(guī)律。是幢干欄式的建筑一一底層架空帶有前廊過道的長屋。約有數(shù)間,其中大的長23米左右,深約7米,前廊深1.3米。該建筑是用一排排樁木打人土中為屋基,在木樁間架設地梁,上面鋪設地板,距地約一米高;并由基座中間一根約3米的中柱,2.6米左右高的后檐和稍矮的前檐柱挑起屋架,屋架中的梁、枋、柱、檁等許多木構件均是用榫卯結點屋頂則是采用席箔等物蓋在椽上而成。

文物發(fā)現(xiàn) 編輯本段

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fā)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zhì)料組成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筑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其中遺址帶榫卯的干欄式建筑,是中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木構建筑中最早的榫卯之一。
河姆渡遺址第二文化層出土的綁柄骨耜,長18厘米、刃寬9.8厘米,骨耜木柄外有16圈藤條捆綁。河姆渡遺址出土木槳,槳葉長27.8厘米、厚2厘米、柄寬3.5厘米、殘長62厘米,由整段木料加工而成。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牙雕,長16.6厘米、殘寬6.3厘米、厚1.2厘米。

價值意義 編輯本段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全面反映了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fā)掘為研究當時的農(nóng)業(yè)、建筑、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中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積的木建筑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yǎng)動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為研究中國遠古時代的農(nóng)業(yè)、建筑、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河姆渡遺址的南詔德化碑對于研究南詔的職官制度、唐代云南民族史,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保護措施 編輯本段

1982年2月23日,河姆渡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啟動河姆渡遺址的有序保護與博物館建設。
1988年,浙江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總體規(guī)劃》。
1994年5月,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200平方米。
2011年,浙江省文物局《關于上報河姆渡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nèi)姚江江堤加高加固設計方案的請示》(浙文物發(fā)[2010]262號)獲國家文物局批準。根據(jù)《河姆渡遺址保護規(guī)劃》的有關規(guī)定和河姆渡遺址保護的實際需要,嚴格控制該工程涉及河姆渡遺址堤段的占地規(guī)模及高度,并結合遺址的環(huán)境特點調(diào)整江堤外觀、線型,減輕視覺干擾,避免對河姆渡遺址及其環(huán)境風貌造成干擾。

歷史文化 編輯本段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fā)現(xiàn),故于1976年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并越海東達舟山島。據(jù)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jīng)校正,年代約為前6000年。
河姆渡文化的發(fā)現(xiàn)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獲得榮譽 編輯本段

2020年5月14日,河姆渡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2021年10月12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時期大遺址。
2021年10月18日,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名單。
2022年12月29日,據(jù)中國新聞網(wǎng)消息,河姆渡遺址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佛羅倫薩小鎮(zhèn)    下一篇 QQ郵箱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麦盖提县| 北宁市| 屏南县| 浏阳市| 台北市| 河北区| 隆尧县| 张家港市| 永嘉县| 东丰县| 荣昌县| 房山区| 安化县| 稻城县| 沙湾县| 阿荣旗| 紫阳县| 内江市| 大关县| 拉萨市| 确山县| 海安县| 北海市| 泰安市| 杭锦后旗| 阿尔山市| 盐亭县| 三门县| 穆棱市| 抚松县| 老河口市| 美姑县| 图木舒克市| 扶风县| 三亚市| 都江堰市| 南充市| 大田县| 灌云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