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樹權

關樹權,澳門榮譽名老中醫師,中國澳門人,出生于三代中醫藥世家。
澳門榮譽名老中醫關樹權先生,出生于三代中醫藥世家,小時即受醫藥熏陶,曾到香港從師學習中醫藥術。二十七歲時,關樹權先生就開始懸壺,并于一九七六年考得了中醫師牌照。從小的耳濡目染,幾十年的實踐積累和理論升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遠近聞名,關樹權中醫師已將自己的生命與中醫藥業溶為一體,把發展和壯大中醫藥學作為自已畢生的事業和追求。
植根澳門幾十年,關樹權中醫師被評為澳門醫界“十二翹楚”之一,獲得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長期服務嘉許狀,獲得首屆中華中醫藥杰出貢獻終身成就獎。
中醫世家 編輯本段
1920年,先祖(關樹權中醫師的祖父)關祝三在江門新會開設“存心濟”中藥行,懸壺濟世。軍閥混戰、動亂年代,關祝三先生依然秉承著“存心濟世”的中醫理念,一方面為病人提供中醫藥救治另一方面扶貧脫困,幫助窮苦的鄉親改善生活。
然而“存心濟”的牌匾還是被戰火無情地毀了。為了躲避戰爭,關家無奈搬遷到了澳門。
1954年,父親關賢本醫師在澳門開設德生參茸中藥行,重振祖傳中醫藥業,為當地居民問診開方抓藥治?。凰幮腥∶暗律保⒁庵暗聫V聚人心大愛濟蒼生”。
1949年6月25日,關樹權出生于中國澳門。小時關樹權先生即受醫藥熏陶,曾到香港從師學習中醫藥術。
學成之后關樹權先生開始懸壺行醫,并于1976年考得了中醫師執照;同年,創辦澳門老字號中醫藥大健康品牌澳門關大夫。
除了經營藥行、創辦澳門關大夫品牌,中醫名師關樹權先生先后擔任了澳門中藥業公會(中藥研究會)會長,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副會長,澳門中醫學會創會副會長,澳門國際大健康行業協會創會會長等重要職務,為澳門中醫藥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行醫生涯 編輯本段
挑戰澳葡當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澳葡政府衛生部門卻欲以西歐管理模式套入中醫藥界,要中醫與中藥業分家,又要求必須持有本科畢業文憑,方能持牌開業。一時間,整個澳門中醫藥界惶惶不安,無所適從。
在這澳門中醫藥界興衰存亡的緊要關頭,身為澳門中藥業公會會長、澳門中醫學會副會長的關樹權中醫師,義不容辭地擔當起與澳葡當局針鋒相對的角色。為了捍衛幾千年來中醫藥業行之有效的優良傳統,他積極聯合各方力量,不斷與當局進行聯系溝通的同時,亦充分贏得澳門新聞傳播媒介的大力支持,巧妙利用社會輿論給澳葡當局制造施加壓力,終獲初步理解,得到“暫緩實施中醫與中藥業分家”的口頭承諾。于是,在以關樹權中醫師為首的澳門各界力量的努力下,澳門中醫藥業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沖擊。而關樹權中醫師等人的努力,為徹底粉碎澳葡當局的野蠻管制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至此,澳葡當局對澳門中醫藥業的野蠻管制宣告失敗。在關樹權中醫師的積極排解下,“中醫與中藥分家”以及“藥房須持牌開業”的風波終得以圓滿解決。而從這場風波中,關樹權中醫師亦充分認識到加強澳門中醫藥業管理的必要性。為此,他與中藥事務委員會一起審核批準澳門所有藥房和醫務牌照的發放事宜。此舉得到了澳門業界人士的一致贊同,使澳門中醫藥業規范的同時,得到了創新的發展。
開辦培訓課程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身為澳門中藥業公會會長的關樹權中醫師,早在成功排解澳葡政府硬性管制中醫藥業事件時,就強調“澳門中醫藥業應加強檢討、深化管理、提高專業水平,以跟上時代潮流”。
1995年,在關樹權中醫師的努力下,澳門中藥業公會開辦了港澳首屆中藥技術員培訓課程,并擬定每兩年續辦一屆,希望以短期培訓來提高澳門中醫藥技術人員素質。而事實上,近十年來,該會已為澳門業界輸送了兩百多位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藥技術人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績。
為更好地落實澳門中藥業公會的宗旨,關樹權中醫師在通過培訓提高業界從業員水平的同時,還致力于開展多種交流活動,加強澳門中醫藥業界的團結力度,使傳統中醫藥業在繼承中有發展,在創新中延續傳統精髓。
為了團結全澳醫藥團體,澳門中藥業公會積極倡議推動中醫藥界與澳門各醫藥團體組成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總會的成立,標志著澳門開埠以來,醫藥界歷史性的大團結,也改變了人們對中醫藥“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看法。
提煉中藥顆粒
眾所周知,中藥是一種副作用較小的純天然藥物。然而,由于中藥須自行煎熬,耗時耗力,以致不少人對中醫望而卻步。
一九九七年,關樹權中醫師率先在自己的中醫診所使用GMP濃縮顆粒沖劑及YCM微電腦藥品自動分包機,通過靜電淋膜分包紙包裝藥物。將中藥提煉成顆粒狀的科學濃縮方法,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藥制成方法,它無須煎熬即可服用,居家旅行均使用方便,不僅安全、簡便、速效,而且開創了中藥制劑史輝煌燦爛的新局面。
弘揚中華醫藥文化
2004年,關樹權中醫師指出:近年不少國家或地區開始重視使用中國生產的草藥防治疾病,有必要以科學態度正視中醫中藥治病的優勢;過往,外界普遍認為中藥無毒、無副作用,久而久之對個別中藥的不良反應有所忽視,這無形中也阻礙了中藥的發展。為此,他特地邀請國內知名專家赴澳講解中藥性質,以推動澳門中醫藥業向國際發展,并建議澳門中西醫之間可多作學術交流,為病人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與此同時,他強調,中醫與西醫在結合使用時,應以最適合病人的醫療方法為主。
在中醫藥的市場經營中,關樹權中醫師反復強調“治病救人”的首要,而不能純粹從“做生意”的角度圖一時之利。對中醫藥市場不規范的現象,他希望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予以改善。
關樹權中醫師相信,中醫藥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應有自己的標準,即使能與西醫進行適當融合,亦要充分保持其本身特色。事實上,“以人為本”的中醫藥正符合社會潮流。
成立中醫抗疫小組
2022年4月,衛生局與中醫業界舉行抗疫會議,共同探討中醫藥參與抗疫的具體措施。業界認同及支持政府成立中醫抗疫小組,希望借鑒國家在中醫抗疫的經驗,在現有抗疫措施下,普及與應用中醫藥,為抗疫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中藥業公會會長關樹權中醫師指出,中醫藥治療方面對控制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癥有明顯幫助,建議可在內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醫方案部分參照下辯證論治,并倡國家中醫藥專家來澳指導抗疫,制訂適合澳門的新冠病毒中醫診療指引。
致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配合澳門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到澳門未來將著力發展以中醫藥研發制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現代金融和文化體育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時,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亦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帶來新機遇,在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撐下,將進一步豐富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內涵。
關樹權中醫師提到《總體方案》的出臺帶來了為澳門及橫琴巨大的變化,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別是科技產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
關樹權中醫師表示科技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如何適應未來深合區的發展建設,首先需要整合傳統的“產學商”合作模式,過往業界的做法是先考慮大學有什么研究成果,然后再看社會上有什么資本對大學的研究成果感興趣,接著選一些項目進行產業化推進的過程,實際上這種模式并不一定高效。所以未來的產業化模式要有新的思維、結合新的模式,以“產品至上,企業為先”的高效型,“產學商”新的合作模式,將更能邀請品牌公司加入產業發展,讓“澳門制造”創造更大效益的品牌效應。
對外交流 編輯本段
2022年2月,為推動澳門中醫事業發展,加強中醫的傳承與創新,提升中醫服務能力和水平,衛生局舉行“中醫業界座談會”,共同探討澳門中醫服務的方向和措施。座談會邀請了關樹權先生等25個中醫藥相關社團、科研單位、大學、醫院及醫療機構代表出席。
2022年4月,為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的作用,澳門衛生局舉辦“中醫業界抗疫會議”,關樹權先生等本澳17個中醫藥社團、大學、醫院及醫療機構代表被邀出席,共同商討中醫藥參與抗疫的具體措施。
2022年9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關樹權先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成員。
2023年2月,為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及施政方針重點的宣傳工作,讓社會各界更深入了解特區政府施政目標和政策方向,澳門特區政府舉行《2023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及施政方針重點系列交流座談會。關樹權先生等十多位社會人士就“澳門藥物及醫療器械上市制度對支持行業發展的作用”這一主題作深入交流。
2023年4月,【澳門日報消息】特區公報刊登衛生局通告,藥品廣告咨詢委員會的組成由衛生局一般衛生護理副局長鄭成業任主席,以及4人為委員。4名委員包括衛生局醫生黎嫦燕,或其代任人丘莉莉;消費者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黃翰寧;澳門西藥業商會代表江瑞翎,或其代任人梁錦榮;中藥業公會代表關樹權,或其代任人龔樹根。
現任職務 編輯本段
除了創立澳門老字號大健康品牌澳門關大夫、擔任澳門中藥業公會會長之外,關樹權中醫師還擔任了澳門中醫學會創會副會長,澳門國際大健康行業協會創會會長,澳門國際漢藥發酵學會會長,澳門特區政府藥監局中藥事務技術委員,澳門特區政府藥監局藥品廣告咨詢委員,澳門中藥業公會(中藥研究會)青年委員會咨詢委員會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四屆、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區選舉會議委員等十余項社會職務,可以想像他的工作的繁忙程度。
然而,熱愛中醫的他,依然堅持每天坐診。三十多年來,他風雨不改,持之以恒地守候在自己最原始的崗位上,以一個醫者的熱忱為人們解除病痛、帶來安康。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