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 ratio),又稱夏普指數 - 基金業績評價的標準化指標。現代投資理論對夏普比率的研究表明,風險的大小在決定投資組合的績效方面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風險調整收益率是一個可以同時考慮收益和風險的綜合指標,以消除風險因素對業績評價的不利影響。
夏普公司s比率是綜合考慮收益和風險的三大經典指標之一。投資中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特點,就是投資標的的預期收益越高,投資者所能容忍的波動風險也就越高;反之,預期收益越低,波動風險越低。
因此,理性投資者選擇投資目標和投資組合的主要目的是:在固定風險下追求報酬最大化;還是追求固定預期收益下的最低風險。

核心思想 編輯本段
理性投資者會選擇并持有有效的投資組合,即在給定風險水平下使預期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組合或在給定預期收益水平下使風險最小化的投資組合。解釋很簡單他認為,投資者在構建有風險的投資組合時,至少應該要求投資回報率達到無風險投資回報率或更高。
注意問題 編輯本段
夏普比率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雖然夏普比率的計算很簡單,但在具體應用中我們還是需要注意夏普比率的適用性:
1、標準差用于調整收益的風險,其隱含的假設是被調查的投資組合構成所有投資者 投資。所以夏普比率只能作為在眾多基金中考慮選擇購買某一只基金的重要依據;
2、使用標準差作為風險指標也被認為是不合適的。
3、夏普比率的有效性還取決于你可以以相同的無風險利率借款的假設;
4、銳比沒有參考點,所以它的大小本身沒有意義,只有和其他組合比較才有價值;
5、夏普比率是線性的,但是在有效邊界上,風險和收益之間的轉換不是線性的。因此,夏普指數在衡量標準差較大的基金業績時存在偏差;
6、夏普比率不考慮組合之間的相關性,所以單純基于夏普值構造組合存在很大問題;
7、夏普比率和其他很多指標一樣,衡量的是基金的歷史業績,所以不能簡單地以基金的歷史業績為基礎來進行未來的操作。
8、在計算上,夏普指數也有一個穩定性問題:夏普指數的計算結果與收益計算的時間跨度和時間區間的選擇有關。
盡管有上述限制和問題,夏普 s比率由于計算簡單,不需要太多假設,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基金 在承擔較高風險的情況下,可能獲得較高的凈值增長率,因此對基金 s的表現只根據凈增長率衡量基金和的業績,收益和風險都要考慮,夏普比率是一個可以同時綜合考慮收益和風險的指標。夏普比率,也被稱為夏普指數,是由諾貝爾獎得主威廉·夏普于1966年首次提出,現在已經成為國際上最常用的衡量基金業績的標準化指數。
具體作用 編輯本段
夏普比率的計算非常簡單從基金的平均值中減去無風險利率,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的凈增長率,并除以基金的標準差的凈增長率。反映單位風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則說明基金在計量期內的平均凈值增長率超過了無風險利率在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為無風險利率的情況下,意味著投資基金優于銀行存款。夏普比率越大,基金單位風險的風險收益越高。當夏普比率為負時,按大小排序沒有意義。夏普比率以資本市場線為評價基準,評價投資業績。
理論基礎 編輯本段
以夏普比率的大小對基金業績進行排名的理論基礎在于投資者可以以無風險利率借貸的假設這樣,通過確定一個合適的融資比例,在相同的風險下,高夏普比率的基金總能獲得比低夏普比率的基金更高的投資收益。例如,假設有兩只基金A和B,基金A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0%,標準差為10%基金B的年均凈值增長率為15%,標準差為5%,平均無風險利率為5%那么,基金A和基金B的夏普比率分別為1.5和2,根據夏普比率,基金B的風險調整后收益優于基金a。為了更清楚地解釋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無風險利率的水平上整合等量的資金(融資比例為1:1),投資B,那么,B的標準差會翻倍,達到和A一樣的水平,但此時B的凈增長率等于25%也就是比基金a大。更常用的是月度夏普比率和年度夏普比率。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