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中的產業要素、結構、功能、性質、具有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分支屬于部門經濟學的范疇。
產業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經濟學學科,目前仍在發展之中。雖然其完整的學科體系基本建立的時間不長,但其思想卻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例如,戰國早期著名的政治家李悝就已經提出“重農抑商”這個概念,商鞅荀子等都明確提出過“農本工商末” 的想法quot農業與食品quot反映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農業和工商業關系的認識。產業經濟學的各種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產業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定義概念 編輯本段
產業經濟學(Industry Economics)以產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探索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間的關系結構、工業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內部均衡問題等。通過研究,為國家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產業政策提供經濟理論依據。產業經濟是介于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之間的中觀經濟,是聯系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
產業經濟學以產業為邏輯起點,主要研究科技進步、勞動力和其他資源流動要素、空間發展與經濟運行的規律和產業的動態變化規律,研究經濟數據的主要工具是計量經濟學工具(用sas、Spss eviews等軟件操作) ,主要分析方法是博弈論分析方法、各種力量博弈、平衡和不平衡分析方法、主要思想來源是哲學中的對立統一思想、辯證思維,主要模型來自自然科學模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從根本上是相通的、一致的。構建由微觀開始、從而實現從中觀層面到宏觀層面的知識體系和邏輯構建。產業經濟學試圖尋求產業發展的規律,是研究實體經濟的實用知識。實體經濟決定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發動機,實體經濟是輪胎。工業發展必然會從非均衡走向均衡,”不幸取決于幸福,幸福取決于不幸“,東部、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會出現在東部”災難“經濟危機對東方的影響最大。產業經濟學是一門預測性很好的學科。
代表人物 編輯本段
產業經濟學是[二戰后,]它最早是在日本開發的。日本學者包括蛯原姫奈大平、馬場飛雄、宮澤健一、佐貫利雄。美國學者包括邁克爾·波特等。
研究意義 編輯本段
一、研究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意義
有利于建立統一的經濟體系;
有利于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溝通;
有利于應用經濟學的學科建設。
二、學習產業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產業組織結構;
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科學發展觀的落實;
有利于行業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主修課程 編輯本段
有13堂關于工業經濟學的課,包括工業經濟學導論、規模經濟和市場集中度、博弈論與企業戰略行為、漫談產業關聯、產業組織與政策等。
學科領域 編輯本段
產業組織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解決馬歇爾沖突問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間競爭活力之間的沖突。
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著名的市場結構是舍勒等人建立的、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的理論范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后各流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基于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
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結構理論主要研究產業結構的演變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產業之間的資源占用關系、產業結構的層級演進為制定規劃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產業結構理論一般包括:影響和決定產業結構的因素研究;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研究;產業結構優化研究;戰略性產業選擇與產業結構政策研究;產業結構規劃與調整的應用研究等。
產業關聯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Industrial correlation theory又稱產業關聯理論,主要研究產業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主要由Leontief s投入產出法。
它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于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征。
產業關聯理論也可以分析相關產業之間的關系(包括前向相關和后向相關),行業的波及效應(包括行業敏感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以及對就業和資本的需求)等。
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基礎美國的經濟發展規劃是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
產業布局理論主要研究影響產業布局的因素、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工業布局的基本原則、工業布局的基本原則、工業布局的一般規律、產業布局導向和產業布局政策等。
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是研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規律、發展周期、影響因素、產業轉移、資源配置、發展政策等問題。
對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利于決策部門在不同階段根據產業發展規律采取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有利于企業根據這些規律采取相應的發展戰略。
產業政策研究
從縱向看,包括產業政策調查(事前經濟分析)產業政策制定、產業政策的實施方法、產業政策效果評價、產業政策效果反饋和產業政策修訂等;
從橫向來看,包括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布局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根據其功能特點,包括訂單類型(或稱制度型)工業政策和過程(或稱行為型)產業政策。
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它是產業經濟學的重要內容。這是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寫的-麥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深遠的全球性影響。用于競爭戰略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包括: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新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業內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
學科分布 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